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母嬰關係與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母嬰關係與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Attachment & Loss: Separation (Volume 2)

作者:約翰‧鮑比

譯者:巨玲、肖丹、周晨琛、周兆璇、李娟娟、楊詩露、王秋蘊

出版品牌: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30

產品編號:9789570487398

定價 $730/折扣2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從達爾文「演化論」理解「母嬰依附關係」

運用「依戀理論」探究幼兒無可避免的「分離焦慮」

看見「童年分離」如何影響成年「焦慮」與「憂鬱」狀態

 

依附理論創始經典作品,母嬰關係心理學經典

奠定近代「人格心理學」基礎

改變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從依附關係理解幼兒分離焦慮、看見成人人際關係焦慮的源頭

 

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失去親密的另一半?

為什麼我們似乎無法與他人建立深入的親密關係?

為什麼我們經常焦慮不安於朋友、情人、家人的短暫忽視?

或許童年時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就是解開你生命難題的解答

 

「有足夠證據可以證明:孩子不得不離開家庭,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由陌生的人照顧之後,他會更容易表現出擔心和害怕,唯恐會再次被帶走。」──約翰鮑比

 

【從幼兒分離焦慮,看見成人焦慮與哀傷的原型】

無論何時,正與母親角色建立依附關係的幼兒,在無預期且不情願的情況下與母親分離後,都會表現出憂慮,尤其是被帶到陌生環境、交給陌生人照顧時,這種憂慮就變得特別強烈。最初,他會強烈抗議,嘗試他能採取的各種方式,希望能喚回母親。隨後,他似乎開始對「喚回母親」感到絕望,但是他仍然沉浸在思念母親的境況中,並且會對她是否回來非常警覺。再之後,他看起來似乎不再對母親感興趣,而且在情感上開始與母親分離……

這些童年時期與母親分離的經驗,不斷的影響我們的人格發展以及與他人的人際交流,幼兒期經歷分離的不安全感、無法獲得依附對象的恐懼與焦慮、無法得到依附對象支持……都會影響我們的內在狀態:焦慮、憂慮、不安全感、恐懼……這些童年時期的經歷,都會一再的影響我們成年後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兩性關係,當我們無法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最終,我們將無法與他人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

 

【從童年依附關係,看見成年後的人際連結】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以及失去主要依附角色的嚴重性。我們在鮑比的研究當中看見的不只是影響近代心理學最著名、運用領域最廣的理論,最終,我們從童年的經歷看見成年後的自己為何陷入焦慮的泥沼且無法脫離。因為無論是與依附對象分離、失去依附對象,抑或是遭受被拋棄的威脅經歷……這些經歷將會轉動我們的發展路徑,偏離了最佳成長範圍內的那條人生道路。

 

本書特色

1. 影響近代心理學的革命性研究

在鮑比提出「依戀理論」之前,心理學分析大多是以「回顧」方式來回溯童年經歷與成年心理問題的關連。然而,鮑比運用了開創性的研究方法,追蹤了兒童幼年狀態來印證他的理論。也因此,鮑比發現了幼兒時期與母親分離的孩子,深刻的影響成年後的心理狀態。而這個開創性的研究理論,甚至影響了當時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

2. 從童年依附關係,看見成年後的人際連結

在談論成人關係時(尤其是兩性關係),幾乎所有近代心理分析與研究,都會提到鮑比的「依戀理論」:我們逃避與他人的親密連結、焦慮於他人對我們偶爾短暫的忽視……這一切的心理狀態,都可以回溯到童年時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因此,當我們深刻了解依戀理論的源頭、看見童年時期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我們,或許就能解開與他人親密關係中的死結。

3. 看見兒童依附關係發展,給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

當我們看見兒童對母親角色的依附關係,就能更加明白母嬰關係與聯結。和父母分離是兒童成長的必經過程,兒童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獨立,最終脫離父母的羽翼。然而過早分離、分離時間過長、過於突然的分離,是孩子無法理解的,這些狀況都有可能影響孩子成年後的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學界溫暖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博士、執業心理諮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貓心龔佑霖 (華人第一位依附書籍:《找回100%安全感》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審定這本書的時候,正是與一群受到家庭與身體創傷孩子相處的時候,心中五味雜陳。約翰鮑比給了這些孩子的處境最清楚的答案:分離是最原始的焦慮,而感受自己不被愛是最深的恐懼。孩子的失序,其實是對現世的抵抗,拒絕任何提醒他『不被愛』的所有可能。」──翁士恆(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071990

英國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母愛剝奪實驗和依戀理論創始人,最著名的理論為他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醫學和心理學。19461972年以陸軍精神病學家的身分長期在英國家庭心理健康權威機構塔維斯托克(Tavistock)診所和人類關係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兒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他系統性的研究了母愛剝奪對人格發展的不良影響,提出了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理論。而後,依戀理論也經由他的學生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研究證實,並且延伸到成年的戀愛關係中,成為了近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理論。

 

審定者|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曾是兒科臨床心理師,面對特殊兒童與罕見疾病的家庭,多年來與他們以及歷經暴力對待的兒童與家庭一起工作。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主責授課心理衡鑑、診斷與心理治療。

