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商業財經>行銷企管> 搶占世界舞台:韓國鐵血人才教育實錄.一位科技官的極密調查

搶占世界舞台:韓國鐵血人才教育實錄.一位科技官的極密調查

韓国のグローバル人材育成力 超競争社会の真実

作者:岩淵秀樹 岩渕秀樹

譯者:黃郁婷

出版品牌: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15-01-07

產品編號:9789865797317

定價 $300/折扣1冊

缺貨中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上個世紀,締造戰後經濟奇蹟的日本,

甚至讓美國憤而效尤!

為何在21世紀的今日,日本社會引爆「學習韓國」的熱潮?

 

日本首次派遣科技官前進首爾,

耗時三年,破解韓國經濟躍進之謎!

 

近年,韓國靠著成功的經濟與企業,成為亞洲爭相研究的對象。

曾經是東亞最強,以製造大國為傲的日本,如今卻也不得不學習韓國崛起的經驗,「向韓國學習」的呼聲此起彼落。而在台灣,「韓國是台灣最大貿易競爭對手」的報導層出不窮,書店更不缺諸如「三星為何強大」、「韓國企業如何攻城掠地」等相關主題的叢書。

 

沒有如日本眾多老字號品牌,也沒有中國廣大的勞動人口,對外貿易依存度高、國內市場規模小的韓國,為何能在短時間內順利進軍國際,成為世界經濟要員之一?

曾經在韓派駐三年的前日本科學技術書記官岩淵秀樹,試圖找出促使韓國迅速崛起的主因。他認為根本原因,就是傾全韓之力的「人才培育」!

 

韓國大躍進的支柱──人才,所有企業都難以模仿的資源

 

韓國的人才培育,不是那種大公司自有的人才培訓制度,畢竟單憑企業制度無法培育全國人民,而是全體韓國人自小就以「世界級標準」為己身努力目標。他們──

 

教育狂熱,學生學習自主性高。穿梭在首爾街頭的黃色小巴,只服務補完習的學生。

重視英語,幼稚園開始學英文是理所當然,且八成韓國企業招募看英語口說能力。

重視「因材施教」的資優教育,培植高階理工人才,17歲便開始培養諾貝爾級科學家。

多數年輕人立志成為國際化人才,藉由留學強化外語及溝通能力。

韓國企業由國際人才領軍,如三星電子22%主管職人員擁有海外學位。

因應北方威脅而起的義務兵役制度,使國人重視團體、服從領導,一旦決定進軍世界便全體徹底執行。

不僅自我培育人才,也對外廣納人才入韓。三星總裁李健熙便曾親自負責獵才任務,親征海外聘請高級人才。

 

誰有人才誰就贏──當韓國人才成為全球企業挖角目標

 

韓國能在短期內克服攸關存亡的重大經濟打擊,正因為有著上述特色的人才之努力,才能順利挺過。當然,這樣的社會背景也造就了韓國人眼中只有第一、第二即失敗的價值觀;藉讀書出人頭地的社會風氣也導致韓國人重理論輕實務,因此製造能力方面偏弱。不過如今,韓流不僅出現在娛樂界,在體育、政治、商業、科學等領域,韓國總是出色人才輩出。這也是「韓國為何那麼強」的主因。

台灣與韓國的文化皆以孔孟以降的儒學為尊,同樣讀書風氣興盛,也同樣大學升學率高。今日韓國早已非亞洲小龍,因為主事者規劃制度,讓努力者必有回報;年輕學子重視自我培育,積極投入國際社會;企業則內部拔擢優秀員工派駐海外,為公司開拓市場。人才成為現今全球商戰的勝負關鍵,而韓國的人才培育力,或可成為當前台灣突破經濟困境的一種方案。

 

 

岩淵秀樹

1972年生。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碩士。

現職為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暨學術政策局政策課長補佐、九州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學術共同研究員。

為首任日本駐韓國大使館的科學技術書記官,2007年赴韓,2010年返日。

駐韓期間,由於對近年的韓國企業大躍進感到興趣,在探索其中原因之後,發現促成韓國邁向世界的根本原因,不單是韓國政府扶植大企業、韓企善於行銷,而是韓國的國際人才培育。

 

 

 

黃郁婷

目前為自由譯者,從事日文口筆譯工作。

譯作有《把HONDA汽車賣給TOYOTA社長的方法》、《百億元打造的十堂服務課》、《行情之神 本間宗久翁祕錄:K線酒田戰法之始祖》等。

推薦序

完全解析韓國競爭力

 

