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 (隨書附贈保育書籤)

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 (隨書附贈保育書籤)

Young Rebels: 25 Jugendliche, die die Welt verändern!

定價 $50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春崛起,為了迫降更美好的未來!

本書有如歷史向青少年伸出的勇氣之手,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這是一本邀請之書,獻給渴望改變的你。

 

馬拉拉、瑞典氣候少女、種樹男孩、海洋吸塵器發明家……等,

不論是對環保、人權、教育、正義,或致力更美好的生活,

在啟動夢想的路上,你不再孤單!

 

  • 嚴選內容+ 嶄新觀點 + 特製插畫 + 全彩印製+ 德文直譯

 

大人眼中的所謂造反,是他們渴望追求的新世界。

積習難改的世界更需要青春熱血,年齡不是問題,有沒有夢想才是!

改變世界有時與年齡無關,這本書保證超越你的想像,包括他們的年紀,夢想與行動力!他們很年輕就展現為人類社會奉獻的決心!

書中有二十五位主角打破年齡限制,最小4歲、最大26歲,即使年紀小,仍不減他們對其所身處的世界懷抱夢想與改革的行動力,並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書所涵括的人物層面廣闊,精選自世界各地,比如生於十九世紀法國的布雷爾(Louis Braille),1970年代南非站出來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三位青少年,獲得2014諾貝爾和平獎的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以及近年因氣候運動名聲大噪的葛莉塔(Greta Thunberg)、泰國的出版人秦聯豐、香港的黃之鋒等,都列於其中。

這些青少年所關心的議題也相當廣泛,從環保、氣候、人權及社會正義等議題都有,他們也都尋找一個切入點,為世界帶來正向的影響或改變,例如為貼圖戴上頭巾,這種看似簡單的創新做法,使戴頭巾形象一般化,鼓勵自主決定遵從戴頭巾規定的回教女孩發聲。還有美國的烏爾默(Mikaila Ulmer),四歲開始便在自家前院擺攤賣祖傳配方調製的檸檬水,並將部分所得捐給保護蜜蜂協會。九歲時,她的前院小攤位已搖身一變成為行銷全美的檸檬水品牌,成為年輕的新創企業家,之後仍維持初衷,將所得十分之一捐給保護蜜蜂協會。

正如書中引言,青少年階段是最該擁有夢想的年紀,也是最完美的冒險年紀,無論結果成功失敗,都能在嘗試創新時,獲得無窮的樂趣!

啟動夢想,每一個現在的你,或許都是最佳的時間點!

名家聯合推薦

宋怡慧 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凌性傑 作家

張卉君 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楊馥如 大腦神經科學博士 / 旅義作家

蔡慶樺 作家

盧郁佳 作家

鴻鴻 詩人/導演

 

內文特點

  • 鮮活內容,德語直譯,中文版首度上市
  • 全彩印製,25個故事主角以版畫風打造
  • 圖文並茂,觀點獨具,拓展閃亮新視野

 

整體特點

 

  • 這是一本為青少年而寫的書,也是為所有渴望世界更好,不妄自菲薄的人!很難不讓你熱血沸騰。
  • 來自世界各地,25組為環保、民主、教育等訴求而努力的年輕生命側寫,激勵讀者動起來……
  • 收入的主角故事夢想開端點燃時,最小4歲、最大26歲,他們為環保、少數族群和平等而戰,更起而對抗槍械遊說團體、歧視與貪腐,為更美好的世界奮力一搏!

 

各方媒體推薦

 

書中人物既平凡又不平凡,早慧的生命與行動力,開啟世界的各種可能性!

——張卉君

 

本書是青少年開天眼的啟蒙,訴說著我們能否在銀幕上看見自己,事關重大。

──盧郁佳

 

我總喜歡用另一個角度看 impossible「不可能」這個英文單詞:當我們面對重重挑戰和現實拘限,感到怎樣也不可能完成夢想時,把自己放大一點,或許再加上天外飛來的一撇,那乍現的靈光、稍稍瘋狂的點子,impossible 就會變成 I’m possible「我能」 。──楊馥如

 

十七歲的少女發起生理期請願行動,十六歲的少年開發出盲人點字和讀譜系統,十五歲的跨性別者以訴訟爭取權利,十四歲的少年創立組織和香港政府對幹,十二歲的少年以環保詩作贏得澳洲尬詩冠軍……這不是神話,而是事實:不論你在什麼處境、握有什麼工具,都可以為自己和別人爭取一個更公義的世界。

如果我們認真看待「未來的主人翁」這個許諾,就應該不只是為他們悲歎,而是送給每個青少年這樣一本書。

──鴻鴻

 

看完這本書,我也反省,我們是不是太過依賴下一代,來解決這一代、甚至上一代造成的(或者至少是留下來的)問題?但是,我也心懷感謝。在惡龍橫行的世界裡,幸好有屠龍者。──蔡慶樺

 

本書鼓勵人不要畫地自限!(……)為人類共同邁向更好的世界,也找到一條出路。──雅娜‧弗克曼(Jana Volkmann)(作家、書評人),《星期五周報》(der Freitag

 

 

德國亞馬遜讀者五顆星好評:

 

「一本光是拿在手上就讓人覺得很有質感的書。

……書中普普風格(Popart)插圖的應用也讓文字不會那麼有壓迫感。每篇文章都寫得很精簡,易讀。全書以短篇幅方式介紹,毫無教條感。」

 

