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戰國大名經濟學

戰國大名經濟學

戦国大名の経済学

作者:川戸貴史

譯者:鄭天恩

出版品牌:惑星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13

產品編號:9786269707980

定價 $38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一套盔甲六萬元,一支長槍一萬元,一把鐵炮十萬元⋯⋯

戰國時代打場仗,花費動輒數千萬元!

信玄擁金山,毛利有銀山,大內掌貿易,信長設樂市⋯⋯

戰國大名強盛的最大關鍵就是:

錢!錢!錢!

 

戰國時代正如其名,整個日本陷入了戰亂之中。然而,戰爭並不僅僅是個體的武力優勢能夠帶來勝利。最重要的是金錢。從刀劍、盔甲、新式武器、大,再到馬匹、輜重、後勤補給的非戰鬥力動員,這一切都需要金錢。如果沒有金錢,戰爭根本無法進行。

因此,戰國大名必須從平時開始,不斷注重增加領內的經濟實力。他們進行治水工程以確保穩定的農作物收成,進行道路建設以促進交通,通過「樂市樂座」政策活絡經濟,開發礦山以獲得金、銀、銅等貴重金屬,並且還開展了當時初次出現的對歐貿易,如西、葡等國。他們採取了各種手段,全力實現「富國強兵」。

由於史料的限制,很難精算出戰國時代的具體開支,以經濟學為視角的著作十分稀少。本書由同時精通戰國史及經濟史的學者川戸貴史,首度挑戰這個題材,採取由淺入深的書寫,無論懂不懂經濟學,都可以津津有味地閱讀。

 

以經濟為核心視角,探究日本戰國大名「經營之道」的深度讀本。

工頭堅、月翔兵長、洪維揚、胡煒權 一致推薦!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以「經濟史」切入的日本戰國書籍
有相當多的作者精通日本戰國史但完全不懂經濟學,或是只精通現代經濟學但不懂日本戰國史。本書是少數由同時精通戰國史以及經濟史的學者所撰寫

 

2. 由淺入深,無論懂不懂經濟學,都可以津津有味地閱讀

 

3. 日本戰國迷的進階讀本

 

推薦人

工頭堅、月翔兵長、胡煒權、洪維揚

川戸貴史


千葉經濟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專業領域是貨幣經濟史。其他著作包括『戦国期の貨幣と経済』、『中近世日本の貨幣流通秩序』。

鄭天恩
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畢,大隱於市、靜觀紅塵流轉的癡人一枚。曹雪芹與劉姥姥的愛慕者,目前正致力於如何將茄子做出雞肉味的祕訣。譯有:《珍珠港》、《海上霸權》、《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諾門罕之夏:菁英之惡引領日本走向的戰爭大道》等。

 

書摘

 

戰爭的收支

 

當要談論戰國時代之際,絕對無法不談戰爭。戰國大名毫無疑問,是為了進行戰爭,以軍事勢力之姿支配地域的存在。

在本章,首先我會聚焦於從事戰爭的經費,從這點具體觀看戰國大名的經濟狀態。只是,我未必會全都列舉著名的戰爭,當中也有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戰爭,這點請大家務必理解。

 

一、進行戰爭所需的經費――裝備品的費用

 

武器的價格

 

戰爭中比什麼都重要的莫過於人了。人力可以分為戰鬥員(士兵),以及負責後方物資運輸(後勤)、被動員起來的非戰鬥員(主要是百姓/農夫)。士兵雖是以平常就侍奉大名的武士為中心,但戰時則得要這些人自掏腰包,所以會給予他們領地。換言之,武器與糧食基本上是各個士兵自己出錢準備的。只是,如果遇到出乎意料、被迫進行長期戰爭的場合,大名就必須填補兵糧。按照這樣的脈絡,若要針對當時末端的經濟狀況建立印象,就必須試著思考裝備士兵的武器當時的價格是多少?

武器當中首先必要的是刀。當時的武士一般會佩帶太刀與打刀兩把刀。當然其中的價格有差異,如果是著名刀匠製造,在權力者之間作為贈答品(禮物)使用,美術價值很高的太刀行情價大概會達十貫文,也就是現價六十萬到七十萬日圓,符合美術品的印象。就像「萬疋之太刀」(《朝倉孝景十七條》)這樣的極端高檔的太刀,價值甚至高達一萬疋(一疋約為十文,所以是十萬文、也就是一百貫文),現值大約是六百萬到七百萬日圓!

