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芭芭拉.歐克莉 Barbara Oakley, Ph.D.
譯者:高霈芬
出版品牌: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8
產品編號:9789863594598
★熱門學習書《大腦喜歡這樣學》作者 新作
簡明的腦神經科學知識
有力的認知心理學概念
激勵人心的真人實例
美國《華爾街日報》專文推薦 ‧ Amazon 成人教育類 暢銷新書
當你從小以來的天分和熱情,變得熟練而平淡了。
你覺得穩定的工作已無法滿足內心渴望。
你明明知道學習很重要,但你的大腦似乎跟不上你想要的進步….
這時你需要:正確的科學知識,有效的心理認知,以及幾個可供你當作模範的真人實例。
本書就要介紹如何藉由學習來翻轉人生,走向嶄新的生活。
一個學士樂手,想要造福更多人,而申請醫學系,克服自己最痛苦的理科,當上醫生。
一個公車司機為了對抗憂鬱症,重新學習讓身體動起來、建立新的認知習慣;
一位行政人員用她熱愛玩線上遊戲的興趣為自己找到另外一片天;
一個國三男生因為無法適應傳統教學方式而輟學,開始自學,十年後他從大學畢業,前往外國一所大學擔任學院院長。
一位學者從原先的高端研究領域跨出來,選擇另一個當時很冷門的路線,度過低谷,後來終於研究路線轉趨熱門,成為頂尖重要學者。
一個工程師放棄原先的工程背景,從頭開始學習木工。
我們還要跟著作者來到新加坡,從三位人物提供的三種角度看見新加坡如何致力推動終身學習,如何在教育體系和社會環境裡努力實踐這件事。
這些故事裡的人,經歷不同,背景懸殊,有男有女,但他們都:
----曾經遭遇到人生的瓶頸;
----經歷了幾個觀念的重大改變;
----都透過學習,來讓自己的人生翻轉。
從這些精彩人生和深刻的學習歷程,我們會認識到許多種有用的學習方式,譬如:
‧網路開放平台課程 (MOOC,一種不需要教室的學習方式,不受地點限制,根據個人需要登記課程)
‧運動 (運動是非常有效的改變大腦神經突觸的方式)
‧開發第二專長 (一項專業搭配兩種專長)
‧選擇性忽略 (在限定的範圍裡,專注學習)
‧重新定義自己的缺點 (缺點是一種相對的觀念)
‧刻意練習 (仔細而重複學習困難的細節)
‧尋找值得跟隨的師父 (師徒制,是需要時間但很有效的一對一學習方式。)
‧培養個人興趣(從生活熱情發展出新工作)
學習以及學習所帶來的改變,可以超越天賦的能力。你可以改變到自己現在想像不到的程度。
芭芭拉‧歐克莉(Barbara Oakley)
現為美國歐克蘭大學(Oakland University) 工業系統工程學教授,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 「全球數位學習學院」學者。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院(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研究員。
全球開放線上學習課程「Coursera」兩堂最熱門課程「學會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和「觀念翻轉」(Mindshift)的主講者。
曾經也是討厭數學的人。從小學到高中的數學成績都不好。後來她工作之後發現,數學與理科不好,妨礙了她的升遷。於是她回到校園,從頭開始學習數學與其他科學。她善用大腦的種種特性,建立新的學習習慣,改變思考方式;她逐漸掌握數學理科,而後成為佼佼者。如今她在大學裡教書,而且教的是當年她從來不敢想像自己能學好的理科。
高霈芬
傳播學士。翻譯碩士。習舞人士。希望成為文字煉金術士。神是,我不是。
身為從廣播電視專業切換跑道至翻譯專業的譯者,常覺得自己只是幸運之神特別眷顧。翻譯這本書,得以看到很多轉換專業的實例和他們的心路歷程,還有背後的腦神經科學理論,忽覺豁然開朗。原來學習可以有這麼多種不同面貌,原來在學習之路上,不論年齡、背景,我們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受用無窮,值得推薦。
第1章 你可以改變到什麼程度