「如書名所示,本書介紹二十五組為理想努力的年輕人。內容以短篇人物側寫的形式呈現,主題人物選取範圍很廣,從追求民主、反對種族隔離,到為環保發聲等,應有盡有。書中不僅介紹觀點正向,也不諱言他們在行動中遭遇的困難與阻礙。

這是一本激勵人心,極具啟發性的書,也告訴年輕人:你不必接受命運安排的一切,你可以為自己的信念挺身而出!」

作者

班雅明‧柯諾德勒(Benjamin Knödler),生於1991年。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與社會學系雙修碩士。目前以記者為業,並擔任《週五週報》(der Freitag)網路版編輯。

 

克莉絲汀‧柯諾德勒(Christine Knödler),1967年生。除了自由記者、評論家、出版人、文化活動主持人等多重身分之外,她同時為多家出版社、報紙、雜誌及德國公共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擔任撰稿與編輯工作。著作包括童書《呼嚕聲和貓爪抓──貓咪故事集》(Schnurren und Kratzen – Geschichten von Katzen)等。

 

繪者

菲莉希塔‧霍斯薛弗(Felicitas Horstschäfer)

1983年生。2009年敏斯特科技應用大學(Fachhochschule Münster)畢業後,在柏林從事封面、插畫與書籍版面設計等方面的自由設計師工作,合作涵蓋與各大出版社、紙媒、各類商業客戶,及多家國際文具製造商等。

黃慧珍(Magda Huang

擔任國內外博覽會現場及企業會議口譯員、國際產經新聞編譯,也有多本譯著。譯有《穿雲少女》、《一小時看懂氣候變遷》、《造假新聞》、《在沙發上的經濟學》、《為什麼我們最幸福?》與《食品黑手黨》(合譯)等。

聯絡方式:mgdhuang@hotmail.com

前言

 

  世界原本如此美好。原本就如此,對我們之中許多人而言。但這種美好並非遍地可尋,也不適用於所有人,更不是在任何時代都可以享有。你們肯定知道事情都有陰暗面,比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種族主義貧窮恐懼暴力,以及自由的反面。所有這些事情確實都存在──幸好,世界各地還有一些兒童與青少年不願坐視這些事情的發生,並進而採取行動。他們的勇氣激勵人心,他們的期待為人類帶來希望,他們的行動也具有前瞻性的意義。

  由於前述的初步構想,我們在2019年夏被問到是否願意為此寫一本書,因此才有現在這本書: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

  無論我們是否預期,一開始我們的名單上就有接近三十個名字。這些人之中,有幾位如今已是舉世聞名,也有幾個是當時的我們還不認識的名字。但也發生過因為取得的資料和可考證的事實根據太少,讓我們不得不刪去名單中幾個人名的情況。另外,在我們自己進一步探查後,又找到幾位以行動對世人造成重大影響的兒童與青少年,因此後來也將這些人加入原有的名單之中。

  我們想要從這些人裡面找出,什麼因素驅使他們那樣做,甚至是讓他們「蹚渾水」的原因──特別是因為他們反抗的往往是許多成年人的不理性與不負責任的行為。遺憾的是,撰寫過程中,我們只能與其中少數幾人取得直接對話的機會,加上列入撰寫名單中的多數人都身在太遙遠的遠方,而我們能完成書稿的時間卻有限。為了盡可能呈現出當事人更具體的輪廓,我們閱讀了許多訪談紀錄、專文報導和書籍,觀看他們發言的影像紀錄,在網路上和社群媒體中查找相關資訊等:有時是實質意義上的抗議行動,有時是由他們起頭的行為造成後續重大效應,讓這些原本尋常的兒童與青少年變成「年輕的造反者」。或也有些例子,起而抗議的兒童與青少年本身就是受害者。也就是說,本書介紹的的兒童與青少年中,並非所有人都是在自願的情況下,做出那些被人視為叛逆的行為。

  本書集結二十五位兒童與青少年的故事,寫下他們如何因應惡劣的時勢── 無關乎事件的大小,或者最終是否能造成全球性的風潮,或具體改善當地的情況。他們的目的通常不是為了改變所在地的政治或經濟體系,他們希冀以一己之力帶來改變:無論這種改變是為了更自由更公義、更和平,還是為了保護環境,或更民主或更人道的被對待。

  在書中當這些人開始踏出改變的腳步時,年紀最小的僅有四歲,最年長的是二十六歲--年輕是他們的共同點,但他們並不因此勢單力薄。這本《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講述的還有那些受到熱情與信念感染的人的故事:可能是主角的同學、友伴、家人,或甚至是後來成為並肩作戰的戰友的陌生人。

  我們寫下這些故事,這件事也改變了我們。這些「年輕的造反者」都成為我們某種道德上的指引,比如他們教會我們包容與團結,他們告訴我們何謂凝聚力,以及不輕易受到誤導而盲從。他們已然成為我們的榜樣。

  以上的心路歷程,從母子兩代人的觀點出發,一本書就這樣完成了。它要呈現的是世界的樣貌,以及世界可以是什麼樣子。

  在此,我們感謝昨日、今日以及明日的「年輕的造反者」。僅以《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這本書獻給他們──當然,也要獻給所有讀者。期盼它能為讀者帶來新思維、喚醒你們的質疑精神,並鼓勵你們不斷提問、持續思考,或許還能讓你們行動起來。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貢獻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變成更美好的地方!

