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定價 $680/折扣2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現代人普遍不婚不生、努力賺錢、遠離公共生活
我們努力追求「個人」的美好生活,到底哪裡有錯?

這些問題,都起源於美國人帶來的「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如何是美國的文化傳統,又如何毀壞了美國的社會與國家?

當追求「個人幸福」與「公共責任」產生矛盾衝突時
我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深切反省: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本書主要是為了解決美國文化中的一組矛盾──個人主義與公共責任之間的矛盾,考察美國個人主義發展的歷史文化淵源,說明「民德」(即心的習慣)對於塑造美國人文化特性的重要作用,並希望透過重塑民德,以遏制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解決人際孤立疏離,且缺乏社會責任的問題,深切地自我探問:「我們該如何生活?」或者說:「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首先作者貝拉在爬梳美國歷史脈絡後,分析出美國的四個文化傳統:

一、聖經傳統:源自基督宗教,崇敬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二、共和傳統:源自古希臘羅馬,現代西方民主社會的基石,重視公民道德、公共參與。
三、功利個人主義:個人朝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一切努力,例如賺取財富、享受人生。
四、表現個人主義:強調彰顯個人特色,主張每個人應按照內心某種「直覺」去生活。

這四個兩兩一組代表「公」與「私」的文化傳統,始終盤旋在美國人的心中,到底應該過上成就自我,獨立自主的生活,還是積極參與社會,投入公益的生活。本書會從四個真實案例開始,分析美國人的公私矛盾心理。

作者認為,在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會少了群體趨向「共善」的道德指標,每個人都從追求個人幸福、滿足自身願望來當作行為的準則。舉例說愛情與婚姻,作者認為人們是完全基於情感需求而追求愛情,進而走入婚姻,但卻忽略了「家庭」本來應有的社會功能,以及家庭作為連結個人與外在世界的重要功能,反倒是把家當作「生活的避風港」。

此種極端的個人主義使個體不斷退縮到自己的小圈子裡,呈現某種疏離孤立的狀態,不問世事,也不關心公共議題,美國的傳統信念價值,諸如重視家庭、尊崇上帝、守望社區、忠於國家,都被消融在個人主義的追尋之中。

至於作者貝拉心目中理想的公民與公民社會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追尋?作者認為仍可以透過教育重塑,改造美國文化,讓人們重拾道德責任,了解人生追尋的不只個人成功,且成功不只是因為你很努力,套句桑德爾的話:「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只需要自己就能造就的。」我們對這社會仍有更多的責任與義務。

 

導讀人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炫元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葉浩

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h, 1927-2013
美國社會學家、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榮譽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貝拉精通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哲學和神學,早年師從社會學大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1967年提出「公民宗教」概念,認為美國人有一套共有的信念價值,例如將美國憲法、獨立宣言、權利法案視為立國基石,尊崇政治領袖或國家烈士如華盛頓、林肯、金恩博士,並將上述人事物上升到神聖不可侵犯的信仰層面。1980年代後貝拉的研究興趣逐漸從宗教轉到文化,關注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處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的矛盾,並指出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會造成人際孤立疏離,且缺乏社會責任的問題,本書(Habits of the Heart, 1985)跟《美好社會》(The Good Society, 1991)就是貝拉的代表作。2000年貝拉因其學術成就獲頒國家人文獎章,2013年在心臟手術後的併發症中過世,享年86歲。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專職翻譯。譯有《自由的技藝》、《南方浪潮》、《為工作而活》、《中國西征》、《巨人》、《被隱藏的眾神》、《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等書。

內文試閱(前言)

