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偏見的本質:人格心理學之父深度剖析,一切人類敵意行為的生成與消解

偏見的本質:人格心理學之父深度剖析,一切人類敵意行為的生成與消解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作者:高爾頓.奧爾波特 (Gordon Allport)

譯者:郭曉燕

出版品牌: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08

產品編號:9786267212288

定價 $750/折扣2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我們築起圍牆,是為了保護自己珍視的東西。

 

大師深入解析偏見的根源、影響,以及解決之道

一部教你判斷「真實」的寶典

 

從群體歧視、貼標籤、獵巫行動,到國家對立、戰爭、殘酷暴行……歷史如此相似,人們總是仇視彼此,而偏見正是一切的開始。它深藏於人性,劃清「我們」與「他們」的界線。在這一道無形的牆內,大大小小的團體找到了凝聚力,但在牆外,仇恨卻無處不在,還經常造成永久傷害。

 

著名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憑藉多年研究與深刻的洞察力,全面且透徹地探討偏見的發源、表現形式,以及可能帶來的巨大影響。他認為,偏見是個人在自己獨特的心智運作歷程中,所演化出的生活模式──這並非天生,而多半是後天習得。也因此扭轉偏見是可能的,例如,一個人可以正確選擇措辭與思考環境,而執政者也可以試著改善教育與社會制度。

 

《偏見的本質》自出版以來歷久彌新,堪稱影響世世代代的經典,除了蒐羅許多寶貴的真實案例(涵蓋性別、種族、國家、宗教、經濟),更嘗試解開「人類該如何化解衝突」這個古老的難題,指引現代人避開思想上的矛盾、並做出真實的改變。

 

暢銷數十年,而且越來越重要的不朽名作

第一繁中版!臨床心理師翻譯,無刪節全譯本

帶你理解偏見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

 

我們仇恨別人並不是因為討厭對方,而是太愛自己

大腦喜歡用「貼標籤」來理解世界,藉此建立生活秩序

怎樣的人容易養成偏見?為何抱持偏見者會以受害者自居?

社會文化會影響判斷,讓人們找到現成的「代罪羔羊」

許多研究顯示,越愛國的人偏見程度越高,為什麼?

偏見與包容並不是天生,而是可以後天習得的人格特質

 

……更多大家不明說的隱性偏見、

以及各種潛在的歧視與不平等,

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首次登臺!全球銷量百萬,且越來越重要的不朽名作

臨床心理師郭曉燕翻譯,好讀易懂,無刪節全譯本

已翻譯成十餘國語言,國際媒體、專家學者傾情推薦

偏見領域奠基之作。根據Google 學術搜尋,至今已引用五萬餘次

案例豐富、分析深入,完整建構了偏見現象的成因與型態

 

媒體、名人推薦

 

「偏見,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古老問題,它以種族、宗教、性別、性傾向、身體特徵、身心健康等多種面貌,出現在不同時期的人類社會。歷史上許多戰爭,如: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現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宗教衝突,皆是出於偏見。日常生活也有許多習以為常的偏見,有意或無意,明顯或隱約,成為傷人的武器。最可怕的是,受歧視的人在不自覺下自我應驗了社會強加的偏見,使得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更為鞏固。美國心理學家Gordon Allport將微觀和巨觀的因素,從個人認知、人際互動、團體動力、到社會結構,清楚梳理出來。對於亙古存在的偏見問題,這本書提出詳盡而全面的理論洞見和研究證據,是一本值得閱讀與收藏的經典之作。」──張滿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

 

