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與中國無關:第二季襲來!!三十年後的三種台灣

與中國無關:第二季襲來!!三十年後的三種台灣

作者:范疇

出版品牌: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29

產品編號:9789865842390

定價 $360/折扣1冊

缺貨中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與中國無關」,第二季迅猛襲來!!

三十年後,可能有三種台灣面貌(或命運)。

而你,對,就是你!將決定三十年後的台灣是何種面貌!

 

在你做出決定之前,先來看看當下問題叢生、似乎陷入無解之境的台灣,並想想該怎麼辦,是否可以翻轉。

◆ 台灣從中國帶來的中央/地方統治體制,加上美國式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結果竟然變成一帖對國家經營管理的毒藥,形成了「中央以財政控制地方,地方以選票箝制中央」的舉世無雙拔河機制。

◆ 台灣今天的政府體制,是個雙重權責脫鉤的體制。在執政層次,大總統有權無責,而內閣「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在政府層次,中央「有財權無事責」,地方「有事權無財責」。

◆ 當年,台灣充斥著低端的技職學校和商專,著實填補了勞動力的缺口,但是隨著逐步富裕,台灣並未沿著「經濟附加價值」的原理將勞動力升級為腦動力,主動放棄了例如德國、日本的高端技術腦動力教育路線,而是走上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人人就讀制式大學的路線。結果大學數量舉世無雙,培養出只有高中水平的大學生。

◆ 就像美國根本沒有「本土原生」一樣,台灣事實上就是「移民雜燴」,一切的「本土原旨」論述都是虛構的,不過是來自大漢文化的某種扭曲投射罷了,一種大漢文化下「我者」與「它者」的海島場演出。這真的很弔詭:台灣雖然「去中國化」,但骨子裡還很中國,例如上上下下都抵禦不了對岸的「百姓史觀」統戰策略。

◆ 除了人力及腦力,台灣別無資源。固然島上有「有機樂活派」、「小確幸派」,但是這些無一不是依賴大經濟環境而得以倡議的價值觀。如果大經濟沒落到一個程度,你幫我泡全世界最好喝的咖啡、我替你洗個全世界最舒服的頭,也將都不可能。說到底,以台灣的地理、人口、國民素質的條件,根本不可能承載一個「從此公主王子過著幸福快樂小日子」的自足國度;上世紀70-90年代的經濟增長,多半來自美國的眷顧以及中國的閉鎖,那只是上天給的紅包,但現在紅包已經被收回。

不再一一例舉,更多詳情請見本書。

 

承《與中國無關(I):就台灣論台灣》,范疇再次深化台灣各界關切的各種問題,並就政治、政府、教育、經濟、貿易、世代、史觀、主權國家,等等提出了獨一無二的范式翻轉和解決方案。

 

他認為,台灣如果陷在政治內鬥裡、經濟上和世界越發脫軌、價值上僅僅追求小確幸,只能被動而不能主動翻轉,那麼三十年後,根據東亞國際情勢的變化,台灣有可能出現下面的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如果台灣人積極謀求改變,充滿了未來感和想像力,則可能會出現第三者情況。

 

第一種台灣:台灣在美中拉鋸遊戲下活著,政治上越來越被世界所遺忘,精力越發的消耗在內鬥。因為社會公義成為至高無上的台灣價值,綠色幸福成為主流中的主流,總體和人均GDP繼續滑落,但台灣也因此成為全球華人的幸福生活指標,台灣人自己稱呼自己為「海洋中的不丹」。新一代台灣人中,那些懷有世界大志、不甘於在地幸福有機生活的人,則四散於亞洲各國,與印度精英、中國精英合作或競爭,行為及價值越來越猶太化。

 

第二種台灣:台灣已經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自治區。兩岸經濟迅速融為一體,但是台灣的貧富差距卻未因此擴大,這是因為北京吸取了香港的教訓,社會上出現「共產黨果真比國民黨、民進黨更懂得照顧老百姓」的輿論。島內新台幣和人民幣混合使用,一度,中國的作家協會主席由台灣人出任,許多半官方機構也都如法炮製。選舉依舊進行,但大多數候選人已經被北京認證過。多數人民對此怨氣沖天,但最終還是在「一塊人民幣換一塊台幣」的美好誘因下,獨善其身。

 

