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哲學思潮> 幸福的抉擇:智慧和愛相伴的哲思旅程

幸福的抉擇:智慧和愛相伴的哲思旅程

Du bonheur: un voyage philosophique

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 Frédéric Lenoir

譯者:馬向陽

出版品牌: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16-03-03

產品編號:9789869276108

定價 $320/折扣1冊

缺貨中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從此,幸福不再遙不可及、難以掌握、無法言詮。

幸福不是歌曲、戲劇、電影勾勒的樣貌,也不是廣告話術和童話故事賦予的想像,
更不是似是而非的心靈成長課程或教戰手冊。
但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重要嗎?我們真的能擁有幸福?幸福能長長久久嗎?

這趟關於幸福的哲思之旅,
給了我們美妙、真切又發人深省的答案和實踐方法!

◆法國暢銷哲普,亞馬遜書店哲學和人文科學暢銷榜第一名!2013年出版迄今仍高踞排行榜,銷售近30萬冊!
◆已售出台灣、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土耳其、克羅埃西亞、韓國、中國、埃及、美國、日本、波蘭、俄國、巴西等十餘國版權。
◆《世界報》、《華爾街日報》、《科克斯評論》、《關鍵報》等一致好評推薦!
◆作者設計的這趟哲學之旅,過程逐步推進,活潑有趣,再加上提問與實例,援引心理學家的分析和最新的科學資料,一路上還有東西方偉大哲人相伴:從佛陀經由亞里斯多德、莊子、伊比鳩魯、伏爾泰、愛比克泰德、蒙田、斯賓諾莎到叔本華,為幸福人生提出所有的問題與實踐!

「我們必須思考什麼能帶來幸福,因為有了幸福就擁有一切,沒有幸福則會竭盡所能得到它。」──伊比鳩魯
「獻笑不及排。」──莊子
「我在幸福離去時的喧鬧中看出了它的身影。」──賈克‧沛維(Jacques Prévert),法國詩人
「人再怎麼卑微或貧苦,幸福仍然為他獻身,日復一日:要獲得幸福,必不可缺的是自身。」──讓‧紀沃諾(Jean Giono),法國作家
「幸福是符合美德的心靈活動。」──亞里斯多德
「世上只有一項義務:讓自己幸福。」──狄德羅
「極至的幸福是人格。」──歌德
「難道有人不想要幸福?」──柏拉圖
「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叔本華
「讓人飽受煎熬的不是真相,而是令他擔憂的那些想法。」──愛比克泰德
「活得適時是我們偉大而輝煌的傑作。」──蒙田
「我所在之處即是人間天堂。」──伏爾泰
「如果我曾經幸福,現在該有多幸福啊!」──伍迪‧艾倫
「當每個人都在尋找什麼對自己最有益的時候,每個人就能為人與人之間提供最大的益處。」──斯賓諾莎

幸福是什麼?
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解:「平安吉祥,順遂圓滿。」
法文的bonheur,來自拉丁文bonum augurium,意指「好兆頭」或「好運氣」;
英文的happiness,字根源自冰島文happ,意為「幸運」。

幸福重要嗎?
美國獨立宣言:「追求幸福」是人類不可剝奪的權利;
也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你想要幸福嗎?
想想幸福的相反:悲慘、不幸、痛苦、禍患、災難,
你不想要幸福嗎?

謀求幸福,實現自我,請踏上這趟富含智慧的哲學之旅。
祝你幸福!

 我們對「幸福」的了解是什麼?
它取決於我們的基因、運氣,還是我們的敏感度?
幸福屬於持久的狀態,還是一連串短暫的愉悦感?
僅止於主觀的感受嗎?還是需要仔細尋找?
幸福是可以培養的嗎?
痛苦與幸福可能同時存在嗎?