葛漢‧基爾(Graham Keir)的職業規劃就像子彈列車一般勇往直前,無人能擋。他不只是追隨著夢想而活,夢想更是推動他前進的生活動力。
至少他是這麼認為。
基爾從小學開始就對音樂相當著迷。他生性活潑開朗,四歲開始學小提琴。不多久,在八歲那年,他練起了吉他,更為拓寬音樂領域。高中時,氤氳的爵士樂流行起來,於是他玩起自由爵士(free jazz),無時無刻都浸淫其中。
基爾住在費城近郊;費城正是孕育了諸如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艾索‧華特斯(Ethel Waters)、迪吉‧葛拉斯彼(Dizzy Gillespie)等等知名爵士樂手的地方。一到晚上,基爾便溜出他家那幢老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的房子,穿過寬敞的後院,來到緊臨的車站,跳上賓州東南交通局的R5列車。下了車,他腳踩費城市區的斑駁水泥地,也踏入了爵士酒吧、現場演奏的奇幻世界。他只有在聽爵士表演時,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後來,基爾進入了兩所頂尖音樂學府接受訓練,分別是伊士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和茱麗亞音樂學院(the Julliard School)。他還得到《DownBeat》雜誌賦予「大專級最佳獨奏」的稱號。
然而,基爾在其他的領域可就沒有如此平步青雲了。情況差得遠了。凡是和音樂無關的領域他都無法堅持下去。數學就是個悲劇──他的代數和幾何學一塌糊塗,他對微積分和統計敬謝不敏。基爾高中時的理科成績很爛。考完高中生涯最後一次化學期末考,他立刻回家把所有相關資料燒光,慶祝自己通過考試。在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國的學科能力測驗)大考前一晚,別人為了上大學都繃緊神經挑燈夜戰,研究題解、複習先修歷史,他卻放棄了本就差強人意的學業,跑去聽爵士演奏。
基爾很清楚,他想要當樂手,他就是要。因為他光是想到數學和科學就渾身不對勁。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不是意外事故,也並非家人過世,命運的輪盤沒有忽然轉動。這事件沒什麼戲劇性,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生涯轉向就更顯得劇烈了。
轉念的力量
幾十年來,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能夠改變生涯規劃的人──能夠改變職涯方向的人,往往生活不虞匱乏,衣食無缺,擁有豐富的社會安全資源。然而,即便是對這樣擁有資源的人來說,改變職業方向仍然像是從一輛高速列車跳向另一輛高速列車一般令人不安。不管是出於什麼理由而決定學習新事物或克服挑戰的人,我都非常感興趣──有個羅曼語言學家,克服了他的數學障礙;有個成績不理想卻愛打電動的學生,最後找到了方法,在競爭激烈的新加坡學業成績突飛猛進;有位四肢癱瘓的人攻讀資訊工程研究所,最後成為線上課程的助教。在這變化速度日益加快的時代,我越來越相信,職業跑道大轉彎和終身學習的態度(不論是就讀大專院校或是校外學習)是推動創造力的兩大關鍵,但社會並沒有正視這兩股改變力量。
轉換職業跑道的人,或是很晚才開始學習新技能的人,常會覺得自己只是「業餘」,只是個新手,絕對跟不上同學腳步。這些人跟自以為是麻瓜的巫師一樣,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我也和基爾一樣,對於數學和理科懷有強烈的厭惡,從小在這兩個領域的表現都很差。但我和他不同的是,我小時候沒有展現其他的特殊天分或專長,每天就是混日子。我父親是軍人,所以我們搬很多次家,往往落腳於郊區的邊陲地帶。偏遠地區的房價便宜,至少在當時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養動物──大型動物。每天放學後,我把書一扔,便跳上我家馬兒的裸背,上路遛遛。能在午後的陽光下奔馳,我哪管得了學業成績和將來的生涯規劃!
