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科學百科>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

A Hunter-Gatherer’s Guide to the 21st Century:Evolu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Life

作者:希瑟•赫因、布萊特•韋恩斯坦 (Heather Heying & Bret Weinstein)

譯者:鄧子衿

出版品牌: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06

產品編號:9786267255322

定價 $520/折扣2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以演化生物學智慧,

給予21世紀人類的生存指南

 

大膽!挑釁!

我們如何以智人祖先的大腦與身體,

應對現代生活挑戰!

 

我們從狩獵採集者祖先那兒繼承的身體和大腦,

不適應全新的現代生活。

我們生活在人類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但我們從未如此冷漠、分裂和不開心。我們的生活水平從未如此之高,但慢性病和自殺率繼續飆升。

該如何解釋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最重要的是該如何解決它?

 

我們的文明正處在認知失衡的狀態中,

物種演化告訴我們關於人性的什麼?

對於演化生物學家赫因和韋恩斯坦來說,造成我們困境的原因顯而易見:我們適應演化為以狩獵採集為生的大腦和身體並不適合現代生活。

例如我們演化成在部落中生活的物種,但今日大多數人連鄰居的名字是什麼都不知道!在古老社會中,生存仰賴我們在性別差異上的優勢,但今日,生理性別卻被認為是種冒犯。儘管人類非常能適應變化,但今日變化的步伐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的大腦、身體永遠無法與社會同步,這一切讓我們生病,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的認知失調正在扼殺我們。

 

解決生活的混亂感,

對於現代生活,科學的世界觀能提供我們的人生智慧。

赫因和韋恩斯坦運用他們對最多樣化生態系統的知識,以演化的棱鏡剖析了關於醫學、飲食、睡眠、性、性別、關係、父母身分、教育、經濟成長和我們等問題,勾勒出基於科學的世界觀,那並非理性至上,而是把科學當成工具,提供思考的脈絡,提煉出務實、開放、和平的智慧。這是一本讓我們過得更美好、更明智的生活指南。

 

目標讀者

1. 本書重要的演化概念,引導現代人用演化智慧重新面對世界:本書夫妻檔作者重視科學真理,敢於挑戰權威,在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的21世紀現代生活方式中,勇於提出不同看法。幾個演化概念,比如應設立「卻斯特頓之欄」(對於尚未完全瞭解的系統進行改變,必須要謹慎以對)、「歐米咖原則」把遺傳和文化連結起來。作者以人類文化和基因二十萬年共同演化的智慧,幫助我們瞭解演化而出的複雜系統之隱藏價值,在這個「過度新奇」而「詭異」的世界中,適應並應對現代人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2. 透徹犀利地探討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面極廣:對於我們這些疲於奔命、對現代生活適應不良,生活許多層面都出現失調、失控、失落的21世紀狩獵採集者,作者在各個面向予以診斷,比如現代的我們為了尋求健康飲食方法,把食物化簡為營養成分,用成分標示取代完整的食物,忽視了飲食聯繫人與人關係的文化層面,讓飲食文化變得貧乏單薄。如此一般,在運動、教育、睡眠、醫藥等等方面,作者都期許能為現代人指出一盞明路。

 

3. 每章最後的摘要,讓人很快就能掌握核心並付諸行動:要言不煩、論述清楚、舉例鮮明的寫作方式,對每個想要輔導和教育孩子,或是想要改變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

 

各界讚譽

 

˙「夫妻團隊運用他們對演化生物學的廣博知識來解決困擾我們的問題。本書內容廣泛、富啟發性,對人性提出有趣、令人驚訝和深刻的觀點。」

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生活的十二條規則》作者

 

˙「本書以優美的語言和動人比喻重述了人類的故事。兩位作者體現了偉大的文科教育該培養的謙遜、細緻入微的思維和對學習的熱愛。每個正在養育或教育孩子或想改變社會制度的人,都該閱讀這本書。」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和《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一書合著者

 

˙「我從來沒有讀過如此大膽、經深入研究和簡潔的探索,探討了我們所處的令人費解的困境。任何想知道為什麼歷史上最舒適的社會——我們的社會——抑鬱、焦慮和貧困率如此之高?我們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塞巴斯蒂安•榮格,《完美風暴、戰爭、部落和自由》的作者

 

˙「本書至少給了我五個演化概念,這些概念已成為我看待世界的核心概念。」

—JAMIE WHEAL,Flow Genome Project執行董事,Stealing Fire 的合著者

 

˙「布雷特和希瑟是備受推崇的演化生物學家,也是思考清晰的思想家和溝通者,雖然學校汙名化他們,但他們重視科學真理而非政治正確。」

—薩波斯基,《行為》一書作者

 

專文推薦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王弘毅  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希瑟.赫因(HEATHER HEYING)、布萊特.韋恩斯坦(BRET WEINSTEIN
 

敢於挑戰權威的演化生物學家。二人相識於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之後結為夫妻。二人均為密西根大學生物學博士,曾在美國常青州立學院擔任長達十五年的演化生物學教授。多年來,二人一直從事演化生物學領域的研究,致力揭示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演化的意義,以期為人類尋找一條穩定前進的道路。

 

2019年至2021年,赫因與韋恩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麥迪森專案做訪問學者,並一起提出有關意識演化適應的理論。離開美國常青州立學院後,赫因與韋恩斯坦於2019年創辦了黑馬播客Darkhorse podcast),每週進行更新。二人希望從演化生物學家的角度,通過開放式的對話與探討,將科學思維與見解帶給每一個人。同時多年來,赫因與韋恩斯坦經常就演化與文化等相關話題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上發表文章,並多次受邀在美國國會、司法部、等機構發表演講。

鄧子衿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碩士。專職生命科學、食物以及醫學範疇的科普翻譯,曾獲得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翻譯獎佳作,雜誌譯稿散見於《科學人》與《國家地理》,近期的翻譯書籍有《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每個人的短歷史》等。

推薦文1

新世紀狩獵採集者教戰守則

黃貞祥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

 

您是否也感覺到,成為一個好人並不簡單?

