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中華民國在台灣(2冊套書)意外的國度+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中華民國在台灣(2冊套書)意外的國度+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The Chiang Ching-kuo Era: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in the Cold War

作者:林孝庭(Hsiao-ting Lin)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21-06-23

產品編號:8667106512398

定價 $970/折扣2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

 

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人為的因素或歷史的必然?

還是一連串偶發事件與無心作為下的歷史巧合?

 

  《意外的國度》探討「中華民國在台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而這個歷史過程中,美國所扮演的角色又如何轉變。台海兩岸兩個中國政權的存在──一個控制中國大陸,一個控制台灣島──常被理解為中國內戰不可避免的結果。蔣介石的國民黨遭毛澤東擊敗後逃到台灣,建立一個與中共相抗衡的國家,從而創造出國際間棘手的「兩個中國」難題。《意外的國度》挑戰這個傳統說法,帶領讀者從新的視角檢視近代台灣的創建與形塑。

  台灣的政治地位從一開始就充滿曲折。此島於甲午戰爭後割讓日本,二次大戰期間同盟國承諾蔣介石,日本戰敗後台灣會還給中國。隨著國共內戰轉為不利於國民黨,美國的決策者重新評估是否繼續支持蔣介石,於是「台灣託管論」開始盛行。之後冷戰對立和擔心台灣落入共黨之手,又使華府調整其政策。但美國對以台灣為最後根據地的中華民國的支持,仍然模稜兩可。台灣這個雖未享有完整主權但實質上存在的國家,得奮力在國際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

  本書作者林孝庭以中、英文檔案史料為基礎,包括蔣中正總統文物、國民黨黨史資料、蔣介石私人日記、宋子文專檔與美國國務院、中央情報局等相關文件檔案,嘗試描繪出「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段關鍵時刻的另一種歷史風貌,跳脫我們過去所普遍認知的框架,來重述這一段歷史。本書主張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在台灣形成的歷史過程,遠比過去學界所認知的,要更為複雜與詭譎,其中摻雜著許多以往為人所忽略的歷史因素與因緣際會。這個過程歸於諸多因素,包括二次大戰與戰後許多鮮為人知的,即興式的、未預先設定的、充滿著個人色彩的政策制訂與規畫,甚至蘊藏著歷史意外與巧合。「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形塑過程中,還充分體現出美國政府官方與民間諸多人物,其所曾經扮演過的複雜關鍵角色,同時也與二戰後至冷戰初期,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問題,究竟如何與國民黨政權的崩潰和內部權力鬥爭,發生緊密關連。

  從1945年到1954年這短短十年裡,台灣從日本的一塊殖民地,成為戰後中國的一個省,再從中國邊陲島嶼,轉變為幾乎潰亡的中華民國最後一塊領土根據地,以及國民黨政府最後的權力據點,台灣成為中華民國反共中樞的歷史過程,是意外、偶然、極富戲劇性與不確定性。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當中、美、英同盟國三巨頭共同討論台灣與澎湖的前途時,沒有人能夠預見,短短十餘年內,台灣會有如此劇烈的演變。在此過程中,美國的角色,上自政府組織下至許許多多個別人士,其政策規劃與制定、諸多大膽的假設與曾經被束之高閣的建言、對國共內戰「錯誤」的局勢推論,其許多的作為與不作為,都對台灣的政治前途,帶來深遠影響,也對形塑「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關鍵時刻,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1949年以後與由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不相統屬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形塑,其過程蘊含著許多機緣巧合,與國民黨政府營內部的政治傾軋,國共內戰,以及與冷戰開始後國際強權在東亞地區的地緣戰略與決策,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

  進入二十一世紀,兩岸關係的起伏,已成為影響東亞地區國際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民進黨首次執政所造成兩岸關係的低潮,到國民黨重新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快速發展,再到民進黨二度執政所帶來雙方未來關係的不確定,面對世局,今日我們重新探索半個多世紀以前,兩岸隔海分立的格局如何產生,中華民國如何在台灣島形塑,以及美國在此一歷史過程中如何扮演其角色,可謂正逢其時,本書各章節之討論,將有助於思考並回答這些重要議題。

 

《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

 

1949-1988年蔣經國的從政經歷與權力之路,

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各方面發展的縮影。

 

