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大寫西域(下):踏遍天山16國,解開烏孫、高昌、且彌等消失古國的歷史謎團

大寫西域(下):踏遍天山16國,解開烏孫、高昌、且彌等消失古國的歷史謎團

作者:高洪雷

出版品牌: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08

產品編號:9789863843238

定價 $420/折扣1冊

缺貨中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中國年度好書榜首

西域是一部打開的巨著,是最值得大寫的地方。

「我在用腳丈量新疆的同時,更在用心感悟新疆,並開始用筆與鍵盤走進新疆。

走進新疆那幽深、神祕、壯闊的歷史隧道,一走就是1600多個日日夜夜。」

                      ——本書作者 高洪雷

 

踏遍天山16國,

解開烏孫、高昌、且彌等消失古國的歷史謎團

  

烏孫——漢在西域最大的姻親國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促使烏孫首領向漢稱臣並且請婚。幾位公主先後遠嫁烏孫,將東西兩個大國維繫在了一起。

▋公主琵琶幽怨多:揚州美人細君公主是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和親公主。過不慣異族生活,,她開始以詩歌寄託自己的心志,吟唱出一首千古銘傳的〈悲愁歌〉,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首邊塞詩。

▋巾幗英雄解憂公主:解憂公主與第二任丈夫肥王翁歸靡共創烏孫盛世,但肥王死後,解憂無奈地第三次改嫁,第三任丈夫狂王泥靡倒行逆施,解憂為自保,不惜策劃一場謀殺「親夫」的陰謀。

 

車師前國∕高昌——絲路明珠的破碎剪影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車師前國和高昌,曾經是互相守望、共同護衛漢朝西域門戶的姊妹城,隨著朝代政權更迭,關係也漸漸變成對立,最後車師前國滅在了高昌手上……

▋唐三藏的頭號粉絲:高昌國王麴文泰收高僧為御弟,為玄奘準備了足夠二十年往返的費用,還修書二十四封給沿途各國要求提供方便,為取經之路護航。

▋被切割帶走的壁畫,流淚的石窟:二十世紀初,各國探險家、考古學家來到吐魯番,肆意切割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吐魯番佛教壁畫,蒼老的洞壁上只剩下沒有瞳仁的眼眶……

 

卑陸與卑陸後國——有關分手的故事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源於烏孫的同胞兄弟,因為一言不合而分手,又因面臨強敵入侵而捐棄前嫌,重新走向聯合。

▋女首領揮淚作別情人,順道把國家也分走一半:卑陸後國之所以從卑陸分出,是因為男女首領相愛容易相處難,女首領率領地的牧民拔帳而去,由於這個政權是從卑陸國分出來的,被史書稱為卑陸後國,這位女首領被稱為卑陸後王。

▋難道她是讓周穆王樂之忘歸的西王母?:當時的西域,擁有女王的國家只有卑陸後國,草原絲路則是周穆王西巡最有可能選擇的通道;而卑陸後國轄區內就有西王母祖廟,至今香火旺盛。卑陸後國女王是否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狐胡——大蒜的故鄉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狐胡國中心柳谷,位於連接天山南北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非同小可。

物以稀為貴,西域野草成漢皇室獨享珍饈: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途中遭到匈奴人下毒,一行人渾身浮腫,腹瀉不止。他們在帳篷周邊發現一種野草,入口辛辣,但眾人的不適卻因此得到緩解。多年後,這種野草竟成為漢宣帝皇后許平君餐桌上的佳餚。

 

還有車師後國、車師都尉國、狐胡、車師後城長國、蒲類、蒲類後國、郁立師、卑陸、卑陸後國、劫、東且彌、西且彌、單桓、烏貪訾離、烏孫等十餘國的精采故事……

 

【全系列共三冊】

大寫西域【第一部全視角西域48國通史】(上):走進絲路南道11國,解開樓蘭、精

           絕、于闐等古國崛起與殞落的歷史謎團

大寫西域(中):尋訪蔥嶺10國、絲路北道11國,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大寫西域(下):踏遍天山16國,解開烏孫、高昌、且彌等消失古國的歷史謎團

 

【本書特色】

  1. 首部全景式西域史話:漢初,是西域文明史生機勃發、群星璀璨的黃金時代,經作者仔細查閱、反復甄別,發現西漢西域都護府統轄範圍內的綠洲城邦國家共48個,本書依地理位置區分為:絲路南道11國、蔥嶺10國、絲路北道11國、天山16國,是目前市面上收錄國家最多、最全面的西域史話。