【摘文1】

幼兒與母親分離後的反應

 

自博靈漢(Dorothy Burlingham)和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開始記錄寄宿幼兒園裡照料嬰兒和幼兒的經驗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世代的遠去。在這兩本出版於二戰期間的小冊子中,她們描繪照顧那些失去母親照料的幼兒所出現的嚴重問題。她們特別強調:在幼兒園的環境下,我們不可能為幼兒提供親生母親般的替代性照顧。漢普斯特德幼兒園曾經做過一些調整,以便每一位護士可以有足夠能力照顧幾個孩子,一般是幾個幼兒組成一個小組、由特定護士照顧。她們講述這些孩子對護士有非常強烈的占有欲,而且無論何時,只要特定護士關注別的孩子,他們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嫉妒。

 

「托尼(3歲半)⋯⋯不允許瑪莉護士用『專屬他的』手去觸摸其他小朋友。吉姆(23歲)無論何時,只要他『自己的』護士離開房間,就會大哭起來。雪莉(4歲)會在『她的』護士瑪莉恩有事離開時出現強烈不安。」

 

人們也許會問,為什麼?難道這些孩子本來就該這樣?他們本來就該對他們的護士有如此強烈的占有欲?在護士離開時,就該如此深受困擾?難道是因為給了他們太多關注、太過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所以寵壞他們了?或許,一些傳統主義者支持這個觀點。抑或是與此相反,孩子離開家後就面臨過多母親角色改變,或者是在幼兒園裡,可選擇什麼樣的人臨時替代母親角色本身就有太多限制?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轉向育兒的實踐。

這些在幼兒園的孩子不但對他們「自己的」護士有強烈占有欲和嫉妒心,而且也會對她有著異常敵對傾向,或者會拒絕她,甚至退縮到情感隔絕的狀態。下面的一些紀錄,可以闡明這一點:

 

「吉姆在17個月大時與非常漂亮而多情的母親分離,在我們的幼兒園也有良好的發展。待在園裡的期間,他對兩位年輕護士發展出了強烈依附,這兩個護士先後照顧過他。儘管吉姆適應環境、活躍,並且善於交際,但是一旦有什麼事情是與依附相關時,他的行為就會變得令人無法忍受。他會一直黏著護士,表現出過度的占有欲,完全不願意被留下、並且不斷索求,卻無法用任何方式表示他想要的是什麼。沒有特殊的跡象時,會看到吉姆躺在地板上啜泣,表現得很絕望。直到他最喜歡的護士離開了,有時只是一下子,他的這些反應才終止。他會變得安靜、沒有情緒反應。」

 

「雷吉剛來到我們這裡時只有5個月大,他在1歲8個月大時回家、回到母親身邊,兩個月後又回到幼兒園,從那一刻開始,他就一直與我們待在一起。與我們在一起時,他與兩個年輕護士發展出緊密的關係,這兩個護士曾在不同時間裡照顧過他。在他兩歲8個月大時,『他的』護士結婚了、第二段依附就突然破裂了。在她離開之後,雷吉覺得被遺棄了,並且變得絕望。兩週後護士回來看望雷吉,雷吉拒絕了。當護士對他講話時,雷吉把頭轉向另一邊;但是在她離開房間之後,雷吉盯著她走後關上的門。夜幕降臨時,雷吉呆呆的坐在床上,嘴裡唸著:『瑪莉是我的,但是我並不喜歡她。』」

 

這些觀察結果產生於戰爭時期的壓力下,它們被當作軼事一樣記錄下來,卻大多缺少細節。但是這些紀錄仍然在許多形式的心理病理學障礙上,擲入了一些光芒,讓人們重新審視它們的本質。那些發生在成年期的焦慮和憂鬱狀態,以及心理病理性狀況,往往可以與博靈漢和安娜.佛洛伊德所描述的焦慮、絕望和分離狀態,以一種系統型式聯繫起來。爾後的一些研究者也表示,年幼孩子無論何時與母親角色長時間分離,都很容易產生這種情況,無論他是不是對這種分離有所預期,或者就失去了母親角色。然而,在往後的生活中,我們通常很難確定一個人紊亂的情緒狀態是如何與他的經歷聯繫起來,也很難確定這個狀態是因為他當前經歷,還是因為過去經歷所產生的影響。在個體出生後早期的幾年人生,情緒狀態與人生經歷的關係,通常清晰明瞭。早期生活中的不安,可以看作是之後生活中出現病理性狀態的原型。

 

【繁體中文版審定序】最原始的焦慮與創傷,來自分離與感受不被愛 文 /翁士恆

【簡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讓我們更理解母嬰關係  文/易春麗

【前言】探索幼兒分離焦慮,從而建立溫暖、親密、穩定的母嬰關係

 

Part1 安全、焦慮以及沮喪

 

 

1 人類悲傷的原型

幼兒與母親分離後的反應

引起「與母親角色分離」強烈反應的條件

緩和分離反應的條件

關鍵變項:母親角色是否在場

 