  2020年2月,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正式對外界公開蔣經國私人日記,這是繼2006年蔣介石日記開放後,另一件引起全球華人社會與學術界矚目的盛事。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中華民國總統任內離世後,三十多年來,其歷史地位與評價仁智互見,也引發不少討論。本書作者林孝庭以大量中、英文檔案史料為研究基礎,包括蔣經國日記的新材料與台、美、日、英新解密檔案,揭示1970年代起,當國際政治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國府失去代表「中國」的正統地位後,台灣從威權統治逐步走向政治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曲折進程。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國際兩極對抗的態勢,維持在台統治的正當性。

  第一篇以三個章節窺探蔣經國與台灣的軍事情報、軍隊政工、國家安全、敵後工作的關聯,及其與美國情報機構──主要為中央情報局──長達三十年的愛恨糾葛,從五○年代初期到七○年代他主掌國政後發生的諸多爭議。台灣時期蔣經國的政治生涯始於情治、特務、敵後與軍隊政工,受命督導情治工作,對五○年代白色恐怖所應負的政治責任也無從迴避。若將時間回溯至半個多世紀以前,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當時參與其中的蔣經國,其內心的想法究竟為何?

  第二篇以四個章節探討蔣經國與1949年後台灣的對外關係,其中台灣與蘇聯秘密外交的開展,以及蔣經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本書關注的焦點之一。六○年代起中、蘇共發生嚴重分歧,雙方的關係江河日下,同時間美國朝野謀求改善與北京的關係,而對美、台關係帶來負面的影響,讓台北與莫斯科在各自利益的考量下,逐漸接近並建立起接觸的管道,試探雙方合作的可能性。於是,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之間的地下交往,年少留學蘇聯的蔣經國便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國府冒著來自華府可能的不良反應,以及違背數十年來自身意識型態的教條與宣傳,而開展這段大膽的外交冒險與嘗試,其來龍去脈究竟為何?兩蔣父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七○年代蔣經國主政之後,台、蘇關係又呈現何種面貌?這些問題都成了待解之謎,也是本篇的焦點。

  第三篇的三個章節探討蔣經國與台灣民生經濟建設、政治民主化、本土化與兩岸關係等議題的關聯。小蔣啟動國民黨本土化的工程,以及台灣逐步自威權統治走向民主化,無疑是一條漫長、艱辛而曲折的道路。四十年來,蔣經國從最初主掌情治特務工作、參與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經歷七○年代國民黨的正當性遭嚴重弱化,以及隨之而來風起雲湧的海外台獨運動與島內黨外勢力的急遽發展,直到八○年代他著手開啟全面民主化,其心路歷程與內心轉折為何?在台灣生活大半輩子之後,他對於島上總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本省籍民眾,是如何理解與認知?來自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壓力,對於他處理省籍問題、台獨運動、本土化與民主化又發生了什麼作用?終其一生,蔣經國無法全然拋開一九四九年以前大陸時期所留下來的憲政法統框架,以及父親留下來的「光復大陸」之沉重包袱,而主政後所面對的諸多內外艱困挑戰,又迫使他必須逐步讓政治走向「可控」與「有限」的在地化,並接受伴隨民主化而來的諸多政治遊戲規則,對於出身且得益於威權體制的蔣經國,其內心的痛苦轉折與體悟為何,將是本篇關懷的重點。

  縱觀1949至1988年蔣經國的從政經歷與權力之路,何嘗不是二戰後中華民國在台灣各方面發展的縮影。

林孝庭

1971年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東方學部博士,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美國舊金山大學環太平洋研究中心傑出訪問學者,2008年獲選為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院士。自2007年起獲聘為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2010年起出任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近代中國政治、外交、軍事、邊疆與少數民族問題、冷戰時期美、中、台三邊政治、外交與軍事關係等。

主要論著有《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西藏問題:民國政府的邊疆與民族政治(1928-1949)》(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 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 1928-49)、《現代中國的民族邊界:西方之旅》(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9-1988》等中、英文專著,以及中、英、日文學術期刊文章、專書章節、史料彙編、會議論文、百科全書詞條與書評等百餘篇。

意外的國度

第八章 打造海島反共堡壘(節錄)

 