一九八五年初版序

我們該如何生活?我們對生活之道有什麼看法?作為美國人,我們是誰?我們的性格是什麼?這些是我們問美國各地同胞的問題。我們與他們對話,談論他們的生活和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事、他們的家庭和社區、他們的疑慮和不確定感,以及他們對整個社會的希望與恐懼。我們發現他們滔滔不絕地談論正確的生活之道,訴說應該教給下一代什麼,以及我們應該承擔的公共與私人責任,但這些話題也讓他們有些沮喪。這些話題對我們的受訪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然而對道德問題的關注卻常常被歸到私人焦慮的領域,彷彿公開談論這些話題是尷尬或丟臉的。我們希望本書有助於把這個內在的道德辯論(通常僅與親密的人分享)轉化為公共論述。美國人在本書的字裡行間向我們敞開心扉,間接地就我們所有人都很在乎的問題進行交談。我們將看到,許多人懷疑美國人是否有足夠的共同之處,能有來有往地討論我們的核心願望與恐懼。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說服這些人不要懷疑。

如何保有或創造一種在道德上前後連貫的生活,這是我們提出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我們被反覆問起的問題。而我們想要的生活取決於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也就是取決於我們的性格。因此,我們可以透過討論性格與社會的關係尋求答案。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卷八勾勒了有關一支民族的道德性格及其政治社會本質的理論。政治社會的本質,指的是這個民族組織和管理自身的方式。美利堅共和國開國元勳在革命時期,曾採用了同一理論的晚近版本。由於對美國開國元勳而言,自由大概是最重要的價值(這點對接受我們訪問的美國人亦然),他們特別在意建立一個自由的共和國不可或缺的性格特質。

法國社會哲學家托克維爾在一八三○年代針對美國性格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曾提出有史以來最全面、最深刻的分析。托克維爾在《民主在美國》中以敏銳的觀察及與美國人的廣泛交談為基礎,描述美國人的民德(mores,他有時稱之為「心的習慣」[Habits of the Heart])【1】,並同時顯示民德如何幫助美國性格的形成。他特別指出家庭生活、宗教傳統,以及美國人對地方政治的參與,有助於創造一種人,這種人能與更廣大的政治社會保持聯繫,進而支撐起種種自由制度的維護工作。但同時托克維爾也警告說,美國性格(他是率先稱之為「個人主義」的第一批人)的某些面向,最終可能使美國人彼此孤立,從而破壞了自由的條件。

本書的核心問題是關於美國個人主義,托克維爾在描述它時,混雜著敬佩又焦慮的情緒。在我們看來,一直以來銳不可擋地穿越美國歷史的是個人主義,而不是托克維爾認為的平等。我們擔心這種個人主義可能發生了癌病變,而這病變可能正在破壞被托克維爾認為節制著個人主義更具破壞性的潛力的社會肌理,可能正威脅著自由本身的存續。我們想知道美國的個人主義是什麼樣子,給人什麼感覺,以及它怎麼看待世界。

我們也對能限制與遏止個人主義破壞性的一面,而不至於摧毀個體性,並為美國生活方式提供替代範例的文化傳統與實踐感興趣。我們想知道自托克維爾的時代以來,這些文化傳統與慣例的命運如何,以及它們復興的可能性有多少。

在專注傾聽話語之際,我們深切地意識到,人們難以把實際的生活形諸文字。正是在這之中,在美國人實際上如何生活,與美國文化能夠被人訴諸言語的內容之間的摩擦中,我們發現了一些關於美國社會困境最精采的洞見,以及透過再挪用(reappropriation)一種通用的語言讓這些難題有能夠被討論的希望。

在托克維爾的指引下,我們相信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間的關係是自由制度生存的關鍵之一,亦即公民參與或不參與公共領域的方式。因此,我們決定將研究重點放在美國的私人及公共生活如何運作:私人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人們準備參與公共世界,抑或鼓勵他們只在私人領域中尋找意義,以及公共生活多大程度上滿足我們的私人渴求,抑或使我們心灰意冷而不再投入其中。