「不同群體間互相敵視、存有偏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上世紀中期,性格心理學大師Gordon Allport就對人們之間為何彼此敵視、存有偏見,提供周延的系統化闡釋。即便成書時間(1954年)距今將近70年,但該書觀點歷久彌新,對於人類偏見的成因、動力發展歷程、如何降低偏見及群體衝突,都提供了極具啟發性與說服性的論述觀點及實徵研究證據。在臺灣社會對立之際,此書中譯本的出版為國內對偏見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適時提供寶貴見解,更是助人工作者為受人際偏見困擾的案主提供諮詢時,最佳的實務參考。」──葉光輝,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 臺大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本書為心理學經典名著,作者從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日常生活中各種偏見、刻板印象和歧視行為的成因,中文譯本清晰流暢。根據本書之分析,我們之所以抱持偏見,不但基於人類心智運作的基本機制,也源自對社會群體之認同與互動。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消弭潛藏於內心的偏見,但卻可以設法改善社會與提醒自己,留意並減緩偏見造成的傷害。本書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數十年來在學術界引發眾多研究,也是社會改革實務的重要參考著作。而時至今日,無論是在現實生活或網路社群,針對國族、性別或種族等族群偏見仍觸目可見,本書內容依然發人深省。」──陳舜文,國立清華大學心諮系副教授

 

「《偏見的本質》是嚴謹的學術討論和人文價值的驚人結合體……這本書影響了整整一代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亞隆森Elliot Aronson),二十世紀百大心理學家,《錯不在我》作者

 

「眾所周知,《偏見的本質》是一部經典,為人們討論和理解偏見這個複雜的人類問題建立了社會科學的學術取徑。」——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B. Clark),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社會改革家

 

「這部書的目錄在實質上組織了對偏見這一重要概念的學術研究。《偏見的本質》勾畫出了研究的領域,確立了其中的基本類別和問題,並將其置於一個廣泛的、折衷的框架中,這一框架至今還在使用。」——湯瑪斯.佩蒂格魯Thomas F. Pettigrew),因社會貢獻而屢獲殊榮的心理學家

 

「很多人正得意自己的新發現,卻看見奧爾波特早就在那等著了。」──蘇珊.菲斯克Susan Fiske),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心理科學協會(APS)前主席

 

「奧爾波特是反對種族偏見最直言的思想領袖之一,著作《偏見的本質》堪稱社會貢獻的傑作。」──《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關於這個問題的方方面面,這很可能是所有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人格研究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一本深刻的著作……光看研究資料來源,本身就堪稱一座圖書館。」——《基督教先驅報》Christian Herald

 

「對於一切群體關係最經典的著作之一。」《政治心理學》Political Psychology

 

「奧爾波特的思想影響了美國與各地政府,確實減少偏見的程度。」──《社會心理學經典期刊》Klassiker der Sozialwissenschaften

 

 

讀者好評

 

全球Amazon讀者4.7顆星 無偏見好評──

 

「這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書之一,我認為美國所有學校,不管公私立,都應該列入必讀書單。太棒了!」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生活。很多書是很好,但我認為能真正改變你生活與觀點的書,才是真正的瑰寶。」

 

「當前政治與社會氛圍下的必讀之書。如果我們總是忽略了歷史教訓,一意孤行要重蹈覆轍,那就必須要有這本書。」

 

「雖然有些例子取用於他寫作的時代,但仍然不減其經典性。」

 

「強大的書。多數人否認自己有任何偏見,但這只是在欺騙自己。如果不想辦法扭轉,就會蔓延到整個族群和社會。」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書之一。」

 

 

國內知名學者 聯合推薦 ──

吳英璋,臺大心理學系榮譽教授

張滿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

陳舜文,國立清華大學心諮系副教授

葉光輝,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 臺大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專家名人 高度好評──

艾略特.亞隆森Elliot Aronson),二十世紀百大心理學家,《錯不在我》作者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B. Clark),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社會改革家

湯瑪斯.佩蒂格魯Thomas F. Pettigrew),因社會貢獻而屢獲殊榮的心理學家

蘇珊.菲斯克Susan Fiske),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PS)前主席

 

高爾頓.奧爾波特 Gordon Allport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格心理學之父。

曾任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一九六三年獲得美國心理學基金會APF)金獎,隔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並因極大貢獻而成為國際許多團體如英國心理學會的榮譽會員。

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執教近四十年,期間完成許多研究與著作,其思想啟發了多位重要的心理學家。《偏見的本質》是他最受推崇的著作之一,是偏見領域歷久彌新的經典,至今對於美國社會仍有深刻影響。

