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藝術美學>建築> 夢通霄—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

夢通霄—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

作者:廖偉立.採訪撰寫/游惠玲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03-30

產品編號:9789869288903

定價 $450/折扣1冊

缺貨中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台灣蠻牛建築師。熱情不滅的生命與建築思考★

 
關心台灣建築,一定要認識這位建築師。
 
廖偉立四十歲毅然決然結束經營成功的建築事務所,前往南加大建築研究所求學,回國後正好碰上台灣建築最慘澹的光景,他「一台車凸全台」,如此十多載歲月。當我們不經意走進礁溪、台南、苗栗、新竹,於街角撞見一棟建築,很不“像”台灣的建築。這樣的建築怎麼會在這裡,內心驚喜又充滿許多疑問,的確,台灣有如此美好建築出現,需要建築師夠堅持,在這個階段,台灣依然需要蠻牛型的建築師,充沛的生命力,堅持想作的,一點一滴令人驚艷的建築將於台灣各角落綻放。
故鄉通霄小鎮是廖偉立心中理想的居所,從十五歲離家求學,故鄉不曾遠離他的心中,甚至對於故鄉所有的地景與身體記憶更是創作的養分。在美國南加大求學時,教授要求的設計作業〈以色列紀念館〉,這項設計讓他十分痛苦,雖然能夠以專業來完成,卻覺得自己無法脫離母體而工作,因此畢業後毅然決定回台。
 
這本書寫出台灣蠻牛建築師廖偉立對建築生命的追尋與思考。
他如何找到自己的原形為自己定位,他的創作養分來自何處?
生命的軌跡又如何與建築交疊?對他而言建築是什麼?誰是滋養他的建築大師?
他堅持在台灣留下的建築是什麼?
建築師想和讀者一起來探詢我們期待的好建築是什麼。
 
當我們覺得台灣建築不美時,大多時候我們似乎只能抱怨。可身為建築師的廖偉立,真誠面對他的故鄉,他不抱怨,抱怨浪費時間,他知道他有能力改變與創造,他耐心等待他的作品熟成,他做他所能做的,堅持他想做的,保有赤子之心,對他來說,建築即生活,生活即建築。
 
一枝草一點露,十五年來廖偉立的立建築在台灣各城鎮綻放,廖偉立如蠻牛般的草莽能量,一台車凸全台灣接地氣,大氣魄挑戰建築的刻板印象——
 
廁所不是廁所,是第一個作品桃園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自導式公廁,廁所不像是廁所,一個個圓筒狀的壓花鋼桶,直瀉而下的天光,創造如在野地方便的經驗。
 
橋不是橋,彰化王功生態景觀橋,摺紙般的構造,於橋面製造可逗留與休憩的空間,讓橋從直線穿越變成了一場曲折的心情散步。北港天空之橋短短三十米的橋,也是運用摺紙的概念,牽引民眾,或遠眺女兒橋,轉一百八十度看見北港市區的日常景致。
 
賦予現代街角教會全新的空間體驗,融合神聖與世俗。第一座教堂作品台中市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又稱救恩堂),落成之後成為台中新地標,至今已有超過十萬人次參觀。

本書特色

  1. 李清志在推薦序中提及「建築師是否擁有熱情是很重要的!⋯⋯事實上,有熱情的建築師十分稀少,因為建築是一種非常消耗熱情的行業⋯⋯要持續對建築保持熱情,不至於被現實打敗,是很困難的人生功課!」本書從生活從專業的角度向建築師提問,也採訪和建築師一起工作的合夥人,同事,團隊,找出建築師熱情不滅的生命態度與建築思考。
  2. 阮慶岳則在閱讀廖偉立作品中,提及「或許並未完全具有本雅明宣稱的「迷路」能力,但是在無意識間,他卻能以直覺做駕馭的手繪及詩作,回應了本雅明對於「整體/局部」、「感知/推演」的思辨與期待」對建築師來說繪圖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本書如行雲流水般的水墨繪圖,亦是讀者瞥見建築師無意識思考的一景。
  3. 對廖偉立來說,故鄉通霄所帶給他的創作養分是一輩子的,或許這也是他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廖偉立對通霄的記憶如同電影影像,鉅細彌遺繪地繪下通霄地景鳥瞰及生活場景,讓人動容,收錄超感人的五幅通霄地景手繪拉頁,及思考建築的草圖。
  4. 這本書是建築師的紙上展覽,從生命時間的向度,從建築空間的向度,從建築師的意識與潛意識,從手跡的開始與結束,從與許多人的對話,從不同媒介與肌理的交疊,呈現一位建築師多元豐富的能量。