 

這個問題遠超越了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對於健康、飲食、睡眠等基本生活方面感到迷茫,不確定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在課堂上經常被學生問及如何過一個健康的生活。在回答之前,我總是先設置一個前提,告訴他們答案可能比他們想像的要簡單。然而,當提到「多運動、充足睡眠、飲食均衡」這些基本原則時,學生們往往顯得半信半疑,似乎他們更期待一個來自生物科技的革命性解決方案。但當我追問他們是否真的知道如何培養良好的運動、睡眠和飲食習慣時,他們就顯得面有難色了。

實際上,即便是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地說我知道如何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中過上一個身心全面健康的生活。畢竟,自從我們的祖先與黑猩猩在四百萬年前分道揚鑣以來,工業化社會的歷史不過才百來年左右,而我們的身心狀態在很多時候似乎還停留在幾千甚至幾萬年前。面對現代生活與我們的身體及心理的不匹配,引發了五花八門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不嘗試順水推舟,讓自己在這個現代社會中過得更加舒適呢?

 

這正是《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A Hunter-Gatherer’s Guide to the 21st Century:Evolu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Life)一書所要探討的。這本書由演化生物學家夫婦希瑟.赫因(HEATHER HEYING)和布萊特.韋恩斯坦(BRET WEINSTEIN)共同撰寫,深入分析了現代人類面臨的難題,並提供了一個演化生物學的視角來理解這些挑戰。他們提出了一系列基於演化原則的自助建議,目的是幫助解決我們石器時代的大腦與現代高科技社會之間存在的不匹配問題。

 

在《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中,所指的現代文明社會特指在所謂「詭異」(WEIRD)國家內,即那些教育水準較高、擁有工業化經濟基礎、通常較為富裕且實行民主制度的西方國家(亞洲富裕的國家如新加坡、日本、韓國、台灣,某個程度上也越來越像「詭異」國家)。在這些「詭異」國家裡,人們經常面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過度用藥、以及在育兒和教育方法上的諸多誤區。

 

赫因和韋恩斯坦採用跨學科的分析方法,巧妙總結了生物學、自然史和演化的基本知識,並透過動物界的生動例子,來闡述演化生物學的理論與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為身心健康、教育、社會和環境問題提供實際的建議。他們的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也為我們開闢了新的視野,並提供了一套適應21世紀生活的策略和指引,激勵我們在面對現代社會挑戰時展現出更多智慧和適應力。

 

赫因和韋恩斯坦主張,透過深入了解和尊重人類的演化過程,我們能夠針對當下社會的各項挑戰找到解決之道。在考量當代社會的眾多問題時,他們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在這些挑戰面前,哪些人類的固有特性應當被我們更加重視?他們認為,那些在人類演化和文化歷史中根深蒂固、代價昂貴且複雜的特質,極有可能是適應性的表現——這些特質的存在背後隱含著深刻的意義,而不是偶然的現象。果然要「世界越快,心,則慢」。

 

為此,赫因和韋恩斯坦引入眾多例證,從我們祖先的飲食習慣到昔日繁星下的睡眠,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指出了現代人類與狩獵採集時代祖先在基因和行為上的脫節。他們認為,文化演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人類基因的變化,導致我們與自己的心理和身體遊戲規則不一致。世界的變化速度和我們適應這些變化的能力之間的失衡,造成了我們的大腦、身體和社會系統不同步。

 

換言之,世界變化之迅速,超越了我們的適應範圍,讓我們在身心、社會和環境層面遭受困擾。赫因和韋恩斯坦將此現象稱為「過度新奇」(hyper-novel),並將這一概念應用於諸如藥物、飲食、睡眠、性愛、育兒、人際關係、教育、文化等多個「過度新奇」的問題上。

 

舉例來說,在《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裡,赫因和韋恩斯坦指出學校教育是歷史上相對較新的概念,並且在自然界中,類似的教學模式相當罕見。他們強調,人類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觀察和親身體驗來完成的,而不是在嚴格的教室環境中透過死記硬背來實現。他們認為,這種學習方式更多地反映了順從和服從性,而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

 

同時,赫因和韋恩斯坦挑戰了主流的看法,他們認為老化對文化的進步非常關鍵。長者不只是後代的經濟支柱,也是知識和智慧的寶庫。因此,他們對當前延年益壽的抗衰老趨勢表示擔憂,認為這一趨勢可能對人性本質構成威脅,進而對我們珍貴的文化資產和適應、掌握世界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想當然地,《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提出的一些建議可能會激起爭議。作為演化生物學的同行,我對他們提出的某些見解和建議持保留態度,例如鼓勵常赤腳行走、主張市場不應影響音樂選擇、以及提出水中氟對兒童具有神經毒性等觀點。可能是因為他們作為田野生物學家,對於現代工商社會的一些「常態」持批判態度。他們對於新冠疫苗的公開反對和對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支持,也在學術圈內引發了廣泛爭議。然而,這些僅代表他們的一家之言,我們應運用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來判斷其觀點的正確性以及是否採納。

 

如果您對於演化生物學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尋求科學方法來提升生活品質,或者簡單地希望深入探索人類行為與社會結構的演化基礎感興趣,《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無疑是一本理想的好書。這本書以科學證據和深刻的見解提供了理解現代生活複雜性的獨特視角,非常適合渴望深入瞭解人性並希望在生活中達到更好適應的讀者。

 

推薦文2

追求成長是生物天性,為何只有人類會造成問題?

