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博物館【台灣獨家封面版】
出版品牌 : 大家出版
做爸媽有一百種、一萬種方法,每個人的方法各有不同,但也有所相似,但沒有一個方式是絕對正確的,我們現在要打破完美媽媽爸爸的迷思,拋棄單一樣板的親職想像,藉由觀察自己、旁人、整個社會甚至其他國家,從更寬廣的脈絡,理解在每個親職現場遭遇的困境,從而創造出自己的出路。
做爸媽有一百種、一萬種方法,每個人的方法各有不同,但也有所相似,唯一能確定的是,沒有一個方式是絕對正確的。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要打破完美媽媽爸爸的迷思,拋棄單一樣板的親職想像,藉由觀察自己、旁人、整個社會甚至其他國家,從更寬廣的脈絡,理解在每個親職現場遭遇的困境,從而創造出自己的出路。
讓我們從各站的故事中,釐清最適合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吧。
【做爸媽的第一站:懷孕生產】
懷孕,是很疏離的經驗,也是很親密的經驗。從驗孕棒的兩條紅線,到透過超音波看到的黑點,有甜滋滋的喜悅,也有如影隨行的焦慮。原本認為自己絕不迷信的女人,也開始願意遵循民間流傳的各種趨吉避凶的訓誡。我們在科學理解的範圍外尋求庇佑,也在現代產科醫學的凝視下交出身體的自主權。台灣社會對於懷孕與生產的想像其實十分狹隘,打探搜尋所謂的名醫、五花八門的產檢項目、在醫院的產檯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醫療的進步監控與規避了懷孕生產的風險,卻也讓懷孕生產不再是生命的自然經驗,而成為醫療管轄的業務,以及必須介入的行為。
這一站,我們將挑戰生物醫學的單一觀點,讓女人作回主體,重新理解什麼是懷孕生產?生產只能是產檯上任人宰割的痛苦經驗?抑或可以是自主與力量的展現?如何參與醫療協作的過程?又如何思考與做決定?科技是雙面刃,吳嘉苓的文章討論當代生殖科技進展快速,不但翻轉不孕無子的汙名,也豐富我們對精卵結合途徑的各種想像與實踐。施麗雯指出,台灣的產檢密集度堪稱世界之冠,準媽媽戰戰兢兢遵照醫療專業的建議,透過一次次的產檢確保胎兒健康發展,但也增加母親的焦慮。然而,懷孕期間的種種努力,是否能換得美好的生產經驗?徐書慧與官晨怡分別從倡議者、學者以及同為媽媽的觀點,闡述什麼是「溫柔生產」,以及女人與寶寶如何抵抗醫療的專業霸權,重新成為生產的主體。
(Photo Source:https://stocksnap.io/photo/199PTBPOD0)
【做爸媽的第二站:養育孩子】
孩子出生後,迎接父母的是更嚴峻的挑戰。「隨便養、隨便大」,這是三十年前父母輩的(不)教養哲學。生養小孩這件事情,聽起來是自然天性,不需要花費太多氣力,但現在父母的日常,卻是截然不同的圖像。我們花龐大的時間心力提問:怎麼做「最好」的父母?養育小孩「最好」的方式?關於養育孩子,真的有黃金標準嗎?這一站,我們將從媽媽與孩子的觀點,重新思考什麼是「最好」:如果媽媽是「最好」的照顧者,那爸爸呢?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又如何形塑「最好」?
