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文學小說>其他地區翻譯文學> 年少友人(孟若最慾望奔流之作.典藏新譯版)

年少友人(孟若最慾望奔流之作.典藏新譯版)

Friend of My Youth

作者:艾莉絲‧孟若 (Alice Munro)

譯者:林巧棠

出版品牌: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15

產品編號:9786263145436

定價 $40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她愛他的身體散發的生命力,如此理直氣壯。

她不要他開口要求,她要的是被他宰制,成為他的領土。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09年曼布克國際文學獎得主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10篇短篇小說,10個獻給性與愛戀的祭品

 

●全新譯本●

伊格言|黃崇凱|陳蕙慧|顏擇雅──摯愛推薦

 

性,向來是孟若小說中的核心。《年少友人》雖由十篇獨立短篇構成,卻各自飽含對於女性身體、感情的思索。在女性面臨重重束縛與道德義務的年代,孟若直面性的禁忌,寫下她們為何甘願「身敗名裂」,也要大膽追求感官的歡愉。那些身體的快感,情感的奔流,都是昔日錯失、今日必須聲討回來的正義。

本書一九九〇年於海外出版至今,孟若書寫的性依舊毫不過時,甚至總能引起高度共鳴。小說中充斥著婚外情、第三者,親身遭遇背叛的男男女女,時光倏忽向前或向後,年少的友人不再聯絡,日後成了仇敵或陌生人;實則也藉由傷痕明白愛的意義、自我存在的價值。

 

●〈年少友人〉一對姊妹隸屬大眾陌生的教派。姊姊不畏外界眼光,無微不至守護著家,即便遭逢劇變與背叛,似乎都不能阻止她付出。

●〈五點岬〉女子從滯悶的婚姻中逃離,與一名男子幽會。男子說出的童年往事暗藏醜聞。

●〈曼納斯統河〉女詩人心懷闖蕩的夢想,卻也思索著結婚安定的生活,直到目睹一具「屍體」,改變了一切。

●〈抱緊我,別鬆手〉妻子從加拿大千里迢迢前去蘇格蘭,見丈夫曾經的情人,一切卻大不如她的預想。

●〈柳橙與蘋果〉夫妻接濟落魄的友人,讓他住進他們的房子。三人間的情感微妙地發酵。

●〈冰相〉牧師發現他竭力拯救的人,竟可能反咬他一口。他要離開教會,開始婚姻生活。但沒人知道他的妻子究竟是誰。

●〈恩慈〉女兒與病中的母親享受著郵輪旅遊。最後的派對上,船長說起了一名旅客把遺體拋入大海的故事。

●〈噢,風采似〉小鎮上住著一位亮麗溫柔的女孩,瑪蒂達。一對兄妹的生命歷程奇異地繞著她旋轉。

●〈變〉她想起曾經親暱的摯友,對她多麼地友善,但那可能無法抵銷對方的一次無心之過。

●〈戴假髮的時間〉女學生用背叛他人,換取已有家室的校車司機對她的愛。有朝一日,她是否得償還這些傷害?

 

「每個短篇都是一座有許多房間的大宅,每間房都堆滿華麗而古怪的家具,每件家具上都坐著許多她的年少友人。」

──《紐約時報》芭拉蒂•穆可吉(Bharati Mukherjee)

 

「艾莉絲•孟若的獨特之處在於,她的短篇小說在廣度與深度上幾乎都是長篇小說。」

──《每日電訊報》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31年生於安大略省溫安鎮,後就讀西安大略大學,因婚休學。先後著有十一本短篇小說選集、一部長篇小說及一本《短篇小說精選集》。曾三度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Governor General’s Literary Awards)、兩度獲頒吉勒文學獎(Giller Prize),2009年獲頒曼布克國際文學獎(Man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另曾獲Rea短篇小說獎(Rea Award for the Short Story)、萊南文學獎(Lannan Literary Award)、英國W. H.史密斯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小說獎。短篇小說作品散見於《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評論》等。其作品已被譯為十三種語言。長年居於安大略省鄰近休倫湖的小鎮克林頓。

林巧棠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台文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參與合著《百年不退流行的臺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譯作《年少友人》。