王弘毅(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人類確實是優秀的物種

提到人類與其他物種的比較,許多人直覺地認為人類除了有一個大腦袋以外,其他基本上一無是處。我們沒有尖銳的爪子與牙齒,跑不過獅子獵豹等掠食者,也競爭不過其他的近親如大猩猩。充其量不過就是瘦弱的身軀上頂著一個大腦袋,就像是竹籤上面插著一顆貢丸。

然而上述的一切不僅錯誤,而且與事實相差甚遠。從任何角度來看,即使撇開我們的大腦袋,人類都是一個優秀的物種。就像非洲瞪羚不需要強壯的下顎,只需要具備善於奔跑的身體,就可以繁衍於非洲草原。一個物種是否優秀,取決於牠的族群是否在激烈的生存競爭環境中能夠繁衍壯大,而不是跟其他的物種的優點比較。

人類的祖先早在發展出大腦袋之前就已經悠遊於非洲大地,憑藉的不是牙尖爪利,而是無與倫比的耐力。人類其實是動物界的長跑冠軍。我們雖然跑不快、跳不高,但可以比其他動物跑的更遠、更持久。大部分稍微經過訓練的人,都可以輕鬆跑完五公里,這個距離已超越許多動物不間斷奔跑的極限了。而許多長跑選手一次動輒跑四十二甚至一百公里。

 

人類的適應

人類身上的毛髮退化,有發達的汗腺,使我們快速排除熱量。直立的身體減少陽光照射的面積,可減少熱量的吸收。再加上發達的臀部以及大腿肌肉,有利於長途奔跑。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可以大面積的探索附近的環境。所以人類在大約六、七萬年前離開非洲之後,「僅僅」花了數萬年的時間,就已經散布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地區。

當然人類快速適應不同的環境靠的不只是無與倫比的耐力,還有彼此合作以及富有創造力的大腦,其中許多細節書中已有描述。我要強調的是,人類確實具有驚人的適應力,而且勇於面對改變,所以才能在短短幾萬年間適應地球的不同環境。

 

現代的環境下,我們擁有的是古代的身體(Evolutionary mismatch

人類面對改變的快速適應能力,除了表現在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外,也表現在適應我們自身創造的環境。大約在一萬年前,人類脫離了百萬年以來採集打獵的生活,開始進入農耕時代。此後我們快速地改造生存的環境,而我們也必須適應被自己改變的環境。從這個角度而言,人類其實是一種被自己馴養的生物,就像我們馴養的動物一樣。

  而生存環境快速的改變,也帶給人類族群許多的問題,因為生物的適應是需要許多世代的累積。例如人類的祖先大約在三百萬年前演變成兩足步行,然而至今仍飽受這個改變所造成的困擾。老年人常見的腰痛即是一例,在動物世界裡這種經常性的腰痛很少見。人類因為直立的關係,讓腰椎承受了巨大壓力,所以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有腰痛的現象。

  人類開始農耕之後,雖然使得人口數量上升,但是生活水準並沒有因此而有很大的提升。從許多面向來看,農耕時期人類生活的狀況反而比狩獵採集時更差。一些考古研究指出,進入農耕後由於飲食的多樣化降低,人類的身材變得矮小,得到傳染病增多,特定的營養成分缺乏(例如維生素、鐵元素和礦物質),使得骨質和牙齒的狀況變差。這些都是面對改變所付出的代價。

 

人類的困境

  十八世紀進入工業革命後,機械力量大幅取代人力與獸力,人類也因此獲得大量開採天然資源的能力。同樣地,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例如,現代人類因為活動降低使得慢性疾病、炎症、退化性疾病(例如肥胖、第2型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增加。此外,人類超限利用了地球的資源,使得環境永續的議題變成所有人類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的資訊革命,又使得改變的速度加劇。這樣的改變早已超出人類可以適應的範圍,我們面對這些改變所產生的問題,從心理、生理以及環境等面相來看也慢慢地浮現。我們面對的是快速改變的環境,而且這些改變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顯得不知所措。

  以前一陣子新冠病毒流行時期疫苗的施打為例,許多人在面對RNA疫苗(莫德納、BNT)、腺病毒疫苗(AZ)或是次蛋白疫苗(高端)時,不知如何選擇。當時因為疫苗施打順序考量,輪到青少年和小朋友的時候,只有RNA疫苗可以施打。其實如果有選擇的話,小朋友以及青少年應施打次蛋白疫苗,原因是次蛋白疫苗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我們對於其可能的副作用有很好的掌握。反之,RNA疫苗是新開發的疫苗,其長期副作用仍有待觀察。

 

學習祖先的智慧

  我們的身體是設計來在非洲狩獵採集,而不是在現代化的大樓裡寫字、操作電腦的。披著古代人的身體,過著現代人的生活,當然會造成衝突。本書作者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說明,人類所面對的這些問題是怎麼產生的,並提出他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作者提出我們應該尊重前人的智慧。來自不同地方的族群,必定有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這種適應可能是基因上的也可能是文化上的。作者用了很大篇幅說明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理性的思考以及祖先的智慧,來面對在當前快速改變的環境之下的困境。其實本書雖然名為《21世紀採集狩獵者的生存指南》,其實也可以是《21世紀的育兒指南》。因為書中提到的問題從童年、學校甚至到成人,作者也從不同面向說明父母應該如何陪伴並教育下一代。

 

成長是所有生物的本性

  除了個人生活之外,人類面對最大的危機是永續成長的困境。這裡要強調的是,追求成長並非是人類獨特的貪婪所致。事實上,所有生物都在追求族群的成長。從生物學角度看,一個基因的成功與否,是以此基因在子代的比例是否成長來衡量。若基因在子代的比例不斷成長,代表它是成功的基因,反之則是不成功的基因。因此基因的目的就是不斷的成長。

  因為所有現存生物的基因都是經歷無數代篩選的結果,它們也因此是最精通如何成長的。因此,所有生物骨子裡都是追求成長的,那些不追求成長或是無法追求成長的,早就被掃進歷史的洪流之中了。