郭曉燕

臺灣大學心理學碩士,現為臨床心理師,偶爾接翻譯。曾任遠流出版社副主編。我在酷暑時接下本書翻譯,在嚴寒中完成譯稿,接著繼續裹著棉被埋首修潤,再抬頭,外面陽光普照,原來春天已悄悄降臨。若這本書讓至少一個人減少偏見,我那新長出的皺紋和白髮就有了名為「值得」的意義。

歡迎來信批評指教:kuoleonie@gmail.com

譯序

譯序 有權力的地方,愛就遠離

 

本文作者:郭曉燕 臨床心理師

 

我從心理學界偶然跨足出版界之後,每當被手上的書稿打動,總是會感嘆,若在學生時期曾完整閱讀一本經典,對工作和人生也許就能少一點迷惘。

《偏見的本質》就是一本能幫助你釐清許多困惑的書(當然也可能激盪出更多問題與思考)。Google 學術搜尋顯示它被引用了五萬餘次(仍持續增加中)。作者高爾頓.奧爾波特是最早提出特質論(trait theory)的人格心理學之父,也是主張以科學實驗探討社會心理問題的先驅,他更開啟了世人對社會心理學的重視。

本書寫於二戰之後,當時納粹的暴行震驚全世界,與此同時,美國國內黑人等少數族群的地位普遍尚未提升,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書中舉了不少猶太人和黑人的遭遇為例,也在族群偏見領域多所著墨,然而本書內容不僅如此,還提到了性別偏見、階級偏見、宗教和意識形態偏見……等。作者在撰寫此書時,旨在建立一個關於偏見的宏大架構,並且有自信此書的組織方式將使它長久流傳。全書內容涵蓋「偏見的定義」、「人為何如此容易陷入敵意的深淵」、「群體差異的科學研究」、「偏見受害者會出現的防衛機制」、「人是如何形成偏見和刻板印象」、「攻擊與仇恨的本質」、「代罪羔羊」、「偏見作為利益剝削的手段」、「立法是否有助於改變偏見」、「有效降低偏見和歧視的方式」,作者更從不同研究取向來探討前述主題,包括:歷史、社會文化、情境、人格及心理動力、現象學和刺激對象取向,以此呈現偏見問題的完整面貌,更提醒我們,任何社會現象都不是單一成因所致,必須結合多重面向進行探究與了解。

由此延伸,無論決策者、執行者或一般民眾都應該體認到,所有社會問題的改善都是非常緩慢的過程,也許短時間內、甚或窮盡一生都不會看到明顯進展,然而正如流水會慢慢穿鑿出山谷,只要朝著明確目標前進,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也許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持著許多改革者在艱難中持續為改善社會問題而奮鬥。

有鑒於社會科學蓬勃發展,作者在寫此書時也坦承,書中觀點可能很快就會過時,新研究將不斷取代舊研究。的確,自本書在美國第一次出版後,七十年內增加了近四萬篇相關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本書也確實是目前唯一一本涵蓋面向最完整的偏見專書(其「份量」和被引用次數亦難以超越)。因此可以說,《偏見的本質》一書給了我們一個具體概念,一個可以乘載相關經驗、同時又給予空間允許新知識和新想法發生的跨時代、跨領域載體。

我們多少有過這樣的經驗:因為自己的某種身分,比如女人、老人、小孩、直男、同性戀、黃種人、就讀某所學校、從事某種行業,或支持某種信念……等,而被迫跟某些特質畫上等號。反之,我們也經常將人區分為特定類別,並根據該類別形成先入為主的看法,畢竟「類別化」是我們能夠有效因應外在環境、而不被海量訊息淹沒的重要本能之一。然而本書提到,刻板印象只有在「無法」隨經驗修正時,才屬於偏見。意識到這點,也許我們可以時刻提醒自己抱持開放心態,允許新經驗修改和擴充自己的想法,並且不要太快下定論。

