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沒有媽媽的超市(中文版隨書附贈全球獨家「兒時回憶」珍藏海報)

沒有媽媽的超市(中文版隨書附贈全球獨家「兒時回憶」珍藏海報)

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作者:蜜雪兒‧桑娜,Michelle Zauner

譯者:韓絜光

出版品牌: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1

產品編號:9786269589333

定價 $45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中文版隨書附贈──全球獨家「兒時回憶」珍藏海報(38cm x 25.7cm)

★金典獎得主洪愛珠──親自繪製中文版封面插畫


★風靡全美的話題之作,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榜逾40週

★2021年歐巴馬年度最愛書籍

★Goodreads讀者票選年度最佳回憶錄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時代》等各大媒體年度好書

★授權10國版權,改編電影即將開拍,作者親自撰寫劇本與配樂製作

 

---------------------------------------------------------------------------------

美國獨立樂團「日式早餐」主唱個人傳記

獻給母親的真情告白

 

「眼淚收好,等你媽死了再哭吧!」

這是我媽媽最常說的一句名言。

她的愛是一種殘酷的愛,是一種強韌的愛,

是一種比你早十步看出怎麼做對你最好的愛。

要說她有錯,她只錯在關心得太多……

---------------------------------------------------------------------------------

 

「媽媽不在以後,我去H Mart老是會哭。」

 

蜜雪兒・桑娜是獨立樂團主唱,在首爾出生、美國長大的她,幼時經常跟媽媽到韓國超市H Mart採買,也經常一邊聽媽媽暢談韓國生活的點滴,一邊吃著媽媽燒的韓國美食。

 

媽媽曾向她保證,二十五歲這一年,將是她人生最特別的一年。但沒想到,正是這一年,媽媽罹癌、人生戛然而止,她的人生跟著四分五裂。

 

在看似無盡的療傷之旅,某一天,桑娜來到熟悉的韓國超市。她看著架上的韓國小菜,就因為想起媽媽做的小菜滋味而忍不住掉淚;看著琳琅滿目的海苔品牌,卻想不起來自己從小到大吃的是哪一個牌子,不禁自問:

 

如果自己再也說不清身上繼承的韓國傳統,「那我還能算是個韓國人嗎?」

 

兒時的暑假,她在首爾的外婆家,看著外婆將削成片狀的梨遞給媽媽吃,自己則啃著梨心──完全是媽媽在家削水果給她吃的翻版。她那時從未想過,媽媽是在盡力彌補離家多年所錯失的時光,更沒想過媽媽與外婆的關係,將是她往後一生中母女感情的榜樣。

 

當媽媽首次造訪她在費城的住處,她不敢作聲,等著媽媽挑剔屋裡的骯髒不整。她想著自己過的「藝術家生活」,正是媽媽一直警告她別做的事。但媽媽一句批評也沒說,反而逕自走向廚房、忙進忙出,一心只想著在離開前,留給她一盅家鄉味。

 

媽媽罹癌後,她不顧一切回家陪伴媽媽。隨著止痛藥的藥效越來越強,媽媽說話總會不自覺切換回韓語,好似把韓語並不流利的她排除在外。她始終覺得自己的歸屬是別人說了算,而她隨時會被某個比她更有資格說話的人驅逐出去。

 

問題是,她是否永遠無法同屬於兩個世界?

 

* * *

 

在這個關於家庭、食物、臨終陪伴與自我追尋的故事中,桑娜卸下了歌手身分的光鮮亮麗。她懷著幽默和真情,述說作為韓美混血兒的成長經歷、母親對她特別且高度的期待、必然伴隨痛苦的青春期、離家追夢的掙扎,以及與韓國傳統漸行漸遠的迷惘。

 

和世上許多女兒一樣,桑娜曾希望成為和母親一樣的人,也曾希望成為和母親完全相反的人,經歷了離家、也經歷了嘗試返家的艱辛。慶幸的是,食物長期以來代替文字、成為母女間共同的語言,並且跨越雙方的文化壁壘,鑄造起堅實綿長的情感紐帶。

 

