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近代日本文明的發展與生態史觀

近代日本文明的發展與生態史觀

文明の生態史観ほか

作者:梅棹忠夫

譯者:陳永峰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15

產品編號:9789865080099

定價 $42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戰後日本最強力的「知的巨人」——梅棹忠夫

奠定獨到學術地位的傳世之作

世界史理論的最重要的模式之一

 

從地理環境的生態結構出發

運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放大 研究與解釋人類文明發展模式的觀點

奠基獨特發想基礎

給予迄今為止的世界史理論強大衝擊

 

 梅棹忠夫為日本享譽國際的民族學及比較文明學者,一九五七年因應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訪日契機,於《中央公論》二月號發表〈文明的生態史觀序說〉,首度提出「文明的生態史觀」,引發來自各界的踴躍反響,迄今聲望不墜。

 

 本書除了收錄其於一九六七年推出之生涯代表作《文明的生態史觀》外,特別加入中文世界首度完整翻譯、一九八四年其於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的演講文字稿〈近代日本文明的形成與發展〉。
 

來自黑洞的使者——探索在現代世界文明中,日本文明所處的位置

 

一九四○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一方面和部分西方國家結為同盟,並肩作戰;另一方面,也和部分西方國家互為仇敵,浴血對決。但是,直到一九八○年代,雖然那場戰爭已經結束了三、四○年,西方各國對於日本的認識仍然極為有限,甚至還把日本當成「黑洞」。

例如,本書作者梅棹忠夫就說,他到了歐洲經常被當成是「來自黑洞的使者」。

「一九八三年訪法時,我常被介紹為『來自黑洞的使者』。正如各位所熟知的,黑洞是極為奇妙的天體。黑洞具有極強的重力場,它會吸納所有行經其旁的物體。然而因為那裡不發出任何訊號、光、電波和X 光,因此不管那裡發生什麼事,外界都一無所知。事實上,日本正如黑洞一般,自身不發出任何訊號,同時卻以極強的能量吸收來自全世界的各種資訊,而外界幾乎不可能理解日本的行動。正因如此,我被取了『來自黑洞的使者』這樣的綽號,也就是終於出現了能夠透漏日本這個天體若干情報的使者。」

梅棹一語道破,西方各國不管曾經是日本的盟邦或是日本的敵國;不管與日本人之

間曾經是合作關係還是競爭關係,一概對日本或日本人發出的訊號無從解讀。

不只本書作者這麼說,英語世界的日本人論第一名著《菊與刀》的作者,文化人類

學者露絲.潘乃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爭結束前也曾提出類似看法。意即對於西方而言,日本人無從理解。和日本人打過仗的不了解日本人;和日本人並肩作戰過的也沒辦法了解日本人。

因此,本書中文版的第一部分〈近代日本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就是梅棹忠夫對西

方所提出的解答。這是作者一九八四年,應邀在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進行

五次演講的文字稿。同時也是作者在一九五七年出版傳世巨著《文明的生態史觀》之後,歷經近三十年,根據其於日本各地持續進行探檢以及歷史思考的成果,從比較文明的角

度,來探索在現代世界文明中,日本文明所在的位置。此一學術工作,延續了戰前「京都學派」未完的任務,亟思建構出獨到的非西歐觀點的「日本在世界史中的立場」。

 

從生態學的角度——考察人類文明的演進,解釋西歐與日本歷史的平行現象

 

透過作者於本書第一部中所舉出的許多共同點,顯見日本文明與西歐文明的歷史之間的類似性。

在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國內外普遍認為近代日本文明為歐洲文明的複製,或是日本移植了歐洲走過的近代化道路。為了說明日本文明與歐洲文明係平行發展,在本書第二部〈文明的生態史觀〉中,梅棹忠夫將亞洲、歐洲以及包含非洲北半部在內的舊世界,根據當時的狀況與之前的歷史變遷分類,劃分為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兩種類型。

所謂的第一區域,包括日本及西歐諸國。第一區域分成兩個部分,雖然雙方相隔很

遠,但是,若以當時的文明狀態以及支配歷史的動力,兩者相近之處非常多,所以可以歸屬於同一範疇;所謂第二區域,包括舊世界中除了第一區域以外的全部地區。在此之中,存在著包含中國世界、印度世界、伊斯蘭世界以及俄羅斯世界這四個大的共同體。這四個世界各自之間也具有很多的共通點。