恨的偏見源自愛的偏見」,我們仇恨別人並不是因為討厭對方,而是太愛自己。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檢視自己,當對別人產生敵意,或某件事激起自己的強烈情緒,這時很可能正觸碰到自己生命中的重要議題,例如傷害到自我價值與存在意義。根據「對微小差異的自戀」,我們的敵人大多是跟自己相像的人。身為臨床心理師,我在實務上也不斷體悟到類似的道理:我們所強烈厭惡的人身上,很可能具有某些自己的特質。當然,對方也許與生俱有惹怒眾人的本事,但如果先把這個可能性放在一旁,靜靜思考厭惡對象是否跟自己有共同之處,對自己多一些反思與了解,也許在跟人的關係上會有所幫助。

不同的理論立場會影響我們如何處理偏見問題。我在翻譯之初特別好奇的是,作者為何深信群際關係或國際關係有可能往好的方向發展,尤其在當時剛發生猶太大屠殺事件,他為何依舊對人性抱持希望?這個問題的答案隨著翻譯進展而越來越清晰,在第22章獲得了較具體的解釋,舉例來說,有別於佛洛伊德學派的精神分析學家認為攻擊是需要發洩的強烈本能,作者則認為攻擊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也許永遠都不會表現出來,或至少我們可以設法避免激發這樣的能力,例如學習用較具適應性的方式調控自己的仇恨。縱使我們的先天傾向使我們易於形成偏見,然而人終究渴望彼此親近,而非恨人與被恨。

譯者的樂趣和養分有時來自讀者的評論及回饋。有天我上網搜尋之前的譯作《超越直覺》的書評,幸運地看到一篇讓我印象深刻的心得,那位讀者提到,原本以為只要大家都學會批判性思考並認識各種思考謬誤,就能更理性溝通,世界也許就會更美好,但最終他發現「善良」才是最重要的。那位讀者的反思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我衷心期望有更多人將知識作為促進社會向上提昇的力量,而非攻擊他人的武器。我也相信本書作者提出偏見的人格理論,用意是幫助各位理解人為何會產生偏見,而非利用這些論述來指控他人的偏見。個人是消除偏見的最小單位,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本書來理解自己,進而化解自己內心的仇恨和敵意。在這個訊息量過載、太多刺激爭奪注意力的時代,我們其實更需要向內關注自己。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透過書上的闡述來理解偏見對象,因為「理解就是寬恕,或至少代表更多包容」,當人試著了解偏見對象,就會開始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對方。理解本身也是最大的安慰,「(偏見)受害者就算發展出精神官能型防衛機制,一旦其本質和原因可以被充分理解,受害者就會比較穩定,或至少不會表現出這種特質」。此外,本書也告訴我們,偏見心態有部分受潛意識影響,加上合理化等防衛機制的作用,使得人並不容易覺察到自己的敵意,因此審查和壓制偏見往往會適得其反,溝通與調解會比懲罰更能達到預期目的,改正偏見言論的方式並非予以壓制,而是讓無偏見言論的反作用力自由流動」。

在台灣,相較以往,女性、兒童、原住民、同性戀者和跨性別者……等弱勢群體已獲得更多尊重,但似乎還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紀錄片《九槍》血淋淋地凸顯出移工在台灣社會邊陲的困境和整個結構問題;依舊有民眾反對在自己的社區設立精神疾病復健機構;只在意表面績效的政府官員陷入品牌迷思之中,導致資源分配不公;仇恨和歧視似乎隨著網路的匿名性而更加嚴重。正如本書提到的,「我們要求社會系統的所有官方定義都符合平等原則,然而社會系統有許多非正式特徵都在召喚不平等」。雖然民主意識已漸漸在台灣社會紮根,但隨之而來的似乎是大家都在爭取自己的言論自由,而越來越難相互傾聽和理解。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曾說:「有權力的地方,愛就遠離/逃逸」,然而相對地,「愛」來的地方,權力也要讓位。也許唯有正視發生在台灣的偏見與歧視現象,並繼續從政策、教育宣導、增加群際接觸與了解等方面著手,台灣才有望邁向真正平等包容的社會,我想這或許是在當代閱讀《偏見的本質》的意義。

