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5-06-24
產品編號:9789865787981
博物館為我們打開一條認識世界的捷徑,
但是台灣博物館的終極關懷是什麼?
博物館學是二十世紀末一門新興的學科,與博物館相關的訊息不斷地生產,
博物館視野的理想與現實持續拉扯,博物館的相關政治經濟活動積極且綿密;
博物館原野裡眾荷喧嘩,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的行動蔓延、擴張。
為此,我們需要認識博物館的新觀點、新角度……
臺灣的博物館數量已擴張到三百座以上,而且還將持續的增加。根據調查,若將「類博物館」計入,其總數就超過600座。蓬勃的「博物館現象」已蔚為獨特的臺灣社會文化事實。近年來,由於全球化及其相應的地方化或本土化的發展,人們開始檢視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事業與知識之性質及其社會文化意涵。當代的博物館以複雜為其本質,既有傳統博物館的堅持、也出現新博物館的呼聲,具有跨領域、科際整合性質,牽涉純(pure)科學理論與應用(applied)的面向。事實上,不論是博物館事業或博物館研究場域,都呈現出實用主義的影響。
博物館研究不是象牙塔學問。博物館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實踐密不可分。正如實用主義者的企圖,當代的博物館與博物館學,雖然有一個學問的基礎,但往往不以學院學者之特殊思想為關鍵來「賦予博物館意義和價值」,而是企圖以人類的行為為基礎來「使博物館具有價值和意義」。因此,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新博物館學,既蘊涵人本主義的色彩,也是一個具有整合意義的學問;除了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脈絡主義的視野,也講求事物的發生學、事物之間的連續性和等級的關係。博物館詮釋和溝通行動,既具有工具主義的功能,便取得了參與建構社會文化體系的可能性。
事實上,思想與社會行動的兩面性,也呈現在博物館的定義。博物館學者除了從博物館「應該有什麼內容與功能」的描述性定義來理解博物館之外,近年英國博物館學會(MA)在其1998的定義之上,草擬了一份「建立21世紀卓越博物館的宣言」。該宣言明確的指出:在社會經濟衝擊下,廣義的博物館是科學與藝術普及教育或終身學習的中心,是公民與社區的空間,是社會變遷與促進文化理解的機構,典藏人類文化遺產的博物館是創造力的觸媒,是旅遊與觀光的關鍵夥伴,也是文化研究與創新事業中重要的一環。除此之外,博物館一直是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基地。
博物館研究作為一個思想與社會行動的領域,至少包含四個基本範疇。首先是要能深入的研究博物館蒐藏品,其次是博物館之存在哲學、目的與功能的研究,第三是有關博物館(蒐藏、展示、教育、研究、社會服務等)實體與其運作方式的研究,最後是跨領域的研究人與其所處環境(自然和社會文化)的關係。博物館學本身的論述對象,除了重視博物館所收藏的「物件」、博物館的「人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之外,更要發展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的研究與教學。
正因為博物館是包含思想與社會行動的領域,博物館人才養成便不只嘗試在知識的原野、創意的平台之中「培育專業的博物館工作者」,也要「培育博物館學的研究者,以及人文藝術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之知識訊息溝通傳播的研究者、教學者與行動者」。這些都有待通過跨學科的博物館基礎研究,吞吐西方的學術成就、並推動本土化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建構。
總結而言,臺灣的博物館研究,因著蓬勃的本土博物館事業的開展,是思想與社會行動互相為用的結果。我們不但要發展探索博物館本質之真正關懷和方法論、理論,持續的累積博物館工作的專業知識;在實踐的層面上,也必須從事具備操作性意義的博物館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嘗試建構基礎模型,嚴謹的發展管理與組織型態、保存與維護、博物館規劃與設計、展示與教育設計、媒體的開發與運用、展示評論等面向。
王嵩山
臺灣澎湖人。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亞太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先後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研究員、展示組主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創所教授與所長、文化資源學院院長、關渡美術館館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博物館人類學、藝術人類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臺灣原住民族社會與文化。
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 20150618
序
我很幸運能投入漢寶德館長「眾妙之門」的創造之旅!