  既然追求成長是所有生物的天性,那為何只有人類會造成問題呢?這就回到書中一開始的概念了。所有生物都有特定的生態區位(niche),所謂的區位就是一個生物在生態系所扮演的角色,如食物、居所等等。一個生態系中的這些資源是固定的,所以每個生物在生態系中有都有固定的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當生物數量接近或是超過環境承載量的時候,物種就無法再成長,數量甚至會下降。如果生物繼續成長超越了環境所能負荷的數量,生態環境就會崩壞。

  不過,也正是因為所有生物都有特定的生態區位,所以當他們居住的生態系崩壞,所影響的僅僅只是那一個特定的生態系而已,其他生態系並不會受到太大的波及。假以時日,同樣地方又會有另一群生物遷入,組成新的生態系。

  然而,由於人類幾乎主宰了地球上的每一個棲地,環境對人類的承載量就等同於整個地球的承載量。因此人類造成的生態崩壞,意味著整個地球的崩壞。

 

突破演化的限制

  如果追求成長是根植於數十億年演化的基因之中,我們又該怎麼突破演化的限制,避免自身以及地球環境的崩壞呢?本書作者在最後一章提供了答案。筆者在這裡想要強調的是,得益於我們的大腦,我們是地球上唯一能夠理解過去並規劃未來的生物。正是這個預見未來的能力,有機會把我們從盲目追求成長中拯救出來。我們其實擁有心智上的裝備,可以規劃長期的利益而不僅著眼於短期的好處。套一句「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的話:固然我們生而為基因的機器,但我們還是有能力反抗基因的天性。地球上也僅有我們可以反叛成長這個生物的本性。

 

內文試閱

第三章  古代的身體,現代的世界

幾十年前,居住在非洲南部的布西曼人大都還是狩獵採集者,他們幾乎全都沒有視錯覺,不像西方人那樣,會在特定情況下難以分辨線段的長度――兩條長度相同的線,如果兩端的箭頭方向相反,便覺得這兩條線長度不一樣。我們的眼睛加上腦部的運作,會讓我們被愚弄。被問到這個簡單的問題時(哪條線比較長),西方人會答錯,但布西曼人不會。

 

如果你是打從嬰兒時期起就在布西曼部落長大的美國人,就不會和雙親一樣有這種視錯覺。同樣地,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區長大的布西曼孩子,就會受到這種視錯覺的影響。在這個案例中,感覺能力和生理機能受到經驗與環境的影響,而不是受遺傳影響。

 

這本書的讀者絕大部分都居住在「詭異」(WEIRD)的國家中,即教育程度高、具工業化經濟基礎,而且通常相當富裕且行民主制度的西方國家。受益於工業化和民主制度,這些國家的居民幾乎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都很高,但這種擴及整個社會的改變卻造成許多意外的負面結果。雖然大多數人都很清楚21世紀的詭異環境,大幅擴展了各種豐富經驗,但我們卻不太清楚這種生活如何減少其他方面的體驗,甚至對我們造成損害。為什麼我們與布西曼人不同,會受到簡單圖案的愚弄呢?這與我們視覺範圍的改變有關。我們的家中乾淨清潔、格局方正、保持恆溫。正如幼貓的視覺輸入若受到剝奪,成年後的視力便會不全;現代生活的舒適和便利也讓我們受到剝奪,讓我們的能力變得不完全。又或者,我們的視覺能力也只是在適應現代社會獨特的方正環境。不論如何,現代化對於人類的基本層面產生了一些影響,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我們並不理解這項事實。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人類的行為與心理模型的實驗對象,往往是詭異世界的大學生。對於詭異世界的大學生來說,這些模型可能正確;但對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來說就未必如此。

 

的確如此,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以人類的經驗來說,這些生活在詭異國家的人才是不正常的。這個事實造成的影響要比更容易出現視錯覺來得重要太多。知道我們為何更容易出現視錯覺,能幫助我們瞭解「過度新奇」所造成的風險。人類的住家和遊樂場中充滿了整齊的幾何線條,而我們小時候經常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使得我們的眼睛與世界上其他的人相比,更容易出現這種錯覺。我們認為視野中充滿幾何圖案是正常的,比如我們視線所及的木頭都是經鋸木廠裁切後的方正木材。

 

當我們的文化透過鋸木廠將木材切得方正,好用來蓋房子時,絕大部分的人不會想問這樣的經驗是否會影響人類的經驗與能力。隨著方正木材而來的是木工打造的環境;這正是現代人類環境的新特徵。這個特徵是否影響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讓你重新建構對於世界的觀點,例如那些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問題(即使你不知道答案),就是本書想要達到的目的。

 

比較木工打造的環境和以下這個演化改變的例子,能讓人瞭解遺傳的本質。這個例子是成年歐洲人的乳糖酶存續現象(lactase persistence)。

 

世界上大部分成年人都無法耐受飲食中的乳糖,因為他們的身體已不能製造能夠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了。乳糖是一種奇特的糖,只存在於哺乳動物的乳汁中。沒有其他的哺乳動物在斷奶年紀過後會持續喝奶。就算是人類,絕大多數的亞洲人和美洲原住民,以及許多非洲人成年後也不會喝奶。因此,我們想要解釋的這個特徵,其實不是大多數人的「乳糖不耐症」,而是少部分成年後能夠繼續飲用乳品者的「乳糖酶存續現象」(lactase persistence)。

 

成年後依然能食用乳製品,有很多種適應上的價值。擁有歐洲血統的遊牧者馴化了數種哺乳動物,從這些動物取得的利益包括肉食、毛料、皮革等,當然也包括了乳汁。烹飪技術的創新讓乳製品能夠保存到稍晚食用,起司和優格便是如此。這又使得成年人飲食中乳製品的份量與食用頻率都增加了。同樣地,居住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因為從乳汁中攝取到乳糖和鈣質,而得到了適應性的益處。很多人都知道維生素D的作用是促進鈣質吸收,而鈣本身對骨骼的發育與強健非常重要,但在南北兩極附近地區並不容易取得維生素D,因此乳糖有個功能便是可以取代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因此乳汁也能預防佝僂症。最後,居住在沙漠地區的人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缺水,能夠消化乳汁,讓他們同時獲得到營養成分和水分。