母親逝世之後,桑娜上網自學烹煮韓國料理。香濃溫暖的大醬湯、平淡卻開胃的松子粥、酸得恰到好處的泡菜……她從一道又一道菜色中發掘出每一段被她遺忘在心底的記憶,重新思索與母親共有的文化傳承。桑娜緩緩道出人生故事,她對自我的思索告訴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養分,而只有你自己,才能定義自己的模樣。

 

「關於我的一切,她全都瞭如指掌。我出生的時間,我未曾萌芽的夢想,我讀的第一本書。每一個性格的形成,每一個小病痛和每一個小成就。她一直細細觀察我,基於無人能比的興趣……所有沒被記錄下來的事,已隨她一起死去。現在,輪到我來了解自己了。」──蜜雪兒・桑娜

 

---------------------------------------------------------------------------------

 

▋贈品介紹:中文版隨書附贈──全球獨家「兒時回憶」珍藏海報(38cm x 25.7cm)

儘管母親離世,無數的舊照片仍持續幫助作者桑娜,不致遺忘過去許多珍貴回憶,不致讓記憶腐化成無用之物。本次中文版上市,特別邀請桑娜與台灣讀者分享五張兒時與母親合影的照片,並以金典獎得主洪愛珠所繪製的封面插圖為視覺延伸,設計了一款「兒時回憶」珍藏海報,搭配閱讀,感觸更深!

 

得獎紀錄

★入選2021年歐巴馬年度最愛書單

★榮獲2021年Goodreads讀者票選年度最佳回憶錄

★榮獲2021年《史密森尼》雜誌十大最佳食物類書籍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時代》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華爾街日報》年度選書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年度選書

★《娛樂週刊》年度選書

★《早安美國》年度選書

★《費城詢問報》年度選書

★《Vogue》年度選書

★網路媒體「BuzzFeed」年度選書

蜜雪兒‧桑娜(Michelle Zauner

 

1989年生於韓國首爾,一歲時隨韓國母親與美國父親移民美國,現為獨立樂團「日式早餐」(Japanese Breakfast)主唱。2016年,首張專輯《精神盛宴》(Psychopomp)的迷幻曲風與隱含的哀傷故事,讓日式早餐一舉成名。2017年,第二張專輯《另一個星球的柔美聲音》(Soft Sounds from Another Planet)入選《滾石》雜誌年度五十大最佳專輯。2021年,第三張專輯《禧年慶典》(Jubliee)入圍葛萊美獎最佳另類專輯獎。

 

本書是桑娜的第一本書,書中記錄與母親的相處點滴,也面對身分認同與尋根的迷惘。

對她而言,文字、音樂創作與料理,是生命之所繫,也是心靈的出口。

 

Facebook|@japanesebreakfast

Instagram︱@jbrekkie

Twitter|@jbrekkie

譯者

韓絜光

台大外文系畢業,人文科普書籍翻譯。近期譯有《男孩、鼴鼠、狐狸與馬》、《追尋寧靜》、《如何做一本書》、《小人物:我的爸爸是賈伯斯》等。

封面繪者

洪愛珠

本名洪于珺。一九八三年生,台北養成。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畢,資深平面設計,大學兼任講師,工餘從事寫作,以記舊時日、家常吃食與經過之人。曾獲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

著有《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獲2021年台灣文學金典獎、Openbook好書獎、誠品閱讀職人大賞三冠王(年度最期待作家、年度新人、書店職人最想賣)。

內文試閱

2║眼淚收好

 

媽媽在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八日這天去世,但這個日期我老是記不得。我也不曉得究竟是為什麼,是因為我不想記住,還是因為與我們一同承受的漫長煎熬相比,這個特定的日期顯得一點也不重要。她去世時五十六歲,我二十五歲──多年來,媽媽再三向我保證,二十五歲會是個特別的年紀,因為她就是在這個年紀遇見爸爸的。他們在那一年結婚,她在那一年離開韓國,離開她的母親和兩個姊妹,開啟人生的重要篇章。二十五歲那一年,她建立了往後將定義她一生的家庭。對我來說,二十五歲這一年,原本一切正要步上正軌,卻在同一年,她的生命結束了,我的跟著四分五裂。

 