●書摘

<年少友人>

我從前常夢見我母親,雖然夢裡的細節各有不同,但驚訝總是相同的。後來我再也沒作過同

樣的夢,我猜想應是這夢傳達的希冀太明顯,寬恕又太輕易。

在夢裡,我應是我實際上的年紀,過著和我實際上一樣的生活,而我總會很驚訝地發現我母

親居然還在世。(事實上她在我二十出頭時就過世了,那時她才五十出頭。)有時我會發現自己在老家的舊廚房,我母親會在餐桌上派皮,或是用破舊的奶油色滾紅邊洗碗盆洗碗。但其他時候我總會在街上遇見她,那是我從未預想過會遇見她的地方。她可能正穿過華麗的飯店大廳,或者在機場排隊。她看起來很好──不見得是變年輕了,也不是全然沒有重病感(這病害她臥床十多年才走),但她看上去比我記憶中好太多,好到令我吃驚。噢,我就是手臂有點抖,她會這麼說,還有這半邊臉有點僵硬,是挺麻煩的,不過可以出來走走啦。

夢裡的我重拾了現實生活中早已失去的東西—我母親臉上和聲音中的活力。她患病後喉嚨肌肉僵化,於是一只可悲的、無情的面具就這樣牢牢罩在她的五官上。我會在夢裡想,我怎麼

可能忘了──她的幽默如此隨興,不是嘲諷人的那種,而且總是令人愉快;還有她的輕率、急躁和自信?我在夢裡說,抱歉很久都沒去看她了。我不是內疚,而是心裡一直抱著疙瘩;現實生活中卻不然──而我覺得最奇怪也最感激的,是她在夢裡一副就事論事的反應。

噢,這樣啊,她說,晚來總比不來要好。我很確定我們哪天會再見的。

 

我母親年輕時有張柔嫩的臉蛋,帶點古靈精怪的神情,渾圓的腿上套著光滑的不透明絲襪

(我在她和學生的合照上看到的)。她在渥太華河谷的格利弗斯學校教書,那間學校只有一間教室,位於農場轉角,農場是格利弗斯家的。以那一區的標準而言,那間農場相當好。農地排水良好,前寒武紀的岩肩沒有穿過這裡的土壤。農場邊有條小河,河邊種了一小排柳樹,還有產楓糖的樹林,貯存原木的倉庫,以及一棟沒有裝飾的大房子,木頭外牆從未漆過,就這樣任由風吹日曬雨淋。我母親說,也不知為什麼,渥太華河谷的木頭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顏色總不會變灰,而是轉黑。空氣中肯定有什麼物質,她說。她常提起渥太華河谷,那是她老家(她在距離格利弗斯學校大約二十哩遠的地方長大),語氣中有種武斷、固執且神祕的意味,強調這裡有些東西就是和世上其他地方不一樣。這裡的房屋會變黑,楓糖漿的味道是其他地方出產的楓糖漿比不上的,而且從農舍裡就能看見熊在漫步。當然,當我終於看見這塊地方時,心中是很失望的。如果你認為「谷」指的是山丘之間的裂口,那根本不是河谷,只是平坦的田野、低矮的岩石、茂密的樹林和小小的湖泊的組合—雜亂無章的鄉間景物,元素之間絲毫不協調,實在難以找到詞彙形容。

貯木倉和沒油漆的房子在貧窮的農場很常見,但在格利弗斯家,這麼做不是出於貧困,只是

原則理當如此。他們家有錢,但是不花用。人們是這麼告訴我母親的。格利弗斯家的人工作勤奮,也都受過教育,生活方式卻開倒車。他們家沒有車或電力,也沒有電話或曳引機。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們是卡梅隆教派(他們是這個學區唯一信仰這個教派的人),但事實上他們的教會(他們自稱改革派長老教會)並未禁止使用機械、電力或任何那一類的發明,只有禁止玩牌、跳舞、看電影,並規定週日只能從事宗教活動或任何必要的活動。