第一區域就歷史的類型來說,一開始是作為塞外野蠻民族從第二區域導入了文明。接著經歷了封建制、絕對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最終依賴資本主義形成具有高度近代文明的地區。反觀第二區域,原來是所有古文明的發源地,但是封建制卻沒有得到發展,反而出現了巨大的專制帝國。基於此一矛盾的苦惱,第二區域中甚至有很多地區成為了第一區域各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直到其後歷經數階段革命,終於走向新的近代化道路。

所謂「生態史觀」,係自地理環境的生態結構出發,運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解釋人類文明的發展模式,為認識文明演進和社會轉型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視角,並彌補了以往研究方法論上的不足。此外,在解釋日本成功的原因時,生態史觀衝擊了馬克思主義史學派主導下「只有模仿西方才能走上現代化道路」的思維,凸顯了各國自身文化和現代化的關係。

 

【延伸閱讀】

人類學的日本論——《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格》

民俗學的日本論——《圖解日本人論:日本文化的村落性格解析》

 

 

※名家推薦※

《文明的生態史觀》是戰後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世界史模型」之一。對於到目前為

止,我們習慣以東方與西方、亞洲對歐洲,這種座標軸來掌握世界史而言,《文明的生

態史觀》帶來了革命性的新視野。由於這一視野的擴展,對於複雜對立、互相糾纏的世

界各文明,第一次以保持其「存在現實」的多樣性,提供了一致的、梳理過的線索。

——日本知名科幻小說作家 小松左京

 

對戰後諸歷史觀的總批判。——日本思想史學者 鷲田小彌太

 

梅棹忠夫學術體系的另一個特徵就在於世界規模的「文明比較」。而且,他認為,處理各個「探檢」對象的事項時,若非有透過比較,真相就不會出現。同時,梅棹對於想要比較的事項,自己認識得非常清楚。因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探檢」,對於研究對象的各種社會事象,得以具體地抓住實相進行思考。

——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京都大學法學博士 陳永峰

梅棹忠夫

日本生態學家、民族學家。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名譽教授、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京都大學理學博士暨日本中東學會首任會長。

作為日本的文化人類學及數理生態學先驅,其研究以「梅棹文明學」著稱並發展出獨到的理論。早年投入京都大學今西錦司門下,隨其參加大興安嶺探檢隊,造訪中國東北,內蒙古等地,並以生態學為出發點,通過動物社會學,將研究中心轉向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和比較文明理論。

一九五七年發表〈文明的生態史觀序說〉,以生態系為基礎,展現多線文明發展模式的世界史觀,對西歐的單線歷史觀造成巨大的衝擊。

本書除了收錄梅棹忠夫的傳世巨著《文明的生態史觀》外,特別加入一九八四年其於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的演講文字稿「近代日本文明的形成與發展」。

陳永峰

一九六八年生,台中大甲人。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一九九三公費留學日本。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法學碩士(一九九六),法學博士(二00六)

現職: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專門領域:日本區域研究,東亞文明圈關係史,比較文明・比較文化論,比較政治學。

中、日文著作甚豐。被廣泛引用者包括:「植民地・オリエンタリズム・ポストモダン-周辺からみる帝国の交錯-(『翰林日本学』);「台湾におけるアジア共同体の歴史的位置」(『アジアにおける地域協力の可能 性』);「海洋中華世界台湾と海洋国家日本の交錯—世界単位としての東アジア」(『転換中のEU と「東アジア共同体」』);〈海洋國家論者的大陸觀:從吉田茂的中國經驗出發〉(《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在 『絕對矛盾』中追求『自我同一』的日本人」(《菊與刀:日本的文化模式》);「我是不是我的我的李登輝」(《新・台灣的主張》)等。

二 明治日本─帝國的形成與挫折

 

在第一回的演講裡,我們依據社會、經濟、文化領域裡幾個具有特徵的現象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文明的狀況進行了檢討。也說明了現代日本社會非常明顯穩定地一步一步持續朝向無階級社會前進的事實。

今天的演講以「明治日本—帝國的形成與挫折」為題,採用我曾經向各位提過的依據史實倒敘的方法,我將集中探討若干具有特徵的歷史狀況,並對前一個時代進行討論與分析。

所謂的前一個時代是指從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中葉為止,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更正確的說法,是從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維新開始,到一九四五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為止的這一時期。若使用日本的年號,就是明治時代(一八六八年~一九一二年)、大正時代(一九一二年~一九二六年)以及昭和的前半期。

這一時期在日本歷史中代表什麼呢?又具有何種意義呢?一般來說,將這一時期視為非常迅速實現近代化的時期;或者,從經濟史的觀點來看,則看做是日本資本主義的確立期;或者從國際的、政治社會的脈絡來分析,可看作是帝國主義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大日本帝國誕生,明顯達到飛躍的進步。並以極快的速度成為當時世界列強的一員,而其崩壞的速度甚至比發展更為快速。

