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左營二戰祕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

左營二戰祕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

作者:郭吉清、廖德宗

譯者:林家棟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29

產品編號:9789578630437

定價 $42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一九四四年,日本在二戰中於菲律賓海戰慘敗後,實施「捷號作戰」,開始以潛艦、戰機、特殊兵器對美軍艦隊展開奇襲,「震洋」即是其中一種特攻兵器。震洋一詞,取自明治時代的軍艦「震洋艦」,隱含「一發必中,擊沉敵艦,震撼太平洋」的深意。

同年九月到十一月,來自日本土浦、三重、鹿兒島等地航空隊的年輕海軍飛行預備科練習生於川棚魚雷艇受訓所集訓、編隊後,成為軍階「飛曹」的震洋艇搭乘員,陸續派往菲律賓、沖繩群島、臺灣等地。一一四支「震洋特攻隊」中,有十二支震洋隊派駐臺灣,但因第四十三和一○一隊遭美軍魚雷擊沉,僅十隊抵臺;臺灣最大的震洋隊基地高雄左營,有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九、三十一隊進駐,直到戰爭結束。

二○一二年,有人在高雄左營西自助新村的樹林裡發現十一支鑄有「昭和十六年」的黑色鑄鐵水管,後來隨著眷村改建計畫的展開,左營西門遺跡與十多個大型防空洞相繼出土,而過去鮮為人知的「震洋神社」在經過考察與確認後,終於重現左營震洋特攻隊的歷史。本書從二○一二年發現左營震洋隊的遺址開始談起,細數後來的考察、口訪及爬梳史料的成果,解開隱藏舊城七十載左營震洋隊的歷史,側記左營舊城及臺灣史鮮為人知的一段記憶。

本書除了介紹日本海軍特攻作戰的新武器──第一至第九「金物」外,也對震洋隊隊員的組成、訓練部署、駐臺曲折有詳細的著墨。作者藉由第二十震洋隊搭乘員山本一美執筆的《回想薄部隊──海軍第二十震洋隊回憶錄》(二○○一年)書中所收錄的薄隊長日記、塗鴉等第一手文獻,深入探討這些少年隊員的心理轉折與在左營基地的備戰與生活點滴,包括危機四伏的海上夜間集訓,乃至終戰後辛勤自活與遣返的歷程。

作者與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重返左營海邊部隊舊地,也先後探訪了自助新村的眷戶,試圖拼出對震洋隊遺址的共同記憶。全書以作者的訪日回溯之旅作結,在福岡會見薄隊長之子大賀誠治、大賀正義,一起走過當年震洋特攻隊途經的佐世保軍港、龜山八幡神社和川棚魚雷艇受訓所的遺跡。

 

本書特色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挖掘和探索左營震洋特攻隊遺址和歷史的專著。書中搭配數百張彩色照片和繪圖,圖文並茂,由知名插畫家繪製插圖,每章都以一張插畫為開頭,呈現各章的重點。

郭吉清

高雄市人,一九五五年生。從小著迷於探險祕境,退休後常遊走於田野之間。文化大學影劇系畢,公務人員高考攝影職系榜首,曾任攝影教師、特約攝影記者、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技士、高雄縣文化局視覺藝術課課長、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編審、組長,並擔任高雄市圖書館分館主任至退休,現任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諮詢委員,是舊城西門最先定址者、「雙城古道」的踏查及命名者。著有《高雄歷史影像專輯》、《高雄掌中乾坤布袋戲春秋》、《左營薛家珍藏老照片專輯》、《永富平埔文化歷史調查》、《旗山區大林社區文史紀錄專輯》等。

 

廖德宗

高雄市人,一九六一年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測量系、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理碩士、測量技師,現職皇輿科技總經理。長年投稿《高雄文獻》,曾經發表〈重新發現覆鼎金之起源──覆鼎金山〉、〈重現鳳山縣新城的城池與街市〉、〈鳳山雙城古道踏查〉、〈探索左營新庄子「十八埒」舊地名起源〉、〈鳳山縣舊城內寺廟、官署與街道空間之考證〉、〈清代鳳山新城城池與街市之空間復原〉、〈左營舊城的日軍震洋隊神社及遺址探查〉、〈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清代左營龜山八景踏查〉、〈鳳山神社遺構及空間考證〉等專文。

 

繪者-林家棟

生於美濃,現居台南,插畫工作者。臺師大美術系畢業,作品曾獲金鼎獎,美國3x3插畫獎優選。插畫內容涵蓋風景、人文故事、美食地圖等主題。

個人網站:https://www.behance.net/cobaltviol42a0

第一章 發現震洋隊遺址(摘錄)

 

  左營舊城震洋隊遺址的發現,是來自許多看似單純的事物,在經過有心人鍥而不捨地抽絲剝繭後,串連而得的結果。其過程迂迴曲折,一脈相連,最終成為左營歷史的一部分。

 