 

班雅明‧柯諾德勒、克莉絲汀‧柯諾德勒,

於柏林和慕尼黑

 

短評推薦

 

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是一個很糟的世界,或者,以前多麼美好,真懷念昔日的幸福。不過,我認為不需如此悲觀或者貴古賤今,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進步處,也有其退步處,也因此,每一代都會出現一些(試著)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就是在勾畫這些人,而且,都是年輕人。

 

如果我家有青少年,我會買這樣的一本書,與他/她共讀,一起討論這二十五位青少年面對的時代、歷史、族群與世界,不只是為了下一代的政治啟蒙以及世界觀的培育,也為了我這一代。因我自己對世界所知有限,也需要透過這些年輕又有勇氣者的角度來理解不一樣的世界,來了解他們心中更好的世界是什麼,甚至自問,我們這些大人為什麼讓他們失望至此?那些他們所看到的不公不義的地方,也許部分是因為我們沒有像他們一樣勇敢而造成?

 

看完這本書,我也反省,我們是不是太過依賴下一代,來解決這一代、甚至上一代造成的(或者至少是留下來的)問題?但是,我也心懷感謝。在惡龍橫行的世界裡,幸好有屠龍者。

──蔡慶樺

推薦文

 

年輕人不草莓! 文/ 楊馥如 ( 旅義作家、大腦神經科學家)

 

曾經是小學老師、現在是大學教授,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期,我從來不是個好學生;過剩的好奇心和青春騷動讓我總帶點叛逆、時時心存反動。臺灣的教育偏向獎勵服從守秩序的乖小孩,升學主義掛帥,考試常出現是非題,非黑即白;就算能選擇,標準答案也只在四、五個簡述選項之間,從小走「非典型學習路線」的我,因此時時碰壁。

ribelleum,中文翻譯成「造反」、「叛逆」,又反又叛,在華語世界多半給人負面印象,但從拉丁文字根來理解,其實非常感動人心:ri- 意謂著「再一次」,而belleum則有「戰鬥」之意:長長的人生路上,難道不應為自己的理想一而再、再而三奮起直追?《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書中的主人翁,各個都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點子,然後努力不懈地執行,將乍現的靈光化作改變世界的一刻。

布雷爾五歲因意外全盲,卻努力不懈,終於在十六歲時發明點字系統,造福千萬視障人士;患有亞斯伯格症的葛莉塔,不管同儕再怎麼霸凌,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為喚起人們注意氣候變遷而採取罷課,小女孩的行動在歐陸引起迴響,甚至被瑞典媒體選為年度最重要女性;出身貧民區的克爾文,利用撿來的電子廢棄物,打造出非洲獅子山自由城中第一座社區電台;七歲就得了憂鬱症的伊莉思,以自身經驗出發,創立「傷心女孩俱樂部」,用陪伴、協助、鼓勵、守候回應網路世代,因病感到孤單無援的憂鬱症患者,在虛擬平台孕育真心誠意的交流。

缺陷不該成為藉口,阻礙自己過想要的人生。

這些英雄出少年的故事,雖然簡單易讀,卻深刻入心:他們執行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碰釘子、遭霸凌、被潑冷水,甚至生命受到威脅……各種情況都有,但這些年輕人心中的小小夢想火花,都有強大熱情不斷在燃燒,支持他們不斷奮戰、永不放棄。實現夢想的路上挑戰重重,這些孩子年紀雖輕,卻都是ribellum,你說他們「造反」、「叛逆」嗎?我倒認為他們非常偉大,用行動形塑未來,是世界上最極致的美!夢想的堅持和決心看不見也摸不到,那股力量我們只能用心體會、與之共振。

二十五則故事中有一則我特別喜歡:十六歲的史特拉在希臘度假潛水時,看到海裡的垃圾比魚多,之後他全心投入研究,不但發明「塑膠垃圾吸塵器」來清理海洋垃圾,還成立「海洋潔淨基金會」,為全世界的海洋生態保育發聲、盡力。我總喜歡用另一個角度看 impossible「不可能」這個英文單詞:當我們面對重重挑戰和現實侷限,感到怎樣也不可能完成夢想時,把自己放大一點,或許再加上天外飛來的一撇,那乍現的靈光、稍稍瘋狂的點子,impossible 就會變成 I’m possible「我能」

這本書大人要讀,也要陪著孩子讀,甚至老師們在課堂上可以用來帶討論:「像小孩一樣做夢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須找出自己做起來有趣、想做的事,又或嘗試新事物、去冒險,孩提是最好的年紀了。」書中這段話十分撼動我心,讀完,相信你也會有同感。

 

 

推薦文

 

歷史把我牢牢釘在座位上

讀《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

文/ 盧郁佳

 

 

近日Disney+為奇幻小說《波西傑克森》改編影集發布選角,主角合照「族群多元性」之高,讓我愣了一下:金髮天然呆波西,死黨葛洛佛是印度裔,雅典娜的女兒安娜貝斯是滿頭雷鬼長辮的黑妞傑.佛里斯。Ptt上眾人罵「安娜貝斯的金髮灰眼在書中非常重要欸」、「不爽」、「書已經很左了,他們到底還想要怎樣!」但有人開始討論小說寫她「蜜糖色金髮」其實常見於黑人,更有人直言「覺得還好 雅典娜可以找任何她喜歡的男人生小孩 包括黑人」。原來選角公布後,傑‧佛里斯一直遭美國網民霸凌。而且次次如此:黑人妙麗、黑人小美人魚,都被罵爆。