本書,以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為名,向漢館長 -- 臺灣的新博物館與博物館學的創造者 -- 敬禮。
今年,漢館長一手打造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而立之年。三十年來,博物館意識與技術現今廣為人知,博物館成為培育人文與科學素養的基地,而攸關博物館制度化的〈博物館法〉也於六月在立法院完成三讀。
博物館事業涉及思想與行動兩大範疇。就如哲學家 Mortimer J. Alder 指出哲學事業的六大觀念:真、善、美,以及自由、平等、正義;前者是我們據以作判斷的觀念,後者則是我們據以行動的觀念。自從Muses之神與供奉 Muses之處所(museum)被發明以來,這個文化創新衍生岀多樣化的社會實踐。
漢館長於1980年開始籌備科博館。存在主義心理分析師 Rollo May 認為:創造需要勇氣;創造的勇氣是為了發現新的形式、新的象徵、新的典範,以便由此建立一個新的社會。我想,漢館長建構「眾妙之門」是期待通過博物館之道來改變社會。繼自然科學博物館之後,漢館長又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倡導生命教育,並協助文建會推動美學生活。雖然成就非凡,漢館長還是有點遺憾吧 !
臺灣的新博物館與博物館學誕生於新自由主義即將席捲全球的1980 年代。Pierre Bourdieu 早有警示: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事實之一,在於破壞人類稀有文化資產的社會經濟基礎。也就是透過作家、藝術家及學者的努力與犧牲而換取的文化生產領域之自主性,面對市場邏輯的不斷擴張越來越受威脅。商業支配更強勢的介入文學、藝術、學術領域。整部〈博物館法〉屈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邏輯,恐怕我們必須繼續向漢館長學習。
我非常感謝因漢館長而聚集在一起的科博館同仁,在博物館實務與觀念上的切磋琢磨,她/他們是:李家維、張譽騰、程延年、葉貴玉、劉和義、周文豪、郭美芳、高振華、王維梅、秦裕傑、汪晴雨。我們共同見證了一座博物館在人文與科學教育領域的基本價值。的確,如 R. May 所說的:不論處在任何領域,只要了解自己正在協助塑造新世界的結構,就會感受到深刻的喜悅。
本書各篇文章分別刊登於臺灣重要的博物館學期刋《博物館館學季刊》、《博物館與文化》、《民俗曲藝》。感謝出版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施合鄭民俗藝術基金會,持續經營思想與行動交流平台。
內子莊世瑩建議封面設計採用京都 MIHO 博物館通道的照片,實在是點睛之作。她是我文字圖象創作的新嚐家。宛如昨日的1989年6月3日,從峇里島開始,我們攜手倘佯世界,讀讀、聊聊、寫寫博物館。博物館就這麼伴著我們平常卻永遠有驚喜的日子。
本書得以完美面世,我也必須感謝遠足文化事業執行長呂學正先生的積極催生與專業編輯。
王嵩山
博物館的教育價值
發生於中東的博物館「杜拜現象」,以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姿態,攫取了全世界的注意。「杜拜現象」其來有自,而且正在挑戰博物館的基本價值。
博物館事業的確在發展當中,從第一世界到第四世界,以創意產業為名、重視龐大商機的想像纏繞在獨特的文物與藝術品,全球博物館與美術館設立之勢強強然;新博物館學的實踐模糊化了博物館邊界,物件的研究者重要性被物件管理者取代,博物館從傳統的非營利的基本哲學舉步邁向「old is new, new is money.」的崇拜。