一、昭和水管的身世之謎

  二○一二年十月間,在西自助新村的樹林內,有人發現十一支黑色鑄鐵水管,每支直徑約六十公分,長約三.五公尺,其中兩支有焊槍切割過的痕跡,鐵管上鑄有「昭和十六年」的字樣,上面還有一個「水」的標誌。由於樹林位於房舍後面,地點相當隱密,只有附近的居民知道裡面藏有水管。一九四九年後,這些居民來此造屋居住時,水管已在此地。他們曾經報請海軍總部處理,但因為海軍查無財產記錄,之後就一直擺放在原地。他們還說,曾經有人半夜開吊車來,想運走變賣,經人發現後報警處理,警方因該物品查無所有人無法處理,而不了了之。欲占為己有的人,曾搬來全組切割工具,偷偷摸摸進駐樹林內,想化整為零地分解,最後因水管硬度太高,僅稍微切了表面,便因代價太高而放棄。

  「昭和水管的消息在西自助新村傳開後,引起許多文史工作者的關心。他們進一步發揮想像,在憑著現場水管的形狀、顏色、尺寸與長度後,推測其可能是二戰期間,日本海軍製造「回天」自殺潛艇剩餘的材料,而擱置在此。二○一三年三月間,由於「昭和水管」的發現,西自助新村路旁幾個龜形防空洞也被賦予更大的想像。文史工作者呂寅生認為,若這些龜形防空洞是自殺部隊的「格納壕」,南海大溝便是自殺部隊小艇通行的水道。他又認為,自殺小艇是藉由舊城的護城河──南海大溝進到舊城內的基地,而停在龜形格納壕內,「昭和水管」可能是製造「回天」自殺潛艇的鋼材。

  呂寅生的家族與日本海軍有深厚的淵源。祖父曾為馬公日本海軍警備府的車床技工,伯父是日本海軍的搶救大隊人員,父親則是日本澎湖海軍警備府工作所的鐵工技工。日本投降前夕,父親被派往基隆,修護遭美軍重創的船艦,之後被遣返澎湖。一九四八年七月,國軍徵召有經驗的技工修復左營軍港,呂寅生便隨著父親從澎湖搬來左營西自助新村──日本人留下的施設部宿舍。當時他才三歲。他還記得他們住在自助新村二二○號的大型官舍,檜木香氣四溢,和室的「秀里門」木質軌道上,還深深留著小型船艇尖形底部拖行的痕跡,因此他認為,二戰末期自殺部隊小艇曾經被藏在施設部宿舍裡。小時候他到南海大溝軍港海邊玩耍時,曾經看到許多廢棄的小艇。當他看到自助新村這些舊事物,不禁喚起兒時回憶。

  有了這些推測,呂寅生向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報「西自助新村龜形防空洞是格納壕」的議題,文化局於是召集了舊城文化協會、各相關代表及軍事古蹟專家楊仁江建築師共同會勘。楊仁江認為龜形防空洞入口太小,無法容納自殺小艇;另外兩位學者則認為,必須將防空洞水泥送檢,才能確定建造年代。至於西自助新村龜形防空洞究竟建造於何時?是什麼人建造的?用途是什麼?那時沒有人能提出合理的答案。

  二○一三年底,呂寅生又提出一個更驚人的議題。他邀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前來勘查西門砲台段城牆上的水泥台座,竟發現其可能是日本神社的「本壇」基座。從城牆的階梯可登上眷村居民所認定的西門遺址。他從小就對這個階梯印象深刻。早期眷村的孩童逐日增加,經常有小孩生病。每到週六下午,海軍會派行動巡迴醫療車來村裡看診,因為自助新村人數較多,看診的地點便設在舊城殘蹟的石階邊。他還記得消毒的酒精燈通常放在石階的第三階,第二階放紫色的玻璃藥水罐子,其他棉花和紗布則放在一張大木桌上。這個臨時醫療站前面就是南海大溝,往斜坡下去有座木橋。

  儘管呂寅生和他的朋友提出這個前所未聞的驚人看法,但當時大家都毫無頭緒,眷村也沒有人能解答這些遺跡的來由。隨著眷戶搬遷,西自助新村已人去樓空。由於遺址的發現,而不斷湧現待解的疑問,到底還有沒有人知道過去的歷史?令人感到心急。

 

 

第二章  震洋隊的由來(摘錄)

 

一、第四「金物」── 震撼太平洋的海軍震洋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破壞最嚴重的全球戰爭,死亡人數粗估八千三百萬人,戰場遍及全世界。其中,以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及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四五年九月的太平洋戰爭中開打,此一戰爭又稱大東亞戰爭,改變臺灣命運最多,也讓臺灣人永世難忘。我們對於這段二戰的歷史已然陌生,然而,太平洋戰爭中的「震洋隊」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