話雖如此,即使是權力者喜好的物品,一般而言實際的價值也沒有這麼高。天文三年(一五三四年)毛利元就被朝廷賜予右馬頭官職的時候,轉贈給朝廷官僚的是代替太刀的錢,其金額是五百文(《毛利家文件》二七〇),現值約為三萬到四萬日圓。感覺起來似乎相當便宜,但就算是贈答,大概的行情價也是如此。

作為普通兵卒使用的實用品,其價格又比這個更便宜了。實際在白刃戰中使用的是比太刀刀身更短的打刀,因此毫無疑問比太刀來得更加廉價,其價格從數百文起跳,就算再高也不過數貫文;以現值來說就是只要幾萬日圓就能入手的程度。

除了刀以外,戰爭還有其他必需的武器。野戰並不是並不是突然就邁入短兵相接的近戰,因此除了槍之外,一般也還需要弓箭乃至於鐵炮等遠距離射擊武器;這些武器基本上都是每個兵卒必須要準備的。在這當中,就像「百疋之鑓(槍)」(《朝倉孝景十七條》),一把長槍就印象來說大約是一百疋(一貫文),也就是現在的數萬日圓。弓箭雖然可以想定是自己製作,但是很難自給的金屬製箭頭在行情上應該和槍有同等價值,也就是數萬日圓左右。

彎弓射箭的時候需要手套(弓懸),按照記錄,弓懸三副的價格是錢六百文(《賀茂別雷神社文件》)。依此來推斷,弓懸一副的價格為兩百文,價值約為現代的一萬日圓左右。

作為防具的具足也必須準備。具足有大將到士兵的等級之別,因此品質也各不相同。在廉價的具足方面,讓我們得知價值、可以做為大致標準的是毛利氏相關的史料。雖然不清楚是在戰國什麼時期,不過具足一百四十兩(件/領)的價格是錢六百五十貫文(《毛利家文件》六二七);換言之,一副具足的價格大約是四貫六百文左右,換算成現值是三十萬日圓上下。山口博先生基於其他史料算出的數字是,一副具足的價值約相當於現值一百一十五萬兩千日圓左右,但這可能是因為地域、時期以及品質的差異,很大影響了概算的情況。不管怎麼說,對於穿著具有此等價值物品奔赴戰場的人而言,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東西,因此是無論如何都得擠出來的費用。

戰爭必要的事物還有馬。馬作為移動和搬運的手段被廣泛活用,在戰場則是指揮階級的必備之物。這些指揮官必須自己保有馬匹並且好好飼養。馬因為貴重,也被當成贈答的手段。在上面提到毛利元就的官位取得中,馬也成為贈答物。實際上代替馬贈與的錢金額約為三貫文,也就是現值二十萬日圓左右。若以現代人的感覺,或許會覺得還算便宜,但因為在中世日本馬的生產與養育相當盛行,所以這種價格的估算也算妥當。只是,買下馬之後的養育成本可不是好玩的,庶民也不可能輕輕鬆鬆買得到。

 

鐵炮一挺約五十萬到六十萬日圓

 

戰國時代戰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十六世紀中葉起在日本急速普及的鐵炮。鐵炮雖然是以織田信長為首,眾多大名垂涎三尺的新兵器,但能顯示當時鐵炮價格的史料很遺憾幾乎是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十六世紀下半葉起,堪為實戰之用的鐵炮日益普及,許多大名都把工匠納入麾下自行製造,就算不是大名的家臣也會自行準備個幾把,因此他們到底花多少錢在調度鐵炮上,我們實在無從得知。

不過,堪稱線索的史料倒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天正九年(一五八一年),小田原北條氏麾下的池田孫左衛門留下了一份被課予軍役的史料(《中世法制資料集》第五卷一〇一三)。根據這份史料,兩名「鐵炮侍」的負擔總共是二十貫文。

北條氏對以家臣身分納入麾下的工匠,支付的日薪為五十文(《小田原眾所領役帳》)。雖然把戰時和平時等同看待會有問題,但我們還是姑且假定是同樣的薪資;這樣的話兩名鐵炮侍的日薪就是一百文。兵卒本身負擔的費用是以一個月為標準,因此若假定上述負擔維持一個月,則鐵炮侍的人事費合計為三貫文。將二十貫文扣除掉人事費,則鐵炮的費用約為兩挺十七貫文、一挺八貫五百文;換算成現代的價格,一挺估計約五十萬到六十萬日圓。雖然也有依據其他史料估計鐵炮費用的先行研究,但估算起來跟這個金額也相差無幾,所以姑且就先用這個數字也算合理。

如果大名要盡可能準備鐵炮的話,大概要花費多少錢呢?雖然數字有各種說法,但天正三年(一五七五年)的長篠會戰,織田信長公認至少準備了一千挺鐵炮(《信長公記》);若按照上述單價,其總費用合計八千五百貫文,換算成現值是五到六億日圓,即使以當時的金錢感也確實是破天荒的費用。比起從商人手中購入,將擁有製造技術的工匠納入麾下,可以大幅減省經費,因此大名拉攏工匠是相當合理的選擇。

