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培養感受力:打造自我風格的日常練習

培養感受力:打造自我風格的日常練習

感性のある人が習慣にしていること

作者:SHOWKO

譯者:陳綠文

出版品牌: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29

產品編號:9786263145276

定價 $38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日本京都傳承330年的陶藝名家,打磨內心的方法

觀察X整理X轉換觀點X保持好奇心X下決定

在五大生活習慣下工夫,提高生活解析度

 

適合自己的事物,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對自己的感覺,能讓自己喜歡上的事物……

這些,全都沒有正確答案。

能夠感受到這些無形的價值,

並且有能力選擇沒有正確答案的事物,就是感受力。

 

「感受力」不僅是「品味好」,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擁有感受力代表著相信自己、珍愛他人,堅持選擇自己人生的基礎。從一日三餐、居家環境,乃至工作與人生的方向,我們每天都面臨各式各樣的選擇。如果缺乏感受力,便只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地選擇那些可能並不適合自己的事物。

 

作者透過「觀察」、「整理」、「轉換觀點」、「保持好奇心」、「下決定」五大習慣,介紹能讓你的培養感受力的準則。
 

【觀察的習慣】:細心捕捉日常生活的變化和特別之處,藉此擴增資訊量

透過擴展視野範圍、光腳走路等方法,加深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

藉由語言、感知聲音與味道的細節,進一步豐富觀察的層次。

感受季節與自然變化;甚至在外食時觀察器皿和店家陳設,都能成為創造力的來源。

 

【整理的習慣】:保持空間和心靈的清明,擺脫困惑,做出有意義的選擇

外在從整理錢包、居家環境開始,維持整潔的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思考能力;

同時減少不必要的交際,珍惜與關注自己的時間,培養真正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內在則可嘗試坐禪和冥想,將意識轉向呼吸的體驗。

並可藉由寫日記表達情感,接納自己的情緒。

 

【轉換觀點的習慣】:用不同角度理解事物,克服主觀和偏見的干擾

盲點經常近在眼前,欣賞藝術作品時可以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重新理解作品的意義。這種方式也可運用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以俯瞰的方式理解批評,可能會發現其中的啟示。而透過不斷追問自我、質疑常識,更能藉此找出隱藏在內心的真正想法,做出符合內心的判斷與選擇。

 

【保持好奇心的習慣】:好奇心能擴展感受力的多樣性,察覺更豐富的世界

待人接物時保持好奇心,可讓我們探索不同的價值觀。無論是近在身邊的家鄉土產、不同的日本茶品種、筷子使用方式與吃飯的禮節,以好奇的眼光重新發現其深層的意義;與人相處時亦然,保持好奇心和愛情對待彼此,選擇長久珍惜的關係,都有助於提高感受力,並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

 

【下決定的習慣】:相信自己的感覺,培養的決斷力

每天都讓自己做一些小小的決定,累積成屬於自我的軸心,並藉由克服自卑感、找出「不想做的事」,慢慢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在「人生一百年」的時代,我們需要思考未來、對所有選擇負責,自主地生活下去。

 

培養感受力並非一蹴可躋,必須透過每天累積的習慣。作者藉由反思「感受力」這個抽象詞彙的意義,並提出一系列習慣幫助我們培養感受力。只要憑藉感受力面對未來,即使遇到挫折也無須為此擔心,這些經歷都將成為自信的養分。

 

作者是一位出身京都的陶藝家,也是一位單親媽媽。他憑藉自身的專業、經驗,以49個小習慣,讓人在日常中學習培養「感受力」的能力,藉由這些練習,那些看似稀鬆平常的日常茶飯事,都能成為怦然心動的美好事物。

 

 

SHOWKO

陶藝家、藝術家。出身日本京都擁有330年歷史的茶器窯戶世家「真葛燒」。

 

2002年,開始在本佐賀縣武雄的草場一壽先生門下學習。2005年回到京都,開設自己的工作室「Spring Show Studio」,透過多次上釉、反覆燒製來增加立體感和透明度的獨創手法,開始製作陶板畫。

 

2009年,創立品牌「SIONE」,在日本各地舉辦個展。

 