LINE Taiwan 副總經理 陶韻智

 

這是一本談論韓國競爭力的第一手觀察與分析報告書。更值得關注的是,作者岩淵秀樹是日本首位派駐韓國的科學技術書記官。他所寫下的觀察比較,其深入精準的跨文化觀點自然不在話下。岩淵秀樹直指韓國躍進的關鍵強項在於「韓國人才培育」,對照反思日本教育狀態與可學習之處,最後得出該如何借鏡韓國的結論。

閱讀本書,身為台灣讀者的我們,除了可理解作者眼中韓國強盛之人才培育重點,還可同步窺見日本的教育體系,進而比較其差異。仔細對照台灣人才培育狀況,包括紛擾不斷的教改進行式,社會新鮮人面對的挑戰,以及社會整體氛圍對人才的看法等,從過去二十年間三國間競爭態勢的消長便不難看出端倪。推薦本書給同樣關心台灣競爭力根源的各位先進,透過一樣身處亞洲,且類似的競爭環境的韓國與日本,參照其成功與失敗經驗,希望能一同找出我們下一步該走的路。

 

筆者自二○○七年起就在韓國最大網路公司NHN工作,二○一二年起開始在擁有日韓雙重血統的LINE公司上班,對日韓工作與文化認識不算太淺。過去七年來,對韓國專業人才的優勢有著深刻地觀察。相較於台灣人才,韓國人才最少有以下幾項優勢:

 

l 普遍重視邏輯。遇到問題,馬上會假設、找資料、佐證分析。若沒有合理結論,不輕易行動。

l 發現問題,由於韓國有「快一點」的社會文化,不管問題大小,「速度」是唯一的共識。得到結論的時間相對來說短很多,也因此產生先行者的優勢。

l 團隊合作與服從,能產生團體力量,不達目標絕不放棄。

l 家庭,社會與企業都重視人才,對人才培育挹注相當大的投資。大企業更有積極的國際人才培育計劃。

 

當然,台灣人才也有很多的優勢,例如彈性,創意,靈活行動力,不怕吃苦等……。然而,不可否認的,相對於美國的多元人才產生的世界級創意,日韓的團結民族性,歐洲的傳統國際優勢,我國人才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能否搶占一席之地的壓力與日俱增。如何強化既有的優勢,並引進他國優點加值我國人才,實為我們應思考並行動的關鍵問題。

過去,台韓之間,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都有一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以致常見許多以訛傳訛的流言,對韓國優勢往往沒能正確理解。透過本書日本作者的見解,希望讀者能客觀地針對韓國的優點,全盤理解、學習比較,以確實找出台灣真正的問題,對症下藥,創造具競爭力的未來。

 

 

前言 

傾全韓之力的「人才培育」

 

二○○七年,我以首任科學技術書記官的身分,赴任位於首爾的日本駐韓大使館。基本上,日本政府會派遣書記官前往蒐集並分析該國科技動向的國家,都是科技發達的國家。因此日本政府派遣科學技術書記官駐任首爾,意味日本政府肯定韓國的科技實力,此舉備受韓國矚目。儘管我不過是書記官身分,韓國權威經濟日報《每日經濟新聞》依然以醒目的標題:「日本首次派遣科學官駐韓」宣揚此事。

 

一九九七年,韓國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幾乎要陷入無法履行債務的困境,因而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援助。剛經歷經濟危機的韓國在邁入本世紀的今天,以快速且持續的步調發展經濟。就我所負責的科技領域而言,從三星電子等韓國企業在高科技領域躍進,到韓國政府主導開發核融合實驗裝置(KSTAR),韓國科技在在展現耀眼的進步成果。持續躍進的韓國深深吸引我這個來自經歷二十年失落國度的日本人。

 

我於二○一○年返回日本,時間點恰巧是在雷曼兄弟宣告破產後,韓國以V字型復甦的驚人經濟現象引起日本國內論壇關注。「向韓國學習!」等類似的標題與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在報章雜誌上出現,掀起討論熱潮。這種論調喚起許多日本國民的興趣,當然也有人因而感到不自在。我以首任科技書記官身分被派駐韓國三年,對於關心韓國躍進的各界人士,我希望能以自身觀點分析韓國現狀,提供國民理解韓國躍進的真相。這種使命感督促我完成這本《搶占世界舞台》。

 