法國哲學家菲德立克.勒諾瓦(Frédéric Lenoir)為了嘗試回答這些問題,設計了這趟哲學之旅,既愉快又充滿趣味。一路上有東西方的偉大哲人相伴,是趟令人興奮的旅程。我們會穿過伊比鳩魯的樂園,聽到蒙田與莊子用笑聲進行思考,看見佛陀和愛比克泰德平靜的微笑,還能感受到斯賓諾莎與艾提‧希樂孫的喜悦。向前推進的過程充滿活力,更穿插了具體的例子與神經科學的新發現,意在幫助我們看見更美好的人生。
本書也如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規畫的幸福哲學講堂,沒有教條式的空泛理論,而是富含智慧的娓娓道來,佐以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和認知科學等的最新研究事證和觀點,論述清晰幽默,容易理解,在當今的世界危機中,為不安浮動的人心指引出一條找尋幸福的道路,細細閱讀本書,每一頁都是純粹的幸福!

菲德立克.勒諾瓦(Frédéric Lenoir)
法國哲學家、教育家、社會學家、宗教歷史學家、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合作研究員、法國文化廣播電台節目「天之本源」

(Les raciness du ciel)製作人。

多年來一直就生活的智慧與藝術進行思考。著有多部隨筆與小說,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

。隨筆文集近作包括:《蘇格拉底、耶穌、佛陀》、《內在生活短論》、《世界的靈魂》、《世界的療癒》。

馬向陽
法國巴黎八大語言學碩士,現任法國文化協會法語教師。

譯作包括《實習醫生狂想曲》、《逆轉人生》、《希姆萊的大腦叫做海德里希》、《我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消失》、

《拿破崙》、《美索不達米亞》、《星字鍵》、《當蜜蜂消失的那天》、《壞女兒》、《凡爾納》與《吳哥窟》等。

序言
 
     我們必須思考什麼能帶來幸福,
因為有了幸福就擁有一切,
沒有幸福則會竭盡所能得到它[1]
伊比鳩魯[2]
 
   幾年來我一直計畫寫本關於幸福的書,但幾年來這項計畫也不斷延後。雖然追求幸福肯定是世上最能引起共鳴的話題,但要把它寫出來並不容易。我跟很多人一樣,對這兩個字遭到濫用感到生氣,尤其是那些廣告,還有不可勝數的書籍刊物聲稱是幸福的「教戰守策」。由於這麼多關於幸福的胡言亂語,導致這個議題受到糟蹋,變得讓人聽都不想聽。不過在平庸化與看來單純的外表之下,幸福的議題依然是那麼有吸引力,需要就許多難以釐清的要素加以思索。
   主要在於幸福的本質:就某方面而言,幸福和水或風一樣難以捉摸。當我們認為自己占有了它,它已離去。如果試著抓住它,它又轉眼消失無踨。它偶爾會在我們期待它出現的時候藏起來,又在最出乎意料的時刻突然出現。有時甚至要到大難臨頭了,我們才認出什麼是幸福。
   賈克‧沛維(Jacques Prévert)[3]寫得好:「我在幸福離去時的喧鬧認出了它的身影。」然而我自己體驗過幸福,追求幸福並不是無意義的探索。經由思考生命,檢視自我,學習做出明智的抉擇,甚至改變自己的想法、自己堅信不移的念頭,以及一直以來我們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我們確實能夠更幸福。
   幸福最有悖常理的,是它既無法征服也不能馴服。它不僅包含在命運裡,含有運氣的成分,也屬於理性與有意識的行為。大約兩千五百年以前,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就已經指出幸福的含糊不清:「很難知道幸福是否可以學習,還是藉由習慣或其他鍛練就能獲得幸福,或許它根本就來自天賜的恩惠,甚至是因為偶然才降臨在我們身上[4]。」
   思索的過程還有另一個難處,它和幸福的關係極其密切,那就是幸福隨著文化與個體的不同而改變,就算對每個人來說,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也會出現差異。幸福通常表現為我們沒有的東西:對病人而言,幸福在於健康;對失業的人來說,幸福就是工作;對某些單身的人是伴侶生活……而對有些已婚者則是回歸單身!在這些差異之中,還加入了主觀的價值:藝術家在進行藝術活動時很幸福,知識份子樂於運用他的思想,容易動情的人則是在談戀愛的時候。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清楚闡明了這一點,他說:「個人的心理結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由情欲占據主導地位的人,會視自身與他人的情感關係為優先;自戀的人因自體而稱心如意,從內在的精神現象中尋求必要的滿足;行動者則始終與外在世界相連,在那兒他可以檢驗自己的能力[5]」。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適合眾人的幸福「教戰守策」並不存在。
   那麼難道所有關於幸福的哲學思考都是徒勞?我可一點也不這麼認為。幸福的性質難以捉摸,既有相對性也有主觀性,可是指出這個特性,繼而了解這個特性,不論整個過程再怎麼有趣,在探討幸福的議題上,仍有未竟之處。況且生命的法則與人性的運作,也對它產生強烈的影響,要了解這些,我們可以研究古典哲學,也可以利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像是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與認知科學。
   相對於過去的大思想家,要是二十一世紀的哲學家對這主題有什麼新的內容要說,必定是從現代科學汲取養分。同時也從交叉匯集的各種知識,甚至是最古老的學問獲得幫助,因為今日我們有幸能接觸世界上來自所有偉大文化的智者見解。畢達哥拉斯、釋迦牟尼和孔子極有可能屬於同一時代,大可以進行對談,但地理和語言的障礙讓他們根本不可能會面。今天,我們可以藉由閱讀對照他們流傳下來的文字與他們交流,當然要好好把握。
 
