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

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

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作者:杜如松 (Rush Doshi)

譯者:李寧怡

出版品牌: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2-08-31

產品編號:9786267129814

定價 $720/折扣2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中國渴望的偉大民族復興,必以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為目標。

 

從鄧小平囑咐「韜光養晦」、

胡錦濤主張「積極有所作為」,

到習近平的全球擴張,

中共不變的是以美國為敵。

先求削弱美國,進而建立亞洲霸權,最後領導世界新秩序。

 

★中共領導高層如何看待國際局勢變化?蘇聯解體、天安門事件、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2008金融危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新冠疫情,在中共戰略專家眼中有何意義?

 

★中共高層如何規劃其戰略部署?解放軍的建軍思想依循哪些原則?為何中國早在1980年代就有能力打造航空母艦,卻寧願先投資重金發展全球最大的水雷庫、反艦彈道飛彈,與全球最大的潛艦艦隊?

 

★為何中共常積極參加名不見經傳、影響力薄弱的國際組織?這些組織在今天中國的全球擴張中扮演什麼角色?

 

★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與巨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美國該放棄台灣、退出西太平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國該如何反制中國的擴張?

 

1989年7月1日,天安門事件的血腥鎮壓後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銜老布希總統之命秘密訪問中國,向鄧小平保證美國的譴責只是表面上的舉動,實質上仍然會致力美中關係的穩定發展。此舉不僅延續了蘇聯解體前的美中軍事合作,更奠定了往後近三十年美國與中國的「交往政策」的基調:開放大學接受中國學生、允許美國資金與技術轉移至中國,促進中國加入WTO、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在各國與中國的領土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甚至隱晦反對台灣獨立。歷屆美國總統也都公開表示樂見中國更強大。

 

然而,這都無法阻止中國將美國視為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的敵人。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其GDP與軍事支出都超過全亞洲的一半,中國對外戰略的野心亦逐漸擴大。從鄧小平的四字箴言「韜光養晦」,到胡錦濤主張的「積極有所作為」,再到習近平一般被稱為「戰狼外交」的擴張策略,後冷戰時代中國的「大戰略」始終以美國為敵。中共領導高層、解放軍將領、國際關係學者,莫不認為美國是繼蘇聯之後對中國生存的最大威脅,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沒有賦予中國應有的大國地位,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更阻礙了中國的統一大業。

 

然而,2016年的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形同當今全球秩序的領導人的主動退位,這在中國人眼裡形成了國際體系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2017年的十九大中,習近平自信滿滿的表示,「國際格局日益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並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全球秩序分崩離析,中共卻正逐步實踐其戰略野心。

拜登政府首席中國問題專家細心剖析,並提出反制之道。

 

本書作者杜如松是美國新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更是現任拜登國家安全會議的中國事務主任。憑藉著對中國政府文獻、官方新聞媒體、名人回憶錄、半官方學術報告的系統性鑽研,他以嚴謹的學術方法挖掘中國秘而不宣的大戰略。他在《長期博弈》中主張,中國共產黨基於其民族主義與列寧主義意識形態,長期以來都致力於以威權手腕貫徹其削弱美國的大戰略。具體來說,中國過去30年的外交戰略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9-2008)始於六四天安門事變、蘇聯解體,以及波斯灣戰爭三個連續性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階段裡,中國自覺實力尚且虛弱。最高指導原則是鄧小平囑咐的「韜光養晦」。

 

※第二階段(2009-2016)以華爾街金融風暴為起始點,此時的中國經過將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累積相當的實力,而金融風暴的發生暴露了西方先進國家的弱點。中國變得更有自信。最高指導原則是胡錦濤說的「積極有所作為」。

 

※第三階段始於2017年,英國脫歐、強調孤立政策的川普的當選,讓習近平看到了國際政治板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9的新冠疫情更彷彿一場對世界各國治理能力的大考驗,證明了西方民主政體的脆弱與中國的優越性。「東升西降」之歷史趨勢不可逆。中國戰略專家相信,美國與其盟友唯有明智、優雅的承認中國的領導地位,才能確保國際秩序的和平與權力轉移的順暢。

 