對於現在的日本如此卓越的成功,其他國家都過度傾向將注意力聚焦於現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日本。可是,現代日本並非從戰後的廢墟裡突然出現,而是經過複雜的歷史過程所形成。如果不考慮此一脈絡的話,無法把握現代日本的實際情況。

例如,有些人認為日本在經濟上、科學技術上的成功,對非歐洲國家各國而言是學習的榜樣,而且相信同樣可以獲得成功。也有些人認為仿效日本便可以輕易地引進他們的科學技術。這些人的想法正確嗎?將明治維新以來圍繞日本的國際情勢及歷史條件考慮進去的話,我認為是過於樂觀的看法。

在日本近代史上,明治的革命造成了德川絕對王制的瓦解,繼而帶來新政府的建立,這無疑是具有決定性的重要事件。日本學界中甚至曾引發對於明治維新歷史評價的論爭。也有些人堅決不承認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但是,若參考西歐的歷史,似乎便不得不將其視為資產階級革命,並且是成功的範例。

 

黑船

 

讓我們從頭說起吧!一八五三年的夏天,四艘「黑船」來到現在的東京灣。這些船的船體漆黑巨大,其中兩艘還不斷地冒著滾滾黑煙,這就是歷史上值得紀念、由培理提督所指揮的美國東印度艦隊的「黑船來航」。多艘蒸汽船及其明顯展現軍事脅迫的態度,與日本在此之前所認識的其他黑船不同。到今天依然深植日本人腦海裡的「黑船」印象,可以追溯到該時期,這些巨大的黑色蒸汽船,對日本人來說是第一次見到的強力近代化兵器,那個時代的日本人在精神上,將其當作是浮在海上的「要塞」。

培理提督的艦隊,未發一枚炮彈,僅止於誇示黑船的強大軍事力,就已成功獲取幕府的重大讓步。使得持續兩個半世紀的漫長鎖國時代畫上了終止符。在日本國內,儘管長久以來幕府擁有得以自由行使的絕對權威,但面對來自黑船的軍事壓力,卻顯露出無力抵抗的怯弱,導致其權威掃地。

幕府想要冷卻因黑船到來而被喚醒的國家主義感情,甚至強行實施了種種的壓制政策。接下來的數年間,隨著幕府與西洋列強之間締結友好協定以及通商、航海條約,這一被壓制的國家主義,以反對幕府的形式,在當時明確地凝結為一股力量。

黑船的到來,圍繞著日本應不應該開放市場的核心問題,激起了廣泛的政治論爭,甚至因此揭開內戰的序幕。

在這場論爭所挑起的情感混亂及訴諸武力的高潮中,統治長達約三個世紀的德川幕府瓦解,並為日本絕對君主制的結束定調。自此以後,日本人普遍相信近代日本的誕生與黑船到來所引發的直接衝擊有關。

這一事件對於日本近代化的提早實現具有決定性的歷史作用,的確無可否認。其根據在於自德川幕府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敗戰為止,日本的政治目標為富國強兵,即不斷以建立富裕的國家與強大的軍隊這一口號作為號召。

如同黑船所證明的,西洋的先進國家擁有軍事力,也擁有足以維持這些軍事力的充分經濟實力。在經濟上、軍事上強大的基礎是由於他們先進的知識及科學的技術。因此,為了能與歐洲和北美的先進國家並駕齊驅,保衛日本的獨立,就必須像西洋的先進國家一樣,利用科學技術的進步,來獲得強大的軍事力及經濟力。

有了「富國強兵」這般口號作為基礎的論理,明確地表現出日本追上西洋的決心。

由於黑船的威脅,倏忽覺醒的日本,就這樣以最後一位跑者的身份,突然闖入,參加了十九世紀工業化競爭的比賽。

然而,在傳統上,或者因為地理上的特性,日本不像西洋各國那樣注重軍事力。曾經有這樣的傳言:有位在日本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歐洲人,曾訪問被流放到厄爾巴島的拿破崙一世,他向拿破崙報告,在這個遠東的國家裡不但沒有鐵砲火槍,甚至連劍、槍也沒有。落難的皇帝,當時嘶吼著「難以想像,多麼無知的國家啊!」。在經過沒有武裝需要的三個世紀的和平之後,日本將誕生了如拿破崙般人物的歐洲文明作為模範,開始打造軍事力。