 

  1. 資料來源廣泛且全方位: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地質學╳氣候學╳西域學╳古代宗教文化學╳民族關係史╳古代戰爭史,本書吸收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以歷史事實為基本框架,在符合歷史本質的原則下,發掘歷史的真相

 

  1. 寫作生動,趣味盎生:既有故事,亦有傳奇,最具體生動的文學描述,對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和疆域變遷,具有非常突出的獨創意義。

 

  1. 填補西域人文史和歷史紀實文學空白的鉅著:本書具有很高的歷史學、文化學、邊政學、民族事務治理學、歷史地理學和國際關係學研究價值。

 

  1. 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西域48古國歷史年表】、古地圖、歷史文物、人物圖片,一舉滿足你對西域歷史的無限想像。

高洪雷

生於196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山東新泰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史學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表散文、隨筆、專著,作品有《另一半中國史》《另一種文明》《樓蘭啊樓蘭》《風骨中國》等,代表作《另一半中國史》已被譯成維吾爾文、蒙古文、柯爾克孜文、錫伯文、韓文等多種文字出版。

車師前國(高昌)——絲路明珠的破碎剪影

 

◎麴文泰患「大頭症」,賭上祖宗基業與唐叫板

 

高昌王麴文泰執政前期,對唐還是十分恭敬的。從上臺的第二年——武德七年(六二四年)開始的六年中,他多次遣使入唐貢獻。特別是貞觀四年(六三年),他還親自蒞臨長安。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次入唐。時值冬日,他路經陝西、甘肅,但見城邑蕭條,農村破敗,哪還有一絲隋煬帝時代的繁華。抵達長安後,儘管受到李世民的盛情款待,他的王妃宇文氏也被賜予李姓,但他對中原王朝已經失卻了此前的敬慕與熱情。

從貞觀八年(六三四年)開始,麴文泰再也沒有向唐派出使者。五年不向唐貢獻,無異於遞交了絕交信。這種可怕的跡象,連高昌重臣張雄都焦慮不已,他多次面見麴文泰,請求不要有任何偷安和獨立的奢望,趕緊派出使者到唐朝覲。對此,麴文泰無動於衷。

不貢獻還不足以與寬大為懷的唐交惡。接下來,麴文泰的所作所為愈來愈離譜。隋末大亂時,曾有許多中原人進入東突厥避難。東突厥被唐擊敗後,這些避難的中原人又大量流亡高昌,被麴文泰如數充軍。當時,唐曾用重金贖買這些中原人口,後來又三番五次地詔令高昌遣返這些漢人,但麴文泰根本不予理會,連解釋的話也懶得說。應該說,這是高昌與唐交惡的開始。

 

■麴文泰不服管束,結盟西突厥,欲與大唐脫鉤

 

更過分的是,麴文泰找到了新盟友——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並與之鄭重相約:一國有難,另一國當全力救援。

麴文泰認為,這是一個讓自己不再懼唐的盟約。於是,他開始玩火,開始藐視一切,開始蛻變為一個自我膨脹、目光短淺的人。而他鬧出的最大事件是公開劫掠焉耆國。

起因還是絲路。「伊吾道」開通後,高昌利用自身的交通樞紐地位,肆意抄掠西去東來的使者與商旅,使得這條繁忙而誘人的絲路幾近停滯。貞觀六年(六三二年),焉耆王向長安派出使節,請求恢復隋末以來被阻斷的大磧道——「樓蘭道」,也就是從焉耆南下,沿孔雀河東去,經羅布泊北沿直達玉門關的絲路北道。這條路一旦恢復,就可以擺脫對北新道的依賴,如此對於靠商貿發財的高昌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聽到這個消息,高昌立即出兵突襲焉耆,一番掠奪之後撤回。

貞觀十二年(六三八年),高昌再一次劫掠焉耆。

次年,唐向高昌派出了問罪使李道裕。因為高昌的罪行已不限於一再掠奪焉耆,他們還疏於朝貢,未盡藩臣之禮;而且擅自更改元號,官職的名稱也模仿唐。

照理說,麴文泰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地表演一番,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拿出一堆拿得出門的理由,順便表示一下對唐的忠心,甚至擠下一兩滴委屈的眼淚。但他不是一個演技派,而是一個本色演員,喜怒皆形於色。尤其是,他對唐根本就不服氣。

見到李道裕,麴文泰的臉拉得比驢臉還長,只見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鷹飛於天,雉伏於蒿,貓遊於堂,鼠噍於穴,各得其所,豈不能自生邪!」意思是說,強大的鷹、貓與弱小的野雞、老鼠一樣,都有自己獨立的活動區域,難道我們不能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嗎?