一個中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會是如何?中國將統一台灣,美軍可能必須撤離日本與朝鮮半島,甚至撤出西太平洋。中國的鄰國將聽命於北京,東海、南海、中印邊界的領土爭議將以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被解決。相對於美國打造的以國際組織、國際法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秩序,中國會以非自由的方式建立新秩序。而在中國內部,唯有與中共高層關係良好者會獲得利益。

 

美國該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面對中國的挑戰?杜如松建議,美國與其耗費鉅資與中國展開對抗,不如「師華之計以制華」,對中國展開「不對稱作戰」。考慮到中國經濟量體之大,採取對稱手段(例如提出基建計畫大撒幣以抗衡「一帶一路」)並非上策,反而應該借鏡中國的削弱和建立的經驗,以不對稱的方式遏阻中國擴張,同時強化美國自身實力,以因應中國挑戰美國霸權及其主導的自由開放世界秩序。

 

「《長期博弈》不只是一本美國對華戰略的實務建言手冊,還是非常全面、詳細的冷戰後中美全方位競爭的歷史紀錄。如果讀者曾從季辛吉、傅高義、蘭普頓、沈大偉、黎安友、謝淑麗、米爾斯海默、白邦瑞、資中筠、王緝思、楊潔勉、閻學通等名家處得到探索中美關係的啟發,那杜如松博士的《長期博弈》一定是此知識系譜上最新最詳,成一家言的新標竿。」──張登及(臺大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杜如松這本著作,確實是討論美中關係與中共對外戰略的佳作,值得細讀……願意將這本書介紹給中文世界的朋友。相信對於從事教學研究、政策制訂,或是對美中關係與中國政治有興趣的讀者,都能在《長期博奕》一書中,獲得相當多的啟發。」──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

 

「《長期博弈》補足了美中關係相關論辯中的缺失:從歷史角度洞察中國列寧主義體系與戰略的本質。」——陸克文(Kevin Rudd),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總裁暨澳洲前總理

 

「『中國要什麼?』杜如松依據大量中國的文本與行為證據,提出極有力的論據,證明中國的戰略始終是要取代美國。我原以為中國的目標是開放且具可塑性的,但他說服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看法。這本引人入勝的書應立即成為研究中國的經典之作;對於任何試圖找出美國對中國最佳戰略的人士,這本書都是必讀之作。」——謝淑麗(Susan Shirk),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暨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席

 

「所有正與中國挑戰進行角力的人士必讀此書。杜如松對於中文文獻的詳盡分析構成極有力的論據,證明中國採取一套始終一貫的大戰略,目的是要推翻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政府學教授

 

「杜如松漂亮勾勒出一套新的框架,用於理解習近平與他主導的『戰狼外交』背後的全球擴張野心,以及所構成的戰略挑戰。如果你在找一本最能闡明習近平毫無悔悟的『中國夢』背後歷史邏輯的書,《長期博弈》就是答案。」——夏偉(Orville Schell),「亞洲協會」美中政策中心主任

 

「杜如松利用大量中國資料,新穎闡述北京大戰略的演變。他主張中國行為的轉變是出於共產黨對全球權力平衡趨勢的集體評估,而非由個別領導人的性格驅使,其論述相當具有說服力。其中的意涵令人坐立難安:中國欲取代美國並改變國際體系的意圖越來越具侵略性,這些意圖自習近平上台前就已開始,在他卸任後恐仍將持續。本書應是學者與政策制定者的必讀之作。」——范亞倫(Aaron L. Friedberg),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中國是否有取代美國在亞洲領導地位的戰略,相關辯論已經結束。第一本關於這套戰略的權威性著作已經問世。杜如松利用大量原始資料,對中國大戰略的起源與成功的可能性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鑑識研究。」——麥可・格林(Michael J. Green),著有《安倍晉三大戰略》(Line of Advantage: Japan’s Grand Strategy in the Era of Abe Shinz

 

「如果你懷疑中國為奪取全球首要地位,一直在採行一套長期而全面的大戰略,那麼請讀這本杜如松的書。在這本傑出的權威性著作中,杜如松詳細介紹了北京計劃中的強烈野心。所有對美國勢力和世界秩序的未來感興趣的人都應該立刻閱讀,否則就等著日後哭泣。」——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學者

 

「運用原始資料和清晰分析,杜如松揭秘了過去30年北京的大戰略。一廂情願的思想家將無法對這本出色著作的核心發現提出任何可信的反駁。」──博明(Matt Pottinger),美國前國家安全副顧問博明