有鑑於研究團隊規模小且預算有限,我們決定將研究重點放在美國白人中產階級身上。除了我們不可能涵蓋龐大的美國生活多樣性這一事實,我們的決定也是基於一些理論原因。自亞里斯多德開始,共和主義理論家一直強調中產階級對自由制度成功的重要性。傳統上,中產階級積極的公共參與使自由制度成功運作。此外,中產階級在美國社會特別重要。我們將在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中論證,美國打一開始就是個首重「中等條件之人」的社會,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中,現代意義的中產階級支配美國文化的程度之甚,以至於真正的上層階級文化和真正的勞動階級文化都沒有出現。在美國,每個人基本上都採用中產階級思維,即便中產階級思維並不適合他們。因此,聚焦中產階級,對我們的目標而言非常合理。但話雖如此,我們仍採訪了一些勞動階級的男女,有些人會在本書登場,而且他們之中不少都有勞動階級的父母。儘管我們納入了可觀的族裔多樣性(ethnic diversity),但多數時候我們無法說明對美國人生活至關重要的種族多樣性(racial diversity)。

為探究私人及公共生活的本質,我們決定進行四個研究項目,每個研究項目都由小組的不同成員負責,這些項目將著眼於某個在當今美國具代表性的私人或公共態度。思索私人生活時,我們決定研究愛情與婚姻(這是人們塑造私人生活最古老的方式之一),以及心理治療(這是美國中產階級在私領域尋求意義時,一種比較新但重要性日增的方式)。思索公共生活時,我們決定研究一些較為古老的公民參與形式,像是地方政治與傳統志願社團(voluntary association),還有一些比較新的政治行動主義,它們脫胎自六○年代的政治運動,但在「體制內」運作。

每位田野研究人員會選擇能生動說明其研究焦點的特定社群、團體或一群個人。我們在可行之處(較常是在研究的公共元素中,多過在私人元素中)以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補充訪談。田野工作自一九七九年進行到一九八四年,總共訪問了兩百多人,我們和其中有些人談過許多次,而且有很多人在參與社區活動時接受我們的觀察。我們不聲稱自己已聽過「一般」美國人的心聲,也不聲稱我們擁有一個隨機的樣本。但我們爬梳大量的調查和社區研究,足以知道我們交談的對象沒有明顯異常。我們的研究主要不是聚焦心理層面,甚至根本上不是社會學層面,而毋寧是文化層面。我們想知道美國人擁有什麼資源能把生活變得有意義,他們如何看待自我和美國社會,以及他們的想法與行動有何關係。出於這個目的,聚焦有代表性的社區的代表性問題似乎是最佳選擇。我們與人們討論所有美國人都面臨的美國生活問題,使正在面對特定挑戰的特定個人得以揭露美國文化傳統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安.史威德勒Ann Swidler專注於婚姻與愛情的私領域,研究它們如何形塑人們的生活並賦予生活意義,她採訪加州聖荷西及其周邊幾個郊區的男男女女。該地區為人口迅速成長的地區之一,主要是因為矽谷的電子產業。她訪問的人來自全國各地。很少有加州本地人。他們若不是中產階級,就是來自相對富裕的藍領家庭。多數是成熟的成年人(年齡從二十七到五十五歲不等,不過主要是三十多歲和四十多歲的人),應付著現代社會中的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現實。多數人已婚,離過婚的比一半再少些。在後者中,約有半數已再婚。她訪問的多數人都有生孩子。史威德勒透過與她訪談的一些人得知「夫婦懇談會」(Marriage Encounter)的存在,參加了一次該運動贊助的週末活動,並訪問了認為這活動對他們意義重大的一些人。

史帝文.提普頓Steven Tipton訪問在一個南部大城和舊金山灣區的各種風格的治療師、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探索私人生活的另一個面向。他參與正接受臨床心理學家訓練的博士課程及臨床監督,並參加在私人診所與公家心理健康單位執業的心理學家舉辦的個案討論會。他還訪問了以心理治療取徑從事臨床牧師教育的新教牧師和神學院學生。最後,他訪問這些專業從業人員負責的許多個案,探索心理治療的經驗與觀點如何影響他們認識自我,以及他們如何看待社會承諾,還有在工作、愛情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理查.麥森Richard Madsen試圖了解美國人如何參與公共生活。為此,他研究兩個社區,一個是距離波士頓不遠、成立於兩百五十多年前的小鎮,另一個社區是聖地牙哥附近的郊區,直到近幾十年才有人定居,而且基本上仍未有自治的行政機構。這兩個社區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社區,不過波士頓郊區有許多藍領家庭。麥森著重志願社團(基督教青年會〔YMCA〕、扶輪社、青年商會〔Junior Chamber of Commerce〕等等)和地方政治。他訪問民眾對自家鄰里社區的凝聚感,從事公民參與的原因,以及公民參與賦予他們的生活多少意義和目標。在尋找具備公民態度的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他不僅研究例行性活動,還研究他在田野時爆發的若干激烈爭議。