記不住媽媽過世的日期有時候讓我很愧疚。每年秋天,我都得重新翻找一遍相簿,找出之前拍下的墓碑照片,確認墓碑上刻的日期,儘管從照片上看來,那數字被我五年來掃墓留下的繽紛花束給遮住了大半。或者,我會改為上網搜尋那篇我一度忘記要寫了的訃聞,好讓自己刻意去感受那些我始終不覺得應當感受的心情。

 

我爸爸對「日期」這種東西倒是特別執著。每當接近生日、忌日、節日、週年紀念日,他心中的某種生理時鐘就會嗡嗡作響,沒有一次不靈。每逢媽媽忌日將至的前一週,他就會不由自主便的無精打采,隨後就會連發臉書訊息給我將我淹沒,控訴這一切有多不公平,說我永遠不會曉得失去最要好的朋友是什麼感覺。但忌日過後,他又會回普吉島,騎著他的摩托車四處快活晃蕩──媽媽去世的一年後,他就退休搬到了普吉島,用陽光和煦的海灘、沿街擺賣的海鮮,以及連「problem」這個英語單字都拼不出來的年輕女孩,填補他內心的空虛。

 

 

只有媽媽愛吃的東西,我好像永遠忘不了。她是很多方面都堅持「老樣子」的人。一天的採買結束後,她一定會去陽台咖啡(Terrace Cafe)和我合點一份烤牛肉起司黑麥三明治附厚切薯條;飲料一定是無糖冰紅茶加半包代糖,同時堅稱除此之外,她不會把代糖用在其他地方。如果是到橄欖園餐廳(Olive Garden)喝義大利雜菜湯,她一定會要求湯多一些,而且一定要「燒燙燙」。如果是特殊節日,就到波特蘭市區的傑克小館(Jack’s),點一盤六顆的剖半生蠔淋香檳葡萄酒醋,配「燒燙燙」的法式洋蔥湯。她可能也是全世界唯一在麥當勞得來速點餐,仍會認真要求店員薯條必須要「燒燙燙」的人。在咖啡首爾(Cafe Seoul)她則一定吃蔬菜增量的辣海鮮炒碼麵,而且每次都習慣用她母語的句法,把店名倒唸成「首爾咖啡」。她冬天愛吃烤栗子,哪怕吃多了會讓她屁味嚇人。她也喜歡吃鹹花生配淡啤酒。她幾乎每天固定喝兩杯夏多內白葡萄酒,但喝到第三杯就會不舒服。她吃披薩一定要配辣泡椒。去墨西哥餐廳,她一定點切碎的墨西哥辣椒當配菜。她的醬汁要分開放,不能淋在菜上。她討厭香菜、酪梨、甜椒,吃芹菜會過敏。她很少吃甜食,頂多偶爾吃一小盒哈根達斯草莓冰淇淋,或是一袋橘子口味的雷根糖,耶誕節前後吃一兩顆時思松露巧克力,生日吃一塊藍莓起司蛋糕,如此而已。她很少吃零食,也不太吃早餐。人家是甜牙齒,她偏愛鹹食。

 

這些事我記得一清二楚,因為這也是我媽媽愛人的方式。她不會說善意的謊言,也不會把讚美掛在嘴邊,但是她會默默觀察什麼東西能讓你開心,然後悄悄記在心裡,把你照顧的無微不至,完全不會察覺她究竟做了什麼。她會記住你的辣湯鍋喜歡湯多或湯少,你怕不怕辣、討不討厭吃番茄、能不能吃海鮮、胃口大不大。她會記住你最先吃光哪一道小菜,等到下次你來家裡作客,那盤小菜她就會準備兩倍的量,並且連同其他你喜愛的的料理──那些說明了你之所以是你的料理,一同上桌。

 

 

一九八三年,我爸爸應《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刊登的徵才廣告飛到了南韓,廣告裡只寫著「海外機會」,後來他才知道,所謂的機會原來是參與一項在首爾銷售中古車給美軍的培訓計畫。公司替他在龍山區的地標奈亞飯店(Naija Hotel)訂了房間,我媽媽正好是飯店櫃檯人員。所以這麼說起來,她應該是爸爸遇見的第一個韓國女子。

 

