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書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幽靈島嶼:浮沉於地圖上30個島嶼故事(電子書)

幽靈島嶼:浮沉於地圖上30個島嶼故事(電子書)

Lexikon der Phantominseln

作者:迪爾克.里瑟馬 Dirk Liesemer

譯者:賴雅靜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09-27

產品編號:9789578630697

電子書書號:T2WXA0030

售價 $342/電子書點數1點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選領實體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書摘

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

 

  「這一整天,冰洋的幻景看來有如一片遼闊的陸地,似乎在愚弄著我們。看來極近,彷彿我們只消調轉回頭,便可輕鬆抵達。」

 

  沒入海中的樂園、冰雪結成的陸地、魔鬼岩與黃金島嶼……。在漫長的歷史中,海圖上不時出現未曾存在、卻充滿傳奇色彩的島嶼,並一再成為勇於冒險犯難的探險隊伍勘查的目標:數百年來,航海家、君王、軍隊、海盜與地圖製圖師相信它們確實存在,並以航海、徒步等方式,甚至從空中尋覓它們的蹤影。

 

  幽靈島嶼(Phantom Island)是經文字記載大都曾明確標註於地圖上,但在一段時間後被發現其不存在或與事實有所出入的島嶼。這些曾經存在於人類知識中的島嶼,如海上仙山般,載滿人類的幻想,也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和希望的投射:有的是沉沒的仙境,或冰封的大陸,或奇岩峭壁,或有著遍地黃金。

 

  本書選出的30個幽靈島嶼,大都曾繪製於地圖中,人們曾堅信它們的存在。如亞特蘭提斯,正是柏拉圖筆下理想國的所在。納粹思想中被視為民族發源地的圖勒島,同樣也記載於古希臘的文獻裡,直到十六世紀仍清楚標記在地圖上。書中有些島嶼其實是半島,像是美洲加利福尼亞及東亞的朝鮮,卻在地理大發現初期被視為完整的島嶼。而這些訛誤不僅存在於過往的歷史之中,就像位於所羅門海的幽靈島嶼珊迪島,還曾存在於Google地圖長達十年,連Google Earth上都顯示出黑點,標示其存在的位置。而另一個忽隱忽現神秘至極的瑪麗亞.特里薩礁,就算今日科技再進步,也無法證明它並不存在,因此至今仍存在於地圖上。正如同本書作者所言:駁斥某座島嶼的存在,往往比其發現更具挑戰性,但也更為複雜、危險。

 

  本書最精彩之處,莫過於一個幽靈島嶼在地圖上出現與消失過程的背後,所有動人心魄的故事,像是1913年出發的極地探險團,為了尋找記載中的克洛克島而冒盡千辛萬苦,付出慘痛的代價,最終生還者不過寥寥數人。除了冒險犯難的故事,更有人心幽暗的一面。短視近利的商船公司迫不急待地付出大筆錢財,只為買斷一個根本不存在島嶼上的貿易權。而根本不存在的島嶼還可能影響世界政治,如十六世紀時英國王室曾經對幽靈島嶼弗里斯蘭島宣示過主權,同時期著名的數學暨天文學家約翰.迪伊也宣稱此島自古屬於英國。或者殖民母國為出兵鎮壓殖民地人民反抗,而捏造暴亂事件的發生地。除了權力場上的鬥爭騙局,更多的是個人作偽造假的慾望,及吹牛矇騙的惡趣味,如美國十九世紀航海家班傑明.莫雷爾,他謊稱自己發現了拜爾斯島與莫雷爾島,並在南極海探險,其敘述精彩生動,恍若身歷其境。

 

  30個幽靈島嶼,30個精彩的歷史掌故。書中也為這些島嶼繪製地圖,使其存在更為鮮明,而不只是在歷史和讀者的幻想中。迪爾克.里瑟馬匯集的30座幽靈島嶼,經由歷史考證,描述它們如何被人「發現」與敘述,進而標示於地圖上:包羅萬象的傳奇故事橫跨各大洋且縱貫人類久遠的歷史。《幽靈島嶼》不僅為喜愛在腦海中體驗驚險旅遊者提供了絕佳的神遊起點,更記錄了歷史長河中人性的弱點,因為書中反映出權力慾、欺瞞詐騙和短視,其中也不乏故弄玄虛者。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原本不存在的島嶼躍上海圖,而一再成為雄心勃勃勃的探險隊鎖定的目標及野心家覬覦的對象,但卻往往無功而返,最後證實只是蜃景幻象、訛誤而已。

 

  本書有如大航海時代簡史,也是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

 

得獎與推薦紀錄

「敘事層次豐富,畫面感十足,是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早期『幽靈島嶼』多分佈在大西洋,1520年以後及於太平洋,1820年後更擴及南極海,書中引述大量史籍淵源、海圖編纂與探險歷程,如同一本大航海時代簡史。」──方凱弘(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助理教授)

 

「里瑟馬以客觀但充滿詩意的文字,從容淡定地講述它們最初如何經人傳述,如何收入地圖,最終又遭人推翻的經過。」——《週日版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

 