第三種台灣:台灣先進行自身的再造,縮小政府層級;由當前的「中央/地方」體制,朝向「內部邦聯」體制移動;不論國營私營企業,均嚴格執行公司治理;百萬青年走出國門,恢復技職教育,但只走高新尖技術路線;不走「統、獨」路線,而選擇走出「無印良國」的第三路線;刪減軍費,軍力由20萬人降到10萬人並採取「男女比例平權制」,提高科技兵種女性比例至50%;不排除在「求異存同」的精神之下,保留「未來一個中國」的可能性。等等。簡言之,台灣要透過翻轉把自己打造成後主權時代的良國。

 

范疇認為,這三種台灣,主動權到現在為止還是在台灣手上,但是若不再做出選擇,台灣將永遠喪失主動權。

 

范疇,台灣這兩年最活躍敢言的專欄作家和兩岸、台灣社會觀察者,他不是僵硬顢頇的官方論述,也不是正襟危坐的學院派論述,更不是危言聳聽的議題投機分子,而是用你我都熟悉的語言、巧妙新鮮的比喻,另闢蹊徑地描述和分析我們的社會!一刀就切中要害。

 

 

范疇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所碩士、台灣大學哲學學士、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理科;跨界連續創業者——曾從事數位教育、數位遊戲、衛星遠距教學、零售連鎖、人力資源、企業及政府組織戰略等行業於美國、新加坡、台灣、中國達三十年。

現處於專業寫作狀態,為香港《亞洲周刊》、台灣《今周刊》、《經濟日報》、《聯合新聞網》、《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專欄作者,曾出版《與中國無關:就台灣論台灣》、《台灣是誰的?》、《中國是誰的?—從台北看北京》、《大拋錨》、《台灣會不會死?》等書(八旗文化出版),以及《Wem gehört Taiwan?》(《台灣是誰的?》(德國Westdeutscher Universitätsverlag出版社,2014)。此外,《與中國無關:就台灣論台灣》之德文節譯,亦將發表於德國雜誌。

2044年的三種台灣

 

把時間跨度拉開30年到2044年,也就是蔡英文88歲、林飛帆56歲、陳為廷54歲、現存的國民黨民進黨大佬都已經拜拜,而我本人多半躺在某山坡地或離散在大海的那一年,台灣可能處在以下3種情況中的一種。而今年出生的Baby,在那一年正進入而立之年,準備展開真正的人生。

 

你在2014、2016兩個年份做出的決定,將決定2044年的台灣的3種可能面貌之一。

 

第一種台灣 小確幸島嶼,年輕菁英猶太化

 

美中關係長期低迷,美國一直抓住台灣這個戰略棋子不放,作為其牽制中國的長期籌碼。中國歷經了數代領導人,逐漸默認了台灣存在的事實。台灣就在這種美中拉鋸遊戲下活著,政治上越來越被世界所遺忘,精力越發的消耗在內鬥。台灣政府在社會運動的長期消磨之下,功能極度縮小,壯大的人民團體則進入割裂式、但依然可以通過冗長的溝通談判而進行自治合作。社會公義、幫助弱小成為至高無上的台灣價值,和諧及綠色幸福成為主流中的主流,經濟的絕對成長論者成為社會中的政治不正確流派。總體GDP由2014年的世界17名落至30名之後,極度的老齡化使得人均GDP由2014年的世界第38名滑落至50名之後。內需市場經濟比例大幅提升,旅遊收入比例也大幅提升,台灣成為全球華人的幸福生活指標,台灣人自己稱呼自己為「海洋中的不丹」,國際媒體則定位台灣為「區域的綠色慢生活以及吃喝玩樂中心」。

 

台灣已經成為無核國家,替代的火力發電廠,由於居民抗爭,也無能興建。綠色能源投資,大多流於失敗,一方面由於自然地理條件嚴重不足,另方面由於代議士基本上是「科盲」、人民缺乏耐心,荒廢的風電、太陽能電設施在全島可見。即使是火力發電,台灣的戰備石油儲備僅僅夠用30天,在隔鄰中國的封海威脅之下,台灣的能源咽喉被控,國際大廠礙於電力無保障,無人敢於在台灣做大型投資。好在這時的台灣,工業電力需求已經大大下降,僅存的發電廠也勉強夠用了。

 

雖然本島已經無核,但是中國在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核電廠,已經由2014年的8座增加到20座,200公里外、飽受東北季風的台灣仍置身於二級核災的籠罩之下,並且風險由原來島內的4座發生機率,提高到了20座的發生機率。台灣環保團體試圖派人檢驗中國沿海核電安全,但始終無果。