他們交往了三個月,培訓計畫結束時,爸爸開口向媽媽求婚。婚後,兩個人辛苦打拼,在八〇年代中期跑遍了三個國家,先後住在日本的三澤市、德國的海德堡,之後又回到首爾,在這裡生下了我。一年後,我爸爸的哥哥朗恩在他自己經營的貨車承運公司替爸爸找了一份工作。這個職位工作穩定,讓我們不必每隔兩年又得舉家搬到另一大洲,於是就在我才一歲大的時候,我們移民來到了美國。

 

我們搬到了俄勒岡州的小城尤金(Eugene),美國西北太平洋岸的一座大學城。市區座落在威拉米特河的源頭附近,河流蜿蜒一百五十英里,從市郊外的卡拉波亞山脈一路向北流至哥倫比亞的出海口。東逢喀斯喀特山脈,西鄰俄勒岡海岸山脈,河水在群山之間左右穿鑿,開闢出豐饒的河谷──一切皆始於千萬年前的冰河時期,發源自密蘇拉湖的一連串洪水,經由這裡的河谷奔向華盛頓州東部,沿途帶來肥沃的沖積土壤和火山岩,層層堆疊出現今的沖積平原,很適於栽種各式各樣的農作物。

 

尤金城本身環抱河流兩岸,草木蓊鬱,範圍向上延展到俄勒岡州中部崎嶇的丘陵和針葉森林。一年四季,這裡的天氣大多溫和、灰濛,經常飄著毛毛細雨;但也因此,尤金就算進入夏天也綠意盎然,罕有毒辣的陽光。這裡的雨總是下個不停,但我認識的俄勒岡州人沒有一個會帶雨傘出門。

 

尤金的居民深以當地的物產為傲,早在天然、有機產品蔚為風潮之前,就熱愛使用在地當令的有機食材入菜。淡水水域經常可見垂釣客忙碌的身影,春天釣大鱗鮭魚、夏天釣虹鱒,河口則終年盛產鮮美的首長黃道蟹。地方農人每逢週六都會到市中心趕集,販售自家栽種的有機蔬果、蜂蜜,以及從森林採得的蕈菇和野莓。從各方面看來,這裡的居民像是會抗議連鎖超市、捍衛地方合作社的一群嬉皮,腳踩勃肯涼鞋,在露天市集販賣手工編織的髮帶,也會自己做堅果奶油醬。他們常把男孩取名為赫伯或瑞佛(Herb and River,即草藥和河流的意思),女生就叫芙蘿絲特和奧蘿拉(Forest and Aurora,意即森林和極光)。

 

我十歲那一年,我們搬到郊外林間的獨棟房屋,距離市區七英里,比耶誕樹農場和史賓塞比尤特公園的登山步道還要外圍。房子周圍的土地面積將近有五英畝,被數千株美國黃松木環繞,成群的野火雞四處漫步,啄食草地裡的小昆蟲。在這裡,我爸要是願意,裸體開割草機除草都不要緊,因為方圓幾英里內沒有半個鄰居。屋後有一片空地,媽媽在那裡種杜鵑花,草坪也經常修剪得整整齊齊。再往後走,地形逐漸變成緩斜坡,紅黏土地上遍生硬草。接著,會看到附近有一座人工池塘,池水泥濘,且池中滿是軟泥,有很多蠑螈和青蛙可以讓我追著玩,捉到了就再放走。這裡的黑莓樹叢肆意生長,每到初夏的計畫性焚林季節,我爸就會拿一把園藝大剪刀來收拾蔓生的樹叢,在樹林間清出新的環型路徑,讓他可以騎越野摩托車在山裡繞繞。每個月,他會點燃一次收集枝葉堆成的篝火,交給我在火堆基座上擠打火機油,然後我們會一邊讚嘆他的手藝,一邊看著六英尺高的篝火冉冉升起。

 

我很愛我們的新家,但久了也開始埋怨這個地方。四周沒有鄰居家的孩子能和我一起玩,腳踏車到得了的距離內,既沒有便利商店也沒有公園。我孤伶伶地困在這裡,身為家裡的獨生女,沒有人能說話或作伴,除了我媽媽。

 