  二戰末期,日本已走到山窮水盡、海空難行的地步,不僅深陷中國、太平洋、東南亞的戰場泥淖,戰爭虛耗之下,國力更日趨衰微,國內經濟全被拖垮、瀕臨崩潰,但軍國主義份子仍窮兵黷武,不斷將國民拖入更加凶險的境地。日本大本營最後提出「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全國一億人民成為「特攻隊員」,在盟軍登陸本土時,人人參與戰鬥直至戰死,甚至連裕仁天皇都認可這個口號。於是,大多數日本人便像打了雞血似地,積極響應天皇的號召。

  早在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四月,日本海軍軍令部就提出九種可在空中及水面上、下執行特攻作戰的新武器,並基於保密緣由,分別命名為:「①-⑨金物」。①金物是潛艦攻擊潛艇(蛟龍)。②金物是對空攻擊兵器。③金物是S可潛魚雷艇(海龍)。④金物是「舷外馬達攻擊艇」。⑤金物是自走爆雷、⑥金物是人間魚雷(回天)。⑦金物是電探兵器。⑧金物是反電探兵器。⑨金物是特殊部隊兵器(震海);其中稱為「④金物」的「舷外馬達攻擊艇」便是震洋艇的前身。

  艦政總部主導設計的「舷外馬達攻擊艇」,在考量量產速度後,決定以木材為船體,採用豐田汽車(TOYOTA)製造的四噸貨車引擎為小艇動力,並以達到三十節的最高速度為目標;同時因為載重考量,決定使用二百五十公斤的攻擊炸藥。

  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海軍紀念日,試作艇終於製成;同年八月二十八日,「④金物」命名為「震洋」,正式成為日本海軍的作戰武器。「震洋」一詞,取自明治時代的軍艦「震洋艦」,隱含「一發必中,擊沉敵艦,震撼太平洋」的深意。

  一型和五型的震洋艇分別為單人和雙人座。震洋一型艇長約五.一公尺,寬一.六七公尺,高七十八.五公分,重量約一.四噸,航速約在十六至二十三節之間,航距可達一百一十海里;艇前裝有二百五十公斤的炸藥。震洋艇因載有炸藥而被認定是「自殺攻擊」的武器,但事實上其最初的設計包含舵輪等固定裝置,搭乘員也配有救生衣。換言之,搭乘員可在確定攻擊方向後,自船艇後方快速逃生。不過在敵軍砲火環伺下,即使逃出來,生存機率也非常低。

  震洋五型艇為一型艇的改良型,因為搭載兩名搭乘員,全長增為六.五公尺,寬度增為一.八六公尺,船艇總重達二.四噸,可高達一百三十四HP的馬力,約為一型艇的兩倍;引擎由一顆增為二顆,航速提升到二十三至三十二節之間,航距拉大為一百七十海里。

  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六月,日本海軍在菲律賓海戰慘敗後,完全喪失了西太平洋的制空、制海權。同年七月,日軍頒布大海指四百三十一號令,正式實施「捷號作戰」,要求各軍確保國防要域,以潛艦、戰機、特殊兵器對美軍艦隊展開奇襲作戰,施展「十死零生」的全軍特攻。十月中旬,雷伊泰灣海戰(Ba­le of Leyte Gulf)爆發,由於戰機數量不足,時任日軍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的大西瀧治郎中將決意採用讓國家「起死回生」的特殊戰法應戰,具體作法為:派出裝滿汽油與炸彈的飛機,朝美軍船艦施以自殺式撞擊。十月二十一日,以關行男為首的飛機駕駛員,向美軍航空母艦群發動多次組織性的自殺式攻擊,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的起源。

市長序

局長序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 發現震洋隊遺址 

一、昭和水管的身世之謎

二、西門與防空洞遺跡出土 

三、埤子仔頭震洋隊相關文獻 

四、埤子頭震洋隊基地的前身 

五、埤子頭震洋隊基地配置解密 

六、震洋神社的解讀歷程 

七、震洋隊文章的發表與回響

 

第二章 震洋特攻隊的由來 

一、第四「金物」──震撼太平洋的海軍震洋艇 

二、忠誠與榮耀的日本人──震洋特攻隊的隊員 

三、從機械原理到海上溝通──震洋部隊的訓練 

四、北起韓國,南至婆羅洲──震洋部隊的部署 

五、進駐臺灣本島的十支震洋隊 

六、進駐高雄左營的四支震洋隊 

(一)第二十震洋隊:薄部隊 

(二) 第二十一震洋隊:竹內部隊 

(三)第三十一震洋隊:栗原部隊 

(四)第二十九震洋隊:永井部隊 

七、激戰馬尼拉、沖繩──震洋隊的實戰和殞落 

 