 

那麼,歐洲游牧者、斯堪地那維亞人、貝都因人等撒哈拉沙漠民族的乳糖酶存續現象,箇中的機制是什麼?其解釋是多方面的,但都相對簡單直截,那就是飲用乳汁的人和他們的後代,有一個遺傳變異讓他們在成年後依然具有高效消化乳糖的能力。

 

在法國長大的日裔小孩,能夠好好享用閃電泡芙的機會並不比在日本長大來的高。對於一個在日本長大的法裔小孩來說,乳製品仍然是合宜的食物,只是在當地乳製品沒那麼容易取得。乳糖酶存續現象是在特殊環境下出現的,並且已進入現代人的遺傳基因。乳糖酶存續現象在某些環境下能夠帶來差異化的成功(differential success),在另一些環境中則不能。然而無論你身處在世界上能夠享用或是不能消化乳製品的地區,對於你是否能夠消化乳製品都沒有影響。

 

隨著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人們開始將「演化」特徵和「遺傳」特徵混為一談,有人甚至將「演化」和「遺傳」這兩個詞互換著使用。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在談論演化改變時,越來越難讓人知道那並不是遺傳上的改變。如果達爾文知道孟德爾的豌豆研究,或是能活到發現DNA的時代,一定很高興知道天擇適應的機制,但我們猜想他不會認為這是唯一的機制。將演化特徵和遺傳特徵混為一談的狀況,也侵入了大眾文化,就像人們在面對「天性和教養」這樣的問題時所持的似是而非二分法觀點一樣。這時我們就要再次回憶起歐米伽原理(基因和文化這類表觀遺傳現象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都是為了基因的擴張而共同演化)。天性和教養到底哪個比較重要?這個問題本身之所以是錯的,並不是因為答案幾乎總是「兩個都重要」,或是因為這樣分類本身就有瑕疵,而是因為當你瞭解到兩者的演化目標是相同的,並瞭解箇中詳細的機制,就會瞭解這問題遠不及去瞭解為何這種特徵會出現來得重要。

 

「天性和教養」這種錯誤的的二分法造成了破壞,是由於它干擾了我們仔細瞭解人類本質以及讓人類成為現在這樣子的演化驅力。「詭異」國家的人民更容易出現視錯覺,這與歐洲人以及貝都因人出現了消化乳製品的能力一樣,都屬於演化。儘管後者具備了遺傳因素,但我們沒理由認為前者也是如此。然而這兩者同樣來自於演化。

 

如果充滿木製品的房屋使我們更容易出現特定的視錯覺,讓我們的視覺能力出現變化,那麼我們想問:「詭異」的生活方式還會讓我們付出哪些代價?在1990年代,如果您認為上班日整天坐在辦公桌前,可能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別人可能會認為你瘋了。但現在的情況不能同日而語。

 

居住環境中充滿筆直的線條,會讓人更容易產生某些錯覺;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太長,則會帶來各種不健康的後果。那麼,使用芳香劑和香水,是否也會影響我們嗅聞身體發出嗅覺訊號的能力?生活中隨時都可以看到時鐘,是否會對我們的時間感造成影響?飛機對我們的空間感又會造成什麼影響?網際網路是否對我們的效能感(sense of competence)有影響?地圖對於我們的方向感,或是學校對於我們的家庭感是否有影響?我想你抓到重點了。

 

在這本書中,我們並不是要爭論說人們應該放棄科技。這個過度新奇世界中的許多問題,並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相反地,我們主張要審慎地應用「預警原理」(Precautionary principle)。

面對創新帶來的問題時,預警原理會考慮從事任何特定活動的風險,並建議在風險較高時謹慎行事。在系統結果的不確定程度很高時(例如不清楚打造直線環境,或使用核分裂反應爐為電網供電,可能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預警原理建議我們,如果一定要對現有結構進行改變,就應該要放緩行事。

 

換句話說:不要因為你「能做到」,就認為你「應該去做」。

 

適應與卻斯特頓之欄

大學時代,布萊特有個朋友罹患了盲腸炎,幸好在盲腸即將爆裂之前她衝進了醫院。對於她本人和朋友來說,這是一個既恐怖又痛苦的經驗。許多人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存在盲腸會破裂的風險。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要有這種累贅物?為何我們的身體要保留這個著名的痕跡器官(vestigial organ)呢?

 

20世紀初期,醫生也在思考相同的問題。許多醫生認為不只盲腸是痕跡器官,甚至整個大腸都對身體有害,因此「切除後應該能帶來良好結果」。但很少人指出人類的身體結構是適應的結果,並與後工業文化中各種越發快速的變化並不協調。

 

現在大家都說盲腸是痕跡器官,但是「痕跡」這個詞通常代表「我們不知道它的功能是什麼」。試問:演化真的會讓我們的身體留下這種只讓人付出成本、為健康帶來風險、而且很容易就動手術移除的器官嗎?

 

答案是否定的,當然是否定的。

 

許多年前,布萊特發展出一個由三條內容組成的規則,用來確認某種特徵是否該被視為是一種適應(adaptation)。這是一個保守的測試,因為它能正確將一些特徵歸類為適應,同時留下一些無法被歸類為適應的特徵。用檢驗假設的專門術語來說,依據這個規則可以產生假陰性(第二型錯誤),但不會產生假陽性(第一型錯誤)。因此,這個檢驗揭示了某種特徵是適應的充分證據,但不是必要證據。

 

檢驗適應三步驟

如果一個特徵滿足以下三個原則,就可以推測它為適應:

  • 複雜
  • 會消耗能量或物質,而且不同個體之間消耗的份量不同

在演化時間中存續

 

