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書搜尋 >藝術美學>建築>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中英對照│精裝)(電子書)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中英對照│精裝)(電子書)

作者:賴伯威

出版品牌: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05

產品編號:9789863842378

電子書書號:T0NTS1011

售價 $490/電子書點數2點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選領實體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書摘

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
 
無神不拜、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奇不有
 
市場廟、地下廟、電話亭廟、打帶跑廟……
從36+1款台灣廟怪奇典型,窺見108種適應都市變遷的韌

 


稱作
寄生之廟
大多沒沒無聞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隱身街頭巷尾,你家我家之間
是最常民的建築,直接效率經濟是最大特色
長時間在都市的水泥叢林自然繁殖,有機演化的生物
當慾望能以空間呈現時,是台灣人真正想要也需要的有形產物
這些,多處在荒謬離譜基地,是不刻意設計的設計
這些,展現了台灣人合法或不合法適應環境的韌性
這些,生活環境中我們習以為常,或選擇視而不見
這些,扮演著某年代的台灣人、社區與鄰里的核心
這些,是宗教場所,亦扮演著社區生活的集會場所
這些,視整個都市為宿主,寄生台灣的都市環境中
這些,拓印台灣社會都市的縮影,現實生活的反映
極少符合現代建築美學標準,卻絕對切中都市供需之必然
並非模範般的文化大廟,卻最能赤裸地反映台灣都市的獨特性

在都市夾縫求生中的廟,是台灣城市有別於世界其他地方最顯而易見的與眾不同,這些廟在日益變遷的都市環境下越顯越小,收縮到只占據了最極限的都市空間:
 
  在橋下、在圓環中、在屋頂上、跨越街道……
  小到一個箱子、大至一棟高樓,甚至有的長出輪子……

  從起心動念、實際田調行動到歸納整理研究,歷時七年多,成員有建築師、學生、台灣人、外國人……的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觀察、記錄、蒐集了「廟與都市的結合關係」108種類型,書中選介36+1種典型,呈現台灣微型宗教空間的多元寄生現象。

購物說明

會員需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閱讀護照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瀏覽器Chrome(建議升級至最新版)。

容量建議:建議裝置需具備2G以上的 RAM。

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無法使用閱讀護照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閱讀護照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電子書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詳細法規內容請見「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

賴伯威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台灣註冊建築師,賴伯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發起人。
 
從事建築設計與都市設計行業長達十多年,工作經歷:美國波士頓、中國北京、上海、日本東京,目前常駐台北。
 
在多年的四處漂泊中,不斷有這樣的錯覺 :「故鄉」與「他鄉」的界線模糊到幾乎不存在。哪裡是歸處?哪裡算是歸處? 回家已變成只是另一場旅行,沒有「故鄉」與「他鄉」的分別,不再是台灣人,只能算地球人。
 
多年來走過、工作過、生活過台灣以外的許多城市,回到故鄉時,才能換一種外來者的視角再一次認識自己熟悉的城市。認清在台灣的我們唯一所擁有的,便是家中的敝帚,而自珍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因這樣的文化自覺,嘗試用建築人的專業,去重新解讀、記錄。透過這108種不同的台灣都市環境與廟的結合關係,36+1個案例,呈現台灣都市最具特色的那一部分給世界。
 
「為故鄉做一件事,至少。」
 
三本著作計畫:第一本《寄生之廟》,也是唯一一本以台灣為主體的著作,其他兩本為《往生之間》、《重生之路》。
 
FB:寄生之廟 https://goo.gl/QP1B6N
 

[作者序]
至少為故鄉做一件事!
 