回過頭來看,黑船來到日本,可以說是以軍事擴張主義為根基的文明,與並非如此的另一種文明之間宿命的相逢。從黑船帶來衝擊到太平洋戰爭失敗的近一個世紀,是日本悠久歷史中最歐洲化的時代。把軍事力這種從歐洲文明移植過來的思想當作國家的根本原則,其所具有的意義,對日本而言,確實是一個全然例外的時代。(摘錄自第一部〈近代日本文明的形成與發展〉)

 

五 總說─文明的生態史觀

 

到上回為止的四講當中,我以倒敘的手法,由後往前,用歷史回溯的方式說明了日本文明形成的過程。在此我們先對內容作一簡單回顧。首先,第一講,在強調現代日本社會的幾個支配性特徵與傾向之後,確認了日本社會正在往無階層社會前進。第二講,說明大日本帝國的形成與沒落。從明治維新到太平洋戰爭的敗戰,對日本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時期,那也是一個決定現代日本社會方向基礎的時代。接著的第三講,我們處理了「鎖國」時代的問題,並且分析德川絕對王制之下的傳統與日本社會的形成。第四講則是講述日本封建社會的生成與發展。

透過我在演講中所舉出的許多共同點,我想大家都可以感覺得到日本文明的歷史與西歐文明的歷史之間的類似性。我詳細地說明了日本史上的許多事實,這些大概都會讓各位想起西洋諸國的歷史也都有過同樣的現象。

在日本文明和西歐文明兩者的形成過程間,可以看出歷史的平行現象。不管是在日本或是外國,一般認為,近代日本文明是歐洲文明的複製,或是日本移植了歐洲走過的近代化道路。然而,各位在認真地聽了我的講課之後,應當都可以清楚地知道那樣的解釋並不妥當。日本文明與歐洲文明是平行發展的,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另一方影響才發展起來的。

但是,日本或西歐的歷史進程中,從封建制到絕對君主制再到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在世界史中並沒有辦法看成是一種普遍的法則。而且,日本與西歐兩者剛好位於歐亞大陸的兩端,在此意義下毋寧是世界史的例外。例如中國,終究沒有從古代中央集權國家過渡到封建制。再者這個帝國,也沒有經驗過當成資本制過渡階段的絕對主義。一九一二年,民主革命為瀕死的古代中國帝國畫下終止符之後,資本主義並未發達。中國也因此在非常漫長的時間中,成為包括日本在內的列強的殖民地,非得承受苦痛不可。

我透過對日本歷史的說明,強調日本與西歐諸國之間,可以共同發現的平行發展現象。這並不是為日本文明辯護,也不是為了說明日本歷史本身的「西歐化」。在此同時亦不僅僅是兩者之間的比較而已,而是透過這兩個文明與古代世界其他部分的比較所確認到的事實,才是問題的所在。也就是說,我想將我的觀點擴大到世界的規模,來探討日本文明與歐洲文明之間,在發展上為何出現平行現象的理由。

 

舊世界的構造─—第一、第二區域

 

在此,要將舊世界清楚地畫出境界線,分成兩個區域。分別稱之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如果將舊世界用橫寬的橢圓形來表示的話,第一區域包括了東西兩端。東邊的部分,看起來非常的狹窄吧!第二區域則佔有剩下的全部。如果用圖式來表示的話,就如下頁圖。被用橫寬的橢圓形表示出來的舊世界,在靠近左右兩端的附近再用兩條垂直線區分開來。垂直線的兩邊叫作第一區域,被第一區域夾在中間的就叫作第二區域。

第一區域的兩個部分,亦即西歐和日本,雖然兩者相隔遙遠,但是這兩個地區所經驗過的歷史模式,類似的程度令人震驚。在兩者的歷史當中,可以發現多數的平行現象。

同樣地,第二區域也可以發現幾個要素呈現類似的現象。在第二區域,可以區別出稱作「世界」或者是「文明」的四個大集合體。那就是,中國世界Ⅰ、印度世界Ⅱ、俄羅斯世界Ⅲ和地中海.伊斯蘭世界Ⅳ。這些世界全部

具有一樣的結構。亦即,都是被衛星國家(藩屬國)所包圍的大帝國。在今天,這些大帝國全部都已經崩毀,但是作為文明的統一性則依然殘存。如果分析歷史進化型態的話,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異質性就非常明顯。那是在宗教、文化、社會體制等等現象中都可以看到的多元性的相異。

對於屬於第一區域的日本,特別值得注目的是,其在地理上與第二區域中的中國世界和印度世界,同屬於亞洲。但是,日本終究在本質上與這兩個世界不同。日本在亞洲內部所展現的特徵,正是第一區域的特徵。也因此,不如將日本放進和西歐同樣的分類。(摘錄自第一部〈近代日本文明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部 〈近代日本文明的形成與發展〉

