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洪慧芳
出版品牌: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5
產品編號:9789869726450
如果可以選擇,你想在哪種環境下學習?
亞馬遜五顆星盛讚:
「本書讓人思考怎麼教育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
從芬蘭到日本,從上海、新加坡到加拿大,
實地走訪全球頂尖教育體系,
深入觀察跨國教育比較背後的
人文實例與課堂互動。
◆入選《經濟學人》2016年度書單。
◆第一本實地走訪全球頂尖教育體系探討其成功之道的完整深入教育觀摩田野調查!
◆教育強國包括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名列前茅的芬蘭、日本、中國、新加坡、加拿大。
◆作者走訪全球頂尖教育體系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規畫研究所(IIEP)發表教師職涯結構報告,並成為教育政策研究者,持續為各國政府提出教育建議。
◆本書可作為重視教育且仍在教改中的台灣借鏡參考!
這本書不是開發完美教育體系的「指南」,但我希望藉由探索一些全球最頂尖的教育體系所採用的方法和政策,我已經幫大家更充分地理解哪種做法可以套用在你的教育體系中。為了避免你哀歎這一切都跟文化有關,請記住這點:芬蘭老師並不是一直以來都相信他們可以把所有孩子教到更高的學術水準,「舊制」的文化過了好一段時間才消失;日本父母並不是一直以來都認為教育很重要,日本剛實施義務教育時,還很難讓所有孩子就學;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並不是一直以來
都覺得教書是有吸引力的職業;一九八○年代由於教師短缺,他們不得不從海外聘請教師。把這些國家令人稱羨的考試成績歸因於文化,因此覺得他們的模式不值得效法,是嚴重的錯誤。文化是可以改變的,學校和教育體系有能力改變這種狀況。
──本書作者 露西‧克雷韓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那些PISA成績名列前茅的國家到底是怎麼辦教育的?
那裡的教室是什麼樣子?
新加坡父母認為他們享有良好的教育體系嗎,還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芬蘭孩子七歲才開始上學,這對他們來說意謂著什麼?
我們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芬蘭上學嗎?
政府聲稱從「頂尖教育體系」取經卻朝令夕改,這種反覆無常的現象令在倫敦貧民區任教的本書作者克雷韓怒不可抑,她因此決心深入研究那些在閱讀和數理方面名列前茅的教育強國,找出他們課堂上實際運作的方式。
本書記錄克雷韓走訪全球頂尖教育體系的歷程,包括:芬蘭、日本、新加坡、上海、加拿大,與當地父母、教師及學生交流,讓這些截然不同的教育文化躍然紙上,佐以政策、歷史、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為我們提供廣泛的新視角,以瞭解這些教育強國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效法之處,以及各國文化對於教育目的及人類潛能本質的觀點,深深影響了該國教育體系的關鍵特色。
書中分享最新的學習法與教學現況,調查嚴謹,論述專業,見解不凡,觀點多元!深入探究不同教育體系在各國有效運作的原因。對想要了解他國文化及教育制度,以及反省個人教育做法及熱中教育改革的人都非常實用。是教師、家長和決策者都該仔細拜讀的傑作!
