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科學百科> 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鳥蛋

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鳥蛋

The Most Perfect Thing: Inside (and Outside) a Bird’s Egg

作者:柏克海德 Tim Birkhead

譯者:劉維人

出版品牌:新樂園

出版日期:2018-05-09

產品編號:9789869603003

定價 $420/折扣1冊

缺貨中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二〇一六年富比士雜誌(Forbes)評選最佳鳥書!

 

「如果有人以我的性命為威脅,要我當下告訴他全宇宙最完美的東西是什麼,

我會賭一把說是鳥類的蛋。」

~一八六二年,托馬斯‧希金斯(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

 

親近自然與科學的奧妙,從每天打開冰箱看到的一顆蛋開始。

這本書能讓我們在「鳥蛋」這種每天觸手可及的奇蹟之物上,重新感受到一些大自然的神奇。

 

一九五四年,英國一本名為《鳥蛋觀察者指南》的口袋寶典,賣出了一百五十萬冊,書中提供手癢的讀者沉醉凝視鳥蛋時所需的相關知識,讓世人驚異。六十多年後,一本由外向內、從形狀到顏色、從博物學到微生物學,深入探究鳥蛋奧秘的書才總算出現,就是這本《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鳥蛋》。

 

作者花了整整四十年研究各式鳥類與鳥蛋,像一部帶領你前往獨一無二冒險的旅遊指南。鳥蛋是一個過去鮮有人踏足的秘境,本書的探索方式之前更是沒人嘗試過。從鳥蛋的外部開始向中心前進,一路上見證鳥類繁殖過程的三個重大階段,最後探入鳥蛋中央儲存遺傳物質的核心。這趟旅程會揭露鳥蛋的真正本質,讓我們了解鳥類的蛋不僅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胚胎發育系統,還能從鳥蛋上得到一些洞見,讓鳥蛋對人類的意義更為重要。

 

蛋,同時也引爆了人心底的感官想像。

 

一顆蛋不僅飽足了許多人的早餐時光,它還悄悄啟發了建築、紡織、染色、微生物以及基因科學的各種面向,孕育生命始終介於愛與科學之間,如此完美多彩卻又神秘易碎。在掌握之間窺看宇宙與生命,或許人們真能更加親近與尊重自然造物吧。

 

雖說生殖過程的產物理所當然地會引人遐思;但鳥蛋卻另外還有一種誘人情慾的氣場。完美的蛋殼曲線似乎能喚醒心中深植的視覺與觸覺慾望。在一本研究鳥蛋蒐集的書中,作者用一連串性感的橢圓形與圓形插圖,談論蛋殼形狀與女體曲線之間的相同處。也許俄國的法貝熱彩蛋(Fabergé’s egg)受歡迎的理由也與此有關——人們將所費不貲的工藝品作為婚禮禮物,利用豐育多產的終極象徵。

 

鳥蛋的完美不但在許多層面都無懈可擊,而且有其必要性。各種鳥類下蛋與孵蛋的環境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從極地到熱帶;場所有些潮濕,有些乾燥、有些滿布細菌;有些鳥會築巢有些不會,有些用體溫孵蛋有些則否。為了適應各式各樣的不同環境,鳥蛋在形狀、顏色、尺寸、以及蛋黃與蛋白的成分上紛紛演化出不同凡響的各種適應特徵。

 

人類花費最多金錢研究的蛋,當然是雞蛋。大型蛋商在一九六〇年代注意到了微生物感染的問題,於是會在將蛋送上市場之前用水沖洗,除去蛋殼表面的病原體。諷刺的是,這個動作反而讓感染變得更嚴重。因為水將蛋殼最外層的角質層洗掉,而角質層的功能就是防止微生物進入蛋殼氣孔。如果你用比蛋溫度更低的水來洗蛋,微生物就會在乾燥的過程中被塞進氣孔裡,於是不但沒有阻止微生物入侵,反而變成了幫兇。後來人們設計了更複雜的沖洗與乾燥系統,才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這僅限於美洲。在歐洲,歐盟禁止用水洗蛋,理由是平均而言、未經水洗的蛋比較安全。

 

鳥蛋的大小、形狀、顏色因而演化出千變萬化的模樣。在大自然中,成功適應者才能繼續存活,我們所看到的每個物種都是適應成功的案例。完美的鳥蛋,就是自然具體而微的小小奇觀。

 

《星期日泰晤士報》:

「大開眼界!引人入勝的閱讀,給人一種驚奇感,原來有如此廣闊、未被發現的領域在等著我們。

英國《獨立報》:

「柏克海德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鳥蛋再次變得有趣。不僅僅作為一種欣賞與蒐藏的博物品,而是作為自然科學的奇蹟。」

《衛報》:

「令人驚奇的事實巧妙融合紮實的科學知識。你再也無法用平凡的眼光看待一隻雞了!」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 林大利審定、推薦

柏克海德Tim Birkhead
英國皇家學會成員,於英國六所最佳研究型大學之一雪菲爾大學教授動物行為學與科學史,專長是行為及演化。
柏克海德自小開始觀察鳥類,到世界各地進行研究,以了解鳥類的生活。他研究崖海鴉四十年,從崖海鴉蛋這種極端神奇之物,開啟對鳥蛋的廣泛研究,呈現這本鳥蛋的科普佳作。
文章散見於「獨立報」、「新科學家」雜誌、「BBC野生動物」雜誌。其他的著作包括獲得英國獨立報 2012 自然類年度好書的《鳥的感官》、《精子競爭演化史》、《大海雀群島》、贏得麥可文獎章的《劍橋鳥類百科全書》、贏得葛立模領事獎的《紅色金絲雀》以及被「英國鳥類」雜誌暨英國鳥類學信託選為「年度最佳鳥類書籍」的《鳥類的智慧》。

劉維人

台師大生物系學士,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研究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

雜食性阿宅。沉迷遊戲、電影,有時候還有美術館。沒有漫畫就無法睡著。

鳥蛋結構中,只有最外層無生命的蛋殼會被私人與博物館所蒐藏;而藏在蛋殼裡孕育新生命的內容物,則通常落得被吃掉或丟棄的命運。對於鳥蛋,我們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有兩種彼此衝突的印象:第一種蛋出現在書籍和博物館裡,各種不同鳥類的蛋殼十分美麗,經常擁有錯綜複雜的顏色;第二種蛋則是雞蛋,形象千篇一律,要嘛整顆整顆裝在塑膠包材裡,要嘛就是透明蛋「白」包著黃色蛋黃,躺在我們的打蛋鍋中。

 

其實,鳥蛋的變化性遠遠超過上面兩種。我花了一輩子(整整四十年)研究各式各樣的鳥類和鳥蛋,希望這本書能讓你經歷一場獨一無二的旅程。我們將在書中探索鳥蛋的祕密世界。鳥蛋是一個過去鮮有人踏足的秘境,而我的探索方式之前更是沒人嘗試過。我們將從鳥蛋的外部開始向中心前進,一路上見證鳥類繁殖過程的三個重大階段,最後探入鳥蛋中央儲存遺傳物質的核心。這趟旅程會揭露鳥蛋的真正本質,讓我們了解鳥類的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胚胎發育系統。

 

我們將先從鳥蛋中最顯而易見的部分:蛋殼講起。首先檢視它令人難以抗拒的美麗外表,接下來討論蛋殼形成的過程、蛋殼形狀的成因,許多鳥蛋的美麗色澤,最後討論蛋殼上斑點與花紋對鳥類的意義以及花紋演化的原因。接著我們將進入蛋白。通常我們很少把心思放在這種新鮮黏稠的物質上,但在這一章,你將發現蛋白是胚胎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保護體,無論精密程度還是對於胚胎的重要性,都超越你的想像。在蛋白之內的則是蛋黃。卵子位於蛋黃內。鳥類和人類都由卵子開始發育,鳥類的卵之所以尺寸大上不少,是因為液態的蛋黃裡充滿了供胚胎使用的食物。卵子是蛋黃表面的一顆小白點,裝有雌鳥的遺傳物質,如果運氣夠好,能夠和雄鳥的一顆或多顆精子結合。如果運氣繼續夠好,受精卵就會發育成胚胎。在我們從蛋殼一路走入蛋黃的旅程中,有時候會中途暫停一下,用比較宏觀的角度回頭整理既有的資訊,銜接之後的探索方向。舉例來說,我會在蛋黃的章節向外切到卵黃在鳥類卵巢發育的過程。另外,整部探索之旅的高潮可想而知是卵子的受精過程(我們將見證雌雄雙方遺傳物質結合的時刻),但其實在鳥蛋發育的三個階段中,受精過程在時間點上是最早的。在受精之後才會進入另兩個步驟:產卵和孵化。根據物種不同,鳥蛋在產下之後要經過十至八十天後才會孵出幼雛。

 