小說《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中,腳部殘廢的路人甲對布蕾瑪莉說:「我知道……妳沒有偏見,妳知道我是人,只是剛好坐在輪椅上,不是上面長了人的輪椅。」希望隨著《偏見的本質》在台灣出版,更多人會明白每個人都是人,只是剛好有不同國籍、不同長相、不同身形、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信念、不同喜好。

如果說時間是一個人最珍貴的資產,那麼時間也正是出版《偏見的本質》最昂貴的成本。印象中有位資深譯者說過,(大意是)任何願意慢慢打磨譯稿的譯者,都應該被好好珍惜。我想補充的是,任何願意讓譯者慢慢打磨譯稿的出版社,都值得被肯定與鼓勵。

我在爬山時總覺得,走在前人開闢好的路上很幸福,讓我相對輕鬆就能看到山頭的風景。如今自己也成了抽象意義上的鋪路者,但願各位走在通往「偏見的本質」的路途上,有感到少一點崎嶇,多一點欣賞風景的餘裕。

 

 

作者前言

文明化的人類大致上已經能夠充份掌握能源、物質和無生命的自然事物,並迅速發展出控制生理病痛和過早死亡的技術。相較之下,關於如何處理人類之間的關係,我們似乎還活在石器時代。我們在社會知識上的不足,似乎讓物理知識上的每一個進展都化為烏有。戰爭和軍備上的花費,幾乎耗去我們運用自然科學所積累的財富盈餘。仇恨和恐懼讓各國設立貿易障礙、點燃戰火,進而造成貧窮等問題,大大抵消了我們在醫學上取得的成就。

東、西方意識形態對立之際,全球陷入一片恐慌,每一個角落的人們,都各自背負著沉重的歷史仇恨。

回教徒不信任非回教徒;躲過中歐大屠殺的猶太人,卻發現重建後的以色列充斥著反猶主義;難民在冷漠的國度遊蕩。白種人憑空編造出種族主義教條,合理化自己的優越感,欺壓世界各地的有色人種。發生在美國境內的偏見,也許是最錯綜複雜的。這些永無止盡的對立,有些或許是基於真實利益衝突,但絕大多數是源自想像中的恐懼。然而,想像中的恐懼會帶來真實痛苦。

不同群體/團體會互相敵對、仇視—這不是什麼大新聞,然而現代科技讓群體之間變得太過緊密,使得彼此無法保持適當安全距離。俄羅斯不再是遠方的一片大草原,它就在眼前。美國透過「第四點計畫」、電影、可口可樂和政治影響力,如今對舊世界(歐、亞、非洲)來說也不再遙遠,而是近在咫尺。過去被高山、大海互相隔絕的國家,現在已展露在彼此面前。收音機、噴射機、電視機、傘兵、核爆、電影、旅遊……等現代產物,都拉近了群體之間的距離,我們卻尚未適應這種心理和道德文化上前所未有的近距離接觸。

幸好仍有轉圜的餘地,解決方法來自一件簡單的事實:整體來說,人性偏好友善和仁慈,而非殘酷和壓迫。無論從行為處事的基本原則或人性傾向來看,一般人都會拒絕走上戰爭和毀滅之路。我們喜歡跟鄰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喜歡愛人和被愛,而不願恨人和被恨。人不喜歡「殘忍」這項特質。就算是接受紐倫堡審判的納粹高級官員,也會假裝自己對集中營內慘無人道的迫害毫不知情。這些人羞於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他們也希望被視為人類。雖然戰火肆虐,但我們仍然渴望和平,雖然仇恨盛行,但我們依舊傾向認同親和行為。只要這種道德矛盾感一直存在,人類就有望解決彼此仇恨的問題,並且讓「無仇恨」的價值觀當道。