2011年開始向海外發展。首先參加米蘭家具展,之後多次在歐洲舉辦展覽。後續也在亞洲各國舉辦展覽、茶會,透過藝術工作和器皿傳播日本文化。

 

2016年,改建位於京都銀閣寺附近的旅館,開設工作室兼營店面。2017年被選為LEXUS NEW TAKUMI PROJECT的京都代表並參與企劃活動。

 

2019年,在京都新建的藝術旅館中,在其中兩個房間進行創作。此外,因為參演反映女性生活的紀實節目《7 Rules》,而打開知名度,受到廣泛關注。

 

【摘文1】試著「不帶任何目的」地塗鴉看看

以前,我曾經企劃、舉辦過用毛筆畫畫的研習會。

那個研習會,並不是個能學習毛筆的使用方法及繪畫基礎的地方。

要說的話,那是個「不畫畫」的研習會

需要準備的,就只有石墨與白紙。首先,花二十分鐘左右磨墨,讓心平靜下來。

磨好墨之後,站起來活動身體,然後做一做放鬆全身的體操。

接著,再度坐下來,把白紙放在桌上。

還沒有要開始畫。就只是注視而已。僅僅只是一直盯著紙看而已。

如果什麼也看不見的話,就持續不斷地看下去。

如果覺得忽然看到什麼殘像的話,就用毛筆把它臨摹下來。

所謂「不畫畫」,指的是放下「畫得巧妙」、「畫得好看」、「構思過題材再畫」等想法,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只是隨著手的移動在紙上動筆的意思。

並非有什麼具體的創作動機,也不去評價。

只是用手去感覺毛筆的硬度,感受紙張傳遞給毛筆的反彈力,以及吸氣時肺部的膨脹、吐氣時肺部的收縮,並同時揮動筆畫。

當並非出於什麼目的而畫,而是試著毫無目的地動筆後,參與者都各自收穫了不同的發現。

將其稱之為「畫筆的散步

結束之後,我詢問參與者,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而畫的。

有人說,他很在意白紙上的空白,忍不住就想著要把它填滿,並表示:「我從中發現了自己那一本正經的性格。」

還有另一個人說:「我在畫畫的時候,不知怎麼腦中浮現出一種懷舊的情景,於是我忍不住就畫了像海一樣的圖案。」

 

當我們試圖看著某個東西臨摹它時,總是會不禁想著要追求「正確的解答」,認為必須「畫得正確」、「畫得好」,忍不住把意識轉向外部。

但是,如果能不抱持任何目的,透過紙張來面對自己,便能將評價或正確答案這種「外部基準」放下,看見自己心中珍視的事物之輪廓

就如同毛筆在紙張上舞動一樣,希望大家也能嘗試一下這個「畫筆的散步」。如此一來,你應該也會感覺到自己的心漸漸變得舒坦了。

 

 

【摘文2】試著停止「暢所欲言」

雖然剛才提到「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這個習慣,但是要像這樣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和別人說話時的自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與他人對話時,需要理解對方所說的話、讀懂對方的表情、思考自己要說的話等等,各式各樣的思考會同時在腦中打轉,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就無法冷靜地面對。

特別是在接受他人的提問,或者被要求提出建議的時候,就會不禁產生顧慮,忍不住想著「必須說出有內容的東西才行」。

我也經常會接受他人的諮詢,每當面對這種情況時,我會非常重視一件事。

那就是,如果感覺到自己說出來的話讓自己心情越來越好的話,就停止繼續說下去

要說為什麼的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自己,正被自尊心和渴望受到認同的心情所影響著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呢?當別人向你徵詢意見或建議時,雖然一開始是為了他人而展開的對話,但不知不覺你就沉迷在講述自己的英勇事蹟中,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呢?