只有母女兩人獨留在森林裡的狀況下,媽媽的時間和注意力全都灌注在我身上。我後來才懂得,母親對子女的這種奉獻,對孩子而言既堪稱是幸福的待遇,卻也令人窒息。我媽媽是全心持家的家庭主婦。自從我出生以後,操持家務就是她全部的生活,但她雖然警戒心強、很保護孩子,對孩子卻稱不上寵溺。她不是那種我以前很羨慕周圍好多朋友都有的「媽咪型」媽媽。媽咪型媽媽,是不論孩子說什麼,就算她根本不在乎,還是會表現得很感興趣。只要你抱怨哪裡有小病小痛,她會飛也似地立刻帶你去看醫生。誰如果取笑你,她會安慰你並說:「他們只是嫉妒你。」你其實不漂亮,她還是會說

:「你在我心目中永遠漂亮。」逢年過節,就算你只是送她不中用的小破爛,她也會高喊:「哇,我好喜歡!」

 

但我每一次受傷,媽媽只會放聲尖叫。可不是替我尖叫,是對著我尖叫。我真的不懂。我朋友受傷了,他們的媽媽會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安慰他們一切都會沒事,或者直接奔向醫院。白人不管出了什麼事都會去看醫生。但換作我受傷了,我媽媽只會火冒三丈,就像我蓄意破壞了她的財產一樣。

 

有一次,我在前院爬樹,踩著樹幹上的凹痕支撐身體往上爬,沒想到腳底一個踩空,整個人往下滑了六十公分。我慌張地想要重新踩穩,裸著的肚皮在粗糙的樹幹上摩擦

,但最後還是從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地方,以腳踝著地、摔在地上。我放聲大哭,腳踝扭傷了,上衣刮破了,肚皮也擦傷了,兩側傷口都在滲血。但我沒被媽媽摟進懷裡,趕去找醫生求助。她反而像一隻虎視眈眈的烏鴉,飛到上空、低頭瞪我。

 

「媽咪說過多少次了,叫你不要爬那棵樹?!」

 

「媽媽,我好像扭到腳踝了!」我哭喊著。「我好像應該去看醫生!」

 

她像是盤旋在我軟趴趴的身體上方,無情地罵個不停,任由我在枯葉堆裡痛苦扭動。我敢發誓,她八成還順便踹了我幾腳。

 

「媽媽,我在流血!不要再罵我了!」

 

「你的疤永遠留疤了!唉,到底怎麼會搞成這樣?」

 

「對不起,可以了嗎?對不起!」

 

我反覆道歉,一邊激動地啜泣。我斷斷續續地抽噎,滾落的淚珠又大又圓。然後,我用手肘撐起身體,手指扒著地上的枯葉和冰冷的泥土,笨拙地拖著瘸腿,匍匐爬向家裡。

 

「哎唷,夠了!鬧夠了沒!」

 

我媽媽的愛比所謂嚴厲的愛更加嚴苛,如鋼鐵般剛強,簡直幾近於殘酷。那是一種強韌的愛,絲毫不肯向軟弱低頭。那種愛,是比你早十步看出怎麼做對你最好的愛,毫不在乎你在過程中會不會苦不堪言。每一次我受傷,她也切身感受到痛,彷彿那是她自己所受的苦。要說她有錯,她只錯在關心得太多。

我是到現在回想起往事才明白這件事的。這世界上不會有人像媽媽一樣愛我,而她要我永遠不忘記這一點。

 

「不要哭了!把眼淚收好,等你媽死了再哭吧。」

 

在我家常常能聽見這句名言。我媽媽自創了許多金句,代替她永遠沒學會的英文諺語。「只有媽咪會對你說實話,因為只有媽咪是真的愛你。」回憶小時候最早的一些記憶,依稀記得媽媽教我永遠要「保留一成的自己」。她的意思是,不管你自認為有多愛一個人,也不管你覺得對方有多愛你,永遠都不要交出全部的自己。保留一成下來,何時都不例外,要是遇到變故,總還有個依靠。「就算對你爸,我也是這樣。」她不忘補上一句。

 

 