最令人振奮的是,越來越多人相信科學智慧有助於解決群體衝突。宗教向來認為,人類的破壞本質與其理想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原罪對救贖的抗拒,這種說法或許可信,也具說服力,但近來大家開始認為,人有能力、也應該運用智慧來達成自我救贖。人們說:「我們要客觀地研究文化和各行各業中,不同種族、膚色的人之間的衝突。我們要找出偏見的根源以及具體改善方法,讓大家普遍重視親和價值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各國的大學紛紛開始重視這門新領域,並發展各項學科,例如:社會科學、人類發展、社會心理學、人類關係、社會關係……等等。這門嶄新的科學尚未獲得正式命名,但正在蓬勃發展中,且除了受到大學青睞,在各級中小學、教會、進步產業、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中也相當受歡迎。

在二十世紀中期的一、二十年內,這一領域的研究比過去幾千年來所累加的成果更為紮實,也更有啟發性。不可否認,早在幾千年前,各大宗教教義就已闡述人類行為的倫理準則,並確立了地球居民之間手足情誼的需求和基本道理。然而,這些教義是制定於遊牧時期,制定於牧羊人和部落王國時代,如果要在科技和原子時代落實這些教義,就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仇恨和包容的成因。我們曾經錯誤地認為,科學的唯一目標是追求物質進步,而不需要考量人性和社會關係方面的問題,因為後兩者屬於道德範疇。但現在我們意識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問題,遠遠超過其解決的問題。

社會科學不可能在一夕之間趕上科技的進展,也不可能迅速修復未經約束的科技所造成的危害。我們投入多年心血、花費數十億美元,才揭開原子秘密,而要了解人的非理性本質,得耗費更多時間和金錢。有人說:「要打破人的偏見,比粉碎一顆原子還困難。」人類關係所涵蓋的主題非常廣泛,相關研究必須從各個面向著手,包括:家庭生活、心理健康、勞資關係、國際談判、公民素養……等等。

本書並不試圖探討人類關係這門科學的所有主題,而僅欲釐清一個根本問題,即「人類偏見的本質」。這個問題非常基本,唯有了解敵意的根源,才能有效運用智慧來控制其破壞性。

談到偏見,大家往往會想到「種族偏見」,這種聯想卻令人遺憾,因為在人類歷史中,偏見的發生其實跟種族不大有關,「種族」是相對近期的概念,歷史幾乎不到一百年。大多數情況下,偏見和迫害的發生是基於其他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宗教。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猶太人都是因為宗教而非種族的關係才受到迫害。白人奴役黑人,主要是因為白人把黑人視為一種資產,但背後想法也跟宗教有關:黑人天生就是異教徒,是挪亞之子──含(Ham)的後代,並且被挪亞詛咒生生世世都是「奴僕的奴僕」。大家口中的「種族」其實是不合時宜的概念,雖然曾經適用,但隨著種族之間不斷通婚繁衍,血統經過無限稀釋,如今這個概念已經落伍了。

那麼,為何「種族」的概念還是如此盛行?首先,人們不再熱衷於傳教,也就不再以宗教來區分群體成員。

此外,不同種族之間的特徵往往一目瞭然、便於識別,人們就可以輕易地把種族當作一種標籤,用來標記自己不喜歡的對象。於是,人們捏造的「劣等種族」為偏見提供了看似不容質疑的理由。「種族」一詞帶有生物決定論的印記,讓人們不用費心去探討群體關係中複雜的經濟、文化、政治和心理因素。

在討論偏見時,「族群」(ethnic)通常會比「種族」(race)合適。族群是指一群人彼此共享著不同比例的特徵(例如:外觀、民族、文化、語言、宗教或意識形態……),因此形成一個共同的群體。「族群」與「種族」不同,並不隱含生物上的同質性,遭受偏見的群體其實通常不具有生物同質性。不過,「族群」的概念並不容易涵蓋職業、階級、政治團體、性別……等特質,而這些特質經常跟偏見有關。

不幸的是,關於人類群體的詞彙相當貧乏,除非社會科學能夠提供一套更好的分類法,否則無法以理想的精確度來討論。但我們還是可以避免因不當使用「種族」一詞而產生的錯誤,正如人類學家蒙塔古(AshleyMontagu)所言,「種族」是社會科學中一個落伍又帶有惡意的名詞,就算要使用,也應該小心謹慎,並且以適當、有限度的方式使用它。在指稱任何以文化凝聚力為特徵的群體時,應該使用「族群」一詞,但「族群」畢竟是個籠統概念,我們有時也可能因為過度延伸這個詞,而犯下不當使用的錯誤。