  韓戰爆發前後的一段時間裡,當美國海軍退役上將柯克在遷台後的中華民國軍事與安全決策制定過程中,扮演一個獨特角色之際,華府杜魯門行政當局也悄悄地展開對台政策全面評估。一九五○年一月,當美國官方公開聲明準備靜候國共內戰局勢「塵埃落定」、實質上棄蔣介石所領導的台北國民黨政府於不顧時,其所持的重要理由依據之一,乃是寄希望於中國式「狄托主義」的出現,期待毛澤東終將與蘇聯共黨有所區隔。然而一九五○年二月間《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幾乎打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可預見的未來裡,走上「中國式狄托主義的可能性,莫斯科與北京的結盟,也促使華府決策者必須重新評估對華政策。此一重新評估的結果,是一九五○年四月間的《國家安全會議第六十八號政策文件》,這份文件不僅深深影響杜魯門與往後的幾任美國總統,更讓美國深陷於亞洲泥淖。在這份文件裡,美方認定共產主義乃是一個內部協調一致的全球性運動,這也意味著其立場已否定圍堵政策倡導者喬治.肯楠(George Kennan)不斷強調的,美國必須能夠區分全球重大與邊陲利益之間差別的警言。再者,這份文件受到蘇聯研發首顆原子彈,甚至可能進一步製造氫彈的刺激,因而主張美國國防預算應增加兩倍,如此方能對抗蘇聯對全世界的企圖與野心。

  華府的這份新政策文件,對於美國的東亞政策,包括其對台政策,也產生強烈的衝擊。根據此份文件所闡述,「歐洲」將是蘇聯的頭號目標,莫斯科強烈希望能夠主導整個歐陸,然而該文件卻警告稱,蘇聯在「亞洲」的機會卻是最大的。許多華府高層開始認為,隨著中蘇締結同盟條約,美國想要利用北京與莫斯科之間的矛盾而獲取戰略利益,將只能成為一個長程目標,反之,中蘇共的結合,讓阻止美國介入台灣的因素也消失了。 甚至北京與莫斯科之間軍事同盟關係的出現,強化了台灣對於美國在圍堵與反制共產黨集團於亞太地區擴張上的重要地緣價值。 設想,如果蘇聯空軍取得台灣並以之為其作戰基地,則駛往西太平洋的蘇聯潛艦便能利用台灣作為掩護,如此一來,美國將很難封鎖住沖繩與台灣之間三百六十英哩的缺口,以及台灣與菲律賓之間一百英哩的缺口。若將台灣置於美國的掌控之下,則將可蘇聯海軍力量封阻於東海。一旦台灣落入中共手裡,蘇聯潛艦將可自由往來於東海與太平洋之間。想到這裡,連華府行政當局那些原本主張可以犧牲台灣以換取與毛澤東新中國建立關係的官員們,也改變主意,同意美方應當努力保持太平洋第一島鏈屏障的完整性,以鞏固美國安全利益。

  隨著《國家安全會議第六十八號政策文件》的出爐,原本已被束諸高閣的二戰時期「橫跨太平洋幹道」構想,似乎再度重現,台灣本身的地緣戰略價值,也在美國官方政策研擬過程中,重新得到肯定與確認,儘管在華府看來,台灣未必非由蔣介石治理不可。此刻,華府亟需一個直接著手介入台灣戰略安全的絕佳時機與正當理由,同時擬定解決台灣島上蔣介石勢力之相關可行方案。如前一章所述,一九五○年春,國務院尼茲等人所暗中擬定之「去蔣保台」、扶持孫立人等「假設性」方案,基本上皆是如上亞太政策新脈絡與新戰略思惟下的產物,只不過東京盟總麥克阿瑟將軍的個人態度,不願意把蔣介石拉下馬,因而使國務院的「倒蔣」計謀無從施行。

韓戰的爆發,給了美方前述介入台灣所亟需的時機與正當理由。六月二十五日週日拂曉,北韓領導人金日成下令出兵南韓,在一陣猛烈炮轟後,北韓部隊跨越北緯三十八度線,戰事在朝鮮半島上西方戰略要地甕津半島揭開了序幕,短時間內,北韓部隊佔盡優勢,南韓李承晚部隊潰不成軍,政府部門不得不緊急撤離首都首爾。此一突發性軍事衝突也徹底改變了東亞的戰略格局;六月二十七日,杜魯門總統下令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執行「台海中立化」政策,防止中共解放台灣,以及國民黨反攻大陸。杜魯門同時一改一月時其有關台灣屬於中國領土一部分的立場,改稱台灣未來的政治地位,須等到太平洋地區安定,或者日本正式締結和約,或者經由聯合國考慮之後再行決定,易言之,隨著韓戰爆發,美國政府實質上已揚棄台灣屬於中國的官方立場。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國務卿艾奇遜曾致一私函給麥克阿瑟將軍,其內容進一步闡明華府此時想法。艾奇遜在信中坦言,華府只有在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的前提下,才能夠名正言順地介入台海局勢而不構成「干涉中國內政」,杜魯門此番說詞的用意,在於暫時凍結台灣的政治地位,直到出現適當的國際協議,並且以和平手段來決定該島的前途。艾奇遜對麥克阿瑟承認,美方這個「過渡性」措施似乎已對台北國民黨政府帶來極大困擾,「台灣地位未定論」不但不是澄清美國對台新立場的唯一辦法,甚至也不是最佳辦法,但艾奇遜卻希望能夠儘快與美國盟友(特別是英國)達成共識,以應付韓戰危機,他積極尋求麥帥與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的理解與支持。