廖偉立
台灣苗栗縣通霄鎮人,生命最初十五年和小鎮朝夕相處,童年的通霄體驗和地景,深深停駐,成為不可抹滅的心炙地圖。他認為十五歲前所吸收的養分,足以澆灌創作者的一生。
受到美國知名建築學者道格拉斯·達爾頓(Douglass Darden)的啟發,年近四十決定出國唸書,給自己更多的歷練。一次難如登天的作業「設計以色列博物館」,讓他痛苦萬分,面對異國課題,他沒有靈感,雖然概念不錯,卻做得不好。他明白必須回到原鄉,回到屬於母體的文化。
他亦深知自己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和台灣這塊土地是相通的。台灣的能量多元、複雜、渾沌,身為台灣的建築師,就像在叢林作戰一樣,危險陷阱處處,卻也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十五年來,立建築遍布台灣,因此建築師好友謝英俊喊他「台灣蠻牛」,建築人林欽榮以「台灣馬力夯」形容他。
一路走來,厚積薄發。他,永遠在路上。
 
台灣註冊建築師,大陸一級註冊建築師(2009)。
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碩士,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建築碩士,
師事Coy Howard與Eric Owen Moss 。
2001年在中台灣(台中)成立「立.建築工作所(AMBi Studio) 」
以台灣中西部的地景、人文為基地與背景,
企圖從台灣這一政治、文化、歷史等浮動不定的島國(National Island),及多樣性生態、地景與駁雜的常民力量的觀照與挑戰中,實踐、思考、反省建築,並展現出台灣建築多元差異中的生猛能量,且與環境、人的活動相融相合。
 
榮譽
2008 東海大學傑出校友(第九屆)
2008 淡江大學傑出系友(第十五屆)
2007 第八屆傑出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獎(台灣)


獲獎
2015 IFRAA國際宗教建築獎|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13國際宜居社區大獎金質獎「永續環境方案建築類」|南瀛天文教育園區
2012 Perspective Awards, 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Mixed Use)
第二屆台中市都市空間設計「設計台中」大獎|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10 台灣建築獎 佳作獎|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09 台灣建築獎 首獎|勞工育樂中心
         佳作獎|工研院活動中心悠活館
2006 台灣建築獎 佳作獎|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2005 台灣建築獎 首獎|王功生態景觀橋
2004 日本SD Review 年度獎|王功生態景觀橋
2002 日本SD Review 年度獎|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自導式公廁
2001 日本SD Review 年度獎|交大景觀橋

採訪撰寫簡介
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資深撰述。喜歡寫故事,享受穿越他人的生命,做時光旅行,撿拾遺落的吉光片羽。

「『設計』是一個繭(cocoon)、一個殼,要怎麼將它破解開來?」這是廖偉立在建築創作路上不停自問的問題。
 
讓他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人,是已故美國知名建築學者、丹佛大學建築系教授道格拉斯.達爾頓(Douglas Darden)。透過好友建築師徐純一的介紹,廖偉立認識了達爾頓。這位教授在看過廖偉立的手稿後建議他,應該找機會出國再多歷練。
 
這場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畫面在他腦海中依舊清晰,教授將他的手擺在紙上畫出手形,並在手形的外圍畫了個圈,看著他說:「Shell yourself.」(「去掉自己的殼」,引申為「自我破解」。)
 
那一句話,成為廖偉立決定出國再唸書的動力。他時時提醒自己,專業更要避免陷在專業的窠臼裡,不應遠離生活上真正的需求,「不管是學院教育或是專業訓練,都是一種限制、束縛,最後都一定要把它解脫掉,就像脫去一層外衣。」
 
破繭之後,才能蛻變。
 
廖偉立的求學之路,就是一段不停蛻變的歷程,每一段路程的衝擊,都是建築設計的養分。十五歲那年,是他人生第一次的蛻變。由於家境的關係,無酒就讀普通高中,於是進入大安高工建築科就讀,於是他從此栽進了建築的世界。
 