與躍進中的韓國相比,無法否認日本經濟社會長期閉塞。日本需要破除閉塞風氣的創見。而環境相似的韓國的經驗,正是提供創見的寶庫。只要是可學習之處,本書願意以最寬闊的胸襟吸納學習,用以提供讀者如實的介紹與分析。

 

回顧赴任韓國之初,最先讓我感受到韓國與日本大不同的是——「人」。從因公務而接觸的韓國官員開始,乃至於韓國產學各界人士,我的感想是:韓國人的工作態度非常熱忱。我直覺認為,支撐韓國躍進的主要因素在於——「人才培育力」。

 

以國家公務員為例。與日本相異的是,韓國公務員屬於人氣職業,民眾拚公職得面臨要比在日本更激烈的競爭。重點是,歷經激烈競爭勝出的韓國公務員,依然能夠保有高度積極的幹勁。這種積極幹勁不只體現在公務體系上,無論是產業界或大學院校,韓國各機構組織的人事評鑑都演變出講求結果主義,且強調短期成果的傾向。不追求穩紮穩打達成中長期目標,反而訴求短期成果,這種作法有其優劣得失,實在很難一概而論。例如在行政領域,能夠在短期間做出成果的工作並不多,勉強追求眼前成果,只會淪為韓國俗諺「做樣子行政」的例證。「做樣子行政」意指執政者太過追求眼睛看得見的成果,然而其所作所為卻沒有實質意義。類似詞語例如:做樣子會議、做樣子計畫等,都是在批判政策當局過度專注在短暫任期內可以完成的表面建設。

 

韓國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國內市場規模也比日本小,因而造就韓國人立志出外打拚的強烈意識,迫使韓國必須培養出無論是技術或溝通面都能在國際競爭中勝出的人才。邁入本世紀的今天,韓國已經成為競爭激烈的社會,人才輩出更能承擔國際競爭。近年來,日本也開始關心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性。不過在這方面,韓國確實要比日本起步得稍早一些。韓國人才培育當然仍有待解決的課題,但是已經發展出許多值得日本參考,甚至學習的部分。好比過去在「Japan as Number One1」時代,美國學者呼籲國人應向日本學習那樣,日本應向韓國學習。

 

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本書內容,我打算以腳本型態陳述躍進的韓國,剖析韓國人才的實力、實力的根源,以及今後課題。在為寫作本書而諮詢之際,我意外地獲得兩位老師不約而同的忠告,一位是因身為李明博總統的智庫而聞名,擔任外交通商省科技顧問大使的閔東必先生;另一位則是熟悉日本事務,任教於韓國高等理工學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技術經營領域的學者金甲秀教授。

 

「國家體制相當複雜,要以簡明易懂的劇本型式敘述,其實是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要還原某一特定要素—這實在是危險之舉。要描述一個國家,絕對不能採用某單一見解評論斷定,必須廣納多元見解,藉由各種要因組合,捕捉實情。」

 

捕捉國家的樣貌絕非易事。以經營學領域為例,即便是韓籍研究學者都認為,時至今日依然無法宣稱某種經營型態已全然定型,更遑論有所謂「韓式經營概念」。經濟學者李惪薰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由財團所建構的領袖主導式威權主義、非公式性極權組織、多角化經營、企業成長與市占率至上主義等,都是一九八○年代韓國企業的特徵。然而李惪薰同時也表示,「我很期待韓國企業能發展出更明確的特徵,可惜現階段與美國或日本企業相比較,仍未出現明確的差異。因此,在陳述複雜體制,例如『國家』時,應當廣納多元見解才行!」我銘記以上忠告,並期望本書能藉由多元觀點,將多元的見解介紹給讀者。

 

本書架構如下。第一章,談論支撐韓國躍進的要素:人才培育力。第二章,下至幼兒園,上至企業的人才培育現況概觀。第三、第四章,分別從文化背景與經濟背景出發,探討韓國人才的實力根源。第五章,以韓國人擅長的社交網絡建構等為例,介紹韓國新世代潮流。韓國在人才培育所面臨的問題則放在第六章探討,為解決課題所採取的措施納入第七章探討。最後一章,第八章,重點整理可以回饋給讀者的建議。

另外,有關本書所提到的人物的職稱、頭銜,基本上以採訪時間(二○一二年)為準。書中經常使用的韓國貨幣「韓圜」與日圓的匯率大約是:一韓圜=○.一日圓。

 

書籍代號:0KBZ0032

商品條碼EAN:9789865797317

ISBN:9789865797317

印刷:單色

頁數:268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

書籍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