我母親說不出卡梅隆教徒是些什麼人,或這名字的由來。她自己是順服自在的聖公會教徒,說起話來有種高高在上的意味,說那就是蘇格蘭的什麼邪教。格利弗斯學校的老師總是住

在格利弗斯家,而我母親一想到要住在發黑的木板房子裡,週日什麼都不能做,燈要燒煤油,

還有那些原始的觀念,她就很氣餒。但她那時候已經訂婚了,與其在鄉間晃悠玩耍,她更想好好準備嫁妝,所以她想自己可以每三週挑一個週日回家就好。(格利弗斯家的週日是這樣的,可以生火取暖,但不能煮飯;不能燒熱水泡茶,也不能寫信或打蒼蠅。不過後來我母親取得了豁免權。「不用,不用。」芙蘿拉.格利弗斯笑著對她說。「妳不用守規矩,妳本來是怎麼過就怎麼過啊。」一段日子之後,我母親和芙蘿拉成為了朋友,交情好到連她原本打算回家的週日都放棄了。)

芙蘿拉和艾莉姊妹,是格利弗斯家族裡僅存的成員。艾莉已婚,嫁給名叫羅伯特.迪爾的男人,他住在農場,也在農場工作,卻沒把這裡改名為「迪爾農場」。從人們說話的方式來看,我母親以為格利弗斯姊妹和羅伯特.迪爾至少都已經中年了,但妹妹艾莉才快三十歲,芙蘿拉也才大她七、八歲而已。羅伯特.迪爾的歲數應該介於二人之間。

他們的住家也用很奇異的方式分隔,已婚夫妻沒有和芙蘿拉一起住,他們婚後,芙蘿拉把起

居室、飯廳、靠前面的臥房、樓梯間和冬季廚房都給他們用,浴室倒是不用煩惱給哪邊用,因為屋裡根本沒有浴室。芙蘿拉自己用的是夏季廚房(有外露的椽木和無遮蔽的磚牆),狹長飯廳裡的老舊食品貯藏室,起居室,後面兩間臥室,其中一間給我母親使用。老師和芙蘿拉一起,住在屋況比較差的這邊。但我母親不以為意,她立刻就喜歡上芙蘿拉和她開朗的性格。而給艾莉夫婦使用的前屋區域始終寂靜,也等於是病房了。在芙蘿拉這一區,不准玩樂的規定形同虛設,她不但有加拿大彈指棋,還教我母親怎麼玩。

屋子會這樣劃分,當然是因為他們原先預期羅伯特和艾莉會有孩子,所以需要更多房間。但

這事一直沒發生,他們結婚十多年了,一直沒能真的有孩子。艾莉反覆懷孕,但生下的兩個孩子是死胎,其他的都流掉了。我母親住進去的第一年,艾莉似乎愈來愈常臥床,我母親覺得她必定又懷孕了,但沒人提起這事。那邊的人不會提這種事。從艾莉每天起床,在家裡晃來晃去的外表看不出什麼。她的胸部鬆鬆垮垮,整個人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身上有臥病已久的異味,而且行為舉止完全像個孩子。是芙蘿拉照顧她,做所有的家事。芙蘿拉洗衣,整理房間,為屋子兩邊煮飯,還要幫忙羅伯特為乳牛擠奶,從中提取奶油。她天沒亮就起床,卻一點也不見疲態。我母親在那裡的第一年春天,剛好遇上他們家大掃除,芙蘿拉自己爬上梯子,拆下防雨雪的外窗,洗好又裝回去。把所有家具都一一從房間搬出來,刷洗屋內木製的窗框、門板和梯子,又幫地板打蠟。碗櫥裡的杯盤明明都很乾淨,她還是每一個都拿出來洗。鍋子湯匙也都一一燙過消毒。她有這麼多事要做,人又活力充沛,根本沒怎麼睡—有時我母親起床,聽見芙蘿拉正在拆爐管,或是拿擦碗巾包住掃把,掃掉屋裡滿布塵埃的蜘蛛網。刺眼的陽光從洗淨、沒掛窗簾的窗戶透進來,無情地照亮屋內,屋裡乾淨到令人髮指。我母親現在睡的床單全都漂白而且漿過,她睡了反而起疹子。病中的艾莉每天都在抱怨上光漆和洗衣粉的氣味,芙蘿拉的雙手已經做到皮開肉綻,但她依然興致高昂。為了方便爬上爬下,她頭上綁著大方巾,穿著圍裙和羅伯特的寬鬆連身褲,看起來有種喜感,矯捷敏銳,難以捉摸。