2015年,網民串連「#Oscarsowhite」(奧斯卡好白)批評白人包辦入圍演員,影藝學院便訂出2024年起「最佳影片」參賽演員、幕後少數族裔、弱勢族群等的占比下限。次年「#BlackHogwarts」風潮轟《哈利波特》電影忽略黑人,於是舞台劇《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起用黑人演妙麗。罵聲一片,逼使電影版妙麗艾瑪華森、作者J.K.羅琳必須出面相挺。

動畫片《小美人魚》愛麗兒紅髮藍眼,2019年真人版由黑人主演,網民發起「#NotMyAriel」反對。

Twitter有人說:「我小時候超迷愛麗兒,因為我也紅髮,別人都欺負我。」我以為她要說「所以不准毀我童年」,結果她說:「所以現在黑人小孩能看跟她們一樣的愛麗兒,意義重大。」

 

***

 

太奇怪了。以黑人民運史來看,我以為要抗議個幾十年、世界才肯稍微改變。結果還沒回過神,一上車就到站啦?當然離平等還很遠,但怎麼發生的,我毫無概念,直至讀到兩位德國作者編寫的社運群像《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

英國電影協會2016年發布研究,說十年來上映的英國電影中,黑人演員占主角的千分之五。其實黑人約占英國人口百分之三,但光看電影會覺得英國好像沒啥黑人。別人看完嘆一聲就過了,但2017年,四個十七、十八歲的英國青少年,不滿電影中的黑人角色多是球員、黑幫或毒販,洗腦觀眾「黑人都是這樣」,於是組成「合法黑人」運動團體,揭露對有色人種的隱藏歧視。四人創造出《波西傑克森》合照的雛形:把《哈利波特》海報改成黑人哈利波特、黑人妙麗、黑人榮恩。黑人《神祕博士》,○○七魔改成黑人(成員情商爸爸演○○七),《BJ單身日記》變成黑人BJ,《鐵達尼號》也變黑人愛侶相擁,偷貼到公車站上。每幅海報加上這句話:「如果你們對此感到錯愕,表示你們看到黑人演主角的電影不夠多。」

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始於盲人點字發明者、反黑白隔離且拒絕讓座的黑人少女等歷史案例,建構青少年反抗傳統。但從接下來的反普丁龐克女團「暴動小貓」、瑞典反氣候變遷的臭臉少女葛莉塔、抗議塔利班禁止女人上學的巴基斯坦部落客馬拉拉,可看出它形塑當今全球青少年左派面貌的野心。全書約三分之二為歐美,像是中學校園屠殺後學生發起反槍械運動,跨性別與環保運動;也收錄亞、非,泰國學運領袖秦聯豐、「學民思潮」黃之鋒等人。青少年在澳洲尬詩,在斯洛伐克反貪腐,在南非反種族隔離,在獅子山創建窮人電台作為民主審議平台。正如反送中不是憑黃之鋒一人,書中代表人物背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浪潮。

白人至上主義川粉名嘴呼籲把移民趕出校園,柏克萊大學左派示威,不讓他入校演講,縱火燒雜物、和警方衝突。《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由此案檢討左派霸占大學教職,過度保護使大學生左派玻璃心、不寬容異己。我懷疑,白人至上主義者在查爾斯鎮掃射黑人教會,在夏綠蒂鎮開車衝進左派遊行群眾輾斃示威者時,作者並不會認為右派霸占電視報紙、過度保護支持者導致他們玻璃心。

青春造反:二十五個閃耀動人的改變與革新故事》從另一面描述這種時代氛圍,以二十五個熱血案例聲援左派。書中寫到種族隔離時期,十五歲的高中黑人女生放學搭公車回家,白人要她們讓座,黑人都讓了,她不。司機叫她讓座,咆哮,她不動。幾名警察把她拖出來上銬坐牢,她爸在家徹夜握槍怕被私刑滅門。肅殺年代,她怎麼敢玩命?她回憶:「歷史把我牢牢釘在座位上。我一邊肩上有哈莉特‧塔布曼的手,另一邊肩上是索傑納‧特魯斯的手把我按在座位上。」兩位都是黑人民運先驅。本書就是歷史向青少年伸出的溫暖勇氣之手。

 

***

 

Ptt很多觀眾抗議《波西傑克森》影集把女主角變黑人,使我反省,我已習慣看外國電影,看到白人主角會代入,看到主角的亞裔眼鏡醜女同事會不想看,而不會意識到我是銀幕上被抹消的有色人種或窮人、老人、胖子。我們不抗議好萊塢太白人,因為習慣了鞭長莫及。然而支持和批評臺灣影視,其實也在形塑文化面貌。本書是青少年開天眼的啟蒙,訴說著我們能否在銀幕上看見自己,事關重大。

 

 

內文試閱I

 

路易‧布雷爾(Louis Braille), 法國/發明盲人點字系統

 

我們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隨時被提醒我們如何容易受到傷害。我們只需要平等的對待,而溝通是得到平等對待的方法。

 

  如果沒有仔細注意,或許不容易察覺到那些平面上有許多突起的小點。但是對於盲人或是有視覺障礙的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上班或上學途中、去看醫生,或者晚上出門和朋友聚會,甚至在藥盒電梯按鈕或是火車站樓梯欄杆上的盲文都很重要,它消弭了許多隔閡。而如今有這套盲文系統可用,都得感謝一位學子的堅持與努力。他的故事開始於1812年的一場意外。

