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籍搜尋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 工頭堅的龍馬之旅:從高知到北海道,尋訪坂本龍馬的足跡

工頭堅的龍馬之旅:從高知到北海道,尋訪坂本龍馬的足跡

作者:工頭堅

出版品牌: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09

產品編號:9786263143128

定價 $450/折扣1冊

儲值會員,馬上選領 加入儲值會員 購買單書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摘
  • 書籍目錄
  • 詳細資料

 

 

前所未見的日本旅行記事,最會說故事的旅行長私房景點全公開!

 

黑船來航,號召志士投奔嶄新的未來;

龍馬之旅,呼喚旅人推動歷史的門扉。

點燃旅魂,跟著工頭堅行訪,完整走覽新時代武士的傳奇一生!

 

一介鄉下武士,帶領日本走向新時代。

 坂本龍馬究竟魅力何在,讓後世追思懷想不斷?

 ‧他在NHK「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調查排名第三,僅次織田信長、德川家康;

 ‧在他的出生地,有日本唯一以人物冠名紀念的「高知龍馬機場」;

‧每年十一月十五號,全國舉行「龍馬祭」紀念他的誕辰與忌日;

 ‧至今人們仍感慨:要是龍馬能出生在這個年代──

 

◆本書特色

1. 臺灣首部貫穿坂本龍馬完整生平的旅行書寫

2.「工頭堅。旅行長」十年一旅,二十三次旅行記事不藏私

3. 龍馬/天下志士雙視角敘述,充分理解幕末的時勢脈絡

4. 豐富旅途即景,感受歷史旅行現場況味

 

 「站在龍馬曾眺望的風景之前,竟有完成了一場革命的感動。許多熱血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遭受挫折的,彷彿也在旅行中獲得了療癒。」──工頭堅

 

以歷史事實為底,戲劇情節為輔,在這段長達十年,總計二十三次的旅程當中,從度過少年時期的高知,到籌備海上事業的長崎,後代落腳的北海道;在京都的武士住宅品嘗當年膳食,漫步巷弄尋覓傳說中的「結婚式場」。各樣機緣與邂逅,探索與思考,在這漫長的旅程中激盪萌發。

 

回想第一次看到龍馬故鄉時的心情,依然記憶猶新……

 

「那天早晨陽光明媚,我孤身在山坡上的墓地,並不感到陰森害怕。但雙掌合十向墓碑致敬時,山風卻忽然淒厲起來。二月的長崎,依然寒冷。就當作他們知道,我來了吧。當時的祈願,正如每次在相關的史跡致敬時一樣:請志士們,保佑我能平安走完全部旅程,並將這些故事寫出來。」

 

 ▍土佐 一八三六‧龍馬出生地

 乘坐電氣鐵道,就此來到龍馬成長的上町。物是人非,僅有紀念物供人追思,紀念館、才谷屋、郵便局,還有始終湍流不止的鏡川,依稀可見游龍戲水其中。

 

 ▍江戶 一八六○‧櫻田門

 來到東京的前幾天,下過一場大雪,餘雪未融。遙想當年亦是雪夜,幕府要人櫻田門外遇刺,從此開啟尊王攘夷的動盪時期……

 

 ▍長崎 一八六五‧龜山社中

 不只是革命家,還是創業者,龍馬在這裡成立了日本第一家國際商社。社中位址外放著「龍馬的靴子」,歡迎旅人眺望港景,感受龍馬的革新之志。

 

 ▍薩摩 一八六六‧霧島溫泉

 在鹿兒島市的街頭,可見龍馬與妻子的蜜月塑像。塩浸溫泉、硫磺谷溫泉、高千穗峰,龍馬在此療養生息,準備迎接人生最激昂不已的時刻。

 

 ▍京 一八六七‧靈山町

 每年十一月十五,是龍馬的誕辰與忌日。來到龍馬歸葬的靈山護國神社,從墓園眺望京都景物,遙想當年風雲,恍如隔世──

 

專文推薦

「當您拾起這本明快易懂地解說龍馬重要軌跡的《工頭堅的龍馬之旅》,跟著龍馬的腳步,一定也能親炙龍馬的精神。」──赤尾博章 京都龍馬會理事長

 

「從史料裡的字裡行間,拼湊出坂本龍馬仗劍江湖的那些年,也詮釋出旅人工頭堅對於旅程完整度的完美堅持。」──廖科溢 旅遊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聯合推薦

Cheap 歷史頻道YouTuber

朱和之 作家

林氏璧 日本自助旅行中毒者

林承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果子離 作家

洪維揚「幕末.維新史」系列作者

胡川安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維中 作家

船橋彰 作家

韓良憶 作家

 

作者

 