許多博物館的愛好者(museum lover),過去基本上是科學知識或人文藝術的愛好者,現在積極的重視博物館文物與藝術品的加值。他們都明確的意識到、感覺到的「文化是好生意」、或者「教育是好生意」。博物館籌劃一個較具規模的展示,策展人會被質疑問題往往是「有沒有(很多)人看」,也就是「會不會有(很多)收入?」,而且最好是「巨大的收入」。博物館展示的複雜運作,被化約為展場的管理與運作。將博物館蒐藏品的價值單一化的過程中,更隱藏一個經不起批判的「使用者付費」觀念。
有人不免擔心,以標本與文物的蒐藏為基礎工作的情形已不復存在了,作為保存人類文明之物質性證據的場所的基本價值被質疑,博物館的「傳統用途」被顛覆。不僅如此,與此同時,聯合
國科教文組織呼籲世人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non-material cultureheritage)。博物館的設立當然是有目的性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博物館的用途與價值呢?假設我們現在需要功利的思考,到底博物館有什麼用呢?如果大家不喜歡如此不加修飾的用語,我們或許可以換一種較嚴肅的方式來提問,到底博物館的終極關懷是什麼?博物館教育最崇高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不但與易變的時代精神、社會文化思潮、博物館的定位有關,也是一個跨越邊界的問題。以一個更廣泛的範圍來看,過去由於博物館教育內容不包含國家制定的課程,博物館教育曾經被認為與學校教育的互補,成為一種所謂的非正式的學習管道或機制。在這種學習系統中,導覽員或解說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雖然如此,目前全世界的博物館經營管理趨勢,似乎普遍的重文化的「活化」、而輕教育。主要原因之一是強調所謂自主學習、讓物件自己說話,並試圖規避導覽員或解說員的人事成本。
博物館教育一詞在後現代有時是個不討好的用語,人們比較喜歡用博物館學習來替代它,藉以轉變過去隱涵在教育過程中的教條式的詮釋與溝通方式,強調追求知識與發展情緒的主體意識。但是,博物館以物件為基礎的實質性質與其擁有的文化資本,也創造出自成一格的學習形式。比方說,自然史博物館不但擁有訓練有素的教育專業人員,甚具特色的「生態造景」與「劇場教室」場域,強調情境式的、具體經驗的學習。前者提供一種全景的、脈絡性的知識,後者運用人、物、景、境整合的教學形式。發展到極致,就成為「情境餐廳」、「主題樂園」、「地方故事館」等商業場所。從這個角度來看,博物館教育或學習也隱藏商品化的可能性。
關心博物館教育的價值,逼我們直接的面對博物館存在的本質。而關於以人為本的本質性思考,直接影響到我們經營博物館的政策,例如:教育與推廣是否應該組合為一個單位,展示與教育可否整合為詮釋與溝通部門,專業教育人員的資格認定與徵集應該如何進行,展示的主題與對象的如何擇取,導覽與解說形式如何設定,觀眾的研究與應該提供何種相關服務,如何從事博物館教育與社會文化體系關係之基礎研究,甚至門票的制定等等。
博物館對於社會文化貢獻的方式很多,也許真正產生深刻影響力的應該是我們對於博物館教育價值的體認,並正視博物館專業教育人員的地位。
博物館與教育改革
博物館教育作為一種專業(profession),愈來愈重要、形式也愈來愈複雜,近年來更涉入了教育改革的領域。由於教育本質上具有創新與保守的辯證性質,任何社會的教育改革都是困難的文化工程,M. Halbwachs 在E. Durkheim《法國教育學的演化》(1938)一書的導言中便指出:教育改革必須知道學術有機體的構成方式與教育思想,以及二者是從何而來。對教育體系而言,「各部分之間」都需要「結構性的改革」。近年來臺灣的教育改革運動紛紛擾擾,博物館可以對教改提出什麼貢獻呢?