媽媽總是努力想把我雕琢成最完美的樣子。從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她就會三不五時捏捏我的鼻樑,擔心我的鼻子長得太扁。上了小學後,她擔心我長不高,所以每天早上上學前都會要我手抓床頭板的木條,讓她拉著我的腳,想辦法把我的腿拉長一些。我要是皺眉頭或笑得太開懷,她會用手指推平我的額頭,提醒我:「不要老是擠出皺紋。」我如果走路駝著背、無精打采,她會用掌心抵在我的肩胛骨之間,命令我:「抬頭挺胸!」

 

她很著迷於維持容貌,每天花好幾個鐘頭看QVC電視購物頻道,然後撥電話過去訂購潔膚化妝水、特殊配方製成的美白牙膏,還有一罐又一罐含魚子油成分的去角質霜、精華露、保濕乳、化妝水、抗老化乳霜。她對QVC產品的信心不亞於陰謀論者的狂熱。你要是敢質疑某樣產品的功效,她會馬上開口反擊、為產品辯護。我媽媽是真的全心相信,超級微笑牙膏能讓牙齒白上五個色階,丹尼斯博士牌的美麗肌膚三步驟護膚套組,能讓臉龐年輕十歲。她的浴室洗手檯面活像一座小島,站滿

五顏六色的瓶瓶罐罐,而她每天都要沾、塗、抹、拍、推在臉上,近乎虔誠地遵守她的十步驟護膚流程,其中還包括使用微電流臉部美容棒,藉由電波來阻斷皺紋。每晚我在客廳,總能聽到她用手掌拍打臉頰,接著用美容儀左右來回推臉──脈衝電流發出嗡嗡聲響,據說可以緊緻毛孔。最後,她會再塗上一層又一層的保養品。

 

相較之下,我的抗痘化妝水則愈堆愈高,好幾盒全都塞在我的浴室洗手槽下方的櫥櫃裡;科萊麗洗臉機因為多半放著不用,刷頭上的軟毛恆常乾爽。我實在沒耐心遵守媽媽希望我做的保養程序,哪一種都一樣,這也常常成為我們爭吵的原因之一,尤其在我步入青春期後,我們更是愈吵愈兇。

 

她要求的完美令人火大,她對細節的執著令人費解。她可以一件衣服買來十年,卻還像是從沒穿過。她的外套上從來不會有線頭,毛衣也不會起半個毛球,而亮面漆皮鞋上更是一條擦痕都沒有。反觀,我則一天到晚因為弄壞這個、搞丟那個而挨罵,甚至連自己最珍愛的物品,我也可以弄不見。

 

她把同一套挑剔和講究也用於打點家務上,家裡因而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她每天用吸塵器吸地板,每週一次要我用撢子掃遍每一個層板和家具表面,同時她則會在硬木地板上潑保養油,親手用抹布擦勻。跟我和爸爸一起生活,她一定覺得像是跟兩個只有身體長大的小寶寶住在一起,整天只會用各種方法摧毀她完美的世界。

 

(摘自:〈2║眼淚收好〉)

推薦序 

║「孤女的災後重建之書」  文/洪愛珠(作家)

 

 1║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ing in H Mart

 2║眼淚收好 

    Save Your Tears

 3║雙眼皮 

    Double Lid

 4║紐約風 

    New York Style

 5║酒在哪裡? 

    Where’s the Wine?

 6║暗物質

    Dark Matter    

 7║良藥

    Medicine

 8║姊姊

    Unni       

 9║我們要去哪裡?

    Where Are We Going?

10║活著與死去

    Living and Dying   

11║何其狂暴之美為汝所有

What Procellous Awesomeness Does Not in You Abound?

12║法網遊龍

Law and Order

13║手上的重量

A Heavy Hand

14║可愛的母親

Lovely

15║我心永恆

My Heart Will Go On

16║松子粥

Jatjuk

17║小斧頭

Little Axe

18║槌子姊與我

Maangchi and Me

19║泡菜冰箱

Kimchi Fridge

20║咖啡一杯

Coffee Hanjan

 

致謝

書籍代號:3ABK0001

商品條碼EAN:9786269589333

ISBN:9786269589333

印刷:單色

頁數:336

裝訂:平裝,中式右翻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