 

此時的台灣,進入一種「集體幸福後的空虛感」,生活中的大部份食衣住行都已經有機化,人民溫和有理,每年都被世界頂尖的媒體評選為「最適合人居」的三大國家之一。隔鄰中國,終於知道了2014-16發生在台灣的幾場政治大地震的意義,知道了台灣人民真正要的是什麼,同時也終於了解到,只要讓台灣人民過上他們可以自主的小日子,台灣人就不可能和美國、日本聯手對付中國。台灣,就這樣讓它拖下去吧。

 

台灣幾乎已經沒有權貴家族,在背上「不公不義」的標簽十年之後,他們都移民移產他國或跑到中國去了。新一代台灣人中,那些懷有世界大志、不甘於在地幸福有機生活的人,則四散於亞洲新興各國或中國,與印度精英、中國精英合作或競爭,行為及價值越來越猶太化。

 

第二種台灣 軟硬兼施,被屈服的自治區

 

2044年,不管是名義上還是實質上,台灣已經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自治區。20幾年前,台灣的獨立氣氛開始蔓延,雖然還不到建國的地步,但是北京決定出手。那時東海的中日、兩韓鬥爭升高,南海的越南對周邊國家及爭議領海蠢動,美國及中國,將原來對台灣的「美中共治」默契,修改為以中國為主的「中美共治」,以交換中國對日、兩韓、中南半島的配合。國際政治學者此時大多讚美美國的明智,僅僅動用了一個棋子-台灣,就避免了和中國在亞洲的對決。

 

過程中,中國及美國商擬出一套「溫水煮青蛙」的半軟半硬策略,使得台灣就範。硬招用來對付台獨傾向人士,軟招則用於統一傾向人士。此時,台灣島內已經新台幣和人民幣混合使用,80%的台灣成人擁有臺胞證。中國在台灣政界、商界多年來培養的新一代接班人已經陸續出台,人數多到甚至得三個挑一個;選舉依舊進行,但大多數的候選人已經明的暗的被北京認證過了。多數人民對此怨氣沖天,但最終還是在「一塊人民幣換一塊台幣」的美好誘因下,獨善其身的隨波逐流。

 

此時兩岸經濟火紅,迅速融為一體,但是台灣的貧富差距卻未因此擴大,這完全是因為北京吸取了香港的教訓,通過行政手段警告台灣權貴以及富商,「要賺大錢到大陸賺,別在台灣賺」,因此2014年在台灣被批判的權貴和富商一轉眼就都變成了愛台典範。社會上開始出現「共產黨果真比國民黨、民進黨更懂得照顧老百姓」的輿論。

 

部份台灣精英,重拾起還沒忘乾淨的被統治技能,與北京的治台寬大政策起舞,如魚得水,何況他們之間的大多數早已在中國佈局。一度,中國的作家協會主席由台灣人出任,許多半官方機構也都如法炮製。台商協會成為大陸的有力團體,甚至工商聯、政協的副主席都傳出要招攬台商。台灣老老少少定居於大陸的已超200萬人,打著台灣旗號的幼稚園、醫院成為貴族單位。

 

但是,對於依然不死心的台獨人士,北京絕不手軟,台灣的政治氣氛越來越肅殺,多數有影響力的報紙、電視台,開始固定每月和中國中宣部及新華社開會,接受指導。雖然網路依然活躍,但是客氣的提醒不時而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自制了。

 

選舉,依然是台灣的熱門活動,選舉期間依然是民主假期。然而,在美國的配合之下,過去美國對台灣選舉的主導技巧,盡數的轉移給了中方,因而中方得以精準的安排勝選人。

 

中國共產黨非常的珍惜這份台灣經驗,因為總有一天中國本土政治得向統一後得台灣靠攏。它在台灣所顯示的寬容,正好給予中國人民一個希望。美國政要,此時的主流思想是:利用台灣經驗調教中國,樂見中國通過台灣經驗邁向新加坡模式。

 

第三種台灣 後主權時代的無印良國

 

2020年,經過了民進黨二度執政後四年,在國民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惡劣杯葛政事之後,台灣人民徹底悔悟,原來台灣的根本問題不在中國,而在自己。2014到2020的六年之間,總共發生了三次政治、社會大地震,一次比一次強。2014年58歲的「小英」,此時已經變成20歲青年眼中的64歲「老英」。眼看著各級政府財政就要破產,各種匪夷所思的臃腫和補助撐不下去了,使得各方覺得不能再「吃政府」了。