   古人對幸福的偶然性與它歸根結柢的不公平深信不疑,所以它的好幾種語源幾乎都指向運氣或命好的概念。像是希臘文的eudaimonia,可以理解為擁有好的神靈。類似我們現今說的:擁有守護天使,或是好星入宿。法文的bonheur(幸福)來自拉丁文bonum augurium,意指「好兆頭」,或「好運氣」。英文happiness的字根源自冰島文happ,意指「幸運」。而且「幸運」在擁有幸福的事實中,的確占有一席之地,這一點可能是因為幸福頗為仰賴我們的敏感度、我們的生物遺傳,還有生長的家庭與社會、讓我們產生變化的環境,以及生活中的種種遭遇。這部分我們稍後再來討論。
   如果真如上面所說,我們因為天性或命運,而傾向於感到幸福或不幸福,那麼對它的思索是否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幸福呢?我相信是的。這個經驗已讓無數的科學調查加以證實,顯示出我們會感到幸福(或不幸福),自己也擔負起某些責任。幸福一方面不為我們所掌握,但又取決於我們。我們受到條件的限制但沒有被限定來變得比較幸福或比較不幸福。
   所以我們有這個天賦,尤其是能運用我們的理智與意志,來增加獲得幸福的能力(但不保證追求幸福就一定成功)。許多哲學家也擁有這個信念,所以撰寫關於「道德」的作品,講述什麼足以引領我們過上最好、最幸福的生活。再說,這難道不是哲學存在的主因嗎?
   雅典智者伊比鳩魯的年代略晚於亞里斯多德,表示「哲學這項活動,是藉由推論與述理的過程,為我們帶來幸福的人生[6]」。追求「美好」或「幸福」的人生,就是大家所說的智慧。也因此「philosophie」(哲學)這個字,在字源上的解釋是「對智慧的愛」。哲學教我們好好思考,以嘗試生活得更好。不過,在哲學的領域並不僅限於想法,也有講究實際的一面,依照古人的方式,可以體現為心理與心靈的修習。大學造就專門的人才,如同古代哲學意在對人的培養。就像皮耶‧阿多(Pierre Hadot)[7]在他全部的著作中都表示過,「在古代,真正的哲學是心靈的鍛練[8]」。而且希臘和羅馬哲學家的作品,大部分「源於教授哲學的學校,此處所指的學校承載著最具體的含義,在學校中,教師培養弟子並努力引領他們改變並實現自我[9]」。
   廣義來說,我想為讀者提供的是哲學之旅。這段旅程絕非直線前進,也不遵循任何作者或觀念出現的時間順序,因為那樣一來可能會顯得通俗又無聊。我的做法應該算是逐步推進,越活潑越好,再加上提問與實例,讀者在過程中也會接觸到心理學家的分析,以及最新的科學資料。旅程中會出現生命規則或心靈修習的疑問和範例,此外還有過去的偉大哲人一路相伴——從佛陀經過亞里斯多德、莊子、伊比鳩魯、愛比克泰德、蒙田、斯賓諾莎,直到叔本華——他們為幸福人生提出了所有的問題與實踐。
 