以運動方式來舉例說明。游泳這種運動需要對身體結構、生理、神經和其他系統進行整合,因此是複雜的。相較之下,像是浮游生物那樣的隨波漂流則是簡單的。鮭魚的游動和浮游生物的漂流,兩者可能都是適應,但上述的適應檢驗並不認為浮游生物的漂流是一種適應,因為少了「複雜」這個要素。要定義複雜、變化和存續,可能需要花上許多篇幅,但是檢驗方式在於原理的解釋,而非以量化來定義。

 

很顯然地,有的適應性特徵並不完全符合這三個原則。舉例來說,北極熊的毛缺乏色素,裸隱鼠(naked mole rat)缺少毛髮,這兩種特徵出現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節省能量而非耗費能量。另一方面,根據這個原理檢驗出是適應的特徵,就該是一種適應。這個原理和歐米伽原理結合時,代表當我們看到一個複雜的行為模式,例如天主教、音樂才能和幽默感,我們並不需要知這些特徵有多少來自於基因,因為即便這個特徵有部分或全都不是由基因組傳遞,在邏輯上我們還是可以合理認為它能促進遺傳的適應力。

 

現在嘗試用這個原理檢驗一下人類的盲腸。

 

某些哺乳動物有盲腸,比如某些靈長類動物、嚙齒動物和兔子。盲腸是大腸往外突出的部分,裡面棲息著腸道微生物,而這些微生物與我們有互利共生關係。就人類觀點來看,這些腸道微生物從人類的腸道得到食宿的供應。從微生物的觀點來看,人類則得到抵禦被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同時得到能促進消化並讓免疫系統好好發展的好處。此外,盲腸的組織含有免疫組織,與構成其他腸道的組織並不相同。盲腸複雜嗎?的確;它也需要消耗能量與物質資源才能維持,而且在不同個體和物種之間,盲腸的大小和能力也有差異,這符合第二點。最後,盲腸的歷史悠久,在哺乳動物中存在了超過五千萬年,符合第三點。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類的盲腸是一種適應。

 

推論出盲腸是一種適應,並沒有回答盲腸的適應功能是什麼的問題。盲腸含有免疫組織和大量互利共生的腸道生物群落,這是能用來推測功能的適當線索。最近有個理論指出,盲腸是腸道微生物群的「避難安全屋」。這些生物和人體互利共生,當人類罹患消化道疾病時,會透過腹瀉將病原體沖出體外。腹瀉讓人很不舒服,但本身屬於適應性反應,但我們也必須付出代價,包括脫水和失去腸道中有益的互利共生菌落。而在痊癒後,盲腸能讓腸道再次充滿「有益的」腸道菌。

 

直到不久之前,所有人類可能都經常遭受腸胃道疾病的侵擾。大多數讀者可能都記得腹瀉來襲的感覺。腸胃道疾病讓人筋疲力盡、感覺整個人被掏空。這個事實具有啟發性:由於我們很少罹患腸胃道疾病,以致會覺得這個經驗很不尋常。但其實引起腹瀉的疾病在「非詭異」世界中十分常見,並且是導致人們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兒童。

 

居住在「詭異」世界裡的人,有超過5%的人會在一輩子的某個時間點罹患盲腸炎,其中一半若沒有接受醫療處置便會死亡。但是對非工業化國家而言,幾乎沒人知道什麼是盲腸炎,除了那些已接受西方生活的地區。也就是說,在那些經常發生腹瀉的地區,盲腸炎很罕見。也許對於生活在21世紀工業化國家的人來說,盲腸已成了累贅和負擔。但對於經常接觸病原體的人來說,盲腸依然很有用處。

 

因此,盲腸炎也是「詭異」世界中的疾病。同樣地,許多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也是,有越來越多紮實的證據支持「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衛生假說指出,由於人類的生活環境越來越乾淨,以致接觸到的微生物越來越少,這讓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沒能充分做好準備,而在調控方面產生問題,導致了過敏、自體免疫甚至某些癌症。依據衛生假說,由於我們把環境打理得太過乾淨,使得人類的免疫系統沒能如演化出來的那般運作。

 

人類的盲腸似乎也步上和免疫系統相同的命運。腹瀉能讓身體排出腸道病原體,在沒有經常腹瀉的狀況下,原本用於儲存好菌的盲腸現在成了累贅。

 

這裡要引用一個重要寓言「卻斯特頓之欄」(Chesterton’s fence)。該寓言是以20世紀之交的哲學家兼作家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的名字命名,因為這個概念是由他首度描述的。卻斯特頓之欄警告說,對於尚未完全瞭解的系統進行改變,必須要謹慎以對。這是一個與預警原理相關的概念。卻斯特頓用「豎起橫過道路的柵欄或閘門」來描述它:

 

偏好現代的改革者興高采烈地說:「我看不出這有什麼用處,就清理掉吧。」對此,更聰明的改革者回答說:「如果你不知道它的用處,我怎麼可能讓你把它清理掉?先去好好想想。等你回來告訴我你確實知道它的用途時,我才會允許你銷毀它。」

 

卻斯特頓寫下這段話的時間,正是某些醫生認為大腸在人體中只是占空間的廢物的年代。倘若真如卻斯特頓之欄所指出的,直到發現某物的功用後,才可把柵欄移開,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稱盲腸和大腸為「卻斯特頓器官」。我們也應該對其他事情多加留意,因為我們極可能在沒有充分瞭解它們的功能下,就想將之消除殆盡,其中包括的不只卻斯特頓器官,還有其他人的信仰、母乳、烹飪和遊戲。

 

權衡之道

卻斯特頓之欄提醒我們,人類之前打造的事物,或是經過多代篩選出來的結果,很可能有隱藏的好處。當20世紀初期的醫生宣稱盲腸和大腸沒有用只會帶來危害時,想到達爾文或「權衡之道」(也有可能兼具)的人們,就應該踩下煞車。不論大腸有什麼問題,聰明的做法是在把它拉出來扔掉之前,先弄清楚它能帶來什麼好處。

 

 