 

一 現代日本—邁向無階級社會

六〇年代的高度經濟成長

機電整合—新產業革命

家庭生活的變化

邁向無階級社會

 

二 明治日本—帝國的形成與挫折

黑船

軍隊

官僚

家族

戰爭

工業革命

 

三 江戶時代—絕對君主制與德川和平體制

江戶

將軍

鎖國—國家的獨立

國土開發

工業

町人的勃興

出版

教育

 

四 中世—遠東諸文明與日本封建制的成立

律令制

京都

武士

中世的城與都市

馬可波羅與哥倫布

對外貿易—朱印船

 

五 總說—文明的生態史觀

舊世界的構造—第一、第二區域

資本主義與革命

 封建制的比較史

 歷史的生態學研究途徑

 古代帝國

 乾燥地帶

 自發性的消長(autogenic succession)

 

第二部 「文明的生態史觀」

 

東與西之間

Ⅰ 困難的課題

北方之國日本 人群聚集 試煉 困難的問題

 Ⅱ「分離」之後

「分離」之後 陀螺與大磐石 官僚 殖民地與英語 國語問題 窗口

Ⅲ 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 地方主義 中華思想與邊境民族 自我褒美

Ⅳ 聖與俗

美與宗教 身為佛教徒 聖與俗 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

預言者佛陀 宗教性的充電

Ⅴ 中洋

雅利安・達摩 種族主義 東洋的起點 印度與西方 中洋

Ⅵ 日本不是模範

日本與西歐 近代化的條件 日本不是模範 亞洲與日本

 

東的文化/西的文化

運搬 握手與親吻 點頭與合掌

 

文明的生態史觀

挑戰與回應 日本的座標 東洋與西洋 近代化與日本文化

系譜論與機能論 高度文明國/日本 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

近代化與西歐化 第一區域的比較 第二區域的特徵 資本主義與革命

封建制度的比較史 專制帝國的比較史 生態史觀 進化史觀與生態史觀

古代帝國 破壞力根源、乾燥地帶 自發性的消長 「過更好的生活」

第二區域的社會主義 四大帝國的亡靈 商業

 

新文明世界地圖—比較文明論的探索

生活結構的幾種類型 傳統與革命的分布 開拓者與原始林的分布

工業與技師的分布 貧乏與飢餓的分布 鐵路與飛機的分布

貴族與庶民的分布 家族與超家族的分布 職業婦女的分布

學校與報紙的分布 個性的個人與殘虐行為的分布

強力嫉妒心神祇的分布 官僚與官僚主義的分布 呈現不扭曲的世界樣態

 

從生態史觀看到的日本

 

從東南亞的旅行開始—文明的生態史觀.續篇

關於東南亞我們知道些什麼? 資訊來源的不足 東南亞之旅

觀念亞洲 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 舊世界的構造 怎麼看東南亞

東南亞的特殊性 拼圖型的構造 民族移動 溼潤地帶線 修正

歷史的幾何學 東南亞與東歐 兩度的世界大戰 日本與東南亞

近代化 異質性與同質性 新關係

 

阿拉伯民族的命運

中近東這樣的稱呼 阿拉伯人是東洋人嗎? 地中海.伊斯蘭世界

「帝國」的重建 再興的方向

 

東南亞的印度

中南半島 臉 文字 建築 那伽(蛇神) 迦樓羅(鳥神)

拉瑪堅(ramakien) 現代印度

 

「中洋」諸國

「中洋」 經過的地帶 旅行的困難度 印僑的存在 人類學的分布

難以理解的地區 土地相連的諸國 印度世界 伊斯蘭世界

「中洋」的苦惱

 

從泰國到尼泊爾—學問.藝術.宗教

 

往比較宗教學方法論前進的備忘錄

Ⅰ 宗教的生態學研究途徑

生態史觀的延長 宗教生態學 宗教在人類進化史上的意義

巫術與天空信仰的情況

Ⅱ 流行病學類推

與傳染病的對比 精神的流行病學 流行性與地方性 疾病與宗教

疫病史與宗教史

Ⅲ 瓦拉納西與耶路撒冷

最早說法之地 印度佛教的命運 印度教的聖地 占領耶路撒冷

猶太教徒與伊斯蘭教徒

IⅤ 方法與假說

宗教的交替與傳播 階段對應的假說 層序學的方法 免疫現象

區域對應的假說 文明史的比較宗教學

 

後記

 

追記

書籍代號:0WLG0007

商品條碼EAN:9789865080099

ISBN:9789865080099

印刷:單色

頁數:40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