「本書探討人類的貪念、冒險精神及對世界的探索,整體而言富有娛樂價值又發人深省。」——《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

 

「本書反映出權力慾、欺瞞詐騙、短視與酒精的影響,故事荒誕離奇又深具娛樂效果,堪稱是喜愛在腦海中體驗驚險旅遊者的神遊起點。」——《柏林日報》(Berliner Zeitung)

 

「里瑟馬這本書以絕佳方式體現,虛構的故事也能啟迪人心。」——萊納.莫里茨(Rainer Moritz),Chrismon雜誌

 

「在160頁的篇幅裡,里瑟馬工筆精繪地圖學上的奇聞軼事,帶給讀者莫大的閱讀樂趣。」——奧地利廣播集團(ORF Ö1)

 

「所有想離開沙發、親自遠行的人,千萬不可錯過這本書。」——西德廣播公司第二頻道(WDR 2)

 

「迪爾克.里瑟馬結合發現故事、製圖學上的奇聞軼事、文化與政治,轉化為一本深具娛樂價值的精巧小書,獻給喜愛瘋狂地理故事的讀者。」——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radio)

 

「一本充滿數據、人名與故事的書,書中故事內涵遠不止於航海之旅。」——北德廣播電台官網(NDR info)

 

「一本適合徜徉書中天地又發人深省的書。」——柏林布蘭登堡廣播電台「新聞頻道」(rbb Inforadio)

 

「不僅文字優美,版面也極為賞心悅目。」——西德廣播公司第三頻道「迴響」(WDR 3 Resonanzen)

 

「所有熱愛發現與冒險故事的讀者,本書將會帶給他們莫大的享受。」——德文版《科學人》(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雜誌

 

「啟迪人心又深具娛樂性。」——《克洛伊澤》(Kreuzer)雜誌

 

「時而俏皮活潑,一路精彩到底。」《P.M.歷史》(P.M. History)雜誌

購物說明

會員需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閱讀護照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瀏覽器Chrome(建議升級至最新版)。

容量建議:建議裝置需具備2G以上的 RAM。

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無法使用閱讀護照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閱讀護照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電子書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詳細法規內容請見「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

迪爾克里瑟馬Dirk Liesemer

1977年生,在德國敏斯特Münster與法國雷恩Rennes攻讀政治學與哲學並曾就讀於德國漢堡市的亨利南恩新聞學院Henri-Nannen-Journalistenschule。他從小著迷於海洋世界,因其父親為船長,他曾穿梭於南太平洋海域十多年,並擔任關島總督之私人船長。他曾在柏林和慕尼黑擔任編輯,現為自由作家,以獨立記者的身分為多家的報章雜誌撰稿,如國際地理雜誌集團Geo及旅遊文化雜誌《海洋》(Mare

賴雅靜

政大中文所畢業,任專職譯者多年,譯有《幽靈島嶼》、《資本的世界史》、《隱頁書城》、《犯規心理學》等書,翻譯作品包括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書籍。

克洛克島北極海

[Crocker Land]

 

位置:北緯83度,西經100度

大小:不詳

發現:羅伯.佩里(Robert Peary,1906年)、唐納.巴克斯特.麥克米倫(Donald Baxter MacMillan,1914年)

地圖:未標示日期(約1910年)

 

  1914年4月中,格陵蘭以北霧靄濛濛,天空濃雲密布。唐納.巴克斯特.麥克米倫與兩名夥伴及兩名因紐特人(Inuit)來到克洛克島初次被人發現的地點。麥克米倫曾經表示,克洛克島這處神祕的領域,是地球北部最後一個地理上的大謎團。4月21日,霧散雲開。

  果然沒錯,陸地在望!麥克米倫突然看到隱約的輪廓:從西南遠遠伸向北北東,幾乎沿著整條地平線。他舉起望遠鏡,將影像調清晰,見到白色的山谷與白雪皚皚的山頭。他興奮得不能自已,兩名夥伴也高聲歡呼。現在他們終於能斷定,這次探查行動已經成功在望;但同行的因紐特人卻默默無語,不以為然。

  麥克米倫此行得到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美國地理學協會(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與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贊助。他挑選了年輕、幹練的研究人員同行,其中包含一名地質學家、一名動物學家、一名地球物理學家、一名無線電報務員與一名機械工程師,這位工程師同時也負責做菜;此外,還有一名從小就被某探險隊帶往紐約的年輕因紐特人擔任翻譯。

  1913年7月2日,這支探險隊從紐約出發,八月中抵達格陵蘭西北端的伊塔(Etah),這是全球最北端的非研究站小型居住區。他們在當地雇用數名因紐特人蓋了一棟屋子,有八個房間和一間儲藏室。從現在起,這批研究人員僅能靠狗拉的雪橇與外界聯繫。