我母親稱她是轉個不停的苦行僧。

「妳真是個轉不停的苦行僧耶,芙蘿拉。」她說。而芙蘿拉總會停下腳步,她想知道那是什

麼意思。我母親解釋給她聽,雖然她有點擔心得罪了虔誠的教徒(說虔誠也不夠精確──話不能這樣說,應該說謹遵教義吧)。結果當然什麼事也沒有,芙蘿拉遵守教規的方式一點也不討厭,也沒有自鳴得意到凡事皆警戒,與她同住的人信仰總是和她不同,所以她一點也不怕異教徒。她很喜歡苦行僧這個想法,還跑去告訴妹妹。

「妳知道那個老師怎麼說我嗎?」

芙蘿拉和艾莉都是黑髮,黑眼,身材高挑,窄肩膀,雙腿修長。艾莉已經病得懨懨一息,但

芙蘿拉依然亭亭玉立,氣質高雅。我母親說芙蘿拉其實頗有女王相,即使是駕車進城時都看得出來。他們家上教堂,駕的是輕便馬車或馬拖的橇,進城時通常還會運好幾大袋羊毛(他們有養羊)或農產品去販賣,再購買日用品回家。這種要跑好幾哩路的機會不多,通常羅伯特會在前面駕馬車,芙蘿拉也非常會駕馬,不過駕馬的肯定都是男人。芙蘿拉會站在馬車後方扶住那幾袋貨物,進出城她都站著,戴著她的黑帽,輕鬆優雅地保持平衡。這景象看起來有些荒唐好笑,卻又不盡然如此。我母親覺得她像個吉普賽女王,一頭黑髮,皮膚微微曬成古銅色,儀態沉穩,優雅又大方。當然她身上沒有金手環、鮮豔的衣服。我母親羨慕她纖細的身材還有顴骨。

 

我母親在任教第二年秋天回到格利弗斯學校時,得知了艾莉的狀況。

「我妹妹長了東西。」芙蘿拉說。那時沒人講「癌」這個字。

我母親曾經聽人這麼說過。人們早就懷疑了。那時我母親在那一區認識很多人,她和郵局的

一位年輕小姐感情特別好,這位小姐後來還當了我母親的伴娘。芙蘿拉、艾莉和羅伯特之間的故事(或說大家所知的故事),有好幾種版本。我母親不覺得她在探聽八卦,因為她總在留心有沒有人說芙蘿拉的壞話,她無法容忍這種事。不過還真的沒人批評芙蘿拉,人人都說芙蘿拉的品行和聖人無異,即使她變得極端,將房子分割成那樣,也還是像個聖人。