把偏見和歧視歸因於任何單一因素,例如:經濟剝削、社會結構、社會習俗、恐懼、攻擊、性別衝突……等,都是嚴重的錯誤。各位將看到,前述所有因素以及許多其他因素,都可能滋長出偏見和歧視。

本書要傳達的主旨是:偏見具有多重因果關係的特性,而非單一因素所導致。然而讀者可能會合理提問:「作者本人是否也透露出某種偏見?他是否公正地看待其中複雜的經濟、文化、歷史和情境因素?他是否出於職業病,因而特別強調學習、認知歷程和人格發展的影響?」

我的確相信只有以「人格」為主軸,才有助於了解歷史、文化和經濟因素的作用。由於只有「個體」才會感受到敵意,並做出歧視言行,因此習俗、文化等因素必須以某種方式融入個體的生活,才會發揮作用。前文提到的「因果關係」是較廣泛的概念,各位或許能夠(也應該)意識到,偏見會受到文化習俗的潛移默化,也會受到個人態度的直接影響。雖然我將本書重點定位在「偏見的心理因素」,但還是盡力考量其他數個面向(尤其在第13章),並試圖提出平衡的觀點。假如我做了這番努力之後,仍呈現出偏頗結果,還請各位不吝批評指教,指出本書不足之處。

雖然本書大多引用美國研究與案例,但我相信書中對於偏見的動力學分析具有普遍效度。誠然,偏見的表現方式會因國家而異,例如:受害對象不同、民眾對於「跟受歧視群體發生身體接觸」的態度不同、指控的方式與刻板印象也不盡相同。然而,其他國家的證據顯示,偏見的基本成因及相關影響因子幾乎舉世皆同。

社會心理學家墨菲(Gardner Murphy)曾研究印度群體之間的緊張關係,並據此提出前述結論,相關論述可見其著作《人類的心智》(In the Minds of Men)。同樣,聯合國各機構進行的研究也一致支持這個觀點。另外,關於巫術、團體忠誠度和戰爭的人類學文獻都顯示:儘管在不同國家,遭受偏見的對象以及偏見的表現方式都各有所異,背後卻有著相同的動力機制。雖然這個假設有足夠證據支持,我們還是不該把它視為定論。未來的跨文化研究一定會顯示,不同地區在偏見成因的比重和模式上會有很大差異。未來或許也會發現本書沒有提到的其他重要成因,彌補本書的不足。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心中預設了兩類讀者,他們對這個主題都很感興趣。第一類是各國的大學生,這些學生越來越關心人類行為的社會及心理基礎,也渴望透過科學方法來改善群體關係。第二類是同樣關心這個主題、且年齡較長的一般讀者,這些人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加,但他們較在意直接且可行的改善方法,而不是理論概念。考量到這兩類讀者,我以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寫出我的論述,因此勢必會簡化一些論點,但我盡力不造成任何科學觀念上的誤導。

這一領域的研究和理論發展得如此蓬勃,因此我和研究團隊的觀點很快就會過時。新實驗將取代舊實驗,各種理論也會更加完善。然而,我相信本書的一項特點具有長久價值,即組織方式。我試圖提供一個架構,讓未來研究成果得以納入其中。

我的主要目的在於闡明「偏見」的整體研究發現,也試著讓各位明白,我們可以如何運用累積的知識來緩和群體間的緊張關係(第八部會特別說明這個部分)。美國種族關係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Race Relations)的調查發現,在美國有一千三百五十個組織致力於改善群體關係,這些組織的成效必須用科學方法加以評估,第30章會詳加討論。如果只從學術角度看待問題,而不驗證理論和實務之間的關係,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如果實務人員在缺乏科學支持的情形下,就把時間和金錢投入改善方案,則會是一種浪費。人類關係這門科學的成功發展,必須仰賴基礎研究和實務工作的結合。