  布雷爾的父親在巴黎東郊的庫夫瑞小鎮(Coupvray)上有一座工廠。布雷爾被告知,不準單獨進入工廠裡面。父母這項禁令本是出於安全考量。因為布雷爾的父親是皮匠,製作的產品裡面包含馬鞍,加上產品製作需要用到很多皮革,所以工廠裡面有許多尖銳物品。有一天,布雷爾趁父母不注意的時候,跑去把玩這些工具,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其中一把錐子就這樣刺中他的眼睛。當時他才三歲,雖然經過醫師的診治,仍然無法讓眼睛復原。更嚴重的是:受傷的那隻眼睛發炎,竟還交叉感染到另一隻沒有受傷的眼睛。於是,布雷爾在五歲時就全盲了。

  從此以後他的生活到處充滿了限制,或應該說他生活上遇到限制,其實是十九世紀那個年代的盲童普遍都要面對的問題。 在那個年代,社會對於殘障人士的態度不夠開明,因此失明的人往往就要承受艱難的命運。這樣的社會氛圍使得盲人往往因為貧窮,無法受教育,更遑論進入大學就讀,最終不得不以乞討為生。幸好布雷爾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社會邊緣人,只想讓他過著一般孩子的生活,一如往昔。比如,他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布雷爾應該在家裡協助母親處理家務,或到工廠幫父親做事。誰說他不能單獨出門行動呢?布雷爾的父親給了他一支盲人用的手杖讓他可以隨處走動,也讓布雷爾學著克服社會和周遭環境到處都可能出現對盲人造成不便的情形。布雷爾的雙親在他就學一事上也是抱持這樣的態度,他們布雷爾到地方上的學校就讀。他的父親將字母一個個用釘子釘在木板上,好讓布雷爾學習以觸摸的方式去辨識這些字母。

  布雷爾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因此在小學畢業後就得到前往巴黎的盲人學校就讀的機會。那時候學校的校長自創了一套系統:他讓人將字母壓印在特別厚的紙張上面,讓失明的兒童和青少年可以觸摸並辨識那些文字。不過,這套系統對學生來說也不是非常理想。除了那些字母不易辨識外,這樣做出來的書本也非常沉重,不易拿取。因此這所學校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以聽講為主,幾乎不教學生獨立閱讀與自學。

  布雷爾心想,應該還有更好的方法才對, 果然不久後,他就找到讓盲人更方便閱讀和書寫的方式。

  他十一歲時,有一套由法軍一名上尉開發出來的「夜文系統」(Nachtschrift)引起他的注意。這套系統的字母主要由十二個在紙張上凸起的點組成。最初發想出這套文字系統的目的,是為了讓士兵在黑暗中傳遞訊息時,不會因為出現任何光線或是因為交談發出聲音而被發現。這樣想來,不也剛好適用於盲人嗎?

  就理論而言,這樣的想法應該可行,但實務上卻有個問題:觸摸並辨識出十二個點的相對位置,同時把辨識出的字母組成句子的過程實在太複雜了。其他學生因此無法進一步學習──唯獨布雷爾相反,他不僅深入鑽研這個議題,還著手將原本的「夜文系統」進一步改良。

  這個模範生白天上學,到了晚上就鑽研自己的盲文系統。有時他幾乎睡眠不超過兩小時。

  1825年,布雷爾終於成功了!當年十六歲的他,終於開發出滿意的文字系統。這套新的文字系統最多只需要用到六個點。排列方式就像骰子上的數字六一樣,以每三點做一行,呈兩行排列,並依點的排列方式──也就是根據可以摸得到的點和摸不到的點,來判斷摸到的組合是一個字母或數字,而這樣六個點的組合,讓盲人更容易用指尖辨識出來。

  這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布雷爾開發出的文字系統為盲人開啟了全新的可能。一時之間,所有的一切都變成可以讀得懂的內容。不僅如此,現在的新文字系統更方便他們書寫。布雷爾的同學為此都興奮不已。儘管如此,這時離這套文字系統真的普遍通行還有一段時間。

  一開始學校方面禁止使用這套文字系統。布雷爾從盲校畢業後,就獲得母校的教職,但這時盲校的新校長採取的原則是不希望盲人和非盲人使用不同的文字系統。

  幸好布雷爾並未因此氣餒。在教育現場的他,除了不斷改良自己打造出來的文字系統外,還開發出一套讓盲人可以讀譜的系統。布雷爾本人不僅熱愛聆賞音樂,在樂器演奏方面也很有天分。他會拉大提琴,後來更成為專業的管風琴師。他秉持著父母帶給他的信念活下去:失明不該成為藉口,阻礙他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後來這套由一個學生發想出來的盲文系統,終於得以通行,可惜布雷爾卻無法親身經歷到它通行國際的光榮時刻。在四十三歲的生日後兩天,布雷爾因肺結核離世。但他創造出來的盲文系統流傳下來了。這套盲文系統於正式被承認為國際盲文。不僅如此,它更帶動了後續的許多發明,比如二十世紀初的點字打字機。如今甚至可以在電腦上安裝一種特殊設備,將網路上的文章轉換成盲人可以閱讀的點字。

  布雷爾身後一百年的1952年,他畢生的成就獲得特別的尊榮。布雷爾的棺木移靈巴黎萬神殿,和法國的其他偉人安葬在一起。當時有一整排的盲人跟在他的棺木後方,送他最後一程。

  由於布雷爾的堅持和毅力,今天的盲人才有機會閱讀書報和參與社交活動。如同布雷爾所企盼的──作為平等的人。

  「我們盲人,」聾啞作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於1952年提到:「要像全人類感謝古騰堡一樣,感念布雷爾。」而這位古騰堡先生可是發明活字印刷的人呢!