  也許麥克阿瑟將軍能夠理杜魯門與艾奇遜有關台灣地位論述的苦衷,然而台北的蔣介石卻肯定無法接受。韓戰爆發後,美國駐台北代辦師樞安向蔣介石遞交杜魯門有關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聲明節略,蔣至感憤怒,認為美政府「視我如一殖民地之不若,痛辱盍極。」不過蔣很快地即把情緒與憤怒擺在一旁,以極為務實的態度來看待整個局勢的變化。在他看來,只要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的統治地位不受影響,蔣願意妥協,並容忍美方對於台灣海峽中立化的安排,儘管在官方層次上,台北外交部將持續不斷地表達嚴正抗議,同時譴責美方此項措施。此刻,蔣介石似乎對於其在國民黨內外的至高無上領導地位,以及此後統治台灣「不受影響」,感到過度樂觀;誠然,隨著韓戰爆發,美國軍援重新到來,華府又開始與蔣介石打交道,然而此後美、台之間「恩庇與扈從」的關係,讓蔣介石與其所領導的台北中華民國政府,逐漸失去了有關台灣軍事、外交與安全上的決策自主權。

 

強固台灣反共堡壘

 

  回顧歷史,促成中華民國體制於台灣形塑、鞏固與深化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是毛澤東決定與蘇聯結盟,並同意支持金日成為統一朝鮮半島所發動的韓戰。毋庸置疑,韓戰的爆發,給予於國共內戰潰敗後逃往台灣、四面楚歌身陷困境的國民黨,一個重生與翻轉的絕佳機會,儘管死裡逃生的蔣介石,其所面對的挑戰,依然巨大與艱困。事實上,自從兵敗大陸轉進台灣之後,蔣介石一直期待著東亞地區爆發一場大戰,讓他有機會扭轉劣勢並且「翻盤」,重新回到中國大陸。一九五○年春天,從蔣介石與國府駐南韓大使邵毓麟之間的往來機密函電內容中,吾人驚訝地發現,當時台北為了設法讓美國改變其亞太政策,不斷試探各種方法,甚至包括由台灣派遣國民黨特務到板門店附近,企圖引發南、北韓之間局部武裝衝突,然後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戰爭等離譜想法。從台北的觀點來看,如果美國認定其必須保衛台灣,則必然將盡全力阻止中共渡海解放這座島嶼;如果遠東地區果真爆發全面戰爭,則華府將不會愚蠢地放棄台灣等沿海前進戰略基地。蔣介石與其核心幕僚最擔心的,是美方如果認定其沒有「保衛」台灣安全之必要性,則其下一步必然是致力於與中共維持穩定且良好的外交關係並推動貿易往來,這將意味著「和平」,對於退守台灣一隅、生死未卜的國民黨政府而言,「和平」卻是其所不樂見的。蔣介石渴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挽救其絕望的處境,從其解密檔案中可以發現,韓戰爆發前數個月間,他不斷要求軍方僚屬準備各種方案,以備在戰爭發生時,派上用場。

  韓戰爆發的消息傳到台北之後,蔣介石立即表示願意派遣三萬三千國軍最精銳部隊,在美國人所寵愛的孫立人率領下,開赴朝鮮半島戰場上與聯合國軍隊並肩作戰。當時向蔣介石獻上此計的,極可能是柯克,他力辯持反對意見的國民黨諸位將領,得到蔣介石的認可。台北的提議傳到華府之後,杜魯門總統最初反應相當心動,然而當國務卿、國防部長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一致表達反對意見後,他不得不向蔣介石婉拒。艾奇遜等人力諫稱,英國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國民黨斷交,貿然接受國民黨部隊投入韓戰,將導致盟國之間嚴重分裂,甚至可能誘使北京出兵朝鮮半島或者台灣。此外,如果台灣的軍隊投入韓戰,這將與美方執行台灣海峽「中立化」的精神相互矛盾,同時也違背了華府希望台灣不受韓戰波及的戰略目標。