工頭堅 Ken Worker

 

工頭堅,本名吳建誼,昭和四一年(一九六六)男,出生於宜蘭羅東,成長於臺北士林、天母,父親青年時為日語導遊,自身受日本動漫、戲劇、文學等次文化影響甚深。初學美工設計,任職影片製作,後投入網路與旅遊產業累積二十五年資歷,以達人(KOL)行銷與帶團模式廣為周知,受訪與演講經歷無數。出自於對歷史之熱愛,曾規劃與執行各國走讀行程,兼職外景節目主持人,並以《出發吧!鐵三角》節目入圍第五十七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曾有個人著作《時代的風:四段人生與半個世界》。網路媒體「旅飯」以及米飯旅行社共同創辦人,現以自媒體「工頭堅。旅行長」(臉書與 YouTube)為主要媒介,藉由文字與影片搭配,持續推進歷史、飲食、文化等主題旅行內容,訂為生涯之終極目標。

 

搜尋關鍵字:工頭堅。旅行長

推薦序之一

十年光景能成就什麼?始終相信所謂「十年磨一劍」,在三千六百五十多天的日子裡,總能完成一件值得投注生命最精華片段的事。一位不羈的旅人,花卻十年光陰,走過一名傳奇人物一生曾踏足的過往。他,就是工頭堅;所追尋的,就是坂本龍馬。

 

曾聽過一場座無虛席的講座,工頭哥敘述著關於坂本龍馬的一生,以低沉而穩重的口吻娓娓道來,雖不疾不徐,卻在不甚明顯的抑揚頓挫中,流露出彷若描述著自己歷經潮起潮落的生平。

 

論及坂本龍馬,工頭哥總能源泉萬斛,從生平聊至歷史乃至於地域,或許更切合地說,在工頭哥身上倒真能端詳出部分坂本龍馬的意念。

 

規劃一趟短程旅行並非難事,相對來說,花十載寒暑完成一段完整無缺的旅程,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史料裡的字裡行間理出頭緒,並按圖索驥穿梭日本各城市鄉鎮間,不僅拼湊出坂本龍馬仗劍江湖的那些年,也詮釋出旅人工頭堅,對於旅程完整度的完美堅持。

 

旅遊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廖科溢

 

 

推薦序之二

在日本,坂本龍馬是排名前五大受歡迎的歷史人物。他推動改革,形成一股動力,打破了維持了兩百六十年的封建制度,推動社會走向民主而獲得極高的評價。龍馬這個出身自土佐(高知縣)的低階武士,一步步成長茁壯,甚至產生了足以動搖整個國家的影響力,他堅毅的身影,即使是現代的我們看來,也不禁會興起強烈的共感。

 

龍馬自二十六歲時離開土佐,三十三歲身亡為止的這段時間,不斷來回奔走於江戶(東京)與薩摩(鹿兒島)之間;當您拾起這本明快易懂地解說龍馬重要軌跡的《工頭堅的龍馬之旅》,跟著龍馬的腳步,想像著在龍馬駐足的場所,他與周身的人們發生的逸文軼事,一定也能親炙龍馬的精神。

 

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京都龍馬會理事長 赤尾博章

 

作者序

坂本龍馬,原是我最早想書寫的題材。

 

回想在成長過程,如何從日本的大眾文化,如漫畫、小說、影劇中,一點一滴累積出對這個人物的認識,進而崇拜與喜愛,最後將其視為一個「老朋友」般的存在,漫長的心路歷程,甚至可以上溯到一九八〇、九〇年代,在每個人生階段留下或多或少的影響與印記,然後在二〇〇九年,大河劇《龍馬傳》播映前夕,正式展開以龍馬史跡為主題的旅行。

 

原本,在那趟京都、高知、長崎的旅行完成後,便有整理成書的打算;但人生殊難預料,不久後便進入旅遊集團任職媒體與社群主管,幾年後又與老友共同創業,竟然就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忙碌期,難以抽出靜心整理與寫作的時空。這中間雖仍有出版社的朋友善意邀約,卻總是被種種俗事打斷,先後也陸續嘗試過以部落格、社群平臺、講座等方式,片段地留下部分文字,但距離完成之日,始終遙遙無期。

 

後來心想,既然如此,那便趁著每次前往日本出差或旅行,只要有機會,便繼續蒐集與累積各地的龍馬史跡;沒想到,等到我最後一次有計畫地「撿拾」未至之處,最後再將東京都內地點走到,竟已是二〇一九年,換句話說,這段「龍馬之旅」成了跨越十年的大旅行。儘管並非連續,實際累計或也只有二、三十日,但卻是一路由青年走到中年,容貌也從飄撇小生到鬢鬚花白,真真實實的「生涯之旅」。