劉婉珍〈虛與實之間:博物館教育改革的契機〉反省虛妄的博物館教育活動數字觀,論證價值信念是決定行動結果的關鍵。她認為「我國博物館必須進行本質上的教育改革」,才能提昇教育
的品質。雖然博物館對於國民教育改革有其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博物館本身的教育問題必須進行全面檢視。基於博物館的活動取向,博物館教育人員應該嘗試「行動研究」,作為精進自我專業的策略。然則,博物館教育的基本性質是什麼呢?除了我們所熟悉的導覽、展覽室內的非正式學習、社區成人與親子活動、研習活動、與其他機構的夥伴關係、學校活動、線上教育活動等博物館教育的實技(techniques)之外,博物館教育與社會文化體系其他層面密切關聯。❶
毫無疑問的,當代博物館與教育所處的社會迥異於過去。陳雪雲〈邁向全球風險時代博物館教育新思維〉極具說服力的指出,博物館教育的意涵,不但必須擺置在國際社會商品和媒介文化經驗流竄現象之中,也要在政治分離主義、新社會運動等造成的在地空間拓展等脈絡中來理解。在當代風險社會中,知識細瑣零散和情境依存,人們學習理性反思、找尋出路;因此必須營造終身學習環境,讓民眾在多變的生活世界中得以身心安頓。風險社會和終身學習互相依存的社會,博物館成為新的教育版圖;博物館教育的新任務,便是建構多樣化的學習空間,發展民眾認知的和美學的反思能力,讓民眾學習在利他關係中活出自己。這不但讓民眾得以學習情感介入和抽離,探究身體經驗,關照自我,也產生新社會連帶、形成新倫理。❷
社會文化體系對博物館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較臺灣和英國的例子,蔡怡君〈從崎嶇教改路反思我國教師之博物館經驗〉的研究發現,教師對於利用博物館有一套先入為主看法;這些概念不但決定教師使用博物館的方式,也影響教師與學生在博物館內的互動關係。英國教師追求直接的學習經驗、激發興趣與獨立的學習;臺灣的教育則著重學科知識的累積、集體的規範以及由教師主控學習內容與過程。此外,博物館應該積極向教師溝通其教育的特質與適當的使用技巧,也應該反思博物館如何定義與實踐自己的教育功能。
臺灣的博物館往往較少著力於協助老師規劃自行參觀的服務,教育活動仍傾向於傳遞研究人員所生產的知識。這也是整體臺灣學校教育形式的特徵之一。❸
事實上,博物館教育專業者必須知道其位置(stand),也必須主動的與學校密切的結合,這是黃鈺琴〈教改之下,美術館妳的位置在哪裡?〉所關心的議題。美術館作為民眾終身教育學習的機構,擁有視覺藝術的內涵、多元化的活動,提供審美、生命意義的探討、以及不同文化有關藝術及歷史的認識與理解。學校藝術教育和美術館教育終極目標殊途同歸。美術館應組織性的提昇教育內涵與品質,為學校提供服不僅如此,博物館教育志業有其自成一格的性質。葉蓉樺〈社
會變遷中的博物館教育功能反思〉,指出科學博物館同時擁有「物件」、瞭解物件價值的專家、專長於教育學的研究人員,能夠採取最有助於觀眾理解和學習的方式展出物件。對於在教育改革要求下、背負自行開發教學活動壓力的學校而言,博物館是最佳的學習資源。因此,博物館不但應該主動向社會大眾推行博物館使用理念,博物館的角色也要從實物陳列的百科全書、科學成果布告板,轉型為增進好奇心與激勵探究感的舞臺,主動建立課程與展示的關係,並將可行的使用方式介紹給教師。❺
不論是Durkheim 於《法國教育學的演化》討論「人文學科教育(注重「抽象的人、人的心、意識的各種呈現」)、自然科學教育(注重「物質世界」)、現實主義的教育(注重「現實世界、
具體事物」)」等三種教育形式,❻或是E. Hooper-Greenhill 在《博物館與知識的形成》(1992)指出博物館的知識風格可區分為「文藝復興型、古典型、現代型」三種型態,它們都各具「自身
精神」,其變革是隨著社會性質不同而出現的。❼因此,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既有所差異,要求博物館教育呼應教育改革,我們應該更清楚的掌握博物館所應該具備的獨特的教育理念及其普遍的終極關懷。通過博物館教育的實踐,我們反思教育的基本性質。務、建立夥伴關係。❹
書籍代號:0WWT0032
商品條碼EAN:9789865787981
ISBN:9789865787981
印刷:部份彩色
頁數:256
裝訂: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