威廉.蘇利文William Sullivan試圖透過研究兩個政治組織,掌握公共生活的意義,它們分別是在費城進行社區組織的「公民價值觀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Civic Values),以及影響力在加州聖塔莫尼卡最強的「經濟民主運動」(Campaign for Economic Democracy)。兩個團體都受六○年代政治運動的啟發,致力於以政治組織運動創造社會改變。兩者都已開始參與選舉政治,而且他們的領導人最近都當選地方或州政府的公職。蘇利文訪問這些團體的領導人與成員,以了解他們對整體社會的願景,還有社會中需要改變之處,並了解他們如何將公共活動與私人生活融合在一起。兩個團體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但費城的團體在勞動階級和少數族裔社區中一直很活躍。

儘管本書在很大程度上取自前述四個研究項目,但它不單單是該研究的總結報告。我們累積了多年的閱讀、思考,以及許多和非本研究正式對象的談話。我們當中有四個人是受專業訓練的社會學家;有一個(蘇利文)拿的是哲學學位。我們全都深受社會科學與社會哲學的影響,也有意延續栽培我們的社會反思傳統。書末簡短的附錄說明了我們的立場。

在研究過程中歡迎我們登門造訪、無所顧忌地與我們交談的民眾,基本上可說是本書的共同作者。他們的話散落在幾乎每個章節。【2】他們使我們在過去不疑處有疑。可是,我們不僅試圖理解研究中的所見所聞,也試圖理解我們身為美國社會終生成員的經歷。本書講的不僅是受訪者的故事,也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我們並沒有將本書整理為四個獨立研究項目的報告。研究報告可參閱四位田野工作者的專著。本書幾乎每章都取用全部四個研究項目的內容。前兩章提供整體研究的介紹與說明。第一章由四個人物描繪組成,分別來自四個研究項目,它們代表以私人或公共生活在當代美國尋找意義的不同方式。第二章提供了歷史速寫,尤其是關於我們認為對美國人自我詮釋很重要的四個主要傳統的描述。第三章至第六章處理私人生活,從對自我的思考方式到婚姻、家庭和其他形式的人際關係,包括心理治療。第六章總結美國的個人主義意識形態,並提出美國社會中其他不同於個人主義的替代選擇。第七章至第十章討論公共生活。地方政治、公民志願服務的精神(civic volunteerism),以及公民權與宗教的更廣泛意義,在第七章到第九章有所討論。第十章探討對全國性社會詮釋的幾個連續歷史階段,以及這些歷史階段與研究受訪者的看法間的關係。在最後一章,我們嘗試總結此研究對美國社會未來的暗示。

從事這種雄心壯志又漫長的研究計畫肯定會受到許多人莫大的幫助,也會有許多需要感謝的人。時任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的理查.夏普(Richard Sharpe)於一九七八年所提的初步建議,最終催生了本研究計畫。我們的主要資金來自國家人文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這是一個聯邦機構,支持哲學、歷史、文學和人文社科等領域的研究。配套補貼來自福特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我們感謝國家人文基金會和兩個基金會的慷慨與支持。此外,史威德勒和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h)要感謝約翰.西蒙.古根漢紀念基金會(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的研究獎助。史威德勒將她一九八二至八三年的研究獎助年度,一部分花在本書的研究之上。貝拉將他一九八三至八四年的研究獎助年度,一部分用於本書的最後改寫。