這本書能逐漸成形,要感謝兩方面的大力協助與促成,其一是哈佛大學社會關係學系(Department of Social Relations)定期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其二則是在我寫作過程中,提供資金和鼓勵的幾個組織。在此特別感謝:波士頓的莫斯.金博爾基金會(Moses Kimball Fund)、美國猶太裔代表大會(American Jewish Congress)的社區關係委員會(Commission on Community Interrelations)以及幾位友善的大會成員、全美基督教徒與猶太教徒聯盟(National Conferenceof Christians and Jews)、哈佛大學社會關係研究室,以及我的同事──社會學家索羅金(Pitirim A. Sorokin)帶領的研究中心。在這些人的資助下,本書提到的幾項研究和針對這個領域的文獻整理才得以順利進行,我深深感激他們的慷慨協助和鼓勵。

我的學生們在「群體衝突與偏見」專題討論會上所投入的興趣和心力,奠定了本書最後呈現的內容與架構。我在指導專體討論會期間,曾多次和同事們交換意見,他們是著名的社會學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歷史學家漢德林(Oscar Handlin)、心理學家萊文森(Daniel J. Levinson),我相信他們對本書亦影響甚鉅。我還要感謝克萊默(Bernard M. Kramer)、薩頓(Jacqueline Y. Sutton)、卡隆(Herbert S. Caron)、卡明(Leon J. Kamin)、阿奇舒勒(Nathan Altshuler),他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和寶貴建議。感謝這個領域的權威—社會心理學家庫克(Stuart W. Cook),他閱讀本書部分草稿並給予寶貴批評。感謝科埃洛(George V. Coelho)和菲利普(Hugh W. S. Philip)為本書提供了不同國家的觀點。對於這些人的不吝協助,我要致上最誠摯的謝意,特別是在我寫作的各個階段,都給予我專業引導的斯普拉格女士(Mrs. Eleanor D. Sprague)。

 

譯序 有權力的地方,愛就遠離

作者前言

 

第一部 先入為主的思考方式

 

個人價值觀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卻容易帶來愛的偏見,進而衍伸出恨的偏見。

 

1 問題出在哪裡?

2 未審先判是常態

3 形成內團體

4 排斥外團體

5 偏見的模式和程度

 

▋第二部 群體差異

 

當外界評價一遍遍烙印在腦海,

無論是真是假,人的性格一定會改變。

 

6 關於群體差異的科學研究

7 種族和族群差異

8 可見性與陌生感

9 因受害而出現的特質

 

▋第三部 對群體差異的感知與思考

 

標籤會賦予這個世界意義,

它們正如林中小徑,為生活建立起秩序。

 

10 認知歷程

11 語言因素

12 美國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13 關於偏見的理論

 

▋第四部 社會文化如何影響認知

 

要產生明確而永久的仇恨,

就需要找到代罪羔羊,並貼上明確而永久的標籤。

 

14 社會結構和文化型態

15 如何選擇代罪羔羊

16 接觸效應

 

▋第五部 人如何習得偏見

 

沒有人帶著偏見來到這世界上。

我們之所以習得偏見,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17 從眾

18 幼兒

19 後續學習

20 內在衝突點

 

▋第六部 偏見的動力機制

 

人類終其一生,都可能像嬰兒一樣把怒氣發洩在現成的對象,

而非合理的對象。

 

21 挫折

22 攻擊與仇恨

23 焦慮、性、罪惡感

24 投射

 

▋第七部 人格結構

 

偏見與包容不只是種態度,

而是個人在自己獨特的心理運作歷程中,所演化出的生活模式。

 

25 偏見人格

26 煽動

27 包容人格

28 宗教與偏見

 

▋第八部 如何減少群體衝突

 

解決衝突並不是是非題。

在社會體制下,我們的包容態度能否發展茁壯?

 

29 是否應該立法遏止偏見?

30 改善方案

31 限制與展望

 

注釋與參考資料、中英名詞對照表

書籍代號:0ZTK0043

商品條碼EAN:9786267212288

ISBN:9786267212288

印刷:黑白

頁數:544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