2 分離與失落在心理病理學中的地位

心理病理學對於分離焦慮的研究演進

分離焦慮與其他焦慮的形式

解釋幼兒分離焦慮的六大理論與其自身挑戰

 

3 人類幼兒對於母親是否在場時的行為表現

自然觀察法,觀察孩子與母親分離的行為反應

實驗研究法下,觀察孩子的分離焦慮

分離反應的個體發生學

 

4 非人靈長類動物對於母親是否在場時的行為表現

自然觀察法下,研究靈長類幼崽與母親分離的反應

靈長類幼崽面對分離的早期實驗性研究

 

Part2 研究人類恐懼的動物行為學觀點

 

 

5 焦慮與恐懼理論的基本假定

聯結恐懼的焦慮感

佛洛伊德的動機模型及其影響

是「讓人困擾的恐懼」,還是「與生俱來的恐懼」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焦慮與恐懼

 

6 預知恐懼的行為模式

從實證主義來研究恐懼與焦慮

探討退縮行為與依附行為

感到恐懼及其變項──感到警覺與感受焦慮

 

7 喚起人類恐懼感的情境

難以研究的領域──兒童的恐懼

出生後第一年,哪些情境會喚起孩子的恐懼

兩歲以後,喚起恐懼的情境

混合處境:混合出現的恐懼情境

恐懼行為和依附關係的發展

對未來偶發事件的恐懼

 

8 引起動物恐懼的情境

潛在威脅的自然線索

非人靈長類動物的恐懼行為

混合處境時,非人靈長類動物的恐懼表現

恐懼、攻擊以及探索行為

 

9 危險和安全的自然線索

自然線索讓我們寧保安全也不要抱有遺憾

「獨處」的潛在危險

熟悉的陪伴和環境所帶來的潛在安全

與熟悉的環境保持穩定關係──生物性恆定的一種形式

 

10 自然線索、文化線索,以及對危險的評量

預知風險的三類線索

評估「真正的危險」的困難性

「想像的」危險在心理病理學上的意義

透過觀察從他人身上習得的文化線索

自然線索的連續角色

遭遇危險的行為反應

 

11 合理化、錯誤歸因和投射與恐懼之間的關聯

指認喚起恐懼情境的困難之處

錯誤歸因以及投射作用的角色

重新檢驗偏執妄想經典案例──史瑞伯案例

 

12 對分離的恐懼

分離的恐懼如何發展之假設

對兩個術語的需要──「感到安全」與「安全的情境」

 

Part3 恐懼敏感性的個別差異──焦慮型依附

 

 

13 導致個別差異的一些變項

構成個別差異的變項

減少恐懼敏感性的經驗和過程

提高恐懼敏感性的經驗和過程

 

14 恐懼的敏感性以及依附對象的可得性

預測依附對象的可得性

依附對象和自我的運作模式

「決定運作模式」的經驗所具有的角色

對於「成熟」和「不成熟」這兩個概念的註記

 

15 焦慮型依附以及促成焦慮型依附的條件

是「過度依賴」還是「焦慮型依附」

失去恆存的母親角色時,兒童的焦慮型依附

與依附對象分離一段時間或者交由替代者照顧之後,孩子的焦慮型依附

因遺棄或者自殺威脅所引發的焦慮型依附

 

16 「過度依賴」和「溺愛」的相關理論

五大有關分離焦慮的系列假設

關於「過度依賴」的研究,以及這些研究的前因討論

 

17 憤怒、焦慮和依附的關聯

孩子面對分離的憤怒與行為

具有功能性的憤怒和失去功能的憤怒

憤怒、矛盾行為和焦慮反應

 

18 焦慮型依附和兒童時期的「恐懼症」

恐懼症、假性恐懼症和焦慮狀態

「上學恐懼症」還是「拒學」?

四種家庭互動模式

重新評估兩個兒童恐懼症經典案例──小漢斯與彼得

童年期的動物恐懼症

 

19 焦慮型依附和「懼曠症」

「症狀學」與「懼曠症」理論

家庭互動的致病模式

「懼曠症」與喪親和憂鬱的關聯

懼曠症的治療反應紀錄

 

20 被忽視、壓抑和偽造的家庭脈絡

家庭關係中被隱瞞的事實和假意見

為什麼個案拒絕承認自己的恐懼來自家庭中的問題

社會價值觀讓我們更容易忽視父母可能造成的問題

 

21 安全依附與自主的成長

人格發展與家庭經驗

對青少年和年輕成人的研究

詳述八大類兒童人格成熟度標準

家庭互動模式與兒童人格成熟度之間的關聯性

四大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研究

人格發展、管教模式以及社會階層之間的關聯

從幼兒家庭經驗的研究論證依戀理論

自主、依賴自己與依賴他人之間的關聯與差異

 

22 人格成長的路徑

個體差異的本質:替代模型

人格發展的路徑及動態平衡

了解決定一個人的發展路徑的重要因素

 

【附錄1】分離焦慮相關文獻綜述

【附錄2】精神分析和演化論

【附錄3】專業術語的問題

 

書籍代號:1HAA0096

商品條碼EAN:9789570487398

ISBN:9789570487398

印刷:單色

頁數:464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