【專文推薦】
◆柯華葳,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
我推薦本書是因作者做足功課,提出關鍵問題,如智力、反覆練習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關係,早或晚分流與學生學習的表現等。這五地各有各自教育哲學、教學體制與文化,但都有優秀的教師。其中,日本、新加坡和上海教師一起備課研商。我們當中許多教師去過這些地方觀過課,或許可以和本書提到的各地特點相互參照,想一想,是甚麼條件造就喜歡學習的學生。這本書是大家理解PISA成績最好的參考資料。
◆張輝誠,學思達創始人
克雷韓厲害之處,就在於她能融攝這麼多紀錄和資料,巧妙地連結起來,像記者、又像學者,巧妙轉換身分,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無趣。再者,她到東方三個國家,只做短暫停留,即使有以管窺豹的風險,但是她窺到的豹竟然大體不差,可見她觀察和掌握資料之精到,以及事前功課如何充足。
【名家&媒體好評推薦】
◆陳鏗任,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政客常用國際評比吹響改革旗號,然而以一致尺度較量出的各國教育成就,實有各殊的文化歷史
背景。本書作者克雷韓融匯研究文獻的田野深描,澄清大眾對PISA明星國家的片面印象。懲罰教師的教改很難成功,只有支持教師專業及自主才是素質教育的基石。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蔡淇華,臺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經濟學人》2016年度書單
克雷韓的著作令人耳目一新,對於一味鼓吹他國教育優點的言論,提出強而有力的公允論述。
◆《展望》(Prospect)雜誌
立論大膽且重要……犀利又通俗易懂的個人論述。
◆《書商》(Bookseller)雜誌
令人大開眼界,引發熱議……讓我不禁夢想由深思熟慮、經驗豐富又有教育熱忱的教師所設計的教育體系。
◆提姆‧奧茲(Tim Oates CBE),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評核研究與發展總監
克雷韓的論述不僅為這類調查增添了多元的觀點,更深入探究不同的教育體系在各國有效運作的原因。這番探究促成了非凡的見解,對想要瞭解他國文化及反省個人教育做法的人來說非常實用。這是教師、家長和決策者都該仔細拜讀的好書。
◆克萊夫‧伍沃德爵士(Sir Clive Woodward),蜂巢學習(Hive Learning)董事長兼創辦人, 2012年倫敦奧運英國隊體育總監
我第一次見到克雷韓,是在一場校長大會上。她是那場大會的演講者,她的精采演說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她出版的新書更是發人深省。這本書描述她走訪世界各地,以發掘教育和文化如何有效合作的最佳例子。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她藉由與當地人物的實際互動,讓原本看似微不足道的資料顯得格外有說服力。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不僅教師該讀,任何參與教育或指導青年的人都該閱讀。
◆邁克‧巴伯爵士(Michael Barber),教育家
本書是重大突破,我們首度看到跨國教育比較背後那些人文實例及課堂互動。身為巡迴教師,她比任何學術研究者更能夠深入考察。
◆狄倫‧威廉(Dilan William),倫敦大學學院的教育評估名譽教授
克雷韓寫了一本精采的原創著作,以旅遊紀實兼研究回顧的方式,描述她實地走訪全球頂尖教育體系的經歷。她與當地父母及教師的交流,讓這些截然不同的文化躍然紙上。書中詳細說明,各國文化對於教育目的及人類潛能本質的觀點,深深影響了該國教育體系的關鍵特色,光是這點就值得閱讀本書。不過,這本書對學術教育的真正貢獻在於,它把這些見解和最新的學習與教學現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任何對教育改革感興趣的人都會受到本書的吸引,這也是研究他國教育制度的人都該拜讀的傑作。
【亞馬遜五顆星讚譽】
‧「我是在新加坡任教的美國人,覺得本書對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優缺點做了非常精準的剖析。作者從教育工作者的觀點撰寫本書,並針對政府政策以及不同教育體系如何處理共通的問題,做了面面俱到的分析。例如,如何培訓和激勵教師、如何針對不同年齡培養不同的學業能力、如何在活
用解題與死記硬背之間拿捏平衡……以及這些決策的後果(好的、壞的、醜陋的面向——因為沒有一種教育體系是完美的!)。這本書敘事完善,並穿插了許多學生、老師、行政人員的實例和扎實的研究。非常推薦,尤其是關注孩子學習歷程、覺得應該有更好方法的人更應該閱讀。」──茱蒂‧夏伊(Judy R Shei)
‧「談教育的書籍大多不太務實,但這本例外,它列舉了五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之所以優異的具體特徵。」──A M
‧「這本書讓我用心思考了義務教育的當代做法和相關爭論。這是讓人思考以什麼方式來教育國民最好的好書。」──匿名
‧「這本書真的很棒!它針對國外的文化和教育研究做了有趣又翔實的分析,非常推薦對他國教育感興趣的人閱讀。」──S.