殊不知,話說出去之前你是話的主人,話說出去之後你就成了話的奴隸。人通常需要花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數十年時間學會閉嘴。可見,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李道裕見對方把話說到這個分兒上,便不再白費口舌,而是氣呼呼地回國覆命。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世民仍對麴文泰抱有期待,再次派人送信到高昌,試圖說服對方認清時局,並邀請他來長安會面。只要他肯前來,一切既往不咎,關於通商路線也可以細細磋商。即使恢復西域北道,經由高昌的「伊吾道」也不需要廢棄不用,因為有兩條路總比一條路方便吧。

接到李世民的親筆信,麴文泰假託生病拒絕入朝。這時的麴文泰形同一個賭紅了眼的賭徒,他明知道沒有必勝的把握,卻把幾代人辛勤積攢的老本連同自己的大好頭顱全部賭上。他所看到的未來是,第一,李世民不下注;第二,即使李世民下注,幸運之神也會眷顧一次自己。也就是說,一切全憑僥倖。

對於高昌的輕慢與自大,忍無可忍的李世民終於出手了。

一場改變西域千年格局的較量如期而至,戰爭的陰雲從長安上空滾滾撲向數千里外的高昌。

這是一個層層遞進的歷史故事,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起承轉合,它不是一個特定時代的孤立片段,而是一齣由麴文泰、李世民主導,由無數像張雄、麴智盛、李道裕、侯君集一樣的文臣武將參與的大戲,懸念叢生,又驚心動魄。

 

唐太宗怒發十五萬步騎兵討高昌,史學家嘆空前盛況

 

貞觀十三年(六三九年)底,李世民力排眾議,下詔遠征高昌。詔書上說:「原先考慮文泰舊有入朝貢獻之誠心,不忍加以兵革,因此遣使勸慰,希望他能自新,可惜麴氏怙惡不悛,如此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況且現在西域各國無不希望殺之而後快,朕只能順應民心,替天行道,以懲不法之君,解救無辜之民。」詔書最後警告說:「如果文泰能夠俯首請罪,朕可保你性命;其餘臣民如能棄惡歸誠,朕也將一起加以撫慰,從而讓人們明白逆順之理。如果文泰膽敢抗拒王師,便休怪我以大兵之勢致上天之伐。如此清楚地告訴你,使你能知會朕的用意。」

李世民任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交河行軍大總管,負責統帥西征大軍。西征大軍共分六軍,總人數超過十五萬。中軍由侯君集親自統領,前軍由交河行軍副總管姜行本、總管阿史那社爾率領,左軍由總管牛進達率領,右軍由總管薩孤吳仁率領,後軍由交河行軍副總管薛萬鈞、總管曹欽率領,另有交河行軍副總管契苾何力率領突厥騎兵協同中軍進軍。在這樣一個空前鼎盛的陣容裡,士兵出身的侯君集足智多謀,工匠出身的姜行本善於攻城,突厥出身的阿史那社爾熟悉地理,其餘的將領無不身經百戰。因此史學家感嘆:「秦漢出師,未有如斯之盛也。

大漠瀚海中,孤煙落日下,大唐十五萬步騎兵猶如一條鋼鐵巨龍,捲起遮天蔽日的滾滾沙塵,浩浩蕩蕩地穿越河西走廊,衝入那亙古不變的蒼茫西域,拉開了唐帝國進軍高昌的序幕。

面對這樣一支人數眾多、將星雲集的大軍,國民總人數僅僅是這支大軍五分之一的高昌國還敢頑抗嗎?