這趟鳥蛋之旅簡明易懂,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從入口一路開到出口,中間會穿過幾個不同區域,但一路上完全沒有岔路(有時候你也許可以用這個準則來判斷目前自己身處何處)。

 

世上關於鳥蛋的文獻非常多。這主要是因為養禽產業為了讓雞蛋臻至完美,至今已投下了數百萬英鎊進行研究(不過蛋的完美與否,是以市場的標準,而非以雞的標準來定義)。我們對鳥蛋的知識一開始幾乎全部都來自於研究家禽的生物學家。這些專家的成果非常傑出,雖然他們的研究動機至少有一部分是為了讓生意更好,但卻取得了對其他生物學家而言高不可攀的堅實科學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我們開始探索鳥蛋之前,也請切記這個領域的許多部份尚未為人所知。我和大部分的科學家一樣對許多事情都還沒有答案。即使是對單一一種鳥類,目前都還有許多問題沒被解開。當下的經濟環境促使研究者過度強調自己的研究成果,誇大自己的知識,藉此彰顯自己的地位。但我認為了解自己的知識極限位於何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就是這樣,做研究才顯得有趣),我對於點出當下的知識極限也絲毫不會猶豫。希望我這麼做,能讓這個領域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得到其他研究人員的注意。

 

我想在這本書中把鳥蛋所有有趣的生物學特性整合起來,同時也想介紹人類發現新知識的時間和歷程故事。有史以來,雞蛋就無所不在。我們幾乎不會去認真注意雞蛋,更別說是特別去探究雞蛋形成的過程,或者雞蛋裡面各部位的功能。鳥類的蛋可說是生物學上的奇蹟,但我們手中的鳥蛋都是超市買來的雞蛋,既沒有受精也沒有被孵過,我們從這種蛋得到的知識只佔了全體的一小部分。天天都能見到雞蛋的我們,忘記了目前的地球還有上萬種其他鳥類的蛋,它們在大小、形狀、結構上的變化性多得不可思議。而這本書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能把我們這些研究者發現的東西告訴你,讓我們在鳥蛋這種每天觸手可及的奇蹟之物上,重新感受到一些大自然的神奇。

 

這麼完美的東西,是怎麼演化出來的?要談論從地球上最簡單的生命形式一路演化到鳥類,會需要太長的篇幅;但我們還是可以看看演化史中最接近當下的部分:鳥蛋的演化。經過人們多年研究,如今我們擁有非常充足的證據證明鳥類就是恐龍的後代。恐龍蛋和其他爬蟲類的蛋一樣應該沒有花紋,兩端也沒有明顯的尖鈍之分。恐龍會把蛋放在巢中,用日光或植被腐敗的熱能來孵蛋。此外,某些恐龍似乎與當代的鱷魚一樣,會保衛埋蛋的巢穴所在地。目前我們還不清楚的部分,是恐龍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將身體接觸自己的蛋,利用體溫孵卵。恐龍孵蛋的起源引起非常熱烈的討論。雖然某些研究人員相信恐龍是「溫血動物」;不過恐龍是否溫血,並不等同於牠們是否利用身體產熱並傳給自己的蛋。恐龍演化出用身體接觸蛋的行為,可能源自於某些恐龍身上長了能保溫的羽毛,因此可以自主產熱並維持本身的體溫。而如果恐龍原本就會坐在巢上保護自己的蛋,那麼能夠產熱之後,將體溫傳導給蛋就不需要做出非常巨大的改變,只要直接坐在蛋上就可以了。

 

我是個生物學家。鳥蛋在我眼中,是大自然完美造物的範例,或者至少可以說是生物在不同天擇壓力彼此妥協之下演化出來的完美範例。在美學上,我同樣也覺得鳥蛋的顏色、形狀、尺寸,都完美無瑕。當然,科學與美學並非彼此無關。我研究鳥蛋的熱情,有一部分就是因為深深欽慕它們的美麗。

- 前言

- 第一章 攀崖客與收藏家

- 第二章 蛋殼是這樣煉成的

- 第三章 鳥蛋形狀的秘密

- 第四章 讓蛋殼染上色彩——方法的秘密

- 第五章 讓蛋殼染上色彩——演化的秘密

- 第六章 微生物戰爭:卵白的那些紛擾擾

- 第七章 卵黃、卵巢,與受精作用

- 第八章 偉大的愛:產卵、孵蛋,與孵化

- 最終章 拉普頓的遺產

書籍代號:1FBP0005

商品條碼EAN:9789869603003

ISBN:9789869603003

印刷:黑白、8頁彩圖

頁數:376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