由大衛.黎士曼(David Riesman)、芮尼.福克斯(Renee Fox)、勞夫.波特(Ralph Potter)和羅伯特.寇斯(Robert Coles)組成的顧問團,在本研究早期提供理論的洞悉和方法論的指引。他們頻繁地和我們見面,其中有些,特別是黎士曼,將他們對我們研究的意見寫下來,與我們分享。麥克.馬科比(Michael Maccoby)、S.N.艾森斯達(S. N. Eisenstadt),和阿拉斯戴爾.麥金泰爾(Alasdair MacIntyre)偶爾出席我們的研究會議,給我們建議。很多其他同僚朋友都提供明確的參考書目,並總是鼓勵我們。我們的系所和大學給予幫助不遺餘力。曾詳讀完整或部分原稿的人有:約翰.馬奎爾(John Maguire)、芭芭拉.梅卡爾夫(Barbara Metcalf)、塞繆爾.波普金(Samuel Popkin)、黎士曼和伊萊.賽根(Eli Sagan)。我們衷心感謝他們的回應與指正,即便我們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有太多學生和同事都讀過個別章節了,無法一一列名感謝。他們的問題和疑慮驅使我們把問題看得更加澄明。感謝約翰.詹(John Chan,音譯)極具啟發性的文獻回顧,他和麗塔.賈拉利(Rita Jalali)對本書的研究協助不可或缺。而拉歐菈.廣中(Laola Hironaka)以打字和其他方式給予的支持也造就了本書。

我們想要感謝梅蘭尼.貝拉(Melanie Bellah,也讀了原始書稿)和賽根詳讀新版的緒論,並惠賜他們的建議。我們還想要感謝加州大學出版社的主任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鼓勵我們為新的平裝本撰寫緒論。

二○○八年序
一九九六年序
一九八五年初版序

第一章 追求幸福
企業主管布萊恩.帕默的故事/小鎮主委喬.高爾曼的故事/心理治療師瑪格麗特.奧丹的故事/社會運動家韋恩.鮑爾的故事/共同傳統中的不同聲音/什麼是成功/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正義

第二章 歷史源頭
聖經與共和的成分/功利與表現的個人主義/美國文化的早期詮釋/獨立的公民/企業家/經理人/治療師/一些近代詮釋/今日美國文化

第一部 私人生活

第三章 尋找自我
自力更生/離家/離開教會/工作/生活型態飛地/為自我扎根/生命歷程的意義

第四章 愛與婚姻
女人的領域/愛與自我/自由和義務/溝通/意識形態混淆/愛與個人主義/婚姻與民德

第五章 溝通交流
傳統的關係/美國式焦慮/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模範關係/心理治療與工作/心理治療契約論/心理治療與政治/心理治療對社群的追求/傳統形式的堅持不懈

第六章 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的不明確性/虛構的個人主義/矛盾的社會因素/個人主義的限制/記憶社群/社區、承諾和個體性/私人與公共

第二部 公共生活

第七章 主動參與
自由獨立的小鎮/小鎮長老/從小鎮到大城/城市地方主義/關切的公民/城市的世界主義/有公民意識的專業人士/職業社會運動分子/從義工到公民

第八章 公民權
成功和快樂/三種政治類型/政治和個人主義文化/無形的複雜性/公民權和專業理性/公民權的幾種形式/公民運動的實例

第九章 宗教
美國歷史上的宗教/宗教多元主義/地方教會/宗教個人主義/內在和外在的宗教/宗教中心/教會、宗派和神祕主義/宗教和世界

第十章 全國性社會
對公共秩序的理解/公共利益:未完成的美國追求/美國人的六種公共利益觀/權勢階層 VS. 民粹主義/新資本主義 VS. 福利自由主義/管理社會 VS. 經濟民主/尚未解決的對立

結論 轉變美國文化
時代變遷?/分離文化/連貫性的文化/社會生態/改組社會世界/世道人情/富裕社會的貧窮

附錄 社會科學作為公共哲學
關鍵術語詞彙表
注釋

書籍代號:0UAM0014

商品條碼EAN:9786267234037

ISBN:9786267234037

印刷:黑白

頁數:44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