  蔣介石出兵參加韓戰的提議究竟是出自真心,並且希望藉此實現其反攻大陸計畫,或僅只是一種外交姿態,目前仍未有定論。不論如何,這項提議所產生的外交宣傳效果頗大;或杜魯門總統授予聯合國軍總司令、管轄範圍包含台海地區的麥克阿瑟將軍,非常重視台北有關出兵的構想。七月三十一日,麥帥本人自東京飛抵台北,進行兩天的訪問,此行程備受全球注目,不但強化了蔣介石原本搖搖欲墜的領導地位與權力正當性,更極大地提高了國民黨政府的士氣與國際社會能見度。在台北停留期間,麥帥會晤包括蔣介石在內的國民黨軍政領導人物,並達成多項共識,包括東京盟總與台北之間建立起直接聯繫管道,向台灣軍方提供軍火重要物資,麥帥也贊同蔣介石主張,由台北向麥帥所轄之「遠東司令部聯絡組」派遣代表,以便利盟總方面進一步檢視台灣國軍部隊各項需求。更重要的是,當時除了華府派遣第七艦隊定期巡弋台灣海峽之外,麥帥在未事先徵詢五角大廈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批准美國駐遠東地區偵察機群巡邏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他似乎也和蔣介石達成一個祕密協議,同意自日本派遣三個中隊的美軍戰鬥機群進駐台灣,關於此點,時任國務卿的艾奇遜在其多年後出版的回憶錄裡,予以證實。

 

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第八章 蔣經國眼中的台灣、台獨、本土化與民主化(節錄)

 

國際孤立下曲折的民主化進程

 

  美、中建交後,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並未動搖,他努力延攬優秀台籍人才進入政府的決心也未改變;一九七九年春,透過時任台北市長李登輝的安排,蔣特意在李的故鄉淡水三芝安排一場午宴,邀請一批他希望提攜的台籍菁英聚餐,聯絡感情,除了日後李登輝被提拔為副總統之外,當天另外兩位受邀者梁國樹與施啟揚,也於九○年代分別出任中央銀行總裁與司法院長。另一方面,蔣經國面對體制外的抗爭舉動也有所堅持;當台、美邦交來到最後關頭之際,在得知黨外有意趁該年(一九七八)底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組織新的反對黨,蔣寫下這段話:「處此緊要關頭,必須以始終如一的態度,貫徹以下之基本政策:一、決不與共匪妥協;二、決不與蘇俄交往;三、決不讓台灣獨立;四、決不讓反動派組成反對黨。這是救國護黨之要道。」

  此時蔣經國不惜以強硬的態度對付反對勢力,與來自國民黨內保守派的壓力不無關聯,他從國安部門上呈的政治情報中,知悉國民黨內CC派要員對「本土化」政策極表不滿,外省勢力認為小蔣不斷啟用台籍人士,似有意「逐步將政權轉移台灣人手中」,為求自保,CC派打算暗中與「台籍有識之士切取連繫,以便進退自如」,並決定由立法委員齊世英與梁肅戎負責秘密聯繫工作。這群CC派要角還嚴厲批評國民黨的競選策略與宣傳工作毫無方向、軟弱不堪,不但無法有效打擊黨外,反而讓廣大民眾對黨外運動產生同情與共鳴,令執政黨進退失據,長此以往,台灣政局終將形成一種「外省人為國民黨、本省人為反對黨」的對立態勢。面對黨內保守力量的憤怒與疑慮,蔣經國必須採取姿態與手段加以安撫化解。

  國安與情治系統對於黨外勢力不斷坐大,同樣抱持戒慎與敵視的態度,並力主應以強硬手段對付之。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初國安局在一份上呈蔣經國的報告裡,明確指出該年底立委選舉「偏激份子與海外叛國份子勾聯,結合不滿現實份子,利用狹隘的地域觀念,鼓煽民心,企圖作有計畫的製造事端,爭取多數當選,成立反對黨,形成反對力量,進行政治顛覆,昭然若揭。」不待蔣下達指示,國安局即主動告知各地情治單位要妥善準備,提高政治警覺,並加強情報布建、蒐證、研判與運用,以打擊政治上的敵人。也許受此類報告的影響,小蔣深信「外來勢力」正在「策動和支持國內的流氓、反動份子,利用今年的選舉機會,發動運動,企圖推翻我政府,手段陰險惡毒,來勢洶洶」。小蔣在面對鄧小平主政下中國大陸逐步走向改革開放,同時又顧忌美方斷交的壓力,其內心擺盪在究竟應以強硬手段或以寬大態度來對待反對勢力,而難以抉擇。台、美斷交風暴發生前三天,他在日記裡有這麼一段話:「惡劣的形勢緊迫而來,似有非採取強壓手段不得其定,但是此路不通,亦不可走。從政者有感無愧於心而行仁政者,不可以鎮壓而作為方法,今天是我考驗『忍耐』和堅強的時刻。」或許直到這一刻,他內心依然在掙扎,努力避免衝動、對國內政治採取高壓手段,然而隨後發生的劇烈外交衝擊,讓他的思維明顯轉向強硬保守。