‧「克雷韓幫我以教師的方式思考,我們可以輕易從她的觀點瞭解各國教育的實況。」──匿名
‧「這是對教育感興趣的人都該閱讀的好書。」──Qianru
露西‧克雷韓(Lucy Crehan)
合格教師、教育探索者及國際教育顧問,曾在倫敦的中學任教三年,傳授科學與心理學課程。之後把焦點轉向研究與政策,於劍橋大學取得政治、發展和民主教育的碩士學位。在走訪全球頂尖教育體系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國際教育規畫研究所(IIEP)發表教師職涯結構報告;加入一個工作小組,針對教師的工作負荷向英國政府提出建議;並在英國、美國、瑞典等國舉行的會議上演講,分享其研究成果。現為獨立的教育顧問與研究者,和夫婿馬克住在英國薩里郡。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花旗銀行與西門子電訊公司,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前言
提姆‧奧茲(Tim Oates CBE),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評核研究與發展總監
這是一本見解深刻的好書。在本書出版之際,國際上的比較,尤其是那些以大規模定期調查為基礎的比較報告,是許多想要改革教育體系的人密切關注的焦點。令人擔憂的是,愈來愈多人刻意運用那些調查結果,讓大家產生我國落後他國的恐慌(「看看他們,反觀我們,現在聽我說……」)。
除了這類濫用與曲解之外,還有一些顯著的錯誤,例如未能深入探索芬蘭教育的改革歷史。這種國際比較還有一些道德考量需要小心處理,卻常遭到忽視。資料是一回事,資料的詮釋又是另一回事。完善的跨國分析必然是嚴謹又複雜的,需要瞭解目前的情況,也需要瞭解社會與經濟之間的複雜交互影響,以及源自於過往的動機和趨勢。唯有如此完善的研究,才能理解特定國家的「現實狀況」。
克雷韓為量化導向的國際比較,增添了重要的質化面向。對想從跨國比較中獲得見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讀物,也是搭配那些「選擇性」報告(不負責任地擷取偏頗的事實)的最佳補充讀本。不過,她不止為這類調查增添「色彩」而已,她就像所有優秀的社會學家和自然學家一樣,深知觀察應該要有理論基礎,而且觀察到的實際狀況可以讓我們回頭進一步去修正理論。克雷韓的論述不僅為這類調查增添了多元的觀點,更深入探究不同的教育體系在各國有效運作的原因。這番探究促成了非凡的見解,對想要瞭解他國文化及反省個人教育做法的人來說非常實用。這是教師、家長和決策者都該仔細拜讀的好書。
1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ISA)、政治、規畫旅程
我走向坐在校門邊的警衛時,意識到自己竟咬起嘴裡的兩頰肉。也益發注意到自己的步態,以及悶熱的上海夏天導致鞋子穿起來不舒服的感覺。我在腦海裡反覆練習少數幾句我懂的中文。「Wǒ shì lǎoshī.」(我是老師)、「Wǒ shì yīngguó rén」(我是英國人)、「Wǒ kàn xuéxiào ma」(我看學校嗎?)
趁著學童尚未穿著鮮豔的運動服到校,我一大早就趕到這裡,不想對校方造成太多干擾,但我還是料到了警衛一開始的反應——他先是一臉困惑,接著聳聳肩。他等著看我的反應,我也等著看他的反應,他大概是期望我自行離去,我則是一直杵在原地。我露出微笑,他只好拿起電話。我的中文還不夠好,聽不懂他在電話裡說了什麼,但我猜想他大概是說:「門口有個奇怪的英國女人,問她能不能看看學校,你可以派個會講英語的人下來看一下嗎?」他掛了電話。我說:「Xièxiè」(謝謝),他點頭回應。
幾分鐘後,一位穿著碎花洋裝的嬌小女士匆匆地穿過庭院走來,表情看起來既好奇又緊張。
「您好!」我說:「很抱歉打擾您,您肯定很忙。」
她露出微笑,禮貌地搖搖頭,問道:「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我告訴她,我是來自英國的老師,對上海的教育很感興趣,因為這裡的學生在國際考試表現非常優異。「要是不會太麻煩的話,我想參觀你們的學校,觀摩一下你們的做法。我能不能改天再來一趟?」