   在哲學之旅動身前,我還想用些篇幅就目前所謂的幸福,向自己提出疑問。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在一般大眾對幸福的迷戀(經由媒體推波助瀾),以及為數不少的知識份子和教育界對幸福採取冷漠甚至輕蔑的態度,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對比,乍看頗令人驚訝。密斯哈伊(Robert Misrahi)[10]是評註斯賓諾莎的專家之一,曾以幸福為主題發表了出色的個人論述,他這麼自省:「目前我們正處於一種奇怪的矛盾。不論在法國或全世界,大家都憧憬具體的幸福,它能披著各種不同的外衣,但是哲學卻致力於研究語言和知識的表現形式,要不然就是哲學其實也要求具體,只不過偶爾會熱中於描述所謂的悲劇性[11]。」面對幸福這個議題所表現出的冷漠或懷疑的理由是什麼?相反地,又該如何解釋目前廣大群眾為何如此鍾愛幸福?
   基督教精神認為真正的幸福只能在來世找到,蒙田和斯賓諾莎則跨越基督教精神,重新和古代哲學連結,成為現代哲學尋找幸福的先驅。十八世紀是啟蒙時代,這方面的論述迅速增加。聖茹斯特(Saint-Just)[12]寫道:「幸福在歐洲是嶄新的概念[13]」,而且「追求幸福」甚至被視為人類不可剝奪的權利,寫進了美國獨立宣言(一七七六)。追求幸福變得大眾化,伴隨著群體對社會發展的渴望。然而,自十九世紀開始,隨著眾人對社會進步的渴求愈漸擴大,追求個人幸福反倒引出了批判的聲音。它首先出現於浪漫主義運動:「不幸」,顯然更為真實,更具有人性,更感人也更具有創造力。人們發展出「憂鬱」,它是靈感的主要來源,認為悲劇與痛苦的美感值得稱讚,富有創造性。追求幸福,被看成是資產階級為了過得舒適安穩而關心的事,於是受到輕視,遭到詆毀。福樓拜還為此下了充滿嘲諷的定義:「人笨,又自私,身體健康:這就是幸福人生的三個必要條件。不過要是缺了第一條,就什麼都沒了[14]。」還加上另一句更為激進的批評:歸根究柢,追求幸福沒什麼用。因為大家要不就是認為幸福的生活,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敏感度(叔本華)或是社會與經濟的條件(馬克思),要不就是把幸福看作是短暫的狀態,「時有時無的現象[15]」(佛洛伊德),脫離了所有關於自身存在的真正思考。二十世紀的悲慘事件使得歐洲的知識份子更為悲觀,「恐慌」成為研究的重點(海德格、沙特),同時,對幸福的追求就被擱置在過時的烏托邦裡了。
   然而,等到偉大的政治意識形態無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還在崩解的過程中破壞了信仰,締造出現代性的迷思,此時個人幸福的議題就強有力地捲土重來。首先是一九六○年代美國的反文化運動。透過東方精神與現代心理學的整合,為後來我們所說的「個人發展」增加了最初的體驗,目標就是提高個人的創造潛力,好盡可能地感到幸福。最美好的部分——尤其是「正面心理」,與最糟糕的部分一路並肩而行,結果就產生了簡單迅速又廉價的「新時代」(New Age)幸福。
   二十年後的歐洲,尤其是法國,視哲學為智慧,對它產生了新的興趣。好幾個哲學家敢於再度提出並重新思考幸福的議題:阿多、康士(Marcel Conche)[16]、密斯哈伊,還有康特-斯龐維(André Comte-Sponville)[17]、翁福雷(Michel Onfray)[18]和費希(Luc Ferry)[19],他們的重要貢獻讓以下這個研究角度重新變得大眾化:「如果哲學不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幸福,或是比較不那麼悲慘,那麼哲學還有什麼用[20]?」康特-斯龐維如是說。為了同樣的理由,東方智慧挑撥起西方人越來越多的好奇心,尤其是以幸福為中心思想的佛學。今日西方失去了群體的意義與參考點,於是,發展自我、培養哲學智慧、關注源自亞洲的靈修,這三者的聚合便滋養出個體對幸福以及自我實現的再次追求。
   然而絕大多數的知識菁英仍然抱持懷疑的態度。有些來自於剛才提到的理由(悲觀主義與悲劇美學),也是我不認同的想法,有些則是出於我能接受的理由,像是難以確定幸福的概念,或是面對幸福的商品化,以及大量內容貧乏的著作扭曲了幸福,將幸福庸俗化,真是令人感到氣憤。如此一來,合乎常情的作法就是,凡追求幸福一概加以嘲笑,並堅持事事不順與痛苦(尤其是愛情)的必要性,這樣就能在無所求的情況下,品嘗生命為我們獻上的片刻至福。散文家卜克內(Pascal Bruckner)[21],曾經就現代人追求幸福的方式著有精彩的評論,便一語中的道出:「我太熱愛生命,要的只是幸福[22]。」
   我想,某些知識份子與教育界人士在面對這個主題時,之所以仍有所保留與抱持懷疑,還有另外一個比較難以啟齒的理由,就是我們很難在討論幸福的時候不把個人牽連進去。我們可以永無止盡地談論語言的使用、詮釋學、知識的理論、認識論,或各個政治體系的組織,而且不必然會牽涉到我們個體。可是論及幸福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後面的篇章我們會看到,這個問題觸及我們的情緒、情感、欲望、信仰,以及我們為自己的人生所賦予的意義。以這個主題授課或演講,一定會有聽眾詢問:「您呢?有什麼意義?哪種生活道德規範?那您幸福嗎?為什麼?」令人尷尬的問題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至於我呢,我承認自己對幸福的議題很感興趣,毫不覺得丟臉,就算要從我個人的體驗中舉出心理-靈修的例子,也不會有所保留。可是我已在另本著作《小論內在生命》(Petit traité de vie intérieure)中,引用過自己的體驗,所以在此會避免把重心過度放在個人層面上,以便更貼近理性的思考。然而要架構出論證,不僅要仰賴閱讀,當然也必須佐以個人的生命歷程,而且反映出的不光是我所接受的知識上的影響,也有超過三十五年來,個人對這項議題的付出所獲得的結論。