  台、美斷交後,國府緊急宣布中止該年底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廣大群眾原本對政治的熱情突然轉向仇美,使得部分平素挾洋自保的黨外人士受魚池之殃,而自覺被美國出賣的執政黨人士,則與民間社會同仇敵愾,這些都助長了國府內部保守勢力的氣焰。台、美斷交後,國民黨召開國是建言座談會,與會人士義憤填膺、情緒激烈,咸認為國內社會秩序是否安定或遭到破壞,是外交、政治等一切事務成敗的關鍵,而少數黨外人士蓄意製造事端,外國勢力直接或間接暗助,係為「鐵的事實」,黨內大員除主張「嚴懲政治叛亂犯」之外,甚至建議政府擬妥一份「效力應大於法律與命令」的《反共愛國公約》,要求全體國人簽字遵守,蔣經國本人也認定政治上的陰謀分化偏激份子,「應一律以共黨份子視之,必須從嚴處理。」

  本書第三章論及此後所發生的數項重大政治案件,即是在台灣整體政治氛圍走向保守緊縮的情況下所發生的,以一九七九年初高雄黨外大老余登發涉嫌叛亂案被捕為例,不少國民黨人士認為此時採取行動乃「時機大好,易獲民眾支持」,主張應把握群眾的愛國情緒並採取「非常手段」。翌年「美麗島」事件被告林義雄的母親與雙胞胎女兒在自宅遭不明人士刺殺身亡,震驚全台,然而當警政機關宣布以高額獎金懸賞緝捕林宅命案的兇手時,國民黨內竟有謂該案之發生,「社會上並未懷疑國民黨」,故不宜提供過高獎金,以免引起眾人猜疑之荒謬論點。當年「美麗島」大審結束後,同樣有高層人士指出軍法審判「情理法兼顧」,已經贏得廣大民眾的信服,「不論宣判結果如何,下次選舉國民黨將可獲得壓倒性勝利。」由此可見此時執政黨內部政治氣氛之保守反動。

  一九八四年春天,國民大會準備選舉新一任正、副總統,蔣經國基於省籍平衡而提名台灣省主席李登輝擔任副手,並有意讓政績出色、民間聲望日隆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繼續留任,以栽培他成為未來國家的領導人,不料孫運璿突然中風病倒,被迫退出政壇,嚴重打亂蔣的人事布局;在希望維持財經內閣前提考量下,他任命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繼任閣揆。儘管俞內閣繼續啟用台籍人士,延續七○年代以來的本土化工程,然在美政府看來,遲至蔣經國第一個總統任期結束之時,國民黨內部的外省保守勢力依然穩佔上風,主張開明改革的力量鮮有發揮影響力的空間,台灣的民主化進程看似將黯淡無光。在國務院與中央情報局的分析裡,接受西方教育、具有改革色彩的李登輝,於國民黨內毫無權力基礎,僅是小蔣用來制衡海外台獨勢力,以及對島內台人群體進行安撫酬庸的一顆棋子,根本無法駕馭龐大的黨國體制,連被華府劃歸為保守派的俞國華,其影響力都勝過李。美方還認定警備總部、軍方與國安情治系統對「本土化」路線仍持高度的疑慮,甚至暗中阻撓,蔣經國提名李登輝任副手之後,也可能向黨內外省勢力進一步釋權,以免後者擔憂台人力量上升。種種情況都讓華府對台灣未來的政治前景不太樂觀,研判一旦蔣經國在任期內亡故,保守派必將主導全局,溫和力量將進一步下滑,屆時台灣不但沒有推動大規模改革的可能,台、美關係也將蒙受陰影。