貿然出現在校門口提出要求,可說是萬不得已的最後一招了。我一直想造訪那種社區的學校,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我已經在上海某個貧困地區的學校教學一週,也花了一週的時間在某個富裕的地區教學、採訪、觀摩一所實驗學校,所以現在我亟欲在上海人口密集的郊區造訪一所普通學校。當時我暫時借宿在一位教師的家中,這所學校就在她的住家附近。我的計畫是到中國的第一大城,跟那裡的教師住在一起,訪問那裡的學生,聆聽「大數據」未涵蓋的文化微妙之處,藉此瞭解中國第一大城的學校體系。我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上海的十五歲青少年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的考試中,表現優於全球其他的教育體系。我想瞭解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我本身的職業就是教師,曾在倫敦貧困區的一所綜合中學任教三年。那所學校是為出身貧困的青年設立的,學生的成績不太好其來有自。在那裡教學很辛苦,有時我沒時間吃午餐,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因為我忙著跑來跑去找學生補交作業,或忙著影印前晚熬夜到十一點半才出好的學生作業。偶爾,我不免跟家人抱怨,但我其實不是很在意這些苦差事——當時我以為這是工作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
令我沮喪的是,我付出的心血並未對那些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多數的教學內容——冗長的課程計畫、多種評分、固定的資料輸入等等——是校方要求的,目的是想幫學生達到外部目標及通過重要的學校檢查。我僅剩的時間和精力,似乎不足以克服許多學生面臨的系統性缺陷。例如,在我授課的10G4科學課上,戴娜那樣的學生就面臨了系統性缺陷。10G4表示她是十年級,十五歲,正在上八門科學課中的第四門。兩年前戴娜被分到這個班以來,一直努力朝著「技職」資格的目標邁進。她的學程完全是以修課為主,這種學程相較於另一種靠考試取得資格的學程,沒那麼嚴苛,因此她無法去修更進階的科學,以後上大學也無法讀科學相關的系所。
在家長座談會上,我告訴戴娜和她的母親,在這門技職課程中,她的成績相當於C。她的母親一聽,眼睛馬上亮了起來,開心地說:「太好了!我知道戴娜擅長科學,她想當科學老師。」戴娜露出微笑,附和道:「對,我已經安排好去我阿姨的學校實習一段時間,以累積一些經驗。」以英國的學制來說,到了這個階段,戴娜再也沒機會修更進階的科學。對她來說,想達成目標,甚至努力朝著目標邁進,都為時已晚。但這種令人無奈的情況其實是可以不必發生的。她當初要是去讀更好的學校,遇到更好的老師,獲得更好的資源和支持——換句話說,如果她在更好的體制中接受教育——至少還有機會圓夢。
我想知道如何讓教育體系運作得更好,也就是教育體系如何在不搞垮教職員下,支援學生獲得更好的結果和更好的機會。所以,我走訪海外去尋找答案。但你怎麼判斷哪些國家做得「更好」呢?有什麼客觀的標準可以用來比較不同國家的教育成果嗎?況且,他國的教育成果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嗎?
PISA的政治性
「歐洲辜負了學生」
「全球調查發現美國學生不如人」
「PISA測驗:英國停滯不前,中國傲視群倫」
「PISA報告指出,澳洲青少年的教育不如十年前」
「挪威是輸家」
「OECD研究:芬蘭青少年的閱讀力最強」
「加拿大學生在科學考試中名列前茅」
每三年,報上就會湧現這類標題,這些報導是指「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結果,該計畫涵蓋了閱讀、數學、科學方面的測驗。每個選擇參與測驗的國家,都會從十五歲的莘莘學子中,採樣一群有代表性的樣本去參加考試。PISA從二○○○年開始舉辦,一開始有四十三國參加。後續的十五年間,隨著PISA考試愈來愈出名,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二○一五年共有七十一國參與PISA考試,這些國家約占世界經濟的十分之九。你可能覺得以這種方式來顯示參加考試的孩子人數有點奇怪,但採用這種方式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主導PISA測驗的是一個經濟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為什麼有這麼多國家選擇參加這個測驗呢?答案有兩個,一個很直接,另一個很諷刺。首先,OECD表示,那些測驗是為了衡量「義務教育結束後,學生把所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並充分參與社會的程度」。這可以為各國政府提供資訊,以補充另一項國際測驗結果(TIMSS)的不足。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是衡量八年級學生在本國數學與科學課程中的學習情況,而不是他們能否應用那些學到的知識。