 


[1] 伊比鳩魯,《至美內希的信》,122。

[2] 譯註:伊比鳩魯(公元前341-公元前270),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學派創始人。

[3] 譯註:賈克‧沛維(Jacques Prévert,1900-1977),法國詩人、劇作家。

[4]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I, 10。

[5] 佛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Seuil,2010,p.75。

[6] 伊比鳩魯,《信與麥克辛》(Lettres et maximes),PUF,1987,p.41。

[7] 譯註:皮耶‧阿多(Pierre Hadot,1922-2010),法國哲學家。

[8] 皮耶‧阿多,《心靈修練與古代哲學》(Exercices spirituels et philosophie antique),Albin Michel,2002,p.65。

[9] 同上,p.66。

[10] 譯註:密斯哈伊(Robert Misrahi,1926~),法國哲學家。

[11] 密斯哈伊,《幸福,論喜悦》(Le Bonheur. Essai sur la joie),Edition Cécile Defaut,2011,p.25。

[12] 譯註:聖茹斯特(Saint-Just,1767-1794),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人物。

[13] 聖茹斯特,《聖茹斯特作品全集》。

[14] 福樓拜,《致路易絲‧科萊書信集》,1846年8月13日。

[15] 佛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已錄,p.64。

[16] 譯註:康士(Marcel Conche,1922~),法國哲學家。

[17] 譯註:康特-斯龐維(André Comte-Sponville,1952~),法國哲學家。

[18] 譯註:翁福雷(Michel Onfray,1959~),法國哲學家、散文作家。

[19] 譯註:費希(Luc Ferry,1951~),法國散文作家。

[20] 康特-斯龐維,《幸福,不顧一切》(Le Bonheur, désespérément),Librio,2009,p.11。

[21] 譯註:卜克內(Pascal Bruckner,1948~),法國小說家、散文作家。

[22] 卜克內,《幸福書.追求生命中的永恆喜悅》(L’Euphorie perpétuelle. Essai sur le devoir de bonheur),Grasset,2000,Le Livre de Poche,2002,p.19。

書籍代號:1LBV0007

商品條碼EAN:9789869276108

ISBN:9789869276108

印刷:黑白

頁數:296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