把對方的心情和事由拋在腦後,忍不住就開始一直講著自己的經驗和正義感。我想,從中途開始,那場對話就已經不再是為了對方,而是變成為了自己而講的吧。

人類擁有「渴望被認同」這種本能的欲求。

這是一種「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想要被他人稱讚」,意即「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認可」的心情。這是只要是人都會有的本能上的情感。

也因為這個關係,很容易就會忍不住要拚命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好」。

 

但是,縱使那些出於「渴望被認同」而說出的話是多麼正確的言論,都是無法傳遞到對方心裡的

不如說,那反而會成為一種暴露自身軟弱的發言。

我在和別人說話時,如果感覺到自己的心情越來越好,認為「應該再多說些什麼」的時候,就會試圖讓自己暫時停止繼續說下去。

當一個正在說話的人感覺自己心情變好時,大概都是在喋喋不休地說一些自認為正確的言論,或是表達他的情感及過去的經驗法則的時候。

 

最近,越來越多人會在別人並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擅自提出自己的建議,讓對方感到困擾。

向他人傳授些什麼,正是件如此令人感到快樂的事情,而在對話中試著俯瞰自己卻是十分困難的。

如果能好好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就能知道「自己在說話時是否感覺心情變得愉悅起來」。

情緒在無意間開始激動起來,說話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

即使不用腦子去想,也沒完沒了地不斷冒出各種言詞。

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要注意了。請試著停止說話,轉為當個聆聽者吧。

比起談論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傾聽他人的話語,並好好感受對方的情緒。

 

 

【摘文3】試著寫寫看「自己的百年史」

雖然剛才向各位傳達了建立「NOT TO DO LIST」和「願望清單」的習慣,但這說到底也只是將現在這個時間點的願望統整起來的清單而已。

那麼,在人生這個長遠的跨度中又該怎麼看呢?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被稱為「人生一百年」的時代了。

從織田信長吟誦著「人生五十年」的時代至今,這個「人生」已經大約翻了一倍。

雖然現在沒有像戰國時代那樣的波瀾,但是在生活中還是會縈繞著許多不安。即使擁有一億日圓,一定也會對未來感到不安。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改變,這就是世之常情。

所謂人生在世,既會遇到快樂的事,也會遇到麻煩的事。

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上,你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間,就忍不住做出以「不安」和「現實」為前提的決定呢?

或許,能活個一百年是件會讓人感到不安的事,但反過來說,這也代表了這段人生當中充滿了許多能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間。

所以,請試著將自己內心的感覺和願望寫下來吧。

為了制定更多「積極的未來」之計畫,要不要試著寫下拼湊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我的一百年史」呢

 

我從幾年前開始,就在名為「世界文庫學會」,也就是開創了「未來的新工作方法」的學校中,舉辦了「製作自己的一百年史」的研討會。

這個研討會每年會有四個小組參加,每個小組二十五人。因為舉辦了三年,所以我合計已經聽到共三百位參加者的「一百年史」。

講座的參加者不分男女老少,年齡層也從二十多歲至六十多歲不等,所以有些人年表上的過去比未來更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無論是哪一位的一百年史,都充滿了可能性。

 

研討會的內容很單純。

就是製作從出生開始到一百歲為止的年表,並進行發表。

年表的製作方式十分自由,所以有些人添加了藝術性的色彩與裝飾,也有些人做成立體樣式,或是用簡單的條列式概括書寫,大家的表現方式也有著形形色色的差異。

不過,我設定了兩個一定要遵守的規則。

那就是,要說「豪言壯語」,還有要「盡量寫得詳細一點」

 

所謂「要說豪言壯語」,指的是要盡可能描繪壯闊的未來。

雖然乍聽之下並不困難,但越是在長大成人、開始肩負責任之後,就會越來越難做到。

因為有小孩了、因為沒辦法辭職、因為還有家裡的房貸要付……

這些做不到的理由,要列舉起來就會沒完沒了,這樣的現實,便會讓我們不由得把願望鎖在內心深處。

 

就像這樣,一旦在現實的延長線上考慮未來,就會在中途停下筆來。

為此,請你先在年表「一百歲」的地方,大方寫下「雖然還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做到,但無論如何現在都最想實現的夢想和目標」吧。

接著再從那裡開始,填補它與現在之間的距離。

為了朝著那個目標邁進,必要的是什麼呢?將具體的步驟寫下來。

不是反覆累積現在能做的事情來描繪未來,而是透過「自己想做什麼」來描繪未來的方式,釋放那些被現實壓抑的感受力。

 

另外,「盡量寫得詳細一點」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具有卓越感受力的藝術家,有時也會在進行抽象表現的同時,自己動手累積具體的呈現,並將那個抽象化為現實的實物。