羅伯特來到格利弗斯農場工作,是在兩姊妹的父親過世前幾個月。他們之前在教會就認識

了。(我母親說,噢,那間教會啊,我很好奇所以去過一次—在鎮上另一邊,離這邊幾哩

路,外觀很陰沉,沒有風琴也沒有鋼琴,窗戶上也只是普通的玻璃,一個路都走不穩的老牧師,上臺一講道就是好幾個小時。唱聖歌的時候一個男人出來敲音叉,就當成是伴奏耶。)羅伯特來自蘇格蘭,一路往西旅行。遇到親戚或認識的人,就停下來一陣子。而他這次借宿的對象剛好是這教會的人(信眾滿少的)。或許是為了賺點錢吧,他來到格利弗斯農場。很快地,他和芙蘿拉便訂婚了,他們不能像其他情侶一樣去跳舞或紙牌派對,但會一起散長長的步。而不成文的習慣就是,陪在他們身邊的總是艾莉。艾莉那時是個淘氣的野丫頭,一頭長髮,冒失又孩子氣,總是精力旺盛地在鄉野間遊蕩,她會跑上山丘,用棍子猛敲毛蕊花,大叫,狂跳,假裝自己是馬背上的戰士,或者假裝自己是馬。那時她大概十五、六歲,除了芙蘿拉之外,沒人制得住她。而通常芙蘿拉對她的瘋樣只是一笑置之,因為太習慣她這副模樣,所以沒去懷疑她的腦袋是不是有點問題。姊妹倆感情融洽得不得了,艾莉身材苗條骨感,一張白皙長臉,簡直就是芙蘿拉的翻版──家人中常見的那種長相近似,如果不太計較或誇大點說,的確會覺得兩人的特徵或膚色之類的很像。只是有些基因在一人身上好看,到了另一人身上就變得相貌平平。但艾莉對此一點也不忌妒,她很愛幫芙蘿拉梳頭,拿髮夾夾好,她們也愛幫對方洗頭。艾莉會將她的臉埋入芙蘿拉頸間,就像小馬磨蹭母馬。所以當羅伯特說要娶芙蘿拉(或是芙蘿拉說要嫁給他時。沒人知道),一定得包含艾莉。她沒有對羅伯特表示過反感,但她會在他倆散步時跟著,再突然攔下他們。她會從矮樹叢裡忽然跳出來,或是輕手輕腳尾隨在後,朝他們頸間吹氣。眾人都看過她這麼鬧,也聽說過她的惡作劇。她向來是惡作劇的好手,有時太過頭會惹得她父親大發脾氣,但芙蘿拉總是護著她。後來她的花招變成在羅伯特床上放多刺的薊草,把他的刀叉放反,故意調換牛奶桶,拿破舊漏洞的那個給他。也許是芙蘿拉的緣故吧,羅伯特始終遷就著她。

她們父親要芙蘿拉將婚禮日期提前一年定下來,他倆也照做了。父親過世後,他們也沒將日子提前。羅伯特繼續住在這棟房子。沒人知道該怎麼對芙蘿拉啟齒,說這不成體統,或看上去就不體面。芙蘿拉只會反問:「為什麼?」她非但沒有提前婚禮,反而延後了—從明年春天延到秋初,這樣正好是她父親過世一整年。從喪禮到婚禮整整一年──似乎對她而言這樣才對。她全心相信羅伯特有耐心,也相信自己的忠貞不渝。

她或許是這麼想的。但是到了冬天,事態開始有了變化。艾莉又吐又哭,時不時就跑出門,

躲進乾草堆。他們找到她,把她從裡頭拖出來時,她不住地號叫。她還跳到穀倉地板上,不停繞圈跑,在雪地裡打滾。艾莉瘋得要命,芙蘿拉只好找醫生來,她告訴醫生,妹妹的月事停了──有沒有可能是體內積了血,她才瘋瘋癲癲?羅伯特必須抓住她,綁起來,他和芙蘿拉兩人得合力才能讓她躺到床上。她不吃東西,只是不停大力搖晃頭部,哀號著,彷彿她就要這樣失語至死。但真相卻不知為何大白了,不是醫生說的,艾莉鬧成這樣,他根本無法靠近病人檢查。

大概是羅伯特承認了吧。芙蘿拉畢竟心胸寬大,對真相多多少少也心裡有數。現下婚禮還是得辦,只是不是原先計畫的那個。

沒有蛋糕,沒有新衣,沒有蜜月旅行,也沒人賀喜。他們自知顏面盡失,只有匆忙到牧師家

一趟就算完成了婚禮。有些人看到報紙上的名字,還以為是編輯搞錯了姊妹倆的名字。他們認定結婚的必定是芙蘿拉,這麼趕,想必是奉子成婚啦!然而,不是。是芙蘿拉熨燙羅伯特的西裝(也沒有別人了),也是芙蘿拉把艾莉從床上拉起來梳洗,打扮得體體面面。是芙蘿拉從窗臺的盆栽裡摘了朵天竺葵,別到妹妹的嫁衣上。艾莉沒有把花扯下來,她現在非常溫順,不再胡亂揮舞手腳,也不再大哭大叫。她好好地讓芙蘿拉為自己打扮,把自己嫁出去,從那天之後,她再也不是那個狂野不羈的少女了。

●目次

年少友人

五點岬

曼納斯統河

抱緊我,別鬆手

柳橙與蘋果

冰相

恩慈

噢,風采似

戴假髮的時間

書籍代號:0ECL4091

商品條碼EAN:9786263145436

ISBN:9786263145436

印刷:黑白

頁數:320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