 

----

路易‧布雷爾,1809~1852。三歲時在父親的工廠傷到眼睛,五歲全盲。由於在學校學到的盲文不實用,因此早在就學期間就發展出自己的盲文系統。這套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盲文系統(布雷爾點字法),直到今日,為許多盲人實現了閱讀的夢想。

 

 

內文試閱II

 

艾瑪‧岡薩雷斯(Emma González)美國/要求加強槍械管制法案的提案人

 

「在經歷過所有槍械暴力所帶來的傷痛和犧牲者之後,兒童看起來是唯一一群還有精力做出改變的人。」

 

  六分二十秒如何能讓人感覺像是無止盡的漫長時間?

  而這樣的時間長度,約莫就是2018年三月二十四日,艾瑪‧岡薩雷斯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演說的時間。

 

  「六分鐘又大約二十秒,」那天岡薩雷斯是這樣開場的:「在僅六分鐘多一點的時間裡,我們失去十七個朋友。此外有十五人受傷。」

 

  岡薩雷斯口中所說的,正是讓她在2018年三月這個星期六,在一場名為「為我們的生命遊行」(March For Our Lives)的活動中站出來,成為最後一位講者的原因。

  六分二十秒,2018年二月十四日當天,發生在道格拉斯中學的校園槍擊事件前後,大概就是這麼長的時間。事件地點就是當時十八歲的岡薩雷斯就讀的學校。有一個在一年前遭到退學處分的十九歲少年,在接近放學前夕踏入美國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的這所高中,他全副武裝,槍殺了十七個人,其中有十四人是學生。

  「擴及所有人,事件真的永遠改變了我們學區的所有人。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我的意思,受到過槍械暴力波及的每個人都知道我所說的。」岡薩雷斯在演說中繼續說道。

  她提到,當時由於對這場災難難以想像的嚴重程度還一無所知,案發後幾個小時還感到很不安。接著,岡薩雷斯一一唸出受害者的名字。這些人從此再也沒有機會抱怨要上鋼琴課、沒有機會在夏令營嬉鬧或打籃球了。

  再也沒機會了。

  在岡薩雷斯唸完受害者人名後,她沉默了。她頂著一頭削短的黑髮站在舞台上約有四分鐘之久,身上穿的派克外套縫有許多圖案和標語。過程中她雖數度落淚,卻總是堅定地望向聽眾──看著那些同樣也在哭泣或強忍淚水的人、注視著他們的臉龐。

 

  「我站上舞台到現在,已經過了六分二十秒,」這是岡薩雷斯打破沉默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經過如此漫長的幾分鐘後,槍擊犯現在終於停止開槍。他馬上拋下手中的武器,混入逃出教室的學生當中。在他被捕前,竟然還能在附近兜轉一個多小時。所以,在別人決定你的命運之前,就先為你自己的生命而戰吧!」

 

  岡薩雷斯演說的影片流傳到世界各地,讓她因此出名。當她走下舞台時,掌聲響起。所有站在聽眾區,為了表達反對槍械暴力而來的人,都被岡薩雷斯所說的話和她想傳達的訊息深深感動。據岡薩雷斯所屬的主辦方表示,2018年三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僅在華盛頓特區就有超過八十萬人到場聲援槍械暴力的抗議活動。

  能讓華盛頓特區和其他城市的人同時走上街頭,當然也與美國當時的情勢有關。因為在美國,類似岡薩雷斯就讀學校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並非個案。美國雜誌《瓊斯媽媽》(Mother Jones)就曾整理出一份所有美國境內大規模槍擊事件(Mass Shootings)的列表。那份表單上列出1982年起,共一百一十七起這類型槍擊事件中,發生在校園的就有十七起之多。另外還有其他統計數據得出更高比例的結論。

 

  大規模槍擊事件頻傳的原因之一是槍械在美國扮演的特殊角色。美國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堅決主張持有槍械,並主張在必要時刻使用槍械的權利。支持這種立場的人認為,這是他們自由權的一部分,這些人同時援引美國憲法為據。結果造成槍械在美國相對容易取得。有些大型連鎖超市甚至有自己的槍械販售部門。那些在「大規模槍擊事件」中使用的武器,通常也是肇事者合法持有的槍械──如同發生在帕克蘭市的槍擊事件一樣。只是槍械越流通的地方,因為使用槍械而肇事的頻率也越高。無論在街頭、購物中心、電影院或學校,不斷傳出死亡槍擊事件。因此美國也有許多人批評槍械管制相關法令的內容。

  在就讀的學校發生槍擊事件後,岡薩雷斯成為美國要求限縮槍械管制法令活動上最為人所知的人物之一。當時在事件發生幾天後,道格拉斯中學的學生成立了「道格拉斯中學槍擊事件不要再發生!」(Never Again MSD)社團。岡薩雷斯也是這個社團的成員。她曾在《少女時尚》(teenVogue)雜誌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她的憤怒,她表示:

 