也就是說,他們具有往返於「具體」和「抽象」之間的思考方式

那是好不容易誇下海口的目標。如果一直保持在抽象的狀態,就無法掌握將它實現的頭緒,也不會在通往下一步的階段上讓思考發揮作用。

正是因為具體寫下目標,才能轉換成「為了朝著達成目標的方向前進,而湧現出積極想法的思考方式」。

 

讓人覺得「有創意品味」的人,偶爾也會提出異想天開的點子,讓周圍的人感到困惑。有時候,也會陸續出現幾個讓人覺得「從現實上來看是不可能的吧」的想法。

但是,如果排除各種條件來考慮的話,那個點子可能出乎意料是最好的。

在創作者的世界裡,這被稱為「創造性的跳躍」。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現狀的累積和制約下,能實現的點子也是有辦法預料的。

具有卓越感受力的創作者,可以跨越所有這種現實與制約,尋覓到最好的點子。

描繪一百年史,無疑也是在描繪「人生的創造性跳躍」

 

無論現在的年齡是幾歲,我都希望能試著以自由的發想來決定將來的夢想。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目標都一定只是地位和名聲。

只要想起來就會忍不住笑意的事、即使不用被別人說也能一直堅持下去的喜好、想和某個人見面、想要出書……無論是什麼都很棒吧。

大大地擴展想像的範圍,培養能夠在超越現實的自由世界中做出決定的思考習慣吧。

如此一來,也許就能到達那個從過去的延續中所無法想像的、超乎常理的未來。

決定未來的,既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而是自己

請以描繪一百年史為契機,釋放自己的感受力,以無限的可能性去創造未來吧。

 

前 言 擁有感受力的人,就是能理出答案的人

 

序 章 培養感受力的5種習慣

觀察的習慣:察覺細微的差異

整理的習慣:知道自己對某件事感到迷惑

轉換觀點的習慣:從多重角度看待事物

保持好奇心的習慣:了解新事物

下決定的習慣:相信自己感覺

 

第一章 培養感受力之觀察的習慣

試著用肌膚的感覺來測氣溫

試著在視線朝向前方時,也看兩旁的風景

試著每天在家中打赤腳走路

試著保有同時處理幾件事情的意識

試著感受看不見的事物

試著學習同義詞

試著用言語來描述酒的味道

試著在欣賞藝術時不先看解說

試著把聲音分解著聆聽

試著用身體記住物品擺放的位置

試著根據季節變化改用不同的器具

試著記住表達各種季節的詞語

試著觸摸餐廳裡端出來的器皿

 

第二章 培養感受力之整理的習慣

試著整理錢包內的物品

試著在出門上班前打掃家裡

試著把常用物品放在櫥櫃裡的前排

試著減少家裡的衣架數量

試著整理人際關係

試著不吃午飯

試著使用「番茄鐘工作法」來管理時間

試著花十分鐘把意識專注在呼吸上

試著不帶任何目的塗鴉

試著將真實的情緒書寫下來

 

第三章 培養感受力之轉換觀點的習慣

試著反轉看地圖的方式

試著代入作者的心情來鑑賞作品

試著把話語形諸文字

試著把碗當成花盆使用

試著將人際關係當成聯繫過去與未來的紐帶

試著在交談時看對方的眼睛

試著在暢所欲言時停下來

試著學習不同的語言

試著學習修補器皿的技術

試著持續問「為什麼?」

試著懷疑你人生中的初始設定

 

第四章 培養感受力之保持好奇心的習慣

試著把家鄉的名產當作伴手禮

試著探究周遭事物的深奧之處

試著了解日常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意義

試著喜歡語言的餘韻

試著停止說「我知道了」

試著根據季節更換香水

試著買下能使用二十年的物品

試著買下能使用一百年的物品

試著對他人保持名為「愛情」的關心

 

第五章 培養感受力之下決定的習慣

試著把選擇的理由說出來

試著不設定目的地來行走

試著克服自卑感

試著寫不做的事項清單

試著寫自己的「百年史」

試著保持參與社會的意識

 

結語 人生,是一場培養「感受力」的旅程

書籍代號:0EAD0062

商品條碼EAN:9786263145276

ISBN:9786263145276

印刷:黑白

頁數:256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