 

.專文推薦──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

 

.聯合推薦──王丹(中國民運人士)、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宋承恩(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梁文傑(台北市議員)、揭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

杜如松(Rush Doshi)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中國事務主任,是拜登政府中研擬中國政策的首要幕僚,同時也是「布魯金斯中國戰略倡議」(Brookings China Strategy Initiative)的創立主任,以及耶魯大學「蔡中曾中國研究中心」(Yale’s Paul Tsai China Center)研究員。過去他曾任職於拜登與柯林頓政府的亞洲政策工作小組。

 

杜如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學院,並於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其專長是中國大戰略分析與印太安全問題研究。作為「布魯金斯中國戰略倡議」主任,他透過對歷屆中共領導人的講話、政策白皮書、政府公報、官方媒體的社論評論等重要文獻的研究,來分析中國的國家行為與對外大戰略。在「蔡中曾中國研究中心」,他致力於考察與改善美國政府控管美中關係危機之機制。

其研究與評論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外交事務》、《國際關係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華盛頓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等重要媒體。

李寧怡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從事國際新聞編譯多年,曾任職台灣《蘋果日報》等媒體。

內文試閱

第八章 「多下先手棋」──中國如何在軍事上建立亞洲霸權

 

「二〇〇九年,中國提出建造航母的概念和計劃。這表明中國正式進入建設成為海洋強國的歷史性時期。」

 

—— 中國國家海洋局,二〇一〇年

 

「中國海軍之父」將近半輩子都沒見過大海。劉華清自幼成長於山間,十四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戰鬥部隊,曾參與長征,在解放軍是表現傑出的軍官。直到一九五二年二月,三十六歲的他被召往北京,訝異得知自己獲任命新成立的大連海軍學校副政委,才遇上他所說的「與大海結下不解之緣」。(註釋2

當時的解放軍根本稱不上有海軍。解放軍幾十年來以打游擊戰為主,因此劉華清赴海軍學校報到時,立刻發現大多數學員和教職員都不曾長時間在海上停留,只有極少數人獲准接受實地訓練,訓練場所是在一艘租來的商用帆船上,學生和教職員都很開心。劉華清將改善海軍學校的實地訓練列為優先事項:到了第二年,他與學員一起在一艘真正的軍艦上接受為期數週的訓練——諷刺的是,這是一艘二戰之前建造的美國海軍退役軍艦。劉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出海」,過程並不順利,「資深的水兵和學員們習慣了海上生活,不怎麼容易暈船⋯⋯但儘管我是資深軍人,卻不是資深水兵」。整趟實地訓練中,這位中國海軍之父耗了不少時間在嘔吐,多數學員也是一樣。(註釋3

數十年後,中國海軍已具備現代化、專業化的戰力,從早期仰賴帆船和美國退役軍艦,蛻變為如今無論質與量都堪與美軍在印太地區匹敵,這要歸功於劉華清的奉獻精神與領導能力。劉華清在大連海軍學校僅短暫任職,但為他以海軍為主的漫長職業生涯奠定了基礎;在那次對前途影響重大的海上實地訓練後不久,他前往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指揮學院(Voroshilov Naval Academy,今稱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深造四年,接受當時中國幾乎沒人經歷過的訓練。隨後他平步青雲,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期最長的海軍司令、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之後又躋身中共政治局常委。