 

 

摘文2

 

卑陸與卑陸後國——有關分手的故事

 

◎女首領揮淚作別情人,順道把國家也分走一半

 

很久以前,甘河子鎮南部有六條發源於博格達山冰川的河流,從東到西依次是黃山河、白楊河、甘河子河、四工河、三工河、水磨溝,並排著流入北部的準噶爾盆地。河邊綠樹成蔭,青草依依,百鳥啾啾,馬羊成群,根本沒有今天所看到的一絲荒涼。那時,修建萬里長城的秦始皇還沒有出生,這裡就生活著兩個勤勞勇敢、親如兄弟的牧民首領,他們繼承了古塞人的剽悍和強壯,縱馬揚鞭趕走了外來勢力,在白楊河邊建立了一個名叫卑陸的小國。

地盤雖小,國民也不多,但他們每天對著聖潔的博格達峰祈禱,喝著瑤池裡流下來的聖水,放牧著他們的牛羊,開始嘗試開墾一些荒地,播種一些糧食,希望過上安定美滿的生活。

光陰荏苒,歲月無情。有一天,兩位首領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於是商定,把共同建立起來的國家連同自己的夢想一起交給了下一代——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男孩和女孩是青梅竹馬,比翼齊飛。長大後,他們帶著國人在白楊河兩邊種下愈來愈多的楊樹和莊稼,卑陸國在他們手中日益興盛,人丁增加到兩千以上,能夠上馬征戰的騎士也接近了一千人,成為天山北部誰也不敢怠慢的一個強國。他們看著幸福的牧民、成片的綠樹和成群的牛羊,心頭漾起無比甜蜜的滿足。博格達一天比一天聖潔,瑤池水一天比一天純淨。

直到有一天,準備結婚的男孩和女孩起了爭執,他們為成家以後應該把家安在白楊河東岸還是西岸爭執不下。一直生活在白楊河至黃山河之間的男孩,對相伴了十幾年的一草一木有著深深的眷戀,並且認為,成家以後去女孩的白楊河西岸僅僅只是一河之隔,所以無論如何應該把他們共同的家建在東岸。而成長在白楊河西岸的女孩也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們未來的家應該安在西岸。為此,他們不停地爭執、相持,彼此不退讓,直到走向最後的決裂。

每個人性格的養成必有其深刻的家庭與社會背景。這一男一女,各自成長在部落首領家庭,都是理所當然的首領繼承人,接受的是獨立自主的教育,耳濡目染的是祖先南征北戰的英雄故事,因而也形成了捨我其誰、睥睨群雄的鮮明個性。別說是那位身手矯健、雄心萬丈的少男,就是那位少女也早已傲雪迎霜,不讓鬚眉。因此,我們不能拿漢族的男尊女卑觀念來衡量這對男女,更不能以漢族婦女足不出戶、笑不露齒的標準來要求這位女首領,因為在游牧民族中並不乏衝鋒陷陣的女騎士,女性國王在戰國之前的游牧民族裡也不鮮見。讓周穆王樂而忘歸的西王母、讓居魯士丟掉腦袋的馬薩格泰女王托米麗司就是最著名的兩位。

「讓我做你的女人可以,但讓我住在你的地盤上不行!」卑陸國女首領對男首領說。

「為什麼不行?」

「因為我有自己的牧民,他們世世代代沒有離開過自己的首領。」女首領斬釘截鐵,繼而反問男首領:「你能住到我那裡去嗎?」

男首領臉漲得通紅,堅定地搖搖頭。

美麗矯健的女首領眼含淚珠起身而去,連同披在她肩頭的美麗晚霞。聽著帳外那熟悉的馬蹄聲漸行漸遠,大帳裡的男首領淚眼婆娑,捶首頓足。你可能會問,為了愛,他們中的一個難道不能做出一點讓步嗎?答案是殘酷的,英雄可以相惜,但不能相守。

第二天清晨,女首領率領她的四百餘戶牧民,從白楊河西岸拔帳而去,向西來到今阜康市九運街鎮、水磨溝鄉附近的山谷,這個山谷時稱「番渠類谷」。

原本是一片葉子的晃動,卻讓生息相關的兩棵樹隔河相望,黯然凋零。由於這個政權是從卑陸國分出來的,所以被史書稱為卑陸後國,這位女首領被稱為卑陸後王。

雖說是後國,但其實並無嚴格的前後之分。從傳統歷史角度來說,一般後國的成立是在前國滅亡之後,而卑陸後國則不然,它不過是一對相愛至深而不懂謙讓的情人間的矛盾產物罷了。

 

◎自由的女王樂不思蜀,獨留情人暗自神傷

 

