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接納,才能自得:日本人的淡然之道

接納,才能自得:日本人的淡然之道

Why Be Happy: The Japanese Way of Acceptance

作者:史考特・哈斯

譯者:吳緯疆

出版品牌:開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6-02

產品編號:9789869973465

定價 $35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你是否在追尋內心的平靜,以及對人生的滿足感?

那麼,日本受け入れる」的生活態度正是你需要的!

 

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悠遠的傳統,造就出了日本獨特的民族性格――內斂委婉,重視群體,尊崇自然,接受人生及萬物的易逝和無常,淡然處之。

重視功利現實及個人主義的現代西方人,會如何看待如此不同的價值與思想呢?

在《接納,才能自得》書中,美國臨床心理醫師哈斯以個人的日本生活經驗,透過西方眼睛,觀察東方思維,從日本傳統生活態度中,精煉出十五個可供你我運用於日常,降低壓力與焦慮的日本受け入れるUkeireru生活觀

 

小睡、泡湯、靜默……藉著微小的日常儀式,讓內心平靜。

尊重自我,但也重視他人的需求。無私,便能互利。

精簡人際關係,掃除無謂的連結,只建立真正有意義的互動。
處理憤怒與恐懼,化解爭執,這些情緒是對人生的浪費。

順應自然,找到人在天地秩序中的位置,與世間萬物同流。

 

從形式到精神,《接納,才能自得》提點的觀念,有助我們在匆忙的現代生活中,仍能如傳統日本那樣,讓自己與自然及群體合而為一,掌握平靜與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學。

史考特哈斯  Scott Haas

作家,臨床心理學家,著有美國的印度移民Those Immigrants! Indians in America餐廳背後的祕密Back of the House: The Secret Life of a Restaurant等書。

哈斯擁有底特律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職麻州精神衛生中心,現居美國麻州劍橋,頻繁往返美日兩地。

吳緯疆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自由譯者。

譯有《洋風和魂》、《里約熱內盧》、《烽火巴黎眾生相》、《一口漢堡的代價》、《不安的山谷》、《成為黃種人》、《旅行的異義》、《自戀時代》、《馬基維利,請教我如何出人頭地》、《被壟斷的心智》、《美國世紀締造者》、《地球與人》等書。

第三章 吸入和諧

……我們是誰,我們能變成什麼,是由你與他人的關係來界定的。在日本,這些關係是透過大量的共同活動發展而來,參與者的獨特性則是經由他們的參與來界定和為人理解。團體活動便成了焦點。

    這些活動讓個人與家人、彼此以及社群更接近。透過參與,個人的幸福感同樣也會提升;諷刺的是,因為可以暫時忘卻自己,你對自我的感覺可能會好一些。能夠不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也就意味著關心他人,將更高的興趣與心思投注在觀察與接納上。

    茶道就是一項沉悶、冗長、高度儀式化,但值得參與的活動。我告訴一位知名的北美文化人類學家及日本研究白人學者,我很喜歡茶道。他翻了個白眼、摸摸鬍鬚,又拍拍肚子。

    「一次就夠了。」他說。

    我和他一起笑了出來。他的意思是,茶道講求仔細、專注、重複又慢吞吞的特性,對美國人和大多數日本人而言都非比尋常。坐的位置、姿勢、必須說的話和說話時機、語氣,茶道程序之繁瑣,所需的耐心不只是泡杯熱茶而已,往往更像是在實現一種更深層的幻想。

    但重要的是透過一種飲品與一個國家產生的連結。德國有啤酒節;日本有茶道。

    同樣重要的是,認知到相對於它的一絲不苟,茶道容易出錯的特性也可應用在許多體驗上。參與其中時,我靜心等待,將外在世界推開。後來在其他場合,例如在超市排隊結帳,前面卻有個難搞的顧客時;塞車卡在車陣中,或在公園裡應付不知尊重他人的無禮陌生人時,我都能運用從刷茶中學到的冥思與靜默之道,耐心等待。世上罕有事物真如其表面所見的那般重要;就像饒舌歌手Drake所唱的:「風光一時,但來了又去。」

    茶道是一個文化體驗的縮影與高峰,它的緣起、結構,以及進行時的感受,都對我們在面對其他結構較鬆散的狀況與關係時有所助益:靜坐不動,專注,遵守規則,緩緩進行,享受一種簡單的體驗。

    日常中的靜默與觀察,單純的像是喝咖啡、茶,甚或調酒,都屬於日本人所稱的「阿吽の呼吸」。誠如作家及編輯山久瀨洋二在他的佳作《日本性》一書中所寫的,這代表「吸入和諧」。他解釋:「如果你瞭解自己面對的人所處的位置,也能適度扮演你的角色,那麼就能掌控那個特別情境裡的對話交流,而且無需太多言語溝通。」

    日本茶道名聞遐邇,多數人平常不會在家使用各種拭巾或柄杓、刷茶、慢慢倒茶、不斷鞠躬、過分講究倒茶與端茶方法、費力地將茶杯轉來轉去――這些都是茶道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步驟。然而,當你在日本飲用一杯普通的綠茶,還是能學到茶道的悠緩與沉思哲學。

    日式旅館房間裡通常會有一只細長的電熱水瓶,水瓶旁的漆器圓托盤會擺著小茶壺、茶濾,以及裝著芳香綠茶的小茶罐。

    午睡前後,泡溫泉前後,你可以穿上浴衣,泡一壺茶,等待茶葉浸潤片刻。

    日本的茶杯小到能讓常人一手掌握。你坐在房內的榻榻米上,靠著椅背,啜飲一口,感覺如夢似幻。就在你努力保持清醒之際,或許會想到十七世紀寫下這首俳句的偉大詩人松尾芭蕉:

 

和尚喝早茶,

萬籟俱寂,

菊花綻放。

 

    你在家中和辦公室也可以這麼做。不是進行茶道儀式,而是喝茶。你需要上好的綠茶茶葉、一只茶壺、茶濾,以及接近沸騰的熱水。

    日本企業的員工每天都會喝下多杯綠茶,這能在不停的生產過程中帶來暫歇之效,創造一種與同事共享的活動,激發在田園風光中品茶的回憶。此外,茶也容易令人聯想到梯形茶園的美麗景象。

    如此體驗超越了茶本身,但仍與茶有關。茶的清香能在你想像、甚或感受到蘊藏杯中的自然時,誘使嗅覺進入一種銷魂狀態。除了茶以外,過去與現在,獨飲,或與共飲的另一人共享的大自然,也能帶來一種幸福感,讓人忘卻自己的身分與所在,同時深化了感受到安全與活力的喜悅。

    我想到松尾芭蕉筆下的和尚啜飲著茶,接受靜謐清晨領著他進入對花的觀察率先進入意識的那個境地。不,不是每杯茶都會帶你飛回過往,或是因此內心平靜。注意啊,松尾芭蕉俳句中的主角是個和尚。你是和尚嗎?我想不是。不過,若是你將喝茶納入日常,尤其是與親友或同事共飲,也許會發現時間慢了下來……

・第一章 世界

  雖然不是絕對,但多為他人著想,觀察周遭,肯定會帶來一種「我並不孤單,也沒那麼重要」的意識

・第二章 接受

 「受け入れる」並不意味順從、讓步或接受有害的狀況,或屈服於凌虐、剝削的關係。它其實意味瞭解我們每個人主要是由你我身邊的眾人界定出來的;這意味個人勿自視獨立於這些關係之外。

・第三章 吐納間的和諧

日常生活的靜默與觀察,簡單的像是喝咖啡、茶,甚或調酒,都屬於日本人所謂的「阿吽の呼吸」。「如果你瞭解自己面對的人所處的位置,也能夠適度扮演你的角色,那麼就能掌控那個特別情境裡的對話交流,

而且無需太多言語溝通。」

・第四章 睡眠

壓力大時,我們會疲累到無法應付造成壓力的狀況。人在疲倦時會變得消極而認命。若想改變壓力形成的來源,我們就需要力量與韌性。而獲得幸福感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脫離。

・第五章 泡湯

儘管現代的沐浴是由洗淨罪惡演變而來,卻與古人的沐浴方式具有更多共通點:在水中,單獨或與朋友、陌生人讚頌著你我的身體,比穿著衣服時更接近我們的靈魂與自然。

・第六章 自然為何物

日本人有一種深沉、根深柢固的感覺,那就是人類是由大自然來界定的。人之所以覺得焦慮與哀傷,難以接受人生的短暫,是因為失去了自己在自然事物秩序當中的位置。

・第七章 靜默

靜默也是一個透過壓抑與自制以建立社交權威的途徑,讓你看到如何在面對挑釁時不做回應;靜默同時也是一個象徵,象徵你在做決定時已經過深思熟慮,而非隨著情緒起舞。

・第八章 道歉                  

我問朋友「すみません」是什麼意思,他們說,那差不多就等於「對不起」,是一種形式的道歉。然而,這個「不好意思」遠比單純的「對不起」複雜多了。

・第九章 萬事皆虛無

虛無是一種象徵,意味我有朝一日也會消失。能體認並運用這種空無的意識,那便是接受,而非抗拒或否認這種自然的必然性。

・第十章 家是最獨特之處

佛壇是一種記錄歷史的方式,讓我們知道,藉由接受失去,我們就重新創造、而且體現了那些逝者。
 

・第十一章 是,我知道了

當日本人說「是,我知道了」,他們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這代表說話者在說他們瞭解你所說的話。這種理解形成了一個脈絡,方便人們在剛剛說過的話之後做決定。

・第十二章 道元禪師會怎麼做

烹飪與飲食若能提升你對大自然的意識,幫助你接受自己的位置,那就會產生一種有益健康的鎮定效果。你會開始明白它無關於你,甚至無關食物——它關乎創造出對一項必要的理解,而這必要就是接受人生的短暫,以及食物在維繫我們生命的同時,又如何加速了我們的死亡。

・第十三章 如何做決定

十二至十四歲的日本孩子必須背誦這首詩,這就意味他們會記得一些話,能引導他們度過青春期。這些話不是什麼神奇的語言,也未必絕對有用,卻能提醒他們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私心態不是應該追求的目標。

・第十四章 讀空氣

我瞭解:從他的姿態,以及最重要的,他的信任,我看得出我們擁有一致的目標。我們正經歷的是一點「空気を読む」,意思是「讀空氣」,也就是感受與接受對方的想法與感覺。

・第十五章 知足

即使你告訴自己你值得幸福,即使你認為自己所有的成就都不是僥倖而得。人類是富有同理心的物種,天生就會關心與接受別人。當我們目睹身邊的苦難,自己也會感到痛苦。

・第十六章 再談接受

人生的重點不在於幸福,而是學會在生命中與失望共處,讓別人安心,以及培養出深刻的見解,幫助你懂得幸福會在你人生有所失之際瞬間消散。而我們必須接受事物的逝散。

書籍代號:2PLV0003

商品條碼EAN:9789869973465

ISBN:9789869973465

印刷:單色

頁數:288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