 
多年來走過、工作過、生活過台灣以外的許多城市,回到故鄉時,彷彿才能換一種類外來者的視角再一次認識自己熟悉的城市。有感於台灣文化資源依然尚待挖掘,認清我們唯一所擁有的,便是家中的敝帚,自珍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因這樣的文化自覺,嘗試用建築人的專業,去重新解讀、記錄,透過這108種不同的台灣都市環境與廟的結合關係,36+1個案例,呈現台灣城市最具特色的那一部分給世界。
 
在多年的四處漂泊中,不斷有這樣的錯覺 :「故鄉」與「他鄉」的界線模糊到幾乎不存在的。哪裡是歸處?歸處是哪裡?回家感覺只是另一場旅行,沒有「故鄉」與「他鄉」的分別,不再是台灣人,只能算地球人。
 
「為故鄉做一件事,至少。」我心裡這樣想著。
 
我不確定命運會再次把我帶到世界的哪裡?
如果我必須再出走一次,
那在我離開之前,我已為「這裡」
做過這樣一件事!
 
違建意外成為都市奇觀與基因
 
回溯這個念頭的觸發點,那是2010年,我參加當時任職的上海AECOM愛奕康環境規劃公司所主辦的在台北萬華工作營,偶然地發現了萬華水濂宮,此廟與其說是「夾」在環河南路橋下與環河快速道路下的河堤牆之間,倒不如說寄生在橋下與河堤牆間。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心想:若說這不是違建,那什麼算違建?但它卻如此堂而皇之地「不合理」地存在著。再細細探究,像水濂宮這樣的違建廟比比皆是,它們因應社會變遷而瘦身變形、因神明「指示」而改變路況地貌、因居民「想要」而有保留的理由……違建的形式多元而有創意,似乎成了台灣都市識別度最高的「都市性狀」──台灣都市地景的基因。
 
2013年回台後,我成立了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和一群同好、學生、台灣人、外國人、朋友的朋友……開始漫長的「寄生之廟」都市的觀察記錄。這本書記錄的核心是以廟爲載體,更延伸到周邊的都市常民文化。事實上,我們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廟在都市分類學的意義大多是其周邊環境賦予的,每一間廟都是一片城市拼圖。記錄城市的角落,彰顯出台灣都市基因的性狀。
 
此研究記錄的起點,我或多或少受到兩位前輩的影響,一是在波士頓留學時的老師,塚本由晴的著作《東京製造》;二是在上海工作時,亦師亦友的同事,筱原寬之的研究《城市自訂車》。
 
不是研究「為什麼」,只在記錄「是什麼」
 
在台灣,WillipodiA團隊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收集「寄生之廟」案例、描述寄生狀況、命名、分類、編目與繪圖。我們不著重找出這些廟存在的普遍性宗教解釋,而是關注於廟體存在現象與事實的個別性與獨特性。我們嘗試將在台灣四處蒐集來的廟──如寄生生物一般的寄生之廟,建立如生物分類般的分類總表與其在水泥叢林中廟的演化。受限於有限的人力物力,在108種台灣寄生之廟的種類中我們挑選了36+1種繪圖放進此書。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是換一個視角或觀點看這些廟與這些城市切片,而是從先換一種表達方式切入,透過這樣的解讀與詮釋,去表達存在這塊土地上的事物與現象依然可以有其深度與代表台灣的獨特性,如《清明上河圖》曾經還原宋代都市般,這些紀錄圖紙是台灣當今都市型態與生活樣貌的浮世繪。
記錄本身即為價值。
 
回歸現象本身已存在的事實
 
無論寄生之廟是城市之美還是城市之醜,我們都覺得應該跳脫表象的美醜,回歸到「現象就是現象」,因其無可否認「已存在」的事實,它呈現的是所有不合理的事件與不合理的因子加總後得到的最合理結果。
 
現象背後的本質不是我們的關注,我們關注的是現象本身。
不追究其原因、原理、原則,只因記錄從而知道:
這樣的文化
這樣的經濟
這樣的社會
這樣的環境
這樣的政府
這樣的人民
 
林林總總加起來得到的就是:
這樣的城市
這樣的現象
這樣的結果
 
《寄生之廟》為《往生之間》、《重生之路》這三本書中的第一本。謹以此書,喚起我們自己對日常生活周遭環境的觀察與重視,特別是那些視而不見,或習以爲常的部分。就好比這些一直存在你我身邊的寄生之廟。
 
再一次重新地
認識台灣
 
 
感謝一路走來所有付出的人
 
 
──賴伯威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