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是按主題、問題的類型、學生的背景來分,讓選擇參與考試的國家可以看出其教育體系的優缺點,並以那些領域作為教育改革、能力培養或額外財政支援的目標(這是理想世界的情況)。此外,由於PISA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衡量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及複製知識的能力,所以參與這個考試是追蹤教育體系成效的實用方法。這是中國二○○九年派上海的學生參加PISA,二○一二年和二○一五也派其他城市的學生參加PISA的原因之一。
至於各國決定參加國際考試的諷刺原因是什麼呢?那是來自PISA這個計畫的設立源起。美國的共和黨人和法國的社會黨人在罕見的合作中,啟動了PISA的設計和實施。一九八三年美國發布〈危機中的國家〉(A Nation at Risk)教育報告書,披露了令人失望的結果(從報告的名稱即可窺知結論的端倪)。雷根總統深受報告結果的衝擊,想要落實國家改革以力圖振作,卻遭到各州政府的抵制,因為州政府認為教育完全是屬於他們的職權範圍。於是,雷根想辦法把教育政策變成國際議題,以便把教育的改革權拉到總統的權責下。
在大西洋的彼岸,法國教育部長尚-皮埃爾‧謝維納蒙(Jean-Pierre Chevènement)認為法國的菁英教育體系是失敗的。他想證明這點,以推動教育改革。雷根和謝維納蒙需要的是一項國際教育調查,以便比較各國的教育成果,所以他們希望OECD能夠提供這項調查。這項計畫經過好一段時間才醞釀出來,因為想要精確地評估不同文化在那三個主題上的解題能力是抱負極其遠大的任務。不過,二○○一年PISA首次公布測驗結果時,全球有許多國家都拿那次考試成績作為改革的藉口。
在挪威,PISA首度測驗的結果出爐時,國務卿把挪威學生的糟糕表現描述成實施改革的「先兆」。在美國,聯邦政府把PISA成績拿來作為推動學校問責計畫「邁向巔峰」(Race to the Top)的關鍵理由。在紐西蘭,有些人拿OECD的資料為爭議性的改革辯解,一些教育工作者形容那無異是「OECD後遺症」。
利用PISA成績作為改革的動力,這本身並非壞事。二○○一年德國人首度經歷「PISA震撼」,他們原本自以為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卻赫然發現德國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方面都低於平均水準,而且還是OECD中教育狀況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那次震撼引發了教育討論,自我反省,也促成了一系列電視節目,以及各聯邦州紛紛推動證據導向的改革,從而改善了教育體系,也提升了往後十年間德國在PISA比賽中的排名。
當然,PISA測驗的一大賣點是,它讓我們看出教育體系哪方面做得不錯,也可以觀摩其他表現優異的體系,向他們取經。政客們確實是這樣說的,但遺憾的是,真相不見得是如此。眾所皆知,政客(還有我們其他人也是)向來喜歡挑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講,只提那些可以佐證其成見的資料或頂尖教育體系的特色,但忽略那些質疑其改革提案的證據。因此,讓更多大眾更瞭解那些頂尖體系的運作方式,以及那些資料分析的寓意特別重要。唯有這樣做,才能讓政客在推動昂貴、但可能無效的改革之前先負起責任。
我的動機和方法
這些問題的相關資訊早已存在,但讀過的人不夠多。這些資料包括OECD以「國家報告」及「跨國分析」的形式所發布的出版品(OECD發布新出版品的速度,快到我讀不完),以及顧問、學者、記者發表的綜述、分析和評論。這本書包含了一些這類分析,結論也呼應了OECD的結論——但沒有受到那些資料的影響。雖然許多顧問和學者的分析很有價值,他們也比我更有才華,但他們的分析並未提供全貌,只涵蓋了一半。他們談及效果大小,卻忽略了人。他們可以告訴你什麼與什麼相關,但是對於每個因素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卻隻字未提。你可以從他們的分析中知道「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或「如何」。