「很好玩!這些訓練讓我對材料力學與結構有更深的認識。」當時高工扎實的技術訓練,讓廖偉立有機會親手碰觸各種建築材料,刨木、砌磚,是每個學生的基本功。他回憶,在他求學的六、七〇年代,職校注重手做、實作的教育方式,恰好呼應了二次大戰時德國包浩斯(Bauhaus)學校「做中學」的理念,當時包浩斯學校成立的目的,就是期望結合建築、藝術與工藝,抹去工匠與藝術家之間的界線,理論與實務並重,進而影響了歐美甚至全球各方面的設計發展。
 
當時高工的班級學生數不多,在校時間又長,讓師生之間的關係特別親近。「老師把你當自己的小孩!」有件事,讓廖偉立格外感動。二年級時,廖偉立看見對面師大附中的學生樣子格外瀟灑,讓他感覺唸普通高中好像就能夠「走路有風」,他於是決定休學唸書,全力拼高中聯考。但現實與理想間總有距離,高職小孩光靠土法煉鋼,實在愛拼也不會贏,當天才考了一、兩科,廖偉立就走出考場,放棄了考試。
 
沒有金榜題名,他深感臉上無光,就連學校也不敢回,眼看學期都過一、兩個月了,卻只能在家硬撐著。有天,出乎他意料之外,幸運來敲了門,班上老師陳炳嘉親自登門造訪,把他找回了學校,為他開啟了回到建築路上的那扇門。
 
好玩,讓建築設計自由自在
 
「好玩」這兩個字,貫穿了廖偉立的求學生涯。他從高工「玩進」台北工專,再插大進入淡江建築系。一個來自工專的大二插班生,一開始的求學生涯很挫折,自覺處處不如人,班上的同學甚至對他「嗆聲」:「你們這些工專轉來的,不要太混!」廖偉立那顆被激起的好勝心,讓他更加認真,即便下課也緊抓著老師不放。大三那年,他的成績越來越好,也遇見開啟他建築視野的恩師王淳隆。
 
信佛的王淳隆將佛法修行的概念放進建築中,認為「空間」與「人」應是緊密相連,居住者透過建築物而能身心和諧。這也打開了廖偉立對建築更深的思考,「建築就是尋找關係的過程」,他心中一個「好建築師」的樣貌,逐漸出現輪廓。
 
在淡江那幾年,廖偉立開始拿起畫筆,用雙眼睛去觀察、感受周遭環境,用雙腳上山下海,能走到的地方就去畫,觀音山、渡船頭、學校周遭的稻田,都是他畫筆下的主題,「那時我對地景、村落有種莫名的喜愛,席德進、李雙澤的畫對我都有影響。」
 
東方的水墨與西方的水彩,在廖偉立的畫作中交融。他從未學畫,但想揮筆作畫的慾望卻強烈得像是攔不住的洪水,在畫紙上恣意揮灑,代替文字訴說他內心更深層的感受,「會想畫畫,是對環境及時間的眷戀,看到美的東西就想畫下來。」
 
大三時,一堂美學大師蔣勳的「藝術概論」,廖偉立在作業裡畫了插畫,得到了高分,也讓他對自己的畫作更具信心。另一堂課的老師甚至邀請他以漫畫方式詮釋建築人的聖經《模式語彙之再現》(Pattern Language),這一畫,也畫出了興致與名聲。他開始在報紙上畫漫畫,甚至得到了一個日本頒發的獎項。這一切,都出自於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念頭:好玩、愛玩。
 
或許這個「玩」的意念,早從兒時就已經種在他的心中,從來沒有消失過。因為能永遠像孩子那樣盡情的玩,一顆自在無拘束的心,才能讓他的創作力源源不絕。廖偉立曾說:「我希望像西班牙建築師米格爾·費薩克(Miguel Fisac),一生對建築充滿好奇的(curious)、追根究柢的(inquisitive)、頑強的(tenacious)個性。」
 
費薩克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後期西班牙現代建築大師,曾獲西班牙國家建築獎,除了建築創作,他的設計領域更擴及家具、工業、城市設計及繪畫等面相,建築作品從外觀就與眾不同,充滿想像力。像是知名作品「La Pagoda」(寶塔),五個八邊形交叉重疊,外觀超脫一般人對建築筆直方正的刻板印象,彷彿存在童話繪本裡的想像世界。
 
大三之後,最初被看輕的工專轉學生,開始取代班上原本「永遠第一名」的地位,廖偉立說自己念書其實沒有什麼好方法,除了多看書之外,他總是抓著老師不放,努力填補自己過去的不足。大學五年級,當其他同學為了畢業製作忙得暈頭轉向,廖偉立非但完成了他的「淡水渡船頭」設計案,甚至還在校園舉辦「畢業水彩個展」,登上了《聯合報》版面。
 