按照以上的數字來估算士兵一人份的裝備,則整套裝備大約是十貫文(現在的六十到七十萬日圓),再加上鐵炮是二十貫文(一百三十萬日圓左右)。然而就像前面提及的,武備的基本大原則是由家臣與各個士兵自己籌辦。簡單說,儘管大名本身並不直接供予這些裝備,但從整體軍隊的經費來徹底考量,則一千名軍隊就得花上現值數億到十億日圓的經費。當然如果加上兵糧(運送兵糧的是百姓,但原則上他們是無償勞動),則經費還要更加膨脹。

 

戰爭儲備品的經費為一億日圓

 

為了讓大家對於軍備費用有點更具體的印象,我在這裡想引用一份著名的史料。和長篠會戰幾乎同時期的天正三年五月,以大友氏家臣身分盡顯武勇的戶次鑑連(立花道雪),因為沒有男性繼承人的關係,決定將家督讓給以「女大名」著稱的女兒誾千代。在宣示這點的權狀(讓狀)上表列了立花家的家財(《立花文件》)。文件中,道雪列記了讓渡給誾千代的刀劍、甲冑、馬具,還有從大友義鎮(宗麟)那裡領到,讚揚無數戰功的感謝文件(感狀)等值得驕傲的事物,但在其中還有一段記述是,道雪命令誾千代為沒有甲冑的士兵(無足人)準備三十領具足。所謂無足人是沒有領地的人,也就是侍奉道雪的底層兵卒。沒有財產的他們,通常都是由領主準備好具足在出戰時提供給他們使用。就像先前看到的,具足換算成現值一領大約是三十萬日圓,因此三十領大概就是九百萬日圓。順道一提,同一份史料中寫到不只是具足,頭盔也要儲備,因此費用還要更往上提。

除此之外,道雪還命令誾千代要儲備「大鐵炮」十五挺、「小筒」一挺等火器,以及為了使用這些火器,必需的硝石和鉛彈等各一千斤(約六百公斤)。以鐵炮現值約一挺五十萬到六十萬日圓來參考,則需要花費一千萬日圓以上;再加上火藥和鉛彈的費用,則還要更往上調。鉛以現代來說,一公斤一百日圓不到,假使鉛一公斤為一百日圓,則一千斤不過是六萬日圓;但考慮到當時只能從東南亞輸入鉛,所以價格比起現在應該遠遠更加高昂。後面會提到,大友氏之所以積極從事貿易活動,也是出於這種軍事面的需求。

不只如此,道雪也敦促誾千代儲備作為兵糧的米一千石。詳細情況會在後面討論兵糧調度的部分提及,不過當時畿內的米一石約為錢五百文,一千石就是五千貫文,以現值來說是三千萬到三千五百萬日圓左右。雖然這些米大部分是透過年貢獲得,不須購入,但作為大名的家臣等級,毫無疑問就是必須承受這樣的負擔。除此之外,道雪還交代在城內必須準備鹽、水、柴薪與繩子等物品,這些大多數都是透過領民的賦課蒐集而來的。

另一方面,道雪也敦促誾千代儲備金銀。除了作為貨幣的用途外,金銀也可以當作武具的裝飾。道雪說銀要儲備十貫。一貫相當於一千匁,也就是約三十七點五公斤。當時的銀一匁價值約當於錢兩百文(參照後面會看到的織田信長撰錢令),所以銀一貫等於錢兩百貫文(二十萬文),也就是現值約一千兩百萬到一千四百萬日圓。

以上加總起來,立花道雪花在上述儲備的費用,換算成現值至少要六千萬日圓,如果再包含各種零星瑣碎費用恐怕要達到近一億日圓。然而這只是大名重臣的等級,如果是大名的話,相應其規模所須儲備的費用恐怕要數倍到數十倍。雖然這不見得是每年的負擔,但一旦在戰爭中消費掉,若要重新儲備,同等的費用負擔仍是免不了的。如果不能在戰爭中取勝、從而擴大領地(=增加收入),財政就會立刻陷入危機,放眼望去,也只有走向滅亡一途而已。

序章 戰國時代的經濟和戰國大名的經營

第一章 戰爭的收支

第二章 戰國大名的收入

第三章 戰國大名在和平時期的支出

第四章 戰國大名的礦山開發

第五章 地方城市的時代——戰國大名和城下町

第六章 大航海時代和戰國大名的貿易利潤

第七章 混亂的貨幣經濟——織田信長進京前的貨幣

第八章 從貨幣到米——金銀米的「貨幣化」和稅制改革

終章 戰國大名的經營和日本經濟

參考文獻

書籍代號:3GHI0001

商品條碼EAN:9786269707980

ISBN:9786269707980

印刷:黑白

頁數:288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