凡事都與權衡之道(trade-offs)有關。不論任何生物體,都涉及數百個甚至數千個不同的競爭問題,怎麼可能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尋找權衡的關係呢?事實上,任兩個特徵之間都有權衡關係。這種關係的存在,就像適應性景觀的山峰一樣,無論是否有人發現。

廣義來說,權衡之道有兩種類型。

 

「分配型」權衡是最明顯、最著名且受到詳細研究的類型。如果你只提「權衡」,那麼其他人會認為就是這個類型。因為在生物中,許多事情都是「零和」(zero-sum)的,也就是能夠取得的資源總量是有限的,能分的餅大小不會改變。如果你是一頭鹿,為了要長出最大的鹿角,很容易就出自本能地放棄其他一些東西。你得借用其他資源才能讓角長得更大,因此犧牲的可能是骨質密度,或是其他儲存的資源。在某些狀況中,你可能只要吃更多東西就能讓角變大,但這會引發一個問題:如果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多吃一點就能對自己有利,那麼是什麼讓你不能多吃一點?假設有什麼事情限制了你的飲食、讓你的食量無法增加,那麼讓角變大就代表你得失去什麼。

 

第二種權衡是「設計條件約束型」(design constraint),這種權衡幾乎不受資源供應量的限制;也就是說,你無法用更多資源來解決問題。舉例來說,身強體壯(廣義來說,就是骨架更大、肌肉更多)有其價值,移動效率也是,但你不可能讓兩者都提升到最大值,在此你必須犧牲其中一項,而這種問題並不是用更多資源就能解決的。同樣地,如果你是一隻鳥(或是蝙蝠,飛機也可以),你可以飛得很快或是動作靈活,但如果你想又快又靈活,那麼最後只能達成普通快和普通靈活。有些鳥飛得更快,另外一些鳥更靈活。你可以成為通才,這也算是一種成功。

在魚的體型上很容易看到速度和靈活之間的權衡。舉例來說,天使魚(angelfish)的身體短而厚實,牠們能在原地停留,幾乎不需往前移動就能夠急轉彎。如果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啃食珊瑚上的東西,這種能力就很管用。體型和天使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沙丁魚,長而薄的身體最適合快速直線移動,能在掠食者追上之前轉彎逃走,但卻無法停在某處。

 

設計條件約束型權衡指出,你不能同時最快又最靈活。此外,它也指出你不可能同時最強壯又最有效率。

 

上面案例可能不難理解,但我們較難用直覺知道的,是你也無法同時最快又最憂鬱。

人類在躲避權衡的限制上幹得不錯。舉例來說,不可能同時移動速度快、防禦能力又高,這是一種權衡的結果。但人類卻能利用身體之外的事物,發展出延伸的表現型(extended phenotype)。馬匹的馴化、城堡的建立,讓某些人可以同時移動速度快、防禦能力又高。就如同在第一章討論的,在專才與通才的權衡時,人類似乎已打破僵局。

 

廣義來說,人類屬於通才型物種,而個人(以及文化)的能力則更專精在各項技術上,能適應很多不同的環境狀況。在北極圈附近,人類對獵殺海豹很專精,這是在當地的生存之道,但這種技能在美國奧瑪哈(Omaha)、英國牛津和非洲上伏塔的瓦加杜古(Ouagadougou)就沒太大用處。嚴苛的環境往往更需要文化上的專精;在沒那麼嚴苛的環境中,文化以及人群則可以透過對整體未來的洞見來繁榮發展,同時鼓勵個人的專業化。馬雅文化在鼎盛時期有許多農民,但也不乏文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和藝術家。若要求藝術家或天文學家證明,在其他人耕作所得的農穫物中也有他們應得的一分,恐怕十分困難。認為體力工作和腦力工作同樣有價值的人,可能是那些曾經嘗試兩類工作但在兩方面都不夠頂尖的人。這些人是通才,往往有必要向某種專家說明另一種專家的價值。

 

但是,就算集合人類所有的聰明才智,也無法完全逃脫權衡的限制。假設我們可以做到,就是犯下豐饒主義(Cornucopianism)的錯誤;豐饒主義者想像的是一個資源豐饒、充滿人類才智的世界,權衡在這個世界中神奇地不再統領一切(在本書最後一章這個議題會再次凸顯出來)。與豐饒主義相關,甚至助長這種錯誤的,是「傻子的愚行」所打造出的錯覺,也就是我們被短時間內得到的資源和建立的財富給蒙蔽了,因此產生錯覺,以為我們克服了權衡的限制。然而這是一種幻象,權衡的限制依然存在,所有財富都必須支付代價,只是由其他地區的人或是由我們的後代償還罷了。

 

權衡是無可避免的,卻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驅動了生物多樣性的演化。一個好例子是植物對於光合作用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植物利用陽光的能量合成糖,大多數的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是C3類型;在溫度適中、陽光燦爛、水分充足這種適合植物生長的狀況下,C3光合作用運行得最好。因為C3光合作用進行時需要葉片上的氣孔(stomata)在陽光推動光合作用的同時張開,以便吸收二氧化碳。C3光合作用需支付的代價是水分會從氣孔流失,因此在水分有限的時候,C3光合作用植物的日子就不好過。

 

當植物開始遷徙到比較邊緣的環境,例如沙漠地區時,C3光合作用就會遇上問題,而有兩種新的光合作用類型演化出來。其中一種是景天酸光合作用(CAM photosynthesis)。在這種光合作用類型中,植物張開氣孔吸收二氧化碳的時間,會與受陽光照射行光合作用的時間分開。景天酸光合作用的植物會在晚上張開氣孔――這時的溫度較低,蒸散的水分較少,因此能為仙人掌和蘭花之類的景天酸光合作用植物保留水分。

 