 

此時,台灣的「第三種氣質」已經成熟,並且以「XX黨」的旗幟迅速集結。「XX黨」提出XX綱領:1)不以中國為座標,就台灣論台灣;2)仿效「無印良品」,台灣要做世界的「無印良國」;3)縮小政府體積、層級;4)由當前的「中央/地方」體制,朝向「邦聯」體制移動;5)不論國營、私營企業,嚴格執行公司治理,無例外,無寬待;6)恢復技職教育,但只走高新尖技術路線;7)將多元社會進行到底;8)對國際及中國宣誓,台灣不走「統、獨」路線,而選擇走出「無印良國」的第三路線;9)國號「中華民國」不變,但是英文國號由「Republic of China」改為漢語拼音的「Zhong Hua Min Guo」,以表示尊重中國的國際面子; 10)台灣名下的釣魚台及南海諸島,與中國共治;11)台灣刪減軍費,軍力由20萬人降到10萬人並採取「男女比例平權制」,提高科技兵種女性比例至50%;12)台灣拒絕各種「超載」,包括GDP超載、國土超載、人口超載、能源超載、政治「必剩客」的超載;13)台灣願意成為中國的永久性好鄰居、好兄弟,與中國共同邁向人類文化、世界文明的下一波高潮;14)不排除在「存同求異」的精神之下,保留「未來一個中國」的可能性。

 

當「XX黨」提出這14條綱領的時候,國民黨會質疑,民進黨會氣憤,美國會錯愕,中國會拍桌子。然而,那時的台灣人民已經走到了「統、獨路線」的絕境,而到了必須選擇第三種路線的關口,而那時的美國正苦於維持其搖搖欲墜的全球地位,而那時的中國正進入經濟的真正深水區而且苦惱於新疆西藏,各方對於台灣這種充滿善意、以區域和平、人類文明為座標的第三種路線,想要駁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於是,公元2044年,台灣成為一個地球「後主權時代」的尖兵,歐盟、南美盟、非盟紛紛派員至台灣學習考察,因為它們也都嚮往一個「後主權時代」的世界秩序。此時的台灣,開大門,走大路,過程中固然和中國多次產生摩擦,但都在已經成熟的台灣人的耐煩溫和之下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中國終於回過神來,一個以「後主權時代的無印良國」存在的台灣,對於中國的世界地位其實是大大的加分。

 

2044年的台灣歷史學家,驚訝的發現,過去台灣400多年來被殖民的經驗,竟然由負面資產轉化成了正面資產,成為台灣與世界各文化、各民族打交道的經驗基礎。2044年2月28日那天,在舉辦了最後一次儀式之後,台北市的228公園,正式改名為2020公園,在場的老人們抱頭痛哭,然後走到公園的草地參加NGO舉辦的野餐。

 

這三種台灣,主動權到現在為止還是在台灣手上,但是若不再做出選擇,台灣將永遠喪失主動權。

 

是福還是禍 為甚麼不想像第四種台灣?

 

第四種情況,並非不可想像,但那會是一個我們已經不認得的台灣,一個實際上已經不能稱為台灣的台灣。這就好像,我們當然可以去想像自己的房子被大火燒成灰燼,但是當這種可能性存在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做好防火設施、購買火災保險,而不是去天天想像。

 

這第四種情況就是:中國崩潰,或者美中大戰。

 

此書的寫作目的並不是分析中國的未來,那需要另外一本專書。這裡只簡單的說一個道理:在第四種情況下,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拖下地獄的就是台灣。道理很簡單,不論從中方利益還是美方利益,用犧牲台灣來改善局面的成本最低

 

中國不會就這樣一天「崩潰」,中共也不會就這樣一天「垮台」,那些即使發生,也是一個十幾二十年的過程。中共口中的「台灣問題」,乃是中共用來維護執政合理性、保持民族主義可燃性的最重要棋子,當中國真正發生它維繫不了大局的時刻,「處理台灣」會成為它最現成、最無爭議、成本最低的解套方法。如果在那當下,台灣想乘機宣布獨立,那麼它的執行成本就更低了。

 

第四種情況,不在當下台灣的自主選擇範圍內;大國如美國、日本、歐盟,可以去想像它,但台灣應該把全副精力花在自己可影響的方向上,才是正道。

 

 

書籍代號:0UUN0007

商品條碼EAN:9789865842390

ISBN:9789865842390

印刷:黑白

頁數:304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