卑陸後國所在的區域,南抵天山的天池,北到準噶爾盆地南緣的綠洲,東到甘河子河谷,西與劫國相接,是一個比原來的游牧區還要富庶、美麗的地域。

在這裡,女王有了施展政治抱負的天地,她手下的人丁也迅速興旺起來,整個國家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景象。而她畢竟是一位成熟的女人,是一位嘗過愛之甘甜的女人,她不僅要滿足生理的需要,更要培育自己將來的繼承人。漸漸地,她裂痛的心不僅重新修復,而且變得富於彈性,如同水一樣的自由、靈動與率性,打開了心結,放開了手腳,可舞蹈,可奔走,可生兒育女。

很快,番渠類谷傳出消息,女王懷孕了,讓她懷孕的是手下的一名將軍,人長得並不英俊,黑得像焦炭一樣,壯得如野牛一般,但對女王言聽計從。還有人暗中嘀咕,當這位黑將軍外出巡查時,有一個靈活得像猴子一般的騎士夜裡鑽進女王的大帳。甚至有人總結說,女王喜歡的男人共有兩種類型,一要壯實,二要靈活,但前提是要聽話,她最不喜歡中看不中用的奶油小生。

她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情感,有了不受羈絆的自由。如此一來,就容易理解女王為什麼不結婚了。在她看來,這個部落的男人都屬於她,而她不專屬於任何一個人。顯然,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也是女人主宰的世界規則,如同中原的皇帝有無數的妻妾一樣。

消息傳到白楊河東岸,那位仍夜夜祈禱女情人回頭的卑陸國王,也無奈地結婚了。

女王所處的時代,應該是戰國之前,也就是中原的西周時期。基於此,一個念頭突然浮現我的腦海;這個念頭讓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大腦裡第一次跳出這個想法,還是在天山之巔的天池。

 

【天山古國特輯】

◎吐魯番出土的〈墓主人生活圖〉

◎漢朝中亞各國位置圖

◎世界眼中的新疆

◎〈南瞻部州萬國掌菓之圖〉中的西域

◎西王母傳奇

漢朝公主和親烏孫傳奇

◎高昌古國傳奇

◎柏孜克里克壁畫

 

【第四部】天山十六國

 

【天山古國各朝代國名演變】

 

【第三十二章】 

車師前國(高昌)——絲路明珠的破碎剪影

車師原本是建立在有「世界最美肚臍」之稱的吐魯番盆地的廣大國度,

由數個從西方遷徙而來的古歐洲人種組成,

卻因為匈奴與西漢近半個世紀的爭奪戰而一分為四,車師前國便是其一。

車師前國的歷史除了隨著中原王朝與草原霸主的勢力消長而起伏外,

最密不可分的或許就屬與它翹首相望的高昌,

最後,車師前國甚至可以說是滅在了高昌手上……

◎東部天山最早的主人

◎漢匈五爭車師,將車師一分為四

◎攜手走過兩千年,交河的姊妹城――高昌壁

◎匈奴大軍壓境,校尉府上演叛將喋血

◎東漢與西域的三絕三通

◎五胡內遷擾亂中原,高昌得利成世外桃源

◎克服人禍與天災,高昌滅車師前國成絲路明珠

◎隋唐兩代華容公主,搭起高昌與中原的橋梁

◎國王收高僧為御弟,為取經之路護航

◎麴文泰患「大頭症」,賭上祖宗基業與唐叫板

◎千年燦爛文明化為一堆廢墟

◎流淚的石窟,控訴那段被屠毀的歷史

【車師前國(高昌)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三章】 

車師都尉——位置決定態度

這是一個小到不知從何說起的微末小國,

因為生活在漢屯田根據地周邊而不得不依附漢朝,

卻也因此受漢認可而列入西域諸國之一。

短短不到百年的國祚,隨著王莽退出西域而終結,

自始至終都只能做個跑龍套的角色。

◎這樣也稱得上是國家嗎?