然而,行景天酸光合作用也得付出代價,比起C3光合作用,這些植物的新陳代謝過程要消耗更多能量;不過,在陽光充足卻缺乏水分的環境中,景天酸光合作用就會勝過C3光合作用。另一個解決水分流失的方法不是改變生化過程,而是改變形態。當生物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比減少、越來越接近球體時,表面流失的水分也會減少。數學原理沒得商量:水分會從表面散發,比起細長型的仙人掌,圓球形的仙人掌損失的水分較少,因為表面積和體積比更低。當然,許多植物採取了多重策略:使用景天酸光合作用的植物同時也改變了形狀,以減少水分散失。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這樣的權衡系統貫穿全書――從解剖結構、生理層面到社會層面――同時,我們也會指出不瞭解這些狀況將帶來怎樣的災難。

【目次】

 

引言

 

第一章 人類的生態區位

其他生物無法打破生態區位間的界限,但人類可以。我們同時也打破了個體間的界限,而這是其他任何物種都無法徹底打破的界限。從生態區位的角度來看,人類是通才物種,其中又包含許多專家個體。正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讓我們超越了個人能力的限制,既能專注在自己的專長上,又可以依靠他人的專業來維持生活。

 

第二章 人類譜系簡史

二十萬年前,我們共同祖先的身體和腦部已經和現代人類完全相同了。居住在東非裂谷的古代智人在刮鬍子、剪頭髮並穿上現代的衣服後,若身處人群擁擠的21世紀街道上,可能沒人會多看他兩眼。當然,他可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的身體和21世紀的人類相同,只是腦中的東西不同。

 

第三章 古代的身體 現代的世界

如果說,居住環境中充滿筆直的線條,讓人更容易產生視錯覺。那麼,使用芳香劑和香水,是否會影響我們嗅聞身體訊號的能力?生活中隨處可見時鐘,是否會影響我們的時間感?飛機對我們的空間感會造成什麼影響?網路之於效能感,或學校之於家庭感呢?我們想問:「詭異」的生活方式還會讓我們付出哪些代價?

 

第四章 醫學

歷史證據顯示,大多數人每天都會出門曬到一點太陽,或是吃鱈魚,或是兩者都有,但是吃藥簡單多了,充滿科學主義的味道,這種方式很容易讓人誤解科學,同時誤以為自己「有好好控制自己的健康」。你經常會聽到人說這樣的話:「我很積極,我正在補充維生素D。」(或是維生素C、魚油,以及其他流行的快速養生產品)

 

第五章 食物

對於食物的化約讓人失望,因為它忽略了食物讓人們建立聯繫的能力――食物能讓為你做飯的家人或朋友,或是你做飯給他們吃的家人和朋友彼此建立聯繫。以營養為中心的化約飲食,沒顧慮到慶祝或悲傷的場合;而這兩者,往往是透過飲食來實現的。

 

第六章 睡眠

從鎢絲燈泡到日光燈再到LED燈,又一次把我們推向更冷、更藍的白天日照光譜中。更糟的是,對於許多處在21世紀詭異世界的人來說,家中每個房間都有藍色小LED燈。我們的大腦演化到倚靠直覺、透過進入眼睛的光譜來感知一天中的時間。然而,現在正午時刻的藍色光隨時都在閃爍,難怪有許多人難以入睡。

 

第七章 性與性別

最完整的人類性行為,必定是完整個體之間身體和大腦、內心和心理融合的產物。從色情片瞭解到性的人,可能除了自己的身體之外,對其他任何回饋都沒有感覺。對他們而言,溝通和回饋不會是優先事項,也可能不認為溝通和回饋有價值。他們很難與人建立關係,更難以理解何謂人際關係。

 

第八章 親職與伴侶關係

一夫一妻制擴大了愛的範圍,從母子之愛,擴大到夫妻之愛,通常還擴及父子之愛。一夫一妻制也可以促進友誼。配對連結也讓有效的勞動分工得以出現。在單親系統中,單親(通常是母親)必須做所有事情;配對連結讓她的工作量減少一半。

 

第九章 童年

在「詭異」社會中,父母不僅關注自己的孩子,還關注容易記錄並傳達給他人的指標,例如孩子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說話,或是跨出第一步的時間。一旦掌握這些指標,我們很容易產生混淆,認為那些時間點不僅衡量了孩子的健康狀況,也衡量了孩子的未來能力。我們相信達到標準就代表健康和進步,這觀念助長現代人對於風險的恐懼。

 

第十章 學校

利用恐懼讓兒童坐得整整齊齊、眼睛朝前、閉上嘴巴,每天除了幾個預定時刻外根本不運動身體,這樣長大後,就更難調節自己的身體和感官,也難以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決定,並在成年後可能仍持續生活在類似的受控制環境中,總是需要預先警告和安全空間等措施。

 

第十一章 長大成人

通過儀式是代表轉變的有效標誌。但在「詭異世界」的人不但幾乎不進行通過儀式,就算有也往往少了儀式感,導致我們忘了成年特徵的蹤跡。在過往歷史中,成年人是知道如何餵飽自己、得到居所、成為群體中具生產力的一分子,同時能進行批判性思考的人。但這些知識不會因為年紀增長就自然出現,而是必須費力掙扎才能獲得的。

 

第十二章 文化與意識

當祖先的智慧耗盡時,人類會匯集不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去找出打開生路的新方式。確定祖先的智慧何時會在特定領域中耗盡並不容易,堅守傳統到底的人和想要打破傳統並嘗試新方法的人之間總是關係緊張。所有運作良好的系統都需要能夠接納兩者――同時倡導文化和意識、正統和異端、神聖和巫術。

 

第十三章 第四疆界

以為成長就像是個東西,只要追逐就能抓到,是愚蠢的行為。期望能夠永久成長在許多方面來說,與追求永久的幸福很相似,都是通往龐大痛苦的道路。我們執著於成長及其創造出的經濟思維,催生了一個以生產率為基準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文明的健康狀況是依據商品和服務的產出量來評估,人們認為消費越多越好。

 

尾聲

後記

書籍代號:2RBE0006

商品條碼EAN:9786267255322

ISBN:9786267255322

印刷:單色

頁數:40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