我家是只說英語的家庭,所以我七年級(國二)時上西班牙語課上得很痛苦。父親聽了我抱怨,說:「你有沒有想過,也許問題不在老師,問題在你?」
我父親這句話,在後來我們又搬家之後,證明了是錯的。新學校的高中語文老師給了我很多啟發,於是我開始想知道,「用外語思考」會是什麼感覺。我發現自己喜歡學習語言,便開始讀法文和德文。能激勵學生學習的老師非常重要。這樣的老師不僅能讓學生喜歡教材,更能讓學生喜歡自己。
我父親要我就讀數學或理工相關科系,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社會上出人頭地。但我當時認定了數學和理科跟我的人生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畢竟我從小學、國中,直到高中,這些科目我都表現不佳。我想讀的是語文。那時還沒有大學就學貸款的資源,所以我決定不讀大學,轉而投筆從戎。我在軍中不但可以學語文,又可以賺錢。而我也在軍隊裡學會了一門語言──俄文。
可是最後,我突破了重重困難,違逆了原先的計畫,成為一名工程學教授,在數學和理工的世界穩穩扎根。我和索爾克研究院(the Salk Institute)的法蘭西斯克里克講座教授(Francis Crick Professor)泰倫斯‧塞伊諾斯基(Terrence Sejnowski)一起,教授目前全世界最熱門的線上課程:「學會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課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的「Coursera平台」所提供的線上課程,是一種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譯註: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或譯為「磨課師」,本書譯為「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或直接稱MOOC,或簡稱「線上課程」),開課第一年就吸引了一百萬名來自兩百多個國家的學生註冊選修。在你閱讀本書的時刻,我們的學生人數就超過兩百萬人了。這般的普及度和影響力,在教育界可說是前所未有──顯然大家都求知若渴、想要改變、想要成長。我這輩子做過的工作包羅萬象,諸如:餐廳服務生、清潔工、家教、作家、妻子、全職媽媽、美軍軍官、白令海蘇聯情報艦上的俄語翻譯、南極科學考察站(the South Pole Station)的電台作業員。我有一天無意間發現,我的學習能力和改變的能力,遠比我自己想像的要大得多。我在一份工作中學到的東西,總是能替我下一階段的人生帶來新的啟發,而前一份工作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常常為我下一份工作奠定有力的基礎。
現在,我看到世界各地幾百萬名學習者發現了自己擁有學習和改變的潛力,我意識到:該是時候提出新理念了。我們需要站出來,提出一項「轉念宣言」,強調改變心態的重要性,讓大家知道,藉由心態的改變,可以打造出有活力與創意的社會,可以幫助我們活出自己的全部潛力。
轉念:心態改變,是經由學習而得到的生命的深刻改變。這也正是本書的主題。
心態改變,是經由學習而得到的生命的深刻改變,這也正是本書的主題。在這本書裡,可以讀到許多改變的自己人生的人生故事──這些人原本擁有一些看似已經過時或是無關緊要的知識,經由學習,讓世界起了精采的變化,變得更有創意、更加美好。
這些人的故事,以及學習和改變的科學,將會大大啟發我們──啟發我們去學習如何成長,完全活出自己的潛力。
發崛自己隱藏的潛力
在職業生涯中出現意外轉彎是常有的事。一早,你在辦公桌前坐下,開始一天的工作,這時你的老闆夥同一群保全向你走來,準備把你請出公司。就這麼突然,你被開除了;二十年累積的經驗和對公司作業流程的熟練掌握,一夕之間成了過昨天的事,而公司的作業方式也跟你一樣被拋開。
或者,你的老闆是個大混蛋,這時冒出了一個可以讓你逃出牢籠的機會──只要你願意學習新事物、接受挑戰。
可能,你覺得自己沒有其他選擇。也許你一直以來都是乖乖牌,對父母的話唯命是從,於是你被困坐在這個高薪的位子上,心裡卻始終想望著當初沒有被你選上的那一條路。
或是,你奮鬥不懈,好不容易在這個求職不易的環境裡找到了自己的專業領域,因此你不敢隨便冒險轉換跑道,加上你有了孩子,可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承受你搞砸的風險。
或是……當年你母親在你某場重要考試的前一晚過世了,而你這位本來是金字塔頂端的優秀學生就這樣被當了,好似這個考試體制就是設計來當掉所有學生似的。於是你現在卡在這個低薪的工作上。
或是……你好不容易畢業了,拿到了一張漂亮的文憑,你可是卯足全力才得到這個學位,因為你下定決心要逐夢前進(畢竟朋友們都說應該這麼做)。然後你大夢初醒,發現父母的話是對的,這行飯薪資報酬低,工作內容糟糕,現在你想轉行卻困難重重,而你還有大筆的學生貸款等著還清。
或是……你熱愛你的工作,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現在你該怎麼辦?