  「不管其他人怎麼看這件事,但是今天活在美國的青少年受到最嚴重的生命威脅竟然是擔心哪天會被槍殺。」(未完)

  

 

----

艾瑪‧岡薩雷斯於十八歲時,在學校經歷槍擊事件。有感於這樣的事情不該再發生,她開始發起反對美國政界槍械遊說傳統的抗議活動。最終使得佛羅里達州縮緊當地的槍械管制法。

 

 

內文試閱III

克勞黛特‧柯爾文(Claudette Colvin,美國民權運動者(爭取平權、反對種族歧視)

 

「要實現公平正義並不容易。因為公平正義並非以華美的詞藻索求就有。必得有人站出來明確指出:『這是錯的!』。而這,正是我在做的事。」

 

  今天你們搭上一部公車,可以隨心所欲、想坐在哪個位置就坐哪個位置。如果剛好遇上沒有空位,又有比你更需要座位的人上車,那麼起身讓座可能是有禮貌或體貼的行為,雖然沒有人強迫你這麼做。

  過去並非總是如此,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是這樣。尤其是這樣的概念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美國許多州都還有所謂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的情形。1861年到1865年的南北戰爭中,北方各州聯軍打敗南方聯盟,因而得以貫徹打這場內戰最重要的目標:廢除奴隸制。進入二十世紀,南北戰爭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在許多美國人的腦袋裡仍然存有黑色皮膚的人是二等公民、社會地位較低的印象。

  黑人和白人分區而居、上不同的教堂、在不同的餐廳用餐。白人和黑人的小孩上不同的學校。相比之下,黑人的小孩受教或職訓的機會較白人少,更遑論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了。乃至之後出社會,有份收入較好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此外,今日自稱為「有色人種」的黑人,在當時也不能和白人飲用出自同一個公共水龍頭的水、在服飾店中不准和白人使用同一個更衣室,甚至不能試穿想買的鞋子。黑人不准和白人使用同一間廁所、不能在同一處的洗手台洗手。明明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裡面、擁有相同國籍的人,但身處其中、隨時都可能與彼此碰面的每一個人,卻不見得擁有相同的權利。到處都有掛牌寫著:「有色人種」、「白人」,或是「黑人用」、「白人用」等字眼。隨處可見「種族隔離」的情況。

  此外,南北戰爭幾十年後,美國白人還通過隔離白人與黑人的法律。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被貶低,所以出現「種族歧視」(Rassendiskriminierung)這樣的概念。違反相關法令的人,就會受到懲罰。

  其中,吉姆‧克勞法(Jim-Crow-Gesetze)中就有一條規範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種族隔離」做法。當時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高地花園巴士」(Highland Gardens Bus)也執行了這項規定。1955年三月二日的午後,克萊黛特‧柯爾文決定不再遵守這條規定,故事於焉展開。

 

  通常,要抗議的人會站起來、走上街頭,但柯爾文正好反其道而行:她偏要坐著不動。她違反法律規定,沒有讓位給白人婦女。為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在公車上的「種族隔離」是怎麼運作的:前面幾排座位是白人專區,後面幾排是黑人專區,分區後剩下的中間幾排座位則由司機分配。黑人乘客雖然可以坐在這幾排中間的座位上,但只要有白人乘客要求座位,他們就必須讓座。而且,不只是被要求讓座的人要站起來,整個中排座位區的黑人都要站起來。這樣一來才能確保切實執行「種族隔離」政策的規定,不會讓白人「被迫」坐在黑人旁邊。

 

  1955年三月二日那天,事發在柯爾文從布克‧T‧華盛頓高中(Booker T. Washington High School)放學返家途中。當時十五歲的柯爾文坐在中間座位區一個靠窗的位置上,同一排座位另有三個女同學。可以想像當時這四個女孩在車上閒聊和嘻笑的場景,或如柯爾文的回憶,在學校漫長而疲累的一天終於結束後,幾個女孩終於可以做點白日夢。因此一開始她們並沒有察覺到,有個白人婦女上車,而且刻意站到她們坐的那排座位旁,意思是:你們這幾個女學生該讓座啦!不久後,公車司機也出聲,要求柯爾文一行讓座。柯爾文的三位同學馬上站起來,往車廂後方走去。只有一人繼續留在座位上,那人就是柯爾文。

  柯爾文拒絕讓座,即使司機羅伯‧W‧克利爾(Robert W. Cleere)明確要求她起身。柯爾文繼續望向窗外。後來司機甚至直接走到她的座位旁,對她大聲咆嘯,她也不為所動。

  「如果對方是位年長的白人女性,或許我就會站起來了,」2018年在一次訪談中,柯爾文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說道:「但那時候要求座位的可是一個年輕白人女性!」

  不僅如此,柯爾文還依規定買了車票──在司機要求她下車時,她也向司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接著,司機先後招來一名交通警察和兩名巡警,而且這些人都命她起身,柯爾文也以此為由拒絕。十五歲的柯爾文堅持坐在座位上,直到幾名警察扔掉她拿在手上的課本、抓住她的手臂,把她從座位上拖出來。過程中,她很快反應過來,於是她不加反抗,而是不斷大聲並且明確地重申,憲法上保障所有美國公民受到同等對待,這是她的權利。於是她被銬上手銬,關進牢房裡:

  「當時我真的害怕極了。就像置身西部電影的情節中,警察把抓到的土匪推進牢房裡面一樣,之後你只聽到上鎖的聲音。那聲音,到今天都還常在我耳邊響起!」

  幾個小時後,柯爾文的母親偕同一位牧師前來繳了保釋金她才被釋放出來。「柯爾文啊!妳終於還是做了。」母親這樣對她說。而她的父親手上握著一把已經上膛的手槍,徹夜未眠,只因害怕夜裡隨時會有白人來襲。

  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讓她做出這些事?她哪裡來的勇氣?當時柯爾文是簡稱NAACP的黑人民權運動青年團成員,該組織全名為「全美有色人種協進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在校時,柯爾文已經對非裔美國人的歷史有所了解。她聽聞過倡導「廢奴主義」(Abolitionismus)的廢除奴隸運動,也寫過一篇論述「種族歧視」的文章。

  後來,已經成年、住在紐約的柯爾文表示:

  「那天說什麼我也沒辦法站起身來。過去的歷史把我牢牢釘在座位上。我感受到一邊的肩膀上有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的手,另一邊肩上是索傑納‧特魯斯(Sojourner Truth)的手。我感受到,她們兩人的手都傳來一股力量把我按在座位上。」

  這是如何有恃無恐的力量!多好的兩個榜樣!塔布曼和特魯斯都曾親身經歷過奴隸制度。兩位女性在勇敢擺脫被奴役的命運後,也都加入廢奴運動。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塔布曼協助許多奴隸逃亡。而特魯斯在成為女權運動家和巡迴宣教士之前,就已經表態反對公共交通工具上施行的種族隔離規定。因為這種種族隔離政策不僅是不平等的作法,更是對人的例行羞辱:因為白人不願意身邊有黑人的存在。白種人顯然自認是更優越的人種。當時的社會氛圍下,黑人受到鄙視的事例隨處可見。 (未完)

 

----

克勞黛特‧柯爾文,生於1939九月五日。十五歲時,她是在公車上反抗當時的「種族隔離」政策規定的第一人。起因是她在1955年三月二日拒絕讓座給一個白人。她的「公民不服從行為」替後來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公車抵制運動」揭開序幕,並最終取得廢除公共交通工具上種族隔離政策的成果。

 

內文試閱IV

 

菲力克斯‧芬克拜納(Felix Finkbeiner),

德國氣候保護運動人士 (種樹男孩)

 

我們能做的一件好事就是種樹。因為要吸收人類吐出的二氧化碳,樹木是我們擁有的唯一工具。

 

  天堂應該是這個樣子:明亮澄淨的天空、碧藍湖泊、綠油油的草地,

目次

 

推薦序

年輕人不草莓 楊馥如

 

歷史把我牢牢釘在座位上 盧郁佳

 

前言

 

路易‧布雷爾(Louis Braille), 法國/發明盲人點字者

葛莉塔‧童貝里(Greta Thunberg),瑞典/氣候保護運動少女

艾瑪‧岡薩雷斯(Emma González),美國/要求加強槍械管制法案的提案人

 

克勞黛特‧柯爾文Claudette Colvin),美國/民權運動人士(爭取平等、反對種族歧視)

 

克爾文‧竇(Kelvin Doe)獅子山共和國/發明家、工程師、廣播電台主持人

 

阿米卡‧喬治(Amika George),英國/女權運動者(「解放月經」運動發起人)

 

修特茲卡特‧馬丁內茲(Xiuhtezcatl Martinez),美國/環保運動者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巴基斯坦/教育平權鬥士

 

博洋‧史拉特(Boyan Slat),荷蘭/環保運動者、(海洋吸塵器)發明家

 

伊莉思‧福斯(Elyse Fox),美國/呼籲重視心理健康問題之提倡者

 

秦聯豐(Netiwit Chotiphatphaisal),泰國/民主社運人士、出版人

 

米凱拉‧烏爾默(Mikaila Ulmer)美國/環保運動人士、企業家

 

「合法黑人」組織(Legally Black),英國爭取提升有色人種的社會能見度之行動者

 

蓋文‧格林(Gavin Grimm),美國/跨性別運動人士

 

塢瑪齊‧穆辛比‧慕兀莉雅(Umazi Musimbi Mvurya),肯亞和平運動提倡者

 

菲力克斯‧芬克拜納(Felix Finkbeiner),德國/氣候保護運動者(種樹男孩)

卡洛琳娜‧法思卡(Karolína Farská),斯洛伐克/反貪腐社運人士

 

索立‧拉斐爾(Solli Raphael),澳大利亞/社會正義主題即興詩人、環保人士

蕾尤芙‧艾胡曼蒂(Rayouf Alhumedhi),沙烏地阿拉伯包頭巾女孩表情貼圖的創作者

 

海莉‧福特(Hailey Fort),美國/為街友發聲

 

黃之鋒,香港民運人士

 

茱莉亞‧布盧姆(Julia Bluhm),美國/提倡自主身體意

雅克柏‧史普林菲爾德(Jakob Springfeld),德國氣候保護運動者、反右派人士

「暴動小貓」樂團(Pussy Riot),俄羅斯提倡女權人士、批判政府與教會的龐克搖滾樂團

 

巴尼‧莫加特(Barney Mokgatle)、齊奇‧馬西尼尼(Tsietsi Mashinini)、塞比‧賽梅拉(Selby Semela),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人士

 

詞彙釋義

 

參考資料

 

 

書籍代號:2QDE0003

商品條碼EAN:9786269639601

ISBN:9786269639601

印刷:彩色

頁數:208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