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麼?
「文化大概就是我們會做而猴子不會做的事。」——英國拉格蘭爵士(Lord Raglan)
文化是你生活當地所形成的現實共識;是你穿的衣服和吃的食物,是你聽的音樂、讀的書和看的電影,也是你的價值觀、想法、信仰和偏見。
跟眼睛顏色和種族不同,文化並非與生俱來、強加在你身上的遺傳事件,而是可以選擇的知識立場。
而跟你屬於哪個種族不同的是,文化每天都處在流動的狀態中。你的文化不是你父母的文化,也不會是你子女的文化。
這裡的文化跟那裡的文化不同。現在的文化也與當時的文化有異。
文化會演進——文化觀念尤其能快速傳播,有些觀念則會萎縮或消失。有些文化面向稍縱即逝,只是暫時現象,有些意涵則被小心翼翼地滋養著,即便歷經幾個世代,仍能屹立不搖保持不變。
今日的文化有個強大的新載體——網路,使得觀念傳播比以前更遠更快。這個全新的傳遞系統獨一無二,儘管政府試圖規範,網路基本上是個不受管制、民主且雙向的平台——人人只要有相機和鍵盤,就能對全世界發言。
「我們即將擁有全新的全球對話。」——《維基百科》(Wikipedia)創辦人威爾斯(Jimmy Wales)
所以,我們到底在對彼此說些什麼呢?
我們彼此分享了哪些想法和觀念?
這些想法觀念又造成了什麼效應?
我們認為自己是誰?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這些問題在文化中清楚表達出來……也是本書想要回答的根本問題。
觀念╱點子╱想法╱創意在文化中萌芽茁壯。
前言或後語
本書最好以傳統方式閱讀:從第一頁開始,讀到最後。
每頁都能當成一個獨立概念來讀,也可以根據當頁下方三個註腳,延伸讀相關主題的討論。*
我們不會告訴人,不騙你。
選擇你自己的冒險吧。
u 160 這就是本書的地圖
u 162 這是郵戳標籤
u 14 這是觀念╱點子╱想法╱創意
*對於其他概念(例如,「書本」、「閱讀」),請參考你之前受過在地文化規範調節過的人生經驗。本書將會討論其中部分觀念。
1-9 圖形世界語
書寫文字的演變,是從較為細膩逼真的象形圖像,逐漸變成系統化的抽象象徵。這個改變是出於功能需求。
跟正式雕刻或被照亮的碑文不同,任何有用的日常書寫體系都必須可以快速簡便使用。
早期字母只有大寫而已——我們現在所知的小寫字母,是為了用鵝毛筆在草紙或羊皮紙上書寫,才發展出來的字體。簡訊語言(Txt spk)更是最近才出現的速寫發明。
這個「格式轉換瓶頸」——將原始經驗做必要的轉換,以符合某種特定媒介有限的正式化能力,例如書寫——其實是頻寬問題。
在網路上,這種趨勢正出現逆轉現象。隨著頻寬限制逐漸消失,我們正在重新回歸圖形豐富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符號再度變得更像其在真實世界所象徵的標的物。
現在的網站普遍都有聲音和動畫。讓人浸淫其中的線上環境,例如《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與《第二人生》(Second Life),提供虛擬3D空間,社群活動與商業交易就在其中發生。傳播媒體開始越來越接近真實世界。
當實體和虛擬世界的實際介面,不知不覺中融入日常生活時,也許這些象徵將會跟啟發它們的事實合而為一。在這個「放大的事實」中,真實物體可依虛擬的象徵價值來運作,世界將會再度充滿能直接反映實體的媒介物。
我們從遠離逼真象形描繪,演進到抽象編碼的文字表述,然後又再度回歸圖形。
u 212 造物者的簽名
u 66 瓶頸守門員
u 52 口述傳統
1-16 什麼形塑了觀念╱點子╱想法╱創意?
因為新奇事物有時難以吸收,因此碰到新觀念╱點子╱想法╱創意時,一開始我們總是傾向視其為舊有熟悉觀念╱點子╱想法╱創意的變化或延伸發展。
以舊瓶新酒方式來包裝新點子,讓我們有了摸透其功能和意義的頭緒。
一個觀念╱點子╱想法╱創意總是要在之後找到自己的自然形式時,真實面貌才能變得清楚。在那之前,我們都是靠類比方式來運作。而在未來,總有許多過去可指引我們方向。
型態樣貌改變太快,原先認知到跟應有功能之間的象徵性連結,可能就會消失不見。
早期的汽車(從馬車、手推車而來)跟各種馬車很類似。而我們今日所理解的汽車樣子是慢慢演變而來,發展出自己的語言,最後也變成一種象徵符號。
以前偉福禮車(Waverley)的車頂夠高,仕女戴著帽子都能坐進去。現在,女人幾乎可以躺平在亮眼的紅色法拉利跑車裡。
有些點子想法還在等待成熟的時機,例如電動車,不論是偉福禮車還是辛克萊(Sinclair)C5電動車,上面都隨便開了插座。
我們把過去的象徵符號,當成指示未來方向的路標。
因為我們能看到去過的地方,看不到要去的地方,所以某些太平洋島嶼部落的傳統,相信我們面對的是過去,背對的是未來。
「我們從後照鏡觀看現在;向後退邁向未來。」——加拿大媒體理論家麥克魯漢
u 48 相機看起來像這樣嗎?
u 46 創意發想
u 14 這是觀念╱點子╱想法╱創意嗎?
1-18 相機看起來像這樣嗎?
不論規模大小,看起來本質一致的「實體」,其實都是由許多更小、相似的單位所組成,不管是一個文化、一群飛鳥、一群暴民、一個人體、一個人類大腦、一個細胞、或一個分子都一樣。這些單位彼此緊密連結,親密地跳著一支回饋之舞,只是規模大小不同而已。
不論是一月大減價期間還是擅自用私刑折磨別人時,暴民的行為強有力地說明了團體行動可以如何吞沒個人意志力,觀念想法如何能主導全局。
「群體行動」也讓受到誘導的團體易受到外界力量推擠,引領到某個方向,不論這股力量是在團體之外、扮演「牧羊人」角色的個人,還是具高度感染力的觀念想法。
觀念想法形塑了文化。
在世俗民主中,廣為流傳的文化習俗,包括大家共享的價值觀、道德準則、社會結構和態度等等,都是從構成這個文化的人群在自由交換想法之間,自然演進而來。一個鬆散的共識逐漸浮現,然後因為各種回饋、討論、抗議、立法、辯論、八卦和世代改變,這個共識隨之改變、調適,並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