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個人遭遇,會對每個人學習新技能和轉換職業跑道設下不同的障礙──有些關卡甚至非常難以克服。好消息是,現在世界各地都邁入新紀元,以前只有少數幸運兒可以取得的訓練或知識,現在已經逐漸普及,而且為了取得資源所需付出的個人代價或金錢代價比起過去大為減少。然而這並不代表轉念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這是困難的事,只是說在許多層面上、對很多人來說,這件事的門檻確實降低了。
新的學習方式或管道,變得很容易取得──這種方便性來勢洶洶,使得大家的共同反應通常是:(又有新方法嗎?) 哦,不了,不了,舊的職涯規劃和學習方式沒有問題,現在的制度很好!這些新玩意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然而,觀念革命的種籽已慢慢地、悄悄地萌芽。這種轉變,不只是學習新技能或轉換職業跑道,也包含態度、個人生活和人際關係的轉變。改變可以只是偶一為之的活動,也可以是你全力以赴的努力,或是介於這兩端之間的付出。
有不少研究指出,我們在某個領域中的成功與否並非絕對。史丹佛大學(Stanford)有位學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提出了「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談到了如果對於改變的能力抱持正面態度,便可以促成改變的發生。但是我們身為成人,很難確切得知這種正面態度在現實生活上究竟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在興趣、技能、職業等各方面究竟可以達到怎樣的改變?最新的研究提出了什麼務實的建議嗎?在改變的過程中,新的學習方法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這本書紀錄了世界各地許多則職涯發生重大轉彎、克服龐大學習障礙的真人實事。不論你正處在哪一行裡,想轉入什麼職業,興趣為何,書中這些把握了「第二次學習機會」的人都有許多寶貴見解值得參考。我們可以看到:有人克服重重困難從文科轉到理科,有人從高科技產業轉攻美術;我們會看到「戰勝憂鬱」跟「成功創業」這兩件事之間有怎樣的關聯;也可以看到聰明絕頂的世界級科學家被迫停下自己的學術事業;也可以看到所謂的資質不聰明對於學習困難的科目來說卻是有好處的。
我們會探討這些人的動機,研究他們如何在充滿挫折的改變過程中持續下去。我們將會拜訪這些了不起的「成人學生」,然後發現,即使到了當今的數位時代也可以教老狗學會新把戲(提示:玩電動遊戲是個有效的方法)。我們會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看,這些轉換職業跑道的人和成人之後再學習的故事帶來了哪些新的角度,並且從神經科學中找出一些論點來幫助我們了解,成年以後要如何持續在心智上有所成長。我們也會和一群新的學習者見面──這是一群「超級MOOC客」,他們運用線上學習來打造自己的人生,提供激勵人心的啟發。
觀念和態度的轉變是極為重要的事,有一些國家現正著手設計相關制度,以利於這種轉變的發展。所以我也會遠赴極具創新能力的國家,新加坡,深入了解一些有助於強化職業技能的嶄新策略。這個小小的亞洲國家可以提供許多見解,讓我們在「理想」和「務實」的拉扯之間看見開新的道路。
這本書也將帶著你環遊世界,分享我從我站在全世界最熱門課程講師的位置,對於學習這件事提出的有趣認識。跟著全世界幾百萬名學生一起透過鏡頭觀察世界,會是什麼感覺?你會從中得到很多實用的建議,幫助你藉著線上學習或面對面學習,選擇最適合你的改變和成長之道。
除了運用高科技以外,我們也可以藉由簡單的概念來改變,如「心智重新框架」(mental reframing),甚至也可以「善用負面的態度」,來幫助自己跨越生命中的重重障礙。這些不因循傳統的學習者可以提供非比尋常的想法,幫助我們戰勝看似無法排解的各種難關。
本書主要強調的翻轉,是從藝術領域轉換到數學或科技領域的轉變。這是因為許多人認為,「從藝術家變成分析者」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不管我們喜不喜歡,目前的社會趨勢確實是較為偏向科技領域。總而言之,不論你的興趣為何,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許多啟發──戰勝憂鬱症的公車司機;改行從事木工的電機工程師;還有在眾人面前說不出話來的年輕數學才女,最後卻找到了自己潛在的演講天賦。
本書的原副標:突破學習障礙並發掘自己的潛能,是一張大型畫布,而這張畫布就屬於你。你將會發現你的學習能力可以到達的程度,遠遠超過你自己的想像。
現在,讓我們接著講前面提到的基爾的故事。
基爾的轉念
真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啟動了基爾轉換職業跑道的念頭。某天,附近一間小兒癌症中心邀請基爾去演奏吉他。他希望自己最愛的音樂可以幫助病童打起精神。那次回來之後,他再度受邀表演,這一場再接著一場。這些勇敢的病童打動了基爾,其中一些孩子的故事更是讓他久久不能自已。最後,基爾決定為癌症病患舉辦一系列的表演。
在這段過程中,基爾發現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儘管他熱愛音樂,但日復一日演奏音樂並不能給他帶來成就感。不知怎的,有個想法在他心裡萌芽了──他想在病患最軟弱的時候親自照顧他們,這件事會比替他這輩子可能只會見到一次的人表演更有意義。
在一個瞬間,基爾心上冒出一個念頭,一個相當懾人的念頭:他想要當醫生。
基爾覺得自己好蠢,在他過去的經驗中,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可以掌握數學和科學。他現在又怎麼可能辦到呢?