對蔣經國而言,一九八五年簡直如一場夢靨。開年之初,台北政壇即籠罩在「江南案」風暴之中,接著在農曆春節前,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發生超貸、侵占、背信與偽造文書案,國民黨籍立委蔡辰洲以「五鬼搬運」手法刻意掏空十信,影響所及,許多以吸收民間資金為業務的金融機構,相繼發生擠兌風潮,導致不少中小企業與工廠倒閉,進而引發經濟蕭條,繼「江南案」之後再次震撼台灣社會。此時美國情報圈注意到,經歷一連串重大事件的衝擊後,小蔣的人事布局已無太多選擇,向來被視為開明派的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於「十信案」前夕突然去職,改由老邁的駐日代表馬樹禮接任,此發展尤令華府驚訝,認為健康狀況不佳的蔣經國,似乎正刻意讓自己置於保守派的包圍之中,這些守舊型人物壟斷外人接近蔣的管道,對黨務革新向無熱誠,與年輕一代本省籍菁英保持距離,更不被廣大台灣民眾所喜愛。中央情報局認為十餘年來「本土化」之路讓省籍問題逐漸消弭,翻轉了台灣社會結構,但此時蔣經國卻被思想落伍、害怕因改革而失去權力的保守勢力所圍繞,此種局面如持續下去,國民黨不但無法回應民意的期待,與黨外之間的衝撞也將益形劇烈。

  就在西方國家不看好台灣未來政局發展的情況下,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毅然推動全面的政治革新與民主化進程,對台灣日後的命運帶來深遠的影響。當時有兩大因素促使他決心走出保守氛圍,推動改革,首先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與日俱增,讓他相信如果不採取行動,台灣將益加孤立,甚至坐以待斃;「美麗島事件」前後華府即多次以民主與人權為由,透過美國在台協會對諸多「政治犯」遭到拘捕表達嚴重的關切,施壓國府放人,這是過去雙方仍有邦交時極罕見之事。美國境內諸如「世界台灣同鄉會」、「台灣人公共事務會」與「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等反國民黨的政治團體,積極遊說華府行政與立法部門向國府施壓,而台北國安單位也掌握美駐台人員與來自國際特赦組織、國際人權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等外國勢力與黨外要員陳菊、康寧祥、姚嘉文、施明德、楊青矗等人密會的情報,談話內容涉及組織反對黨、結合境外力量爭取同情、向國際社會宣傳台灣人權情況惡化等議題。

  台、美斷交後,蔣經國受到來自華府行政與立法部門對於推動民主化的壓力有增無減,連多次訪台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都從小蔣言談之中近距離地感受到。美國的壓力有多大,從一九八二年夏天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致康寧祥的私函可以窺見,這位美國前總統的胞弟,在信中直率批評國民黨在人權與民主化議題上「做得還不夠」(there has been too little progress),甘氏說他向來對中共侵犯人權深惡痛絕,當台灣出現類似的情況時他更將無法坐視,並要康寧祥轉告其他黨外人士,他本人已和國會參、眾議院領袖攜手合作,準備提案要求國民黨解除戒嚴令,在許多美方人士看來,戒嚴令繼續存在已嚴重削弱台灣社會面臨外部挑戰的因應能力。

  面對美方的壓力,蔣經國曾透過管道讓華府知悉未來四大施政方向,包括政治民主化、政府組織本土化、保障台灣經濟繁榮,以及逐步開放兩岸民間往來。八○年代深獲小蔣倚重的參謀總長郝柏村,多次揭露美方將他視為台灣走向民主化的絆腳石,嚴重關切蔣身後台灣是否會出現一個由郝所主持的「軍政府」,美方對此議題強烈關注的程度,有時甚至不近情面;一九八五年夏天,美駐台北辦事處長宋賀德(Harry Thayer)在一次晚宴中竟不顧禮儀,當面質問郝柏村是否會成為「軍事強人」,並對國民黨實權為何仍掌握在外省人手中提出強烈的質疑,最後更向郝露骨表示未來美方駐台人員會繼續與黨外人士廣泛接觸。與此同時,雷根總統又派身邊親信來台,以承諾持續對台軍售來鼓勵並敦促蔣經國早日走向民主化。此種「胡蘿蔔加棍子」混用的手段,讓小蔣很難不朝美方要求的方向邁進。

意外的國度

 

地圖

中國沿海與台灣,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

 

推薦序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形塑/劉維開

中華民國紙牌屋/涂豐恩

 

導論

 

第一章 前途未卜的台灣

早期美國對台灣的觀點

趨向務實

台灣vs.呂宋之辯

界定台灣與大陸的關係

 

第二章 不平靜的開始

陳儀主政

一九四七年二月風暴

美國角色的重新評估

悲劇善後

 

第三章 美國重擬對台政策

打造華南地區最後的反共根據地

中國即將崩潰?