許多婦女產後回到職場,是揹著吸乳器上班,趁著白天工作的空檔擠奶,夜裡再爬起來追奶。專家論述強調母乳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哺餵母乳成為照表操課的責任,而不只是母嬰之間親密的互動與協作。婦產科醫師陳鈺萍,遇過許多因哺乳而憂鬱的媽媽,她從媽媽與寶寶的主體經驗,呈現母乳哺育不應該是箝制的準則,而是育兒親密關係裡的力量。科學母職的影響深入日常的育兒活動,包括兒童手冊裡的生長曲線表、發展檢核表,以及許多父母心中的新隱憂:過動症篩減。醫療的目的原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但過度的專業介入與監管卻可能製造無謂的不安。既是媽媽也是社會學家的梁莉芳和曾凡慈,從生物醫學之外的觀點,提供她們的觀察和解釋。近年來蓬勃的網路團購,充分反映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更形塑我們的生活形態和養小孩的方式:從餐具、桌椅,到不可或缺的媽媽包,打造了「兒童專屬」的概念。文字工作者諶淑婷從自己豐富的團購經驗,反思資本主義與團購文化對育兒經驗的影響,不但看破許多婦嬰名牌用品不過是國王的新衣,更提醒了父母在育兒物質層面的背後,有更深刻的教養議題要思索。最後,我們要與「完美媽媽」和「完美爸爸」的標準直球對決,考察這些標準是受到哪些意識型態的影響。范代希、黃世澤與唐文慧的文章,讓我們發現性別及階級是如何滲入我們建構好爸爸跟好媽媽的過程,而唯有破除這些「標準」和「完美」的迷思,育兒才可能成為滋養和力量。
(Photo Source:https://stocksnap.io/photo/WTI11TRZ8F)
【做爸媽的第三站:教育孩子】
一提到「送孩子去上學」,父母就有說不完的心得和血淚史。這個時代的父母,經常讓專家知識取代真實親子互動,成為父母認識孩子的基礎,也指導我們的日常實作。這一站討論什麼是童年本質。最重要的是習得規範界限,還是認真玩耍?幼兒園的選擇是要與國際接軌的全美語教育,還是崇尚自然的野放?哪些課後才藝是必要的資本累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認為孩子該具備哪些能力,不單是個別選擇,更受到不同教養論述與文化腳本的影響,也反映主流社會價值對於「理想人」的想像。
為了孩子上學,身兼社會學家與媽媽的石易平,參加過數回合電話撥號比賽和學校參訪,深入探討數種幼兒教學法的設計理念,勾勒出她自己的超完美幼兒園圖像。林芳如透過分享她與孩子的經驗,分析父母常遇到的掙扎:孩子要自己帶,還是要儘早開始團體生活?不同選擇背後反映的價值為何?透過訪談數十個家庭,石易平闡述家庭的社會階級與文化資本,對兒童才藝補習安排的影響。性/別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卻常受忽視的一環。陳玫儀以自己和女兒日常的互動為例,示範了性/別教育可以如何從日常互動中落實,父母可以如何協助孩子探索性/別。
當社會以異性戀/中產階級/雙親家庭為常模時,我們要小心避免把這當做「正常」家庭的唯一樣貌。「每個人(家庭)都不一樣」,更重要的是這些「不一樣」不應該造成偏見或歧視,成為他人痛苦的來源。曾嬿融筆下的女同志家庭,一方面挑戰異性戀霸權對家庭的想像,一方面也協商親職實踐。從事親職研究的社會學家藍佩嘉,試圖挑戰教育現場對於「問題家庭」的標籤,並呈現這些家庭日常的困境。社工學者洪惠芬以育有身心障礙子女的母親為研究參與對象,她透過研究別人反思自己,深刻勾勒這群媽媽如何在育兒過程中抵抗社會加諸於障礙的汙名,長出自己的力量。在都市育兒的排灣族媽媽saiviq kisasa(莎伊維克.給沙沙),討論在漢人社會中保存孩子的原住民自我意識為何重要,她又如何在結構的限制下,運用各種資源養育出對部落有認同的孩子。以上這些「非典型」家庭每日每夜的親職實作,存在對主流意識形態抵抗的軌跡,她們的生活經驗揭露,「完美」或是「最好」的標準其實是特定利益群體的價值,脆弱不堪。