他和其他打算重新打造自己的人一樣,基爾決定從簡單的小地方開始學習自己需要的認知技能。他報名了微積分課程。
但是基爾沒有馬上開始上課。他在課程開始之前幾個月,購買了iPhone版本的微積分先修電子書,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前往演出或上課通勤的路上先讀一點相關概念。一開始他覺得很挫折,書中有太多基礎數學概念是他早就忘得一乾二淨,或根本從來沒搞明白過的──咦,指數有規則?他不得不想:天啊,我到底在幹嘛?我在音樂領域已經是個佼佼者,但現在卻要在未知的醫學領域從頭學起。
在這同時,基爾也很明白自己的強項在哪裡,這也是他多年練習樂器所習得的一樁很單純的技能──堅持。他可以在艱難的任務堅持下去。既然他當初可以花這麼多時間練習而考上茱莉亞音樂學院,沒道理他學不會微積分。他需要的只是專注和努力學習。
然而,認識自己的強項何在,無法解除基爾對自己的懷疑,而學習微積分對他來說仍然難如登天。他課堂上的同學,大多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醫科預備生,或是高中已經學過微積分的工程系學生,他們重修微積分只是為了拉高理科的平均成績。基爾覺得自己像一個開著卡丁車想要跟專業賽車選手競賽的人。當基爾對教授說他自己是個樂手,教授完全無法理解他怎麼會想修這門課。但最後,他的鍥而不捨造就了A-的學期成績。對於一個痛恨數學和理科的人來說,大學第一門微積分課可以得到這樣的成績真的很不錯!
基爾心中的自我質疑稍微褪去了一些,但是他仍然掙扎:
我記得每一次大考前我都會失眠,我總是想:「拿不到A我就進不了醫學院。我已經放棄了音樂事業,如果這條路不通,該怎麼辦?」
而且很多事情都一次又一次提醒著我,我可真是放棄了大好前程。超級盃的前一晚,我正在苦讀下週一就要舉行的兩項大考: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我不看超級盃,但我心裡想著我有個吹薩克斯風的朋友會在超級盃的中場與碧昂絲一起表演。我必須關掉臉書,否則一上臉書就會看到我朋友們參與的各種有趣活動,巡迴演出啦,大排場的表演等等的。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必須堅持下去。
最難克服的是,總是會有好意的親朋好友想要勸退我。他們知道我在音樂界的成就,所以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現在要這樣。有人建議我去找簡單一點的職業。朋友們在我腦子裡種下疑惑的種子,使我在遭遇困難的時候更難以堅持下去。我需要一再提醒自己為是為了什麼才要做這個改變,我需要努力回想那些造成我決定轉換跑道的關鍵時刻。那時,我大多數的樂手朋友都不知道我究竟在做什麼。我不想要把話說絕,我還想要與爵士表演界保持良好的聯繫,繼續能接到表演機會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可以說是同時在使用兩個不同的身分。(以下略。)
基爾決定花一年又一個暑假的時間把所有必修課都修完。他的第一堂課就是他一直以來的死對頭──化學。基爾說:「信不信由你,我得了A。高中時的初級化學課我得了C+,但現在我很努力學習,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學生。」
基爾最後在有機化學、生物化學,以及十年前他根本不會想要修的各種困難課程中都得了A。基爾在期末考後一週,參加了美國醫學院入學考試(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MCAT)。他現在是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院三年級的學生。他來選了我的「學會如何學習」課程,修完課程之後,我仍繼續在線上幫助他學習醫學課程。