重返校園的蛻變之路
 
畢業後,廖偉立隨即投入職場,他先是在台灣知名建築師李祖原的事務所工作了九個多月,之後又到潘冀的事務所待了快六年。廖偉立看見李祖原對中國建築所懷抱的使命感,也讓他從歷史人文的角度出發,對於建築格局有更多的思考。相對較為理性的潘冀,則讓廖偉立學習到專業知識技能,蹲馬步、練基本功。
 
那時,他心裡那個「不足」、「總是想要瞭解更多」的求知慾,又在他身上蠢蠢欲動。一旦決定了,就去做,廖偉立總是如此,他寧可毫不猶豫的啟程,也不願意留在原地躊躇後悔。
 
工作七年之後,他再度回到校園唸研究所,成為東海大學研究生。當時的東海校園,是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及張肇康所設計,置身其中,讓廖偉立感受到一個整體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校園建築受到中國合院的影響,路思義教堂更是信仰建築的新發明,現代主義風格的設計,雙手合十、手掌微開的三角形,成為具有東方意涵的基督教堂。他回憶,「那應該是台灣最好的校園,氛圍和環境對我來說是種洗禮,開闊了我的視野,這些,都比在學校學了些什麼來得重要。」
 
畢業後,廖偉立成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但心底想要再出國深造的慾望卻一直催促著他,達爾頓教授的那番話,時時在他心裡,成為一股動力,讓他在事務所有穩固的基礎時,仍決定出走,再度破繭。
 
對於年近四十才出國唸書的廖偉立來說,這段一年半的旅程並不容易。抵達洛杉磯頭一天,想家的痛苦幾乎就要將他吞噬。語言的隔閡、人生地不熟的困窘、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在異鄉巨大得讓他難以承受。他一個人開著車,車裡播放著老婆從台灣寄來的台語歌曲,那是他跟家鄉唯一熟悉的連結。廖偉立回憶,「我泡澡的習慣就是那時養成的,水拿掉時,漩渦好像是要把我的靈魂吸走。」
 
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t, 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位於洛杉磯市,在建築界的評價相當高,擁有相當多知名老師與畢業生,讓廖偉立印象格外深刻的是,校園文化崇尚天然手作,呈現出自然的藝術氛圍,也與他的生命觀相容。
 
當時廖偉立師事Coy Howard及Eric Owen Moss兩位老師。雖置身西方,但Coy Howard卻對東方哲學頗有研究,甚至十分認同老子的道家思想。他告訴廖偉立:「唯有回到母體,才能夠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好建築。」而Eric Owen Moss則經常與他分享:「敞開心靈,挖掘自己最大的潛力與可能性,才有可能做出好作品。」
 
求學過程中最大的衝擊,是一次對他來說難如登天的作業:設計「以色列博物館」。過去,廖偉立設計建築向來是行雲流水,但面對這個異國課題,他卻完全沒有靈感,「我很勉強的做出來,雖然概念不錯,但做得不好。那是文化的差異,有人做設計不必跟文化對話,但我不行。」
 
那次震撼教育,讓廖偉立深刻瞭解Coy Howard所說的話,他最終必須回到原鄉,回到屬於母體的文化,「要超越文化,就要跟天地學習,人要跟自然連結在一起,那麼不用充電,每天就會是一個發電機。」
 
東海與南加州建築學院,這兩次重返校園的學生生活,讓廖偉立接觸到不同的建築教育及文化氛圍,站在東方傳統與西方現代的文化基礎上,以更高的視點重新解讀台灣多元、複雜又混沌的文化場域。
 
廖偉立曾為文談到,由於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的複雜,形成一種更多元、衝突、反叛的能量與狀態。因此,台灣的建築師要能打一場又一場「揚長避短」的游擊戰法,才能有所突破。台灣的建築環境,就像在叢林作戰一樣,危險陷阱處處,卻也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要拿出生猛的戰鬥力來應對叢林的瞬息萬變。
 
廖偉立從來就不是正規軍,打游擊是命定,自由自在的作戰,才能讓他的「建築如水,無處不自在。」

書籍代號:3WDW0003

商品條碼EAN:9789869288903

ISBN:9789869288903

印刷:彩色

頁數:16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