(Photo Source:https://stocksnap.io/photo/83XHA30J5D)
【做爸媽的第四站:關於我自己】
當代的親職實踐,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式,對許多父母而言,「做自己」成為困難的日常課題。成為母親,就該為孩子犧牲一切?工作和家庭可以兼顧嗎?在育兒過程裡,怎麼實踐自己的信念?這一站,我們討論「做自己也可以做父母」如何可能。傳統觀念對於父職與母職內涵的定義十分不同,好爸爸經常等同於賺錢養家者,好媽媽則被期待要對孩子的照顧親力親為。女人天生就會做媽媽?男人原本就不善於帶小孩?這一站,我們也將打破「模範母親」的思維,呈現不同的親職分工,提供「男主外女主內」以外的多元想像。
二十多年前,蘇芊玲《不再模範的母親》一書,顛覆傳統的母親形象,現在升格為阿嬤之後,她更敏銳比較了母職的世代差異,指出新一代母親面臨的挑戰。陳嘉新是大學老師,也是精神科醫師,他和太太協作的育兒經驗,不僅挑戰傳統以性別為基礎的分工方式,也提供我們對於父職與母職內涵的新想像。和上個或上上個世代相比,從前女人成為全職母親是因為沒有選擇,現在的女人成為全職母親則有部分是出於選擇。魏靜慧的文章描述她們如何開拓母職的疆土,在親職實踐裡尋求各種開花結果的可能,但又從她們的經驗中發掘出,育兒是性別與社會階級交織的產物。從事移工運動多年的蕭函青,娓娓道來這些離鄉背井來台工作的母親,如何跨海實踐母職,她們的生命故事又如何幫助我們認識母職的矛盾與多樣性。楊佳羚街頭抗爭的年資,遠遠超過她成為母親的年資,她相信街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場域,並透過訪談一群同類的「社運媽媽」,指出以社會運動實踐母職所傳遞出的重要價值。
成為媽媽之後,女人的聲音往往被淹沒在孩子的哭聲裡。邱宜君觀察到,在生產之後,女人為什麼會漸漸失去自己?又要如何在社會加諸的期待中,重新找到自己。單親母親周雅淳從自己的育兒實作,展開一場漫長的社會革命,不結婚也可以,單親更不是原罪,有問題的是以核心家庭為想像的設計與制度安排。選擇成為單親,是不妥協的姿態。
(Photo Source:https://stocksnap.io/photo/0XWO70HDZB)
【做爸媽的第五站:沒有好的國哪有好的家】
有句非洲諺語說:「養小孩需要全村的力量。」打破我們對生養孩子是家務事的認知。一個孩子成長,需要的不只是父母,還有社會國家的支持。近年來,台灣的生育率屢創新低,二○一四年更成為全球最後一名。台灣政府將發放津貼與生育補助,視為提高生育率的良藥,但數字告訴我們,在經濟考量之外,「不敢生」與「養不起」還有許多複雜的原因。勞動條件的惡劣,長工時與低薪資,都加重養家與育兒的兩難。缺乏平價、優質與普及的托育服務,孩子的照顧安排不僅成為父母沉重的經濟負擔,也造成媽媽被迫離開勞動市場。
這一站,長期從事托育政策的社會福利學者王舒芸,要告訴我們低生育率背後的故事,以及政府的角色在哪裡。國家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但國家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是複製支配階級的意識形態?還是促進社會階級的流動?郭駿武與翁麗淑老師長期投入教育改革運動,兩人指出父母要教養的不是具備競爭力的孩子,而是具有社會意識的公民。教育除了上街頭的改革運動,更是場寧靜緩慢的革命,關於孩子的想像,映照我們對理想社會的願景。而國家應該提供對應的支持與資源,讓每個人可以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In Books We Trust. 相信閱讀的力量、閱讀的美好。 期待分享閱讀的吉光片羽。 在閱讀社群裡,我們期待遇見每一個渴望閱讀的靈魂。
外部視野,在地思索。在分眾人文領域,和你一起定義、詮釋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