第三章 薄部隊──集訓、成軍到遠颺臺灣 

一、集訓與成軍:川棚魚雷艇訓練所時期 

(一)移轉與赴任──年輕氣盛的薄繁藏部隊長 

(二)不靠譜的「綠色青蛙」──令人失望透頂的震洋艇 

(三)瀰漫緊張氛圍的海軍基地 

(四)驚險萬分的海上襲擊訓練 

(五)魚雷艇訓練與結業 

(六)九州佐世保的婆娑世界 

(七)「二等飛行兵曹」晉升典禮 

二、出征實錄:幾經波折,飄洋過海到臺灣 

(一)搭乘美保丸出征 

(二)誤撞美軍潛艇水雷,隊員下落不明 

(三)大難不死──重返佐世保防備隊 

(四)再次入湯上陸,外宿一夜 

(五)神風特攻隊的犧牲壯舉 

(六)與雙親會面 

(七)搭乘第一東洋丸,再次出征 

(八)九州外海甲板上,美味的罐頭紅豆飯 

(九)浮動水雷的危機──終於通過黃海及臺灣海峽 

(十)進入滿目瘡痍的高雄要塞港 

(十一)你是獵頭族嗎──對臺灣人的第一印象

 

第四章 薄部隊──左營紀事與終戰之後

一、戰時的左營紀事

(一)登陸左營軍港,進駐埤子頭基地 

(二) 整備營舍與格納壕 

(三)部隊裡的歲暮及元旦遙拜式 

(四)初次經歷美軍空襲左營港 

(五)與隊員同遊高雄市區 

(六)左營港的「荒鷲砲台」 

(七)日本海軍的「月光」戰鬥機 

(八)在左營港進行海上訓練 

(九)夜間攻擊訓練 

(十)「緊急集合」烏龍事件 

(十一)美軍船艦以圓木和寬幅網防襲 

(十二)蛟龍潛艇隊 

(十三)在海軍紀念日舉辦角力大賽 

(十四)七英靈的最後 

(十五)一無所獲的失蹤搜索 

(十六)與佐藤少尉罰跑的回憶 

(十七)晦暗的最後一夜 

(十八)美軍大轟炸 

(十九)北壽山油庫大爆炸 

(二十)A-20轟炸機落海事件 

(二十一)基地隊與龜甲彈 

(二十二)公用使與軍餉 

(二十三)行跡敗露的「脫外」事件 

(二十四)從天而降的降落傘新聞 

(二十五)臺灣高砂族隊員 

(二十六)甲飛十六期灣生入伍

(二十七)搭乘員的日常勤務 

(二十八)半屏山與左營街 

(二十九)「櫻壽司」的活潑女店員 

(三十)臺灣的水果 

(三十一)部隊軼事與生活趣聞 

二、終戰、自活與遣返 

(一)終戰時的詔書 

(二)解體震洋艇 

(三)中國軍登陸 

(四)燒毀震洋神社 

(五)日本海軍集中營 

(六)集中營裡的運動會 

(七)戰後高雄港的掃雷 

(八)自謀生活:新港農耕組 

(九)竹山自活的回憶 

(十)薄隊長的終戰紀事

 

第五章 歷史見證者──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 

一、重返左營震洋隊舊地 

二、回想自願當兵的十八歲 

三、左營海兵團的魔鬼訓練 

四、分發前往竹內部隊──第二十一震洋隊 

五、格納壕與工作分配 

六、震洋艇的構造與整備 

七、特攻部隊的飲食與作息 

八、當終戰日到來

九、戰後服務警界逾三十年 

 

第六章 震洋防空壕──自助新村眷戶的生活回憶 

一、就近的颱風避難所──楊維環上校的年少回憶 

二、「不得據為己有」──顧大姊記憶中的鄰居 

三、我家住在城牆邊──李成龍對防空洞的記憶 

四、沒人敢進去的神祕地道──李志強的回憶 

五、防空洞裡的油封車──孟昭光的回憶 

 

第七章 寂靜的古城──震洋隊遺址現況 

一、城牆與砲台上的歷史軌跡 

二、徐家門前的日軍軍魂塚 

三、震洋神社遺緒 

四、震洋防空壕的配置與現況 

五、左營海邊的震洋艇格納壕 

六、第二十九震洋隊所在地 

 

第八章 訪日回溯之旅 

一、搭機前往日本福岡──薄隊長的故鄉 

二、參訪佐世保軍港與八幡神社 

三、參訪川棚魚雷艇訓練所遺跡 

 

註釋 

參考書目

書籍代號:2WXA0029

商品條碼EAN:9789578630437

ISBN:9789578630437

印刷:全彩

頁數:272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