  1914年3月10日,麥克米倫與費茲修.格林(Fitzhugh Green)、埃爾默.埃克布勞(Elmer Ekblaw)動身前往北方克洛克島傳說中的位置。數年前,1906年,有人曾經見到這座巨大的島嶼。根據極地探險家羅伯.佩里的說法,克洛克島在加拿大北極群島上,位於加拿大的埃爾斯米爾島(Ellesmere-Insel)以北距離約210公里處,格陵蘭西北方座標北緯83度、西經100度的位置,離北極點已經不遠了。皮里以其金主喬治.克洛克(George Crocker)為此島命名。克洛克靠不動產買賣、鐵路與銀行成了富豪。

  麥克米倫的團隊在七名因紐特人的陪同下啟程,帶上兩噸重的行囊由狗拉著雪橇,在攝氏零下45度下,準備前往2,000公里外的地方。為了節省儲備,途中會逐一將同行人員遣回位於伊塔的營地。

  五個多星期後,4月14日清晨,麥克米倫、格林與因紐特人皮雅—瓦—圖(Peea-wah-to)、艾—妥咖—綬(E-tooka-shoo)冒險來到凍結的冰洋上,搭乘狗拉雪橇向前奔馳。如此過了一個星期,在21日清晨,格林突然朝冰屋內呼喊:「找到了!」地平線上出現了山丘、山谷與山頭:克洛克島就在那裡!

  麥克米倫和同伴繼續向北方挺進五日,最後抵達皮里當年僅從遠處見到的地點。當時他以為那裡是1,000公尺高的山峰,但麥克米倫環目四顧,卻什麼都沒見到,只好黯然率領夥伴準備回去。其間,他數度轉身回望,並且在當天夜裡寫下:「這一整天,冰洋的幻景看來有如一片遼闊的陸地,似乎在愚弄著我們。看來彷彿極近,彷彿我們只消掉轉回頭,便可輕鬆抵達。」在心灰意冷之餘他又寫道:「過去四年來我的夢想,如今只是一場空,我的希望如今以極度的失望收場。」

  他們才剛踏上堅實的地面,背後的冰層就傳來喀嚓聲,開始出現深深的裂痕,冰面四分五裂。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們能及時離去,實屬幸運至極!但緊接著,在他們前方又有冰山堆起,麥克米倫與艾—妥咖—綬直接返回伊塔,格林則打算和皮雅—瓦—圖探勘另一個未知地帶,兩人於是乘坐狗拉雪橇離去。這次臨時起意,兩人中只有一人倖存。

  暴風雪來襲,大雪迎面撲來。皮雅—瓦—圖火速搭建冰屋,但冰屋小小的開口不斷被冰雪封住,屋內兩人幾乎窒息而死。等到暴風雪和緩下來,格林外出尋找狗群,卻發現牠們在三公尺深處凍僵了。所幸皮雅—瓦—圖的狗還活著,格林氣喘吁吁地拉著自己的雪橇跟在皮雅—瓦—圖後方,但兩人的距離愈拉愈開,格林在後方汗水淋漓地呻吟著,最後不得不取出步槍,喝令皮雅—瓦—圖待在自己後頭。不久格林抬頭張望,卻發現皮雅—瓦—圖正往另一個方向奔逃。事後格林在日記中寫道:「我先朝空中開了一槍,但他並沒有停步,然後我一槍射穿他的肩膀,另一槍射中他的頭部,將他擊斃。」格林隻身返回營地。

  麥克米倫一行人困在冰天雪地中長達數月,為了取得救援船隻,1914年12月麥克米倫駕著一輛狗拉雪橇前往格陵蘭南部,在那裡利用無線電和美國聯繫。同行的還有莫里斯.柯爾.坦克里(Maurice Cole Tanquary)。這段路程長達650公里。半途中,他們迷路十天,導致糧食短缺,因此當一隻狗死去時,他們便剝去牠的皮毛,將肉從骨頭上割下來。當兩人抵達一座因紐特人的村莊時,坦克里小心翼翼地脫掉靴子,靴子緊黏著肌膚幾乎無法分離。他雙腳流血、發臭,爛肉鬆垮下垂。接著他重新穿上靴子,返回伊塔,請人切除他的大腳趾。

  1915年夏,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派遣一艘救援船抵達北極。但這艘雙桅縱帆船卻凍在冰面上;1916年,第二艘船同樣卡在冰層,直到1917年,麥克米倫和夥伴才獲救。1917年8月24日,他們在加拿大大西洋岸的新斯科細亞(Nova Scotia)靠岸。這次的探險不僅在知識上毫無收穫,經濟上也慘虧。原先估計的費用是52,000美元,到頭來花費幾乎是兩倍。麥克米倫幾乎沒帶回多少新知識,關於克洛克島,他能說的只是:這座島人間蒸發了。

  或許麥克米倫早該料到,在高緯度的北方可能會出現幽靈島嶼。早在近一百年前,1818年,蘇格蘭海軍少將約翰.羅斯便曾在北極海域尋找西北航道,這是一條繞行美洲北端的航線。回程時,羅斯抵達伊塔以南約350哩處。他認為自己見到遠方有塊多山的陸地阻擋了航道。他以第一海軍大臣約翰.威爾遜.克洛克(John Wilson Croker)之名為這座島命名──這座出於臆想的島嶼,先後有過相似但指涉不同人物的名稱,純屬歷史巧合。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