◎不得不依附漢朝的龍套角色

【車師都尉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四章】

狐胡——大蒜的故鄉

一個比車師都尉還小的小國,

卻受漢朝冊封了輔國侯及左右都尉,足見其價值不容小覷。

可惜儘管如此,它仍在大國夾縫中,一不小心就被滅了,

而今它在歷史上最常被提及的是,張騫在那裡發現了大蒜……

◎救了張騫一命的野草

◎連接天山南北,狐胡注定為野心犧牲

【狐胡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五章】

車師後國——天山北麓一霸

雖然同樣是從車師分裂出來的親兄弟,

車師後國卻因為是匈奴扶持起來的政權而與車師前國誓不兩立。

車師後國倚靠匈奴先是成為「車師六國」新盟主,後又晉身「西域八強」,

相比車師前國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到了南北朝柔然崛起,車師後國也被柔然扶持的高昌吞併,

諷刺的是,這個高昌,其實是涅槃重生的車師前國……

◎漢匈爭天山霸權的副產品

◎阻礙新道開通,車師後王姑句枉死刀下

◎王莽再開殺戒,逼車師後國舉國投奔匈奴

◎車師後王涿鞮壓錯賭注,得了美人,掉了腦袋

◎政壇「黑哨」埋下陰影,東漢再回不去西域了

◎柔然鐵蹄西來!繼匈奴之後的草原霸主

◎鍛奴請婚被拒,怒殺主人自己當家

◎李世民降東西突厥,設安西都護府坐鎮西域

◎庭州,大唐監視西突厥的眼睛

◎西突厥又叛!都護王方翼孤軍守天山北麓

◎武曌後悔了,加碼復活西域都護府

◎安史亂起,大唐英魂枉斷潼關

◎二庭入關勤王,唐六十萬大軍反成絆腳石?

【車師後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六章】 

車師後城長國——駐屯軍衛星國

此處原本只是屯田壁的規模,

卻由於漢朝與匈奴的競爭而被抬舉為國家,

作為車師後國與匈奴之間的楔子,兩邊防範,

不過正因為它是完全由漢扶植起的政權,

無可避免地也隨著西漢與新朝退出西域而滅亡。

◎漢元帝的新舉措,促使西漢走向衰亡

◎與漢朝駐屯軍共存王的短命之邦

【車師後城長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七章】 

蒲類——飲馬巴里坤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蒲類國因為地緣關係而得烏孫與匈奴撐腰,進而成為天山六國小盟主,

卻也因此引匈奴與漢朝爭奪,成為湮滅無數英魂的西域火藥庫。

命運一點不由己的蒲類國,

就在中原王朝與草原霸主的手中易來換去地走完了自己的歷史,

如今僅剩白衣詩人駱賓王的〈夕次蒲類津〉可供憑弔……

◎有烏孫與匈奴撐腰的山北六國小盟主

◎夜路走多遇到鬼,夾縫小國躲不開的厄運

◎古稀老將趙充國孤軍直搗匈奴,打通草原絲路

◎休息夠了!劉莊決心征討匈奴,重建前漢威勢

◎初試鋒芒,班超前進西域的起點

◎枕山帶海、險扼全疆的西域火藥庫

◎任尚一生征戰英名,毀於西域一朝圍困

◎亂雲飛渡,東漢末年的蒲類國

◎釘在絲路要津上的大唐伊吾軍

【蒲類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八章】 

蒲類後國——山北「老人國」

與同宗的烏孫或是前身蒲類不可相提並論的小國,

由老弱逃難者組成,因戰禍而建立,或許也滅亡於兵災,

可惜緣由已不可考,因為歷史對它的記載實在太少。

但在它曾經建國的風水寶地上相繼蓋起了一座座堡壘,

唐朝的獨山守捉、元代的獨山城、大清的穆壘城,

世世代代堅守著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

 

◎由倖存者組成的老人國

◎唐元兩朝重要軍事堡壘:獨山守捉

◎岳鍾琪破三十九歲魔咒,白髮平定西域

【蒲類後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三十九章】 

郁立師——月氏的分支

郁立國的歷史與其說是短暫,不如說是悲戚。

它先是被西逃的同宗兄弟月氏洗劫一空,不得不遠走天山北麓,

後來又被拜把兄弟車師後國利用之後吃乾抹淨,

就如同《格林童話》中貓與老鼠的故事,直到死前才幡然醒悟。

◎郁立師的起源――東來說與西來說

◎逃離天堂駐足山谷,郁立師加入山北六國

◎郁立國養貓為患,成為被吃的老鼠

【郁立師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四十章】 

卑陸與卑陸後國——有關分手的故事

卑陸與卑陸後國或許是西域最具愛情色彩的國度。

相傳卑陸後國之所以從卑陸分出,就是因為男女首領相愛容易相處難,

而建立了卑陸後國的女首領,還可能是周穆王念念不忘的瑤池西王母。

雖然等到兩國為了對抗強敵再度結合時,女首領已經故去,

但她的後代與舊情人終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直到三國。

◎女首領揮淚作別情人,順道把國家也分走一半

◎自由的女王樂不思蜀,獨留情人暗自神傷

◎難道她是讓周穆王樂之忘歸的西王母?