蔣介石下野

莫成德赴台

 

第四章 失勢的老蔣

台灣:避風港還是險地?

變生肘腋

蔣介石的寞落時刻

 

第五章 大陸上的最後一瞥

蔣、桂爭奪西南地盤

胎死腹中的雲南獨立運動

 

第六章 漂浮的國家,分裂的政策

海南島上另一個國民黨政府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四十八號文件:懸而未決的美國對華政策

未竟之黨務改造

亞洲大陸上的國民黨軍事殘部

 

第七章 走到檯面下的美台軍事安全關係

柯克來台助蔣

「私人化」的軍事與安全政策

溝通台北與東京盟總

美國準備發動「倒蔣」政變?

「特種技術顧問團」與美國駐台北大使館的角力

毛邦初醜聞:尾聲的到來

 

第八章 打造海島反共堡壘

強固台灣反共堡壘

黨務改造

台灣軍事機制的銳變

台灣軍事機制的銳變

 

第九章 重返大陸或擁抱海洋?

反攻大陸:誰的願望?

海南作戰方案與沿海突擊行動

難捨大陸情懷

 

第十章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永久化

白團:蔣介石的日籍軍事顧問

「雙胞胎」計畫

外島危機與同盟關係之建立

 

結語

參考書目

致謝

 

 

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導論  

早年經歷/初試啼聲/步履維艱挫折多/在中國大陸的最後時刻/台灣:歷史的新起點

 

第一篇軍事情報.敵後.政工

 

第一章 崛起於情治系統

另起爐灶/政工制度/白色恐怖與孫立人案/「劉自然案」的挫折/屢試屢挫的敵後工作/「特務性格」再思考

 

第二章 中央情報局

從「西方公司」到「海軍輔助通訊中心」/「摯友」克萊恩/台北、華府的「特殊管道」/納爾遜與傅德:被弱化的CIA台北站長/馬康衛:蔣經國眼中的邪惡特務

 

第三章 主政後的難題

台灣「非法」採購魚雷案/諜影重重的核武研發計畫/「劉少康辦公室」/一九八○年代的政治案件再思考

 

第二篇對外關係

 

第四章 台灣與蘇聯

抗戰結束前後的對蘇交涉:一段不愉快回憶/紐約與墨西哥城:台、蘇秘密接觸/KGB特務在台北:魏景蒙、路易斯管道的建立/「柏林管道」/美、中關係正常化與台北的「蘇聯牌」

 

第五章 歷次訪美

初次訪美的「學習之旅」/一波三折的再次邀訪/一九六○年代兩次訪美:權力接班外交秀/「畢業之旅」

 

第六章 風雨飄搖的台、美關係

對美外交的內憂與外患/乍暖還寒或迴光返照?/隱晦不明的美、中關係/邦誼走向盡頭/忍辱負重的關係調整談判

 

第七章 亞洲鄰國

台、日關係:國仇家恨與國家利益/台、韓關係:兄弟之邦?/中南半島:一段獨特經歷/印尼與新加坡:務實與意識形態的糾結/轉入檯面下的東南亞外交

 

第三篇】本土化.民主化.民生建設.兩岸關係

 

第八章 蔣經國眼中的台灣、台獨、本土化與民主化

台灣:準備長期流亡的異域/「雷震案」中的台籍政治人物/建立新形象/「台獨」與外國勢力/「本土化」與兩條路線之間的難題/國際孤立下曲折的民主化進程

 

第九章 民生與經濟建設

「建設新贛南」與「上海打虎」/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建設台灣之始/一九七○年代經濟建設再思考/贛南與上海的陰影/成就、挑戰與衝擊

 

第十章 兩岸關係

再探「國共密使」傳聞/形勢變遷下兩岸關係的演進/台、美斷交後中共對台統戰/美國對台軍售與兩岸關係/「一國兩制」的衝擊與大陸政策的轉折

 

結語  如何評價台灣時期的蔣經國?

權力路上的政治特質/父親陰影與人格雙面性/接班人之謎

 

後記

參考文獻

書籍代號:2W003019

商品條碼EAN:8667106512398

ISBN:8667106512398

印刷:黑白

頁數:86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