而基爾的音樂背景,對他的醫學職涯發展是有幫助的。舉例來說,醫生聽診時需要聽心音來進行診斷,這時基爾訓練有素的聽力就能派上用場,可以比別人更快聽出音品和心律的細微差異。
然而,對基爾的從醫生涯影響最大的,卻是音樂為他帶來的其他好處。身為一名醫生,一定要對生理學、藥學聊若指掌;但是基爾發現,帶著同理心傾聽病患說話可能也同等重要。基爾在與樂團中的其他樂手一齊演奏時,要先聽其他樂手的意見,而不是馬上說出自己的音樂理念。因此他也就發現,給予病患表達的空間,不打斷他們說話,可以讓診斷更順利,也可以建立醫生和病患間良好的關係。
此外,基爾也發現樂手表演時所需要的特質,竟然與醫生看診、執行手術時需要的特質相似。他開始慶幸自己可以在醫學界運用他多年來練習即興表演的經驗。基爾也發現自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運用他累積而得的專業能力,以此面對突發狀況或緊急事件。從音樂切換到醫學很不容易,但這加強了基爾適應環境的能力,讓他可以踏出舒適圈。
執業醫生常常會告訴在學中的醫學院學生,學校教的內容很多都需要背誦牢記,這在無意間可能會讓人覺得醫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然而在實務上,醫藥學的運用其實是有彈性的,常需要靠「直覺」判斷,也講究「醫療的藝術」。基爾已經意識到他的行醫生涯會比其他醫學院學生更為順利,原因正是他過去花了大把時間演奏音樂。
不只這樣,基爾在給我的信中寫道:
讀醫學院的第一年,我在學習上遇到很多困難。我為什麼去Coursera平台選修妳的課,原因之一就是我發現我的學習效率出了問題。我的讀書時數比別人多,但是學得不見得比較好。妳的課程幫助我了解到,把學習變成一個主動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我以前會花好幾個小時反覆閱讀投影片,但其實一半的時間我都在放空,無法專心。我運用你提到的「番茄鐘工作法」,並且反覆自我測驗,就看到進步了。
這是個好例子。絕對可能在生命中創造大幅的改變──你不必用「預設興趣」或是自認的專長來定義自己,也不用讓這些來決定自己最後要從事哪一行。談到這裡也必須提一點:有人放棄本行改走醫科,也有許多醫生轉換跑道,進入完全不同的領域。譬如,暢銷電影《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的原著小說作者,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他擁有哈佛醫學院學位,卻從未報考醫師執照職業。另外,孫逸仙放棄了他在夏威夷的醫學學業,投身參與革命行動,創建新國家。
你可能會想:「可是,看他的樣子,基爾其實就是個聰明人啊,只不過以前沒有把心力放在數學和科學上罷了吧。」
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樣做得到,投入心力學習以前從來不感興趣的科目、技能或專業領域呢?
究竟,有多少人現在沒有走對道路?有多少人可以藉由學習新技能和新的學習方法而人生翻轉成功?還有多少人現在看似在職業軌道上正常運轉,卻在內心渴望能嘗試全新的、截然不同的事物?
不管是平凡人也好,傑出優秀的人也好,很多人就是因為保有一顆願意學習的心,才能在生命中造就不凡的大改變。你將會在這本書裡看到,過往的經歷和背景不但不會成為你的束縛、妨礙你逃出你想逃開的過去,反而還能成為你的新職涯的墊腳石。在接下來各章裡,我們將要用科學的角度來檢視,為什麼某些人會選擇某個領域,人們如何跳脫生物性的限制,以及如何隨著年齡增長繼續有效學習。
歡迎來到轉念的新世界。
書籍代號:0ELK0006
商品條碼EAN:9789863594598
ISBN:9789863594598
印刷:
頁數:360
裝訂: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