劉華清的大夢是打造以航母為中心的海軍,以制海為重心,以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然而,他退休時留下的是以潛艦為中心的海軍,以海上拒止為重心,以防範美國對中國附近海域進行軍事干預。第四章曾探討,劉華清大力推動建造航母,但一再遭到否決,因為當時中國領導人專注於削弱美國的軍事威脅,而潛艦之類的非對稱武器比航母這類較易受攻擊的裝備更適合達成任務,而且航母還可能讓鄰國感到驚恐,促使他們向美國靠攏。劉華清盡職打造出不對稱海軍,但他的決心不變,曾說「不搞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註釋4)他在二〇一一年去世,未能見到一年後中國首艘航母下水,不過他離世時,中國海軍已如他長久企盼的重新定位,朝制海、遠洋海軍、建造航母的方向發展。本章將探討中國海軍的重新定位。(註釋5)本章認為,全球金融危機來襲之後,中國認為美國實力下降,中國的大戰略也因此轉變,從專注於削弱美國實力轉移到為中國主導的亞洲秩序奠定基礎。這套大戰略的軍事部分至為關鍵。中國的作者深知,在中國的削弱戰略中,水雷、飛彈、潛艦雖有效拒止了美國的軍事行動與干預,但是當戰略轉向,變成要針對鄰國建立長期軍事影響力以建立秩序時,這些武器就沒有太大作用了。單單利用這類軍事資產,無法奪取或控制遠方島嶼或海域、無法維護海上交通線,無法讓中國干涉鄰國事務、也無法提供安全公共財。因此,中國需要不一樣的軍隊結構,需要一種更適合制海、兩棲作戰和戰力(權力)投射的軍隊結構。劉華清的文章曾暗示,中國領導人長期以來一直想要這樣的軍隊結構,但進行投資時發現有所限制,因此大幅延後了相關計劃,只做極小規模、不構成威脅的投資。全球金融危機大幅消除了原有的限制,中國自危機脫身更有自信,也不再認為美國的實力和決心有那麼強大。中國也認為,一九九〇年代曾擔心發展軍力後會遭到驚懼的鄰國圍堵,但如今時移事往,當年擔憂的情況已不太可能發生。於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結束後不久,中國就大幅增加投資於建造航母、建置更強大的水面艦艇、提升兩棲作戰能力、甚至建設海外基地;於此同時還在南海興建軍事設施,對領土的主張更加強硬。

為了提出論證,本章沿用第四章探討的方法,分析具官方權威性的中國文本,以及中國行為的四個主要面向,包括:中國建置哪些武器、何時建置(取得);中國認為這些武器可能如何作戰(理論準則);中國軍隊如何部署、在哪裡部署(兵力態勢);以及中國如何準備作戰(訓練)。

探究文本和這些行為上的主要面向,有助於檢驗關於中國的軍事投資及行為的互斥理論。本章將論證,對於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軍事行為,最佳解釋就是:北京尋求能更有效應對印太地區鄰國的戰力,為取得區域霸權奠定軍事基礎,這一切都是中國更廣泛的後金融危機大戰略——建立區域秩序的一環。

其他盛行的解釋包括:中國在大多數情況下會仿效他國的戰力(擴散理論、戰力採用理論)、中國的行為是受到強大的既得利益階層影響(官僚政治)、中國主要的關注焦點仍是美國的威脅(削弱)等等。但這些都無法充分解釋中國的行為轉變。我們會看到,這些解釋都無法說明中國為何延後建置它早就能取得的戰力;至於以中國仍關注美國威脅來解釋,也無法說明它為何尋求特別容易受美軍攻擊的戰力。對於中國投資建造航母、取得更強大的水面艦艇、興建海外設施,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戰力是建立區域秩序的其中一環。

推薦序(一)張登及(臺大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推薦序(二)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

 

各界推薦

致謝

序論

 

第一章:「把思想和行動統一的體系」──大戰略與霸權秩序

第二章:「黨是領導一切的」──民族主義,列寧主義,與中國共產黨

 

第一部分:中國取代戰略第一階段--削弱(1989-2008)

 

第三章:「新冷戰開始」──三連發事件與新的美國威脅

第四章:「掌握殺手鐧」──中國如何在軍事上削弱美國

第五章:「展現善意」──中國如何在政治上削弱美國

第六章:「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中國如何在經濟上削弱美國

 

第二部分:中國取代戰略第二階段--建立(2009-2016)

 

第七章:「國際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全球金融危機,與建立戰略的開端

第八章:「多下先手棋」──中國如何在軍事上建立亞洲霸權

第九章:「打造區域架構」──中國如何在政治上建立亞洲霸權

第十章:「搭乘我們的發展快車」──中國如何在經濟上建立亞洲霸權

 

第三部分:中國取代戰略第三階段--全球擴張(2017-)

 

第十一章:「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美國式微與中國的全球野心

第十二章:「登高望遠」──中國向全球擴張的方向與工具

第十三章:以不對稱戰略應對美中競爭

 

結語

書籍代號:0UIN0018

商品條碼EAN:9786267129814

ISBN:9786267129814

印刷:黑白

頁數:64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