◎強敵壓境,兄弟國為求生存再度攜手

【卑陸與卑陸後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四十一章】 

——是個時間概念嗎?

這是一個被記入西漢史書、也受到西域都護府認可的國家,

但它卻彷彿天外飛來,又突然人間蒸發一般,

無人知曉它從何而來又去了何處,甚至連離去的時間都是個謎,

只留下一個充滿懸念的名字――劫。

◎一個以「劫」為名的傳說國度

◎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去向何處

【劫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四十二章】 

東且彌與西且彌——嘗嘗班勇的大刀

東、西且彌雖為同宗同源的兄弟國,個性卻大相逕庭。

東且彌張揚跋扈,周旋在漢朝與匈奴之間玩兩面手段,

西且彌低調謙和,安靜得連史書都鮮少記上一筆,

但性格不同也終究是兄弟,沒想到東且彌某天突然失心瘋吃了西且彌,

結果惹得班勇不開心而掉了腦袋。

◎東且彌王玩兩面手段,被班勇大刀砍下腦袋

◎松下問童子:西且彌國在哪裡?

◎公主的腳印,為西且彌留下歷史痕跡

◎消失在沙漠?步上精絕與樓蘭的後塵?

◎達坂城的姑娘唱出東且彌的哀婉與遺憾

【東且彌與西且彌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四十三章】 

單桓——西域最小的國家

這是一個可謂奇葩的國度,

不僅因為它人數最少、國家最小,

更因為它明明是第一個在天山北麓建城、從游牧轉為農耕的部族,

卻寧願好吃懶做等著被人消滅,

而它的末日也一如預期地速速來到……

◎多虧霍去病驅趕,城郭小國青史留名

◎天山北麓最早也最袖珍的小城

◎國王「無為而治」治出一個懶死的國家

【單桓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四十四章】 

烏貪訾離國——瑪納斯河畔的匈奴

關於烏貪訾離國,史書上似乎有跡可循,

它是匈奴的一支,西漢時投降西域都護,就被安置在瑪納斯平原上。

但現今的考古工作者卻找不到烏貪訾離國曾經存在的痕跡,

而且它從投降西漢到被班固寫入漢書,人口不增反減,僅剩不到七分之一。

雖然表面上它亡於車師後國,但是否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

早早注定了烏貪訾離滅亡的命運?

◎烏魯木齊的前世?

◎亡秦者胡也!一句讖語開啟胡漢千年爭戰

◎難道只是遠古的夢境

【烏貪訾離國小傳&歷史簡表】

 

【第四十五章】 

烏孫——漢在西域最大的姻親國

烏孫的歷史幾乎可以說是由兩個部分組成,

一個是歡天喜慶的和親;一個是腥風血雨的刺殺。

歷代昆彌大多都有一位胡夫人與一位漢夫人,

兩位夫人分別產下具有匈奴血緣與漢朝血緣的子嗣,

哪一邊的子嗣繼承昆彌,也就意味著烏孫傾向哪一邊。

這樣的矛盾衝突導致它從內到外難有安寧之日。

◎眼見為憑!烏孫派使隨張騫東返見識大漢繁華

◎揚州美女為西域蠻荒帶來東方文明

◎解憂展巾幗英雄之姿,與肥王共創烏孫盛世

◎眼看烏孫即將到手,郅支殺漢使自毀長城

◎你方唱罷我登場,刺殺成癮的烏孫政壇!

◎柔然趕盡殺絕,烏孫殘餘加入哈薩克

◎哈薩克汗國的噩夢與美夢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重現古代陸運繁榮

◎曾紀澤虎口索食,晚清難得的外交榮光

【烏孫國小傳&歷史簡表】

 

後記

 

書籍代號:0NEV0048

商品條碼EAN:9789863843238

ISBN:9789863843238

印刷:單色

頁數:32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