我從陰雨的英國讀到「表現優異」的國家及其教育體系時,渴望對它們有更全面、深入的瞭解,我心想:「那裡的教室是什麼樣子?」、「新加坡的父母認為他們享有良好的教育體系嗎,還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芬蘭的孩子七歲才開始上學,這對他們來說意謂著什麼?我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芬蘭上學嗎?」我可以從OECD的報告中讀到各國政府的做法,從學術文獻中瞭解特定政策的效果,但是在從未親眼見證下,我無法瞭解教育在各國的整體運作方式,我無法從這些資訊中拼湊出現實狀況的全貌。
在自問這些問題時,我剛完成碩士學業,還沒找到固定工作,沒有房貸壓力,沒有孩子,沒什麼羈絆把我留在國內。所以,我決定啟動一趟旅程,朋友說那是我的「怪咖壯遊年」。我開始上網搜尋在那些「表現優異」國家任教的老師,找到他們的電郵,然後草擬信件,並在信中問道我能不能去他們任教的學校幫點忙,也問我能不能叨擾借宿幾週(難怪我媽當時不喜歡這個計畫)。後來我意識到,如果我是瘋子,肯定沒有人會答應我的請求,於是我把iPad架起來,錄了一小段影片,向那些潛在的東道主自我介紹,盡可能地展現出精神正常的樣子。
我從當時PISA考試的前十名中,挑了上海和新加坡,因為他們的成績遠遠超過其他對手;我也挑了日本,因為那是個大國,不是小城邦;我也挑了芬蘭,因為它在不久之前仍是西方國家中唯一表現優於東亞和加拿大的國家,而且即使它在文化和地理上有豐富的多元性,依然表現突出。我先發了電子郵件給芬蘭的老師,芬蘭是我規畫行程的第一站,接著靜候佳音。我本來以為沒有人會回信,而不得不啟動備援計畫,坐在赫爾辛基的咖啡館裡,舉著大牌子,上面寫著:「我想聽聽你對教育的看法,請過來跟我聊聊!」沒想到,我竟然收到一位老師的回信,令我喜出望外。她叫克莉絲蒂娜,我們將在下一章見到她。我覺得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大方,思想開明,歡迎我造訪他們的學校。他們在這本書的成書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要角,我對他們感激不盡。
我預計造訪每個國家的方式如下:借住在教育工作者的家中,以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以非正式的方式造訪學校,以避免被導向缺乏代表性的明星學校;在每個地方的一所學校內至少待一週,直到校園內的教職員都認識我,覺得即使我在場觀摩,他們也很輕鬆自在。我在每個國家待了約四週的時間,其中三週是在學校度過。在那些學校,我有時教書,有時幫忙,隨時隨地都在發問。有些訪問是正式的,有錄音存底;有些是返回住處途中在地鐵上跟人隨性聊天,或是吃麵時邊吃邊聊。我跟熱情的教職員、卓越的校長、調皮的高中生、絕望的家長談過。這種方式讓我對不同的教育方法及其背後的理念有了深入瞭解。隨著我前往幾個PISA測驗「表現優異」的國家,展開教育觀摩之旅,我會在書中分享一些上述的見解。
【推薦序一】造就聰明國度──柯華葳
【推薦序二】PISA排行之外──張輝誠
前言
1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政治、規畫旅程
2 芬蘭的幼兒園、寓言和專業人士
3 芬蘭的全面共識
4 芬蘭教師的使命、專精與信任
5 日本的權威、堅韌與不給人添麻煩
6 武士、功績社會、「教育媽媽」
7 「寬鬆教育」、課堂學習研究、日式解題法
8 新加坡的動態智慧、優生學、教育分流
9 家教和大眾壓力
10 吸引力、職涯階梯、動機心理學的應用
11 儒家思想
12 中國傳奇、關係、農民工
13 熟記、炸雞、中國學習者悖論
14 多元性、人際關係、個體化的局限
15 通用標準、問責、向上流動
16 超越知識
17 頂尖公平教育體系的五個原則
18 權衡取捨?
後記
名詞解釋
致謝
書籍代號:1LBV0021
商品條碼EAN:9789869726450
ISBN:9789869726450
印刷:黑白
頁數:352
裝訂: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