 

近兩年世界遭逢大疫,曾經頻繁的旅行也被迫按下暫停鍵,尤其中間一段必須待在家中的時期,意外地成為得以整理相片與文字的機會,因此便開始在臉書以連載的方式發表,累計八十則發文,終於至少走到了一種形式的終點,也有了重新被整理成書冊的可能性。

 

然而經過這麼多年,不僅自己的寫作風格與心態有了轉變,閱聽人的時間,早已分給各種社群影音平臺,令我必須重新思考呈現的方式,將這些無比龐大的素材,用圖像、文字、影片等不同媒介呈現出來,即使如此,在各個階段寫下的內容,述說方式不同、鬆緊程度不一,若非獲得編輯的大力協助與提供建議,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方可真正完成。

 

打開記事本軟體,搜尋「龍馬之旅 序」,翻出幾年前便已嘗試寫就的文字,儘管想表達的重點已有不同,卻仍不捨丟棄;或許各位也能從字句中,感受出風格的差異,未必不是一種比較的樂趣。

 

幸好我最終放棄將它寫成一本嚴謹的「史地考證」,仍是相對單純的旅記;也感謝翻開這本書的你,願意和我一起走上這趟「龍馬之旅」。

 

【坂本龍馬原序】

 

每個人的旅行各有其動機,有的人為了一張圖片的美景,也有人或許是因為一座建築、或一間餐廳,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購物,其實這一切動機都很好,都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跟著歷史人物之旅行」並非我獨特的發明,某些旅行團原本就有以藝術家或音樂家為主題而去旅行,也是很普遍的。坂本龍馬作為日本歷史上最有魅力的人之一,坊間早已有很多「跟著龍馬去旅行」的指南或書籍,更不用說有大河劇的推波助瀾。

 

在日本,從事歷史人物的旅行,相對是容易的,大到城市,小至村町,只要跟某個歷史人物有關,莫不視為當地的旅遊資源,大肆炒作,用以吸引對歷史有興趣的人來訪。只要有人來,就有消費的可能性,也促進國民的旅遊。

 

而日本之所以能做這樣的規劃,或許還有一點應該指出:由於「皇統」延續至今,少了朝代更迭,「由勝者寫歷史」而抹滅前代功績的狀況,相對便不明顯,即使在當下亦有「官軍」、「賊軍」之分,後世仍有平反的可能。因此,日本歷朝歷代的人物行跡,基本都被保存下來,即使是已經被破壞或不存在的,也會立碑說明。

 

當然,關於龍馬這個人的行跡,之所以成為我的旅行主題,還是有一些私人原因的,那或許是對一種熱血青春改革之嚮往,或者夢想航向世界之豪情。不妨這麼說:這些旅行的過程,正是我去發掘這些原因的過程。

 

以史為行,有個好處是,為了釐清行程中某些景點與人物的關係,以及書寫的順序,必須重複而且多方面地去查閱各種記載或史料,做交叉比對,無意中增加了許多閱讀的樂趣(當然也花了不少買書的錢)。

 

有一點必須提到的是,坂本龍馬這個人物,在二戰之後又獲得大眾的注目,毫無疑問司馬遼太郎的連載小說影響甚大。

 

司馬先生記者出身,從一九六二年開始在報上連載《龍馬行》,一九六六年完畢。司馬先生開始在報上連載小說是一九五八年的《梟之城》,而同為報人出身的查良鏞(金庸)先生在報上開始寫武俠小說,是一九五五年的《書劍恩仇錄》,司馬先生雖起步略晚,卻幾乎可視為同一時期。而《龍馬行》的連載時間,則幾乎與《天龍八部》重疊。

 

或許可以這麼說,正因為這兩位大師選擇的題材之不同,甚至影響了兩個文化圈不同的取材與影劇主題。武俠小說故有其浪漫與激昂之處,但歷史小說因為基於史實,故還能邊讀邊走,也是一樂。當然跟著武俠小說去旅行也並非不行的,可惜實景與小說的想像通常出入較大,便不如歷史小說了。

 

話說回來,《龍馬行》做為司馬先生的歷史小說成名作,為求情節吸引人,內容還是有許多出自作者原創的人物和橋段,而且司馬先生的記者背景對於許多細節做了大量功課與何時地訪察,故在旅行的過程中,分辨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虛構的,其實是頗費工夫。如果有些未經考證清楚的謬誤,責任當在我個人。

 

自己第一次進行較完整的龍馬之旅,是在二〇〇九年深秋,正逢福山雅治主演的大河劇《龍馬傳》上映之前,前後花了九天時間;當走到最後一個行跡,亦即長崎的龜山社中,站在龍馬曾眺望的風景之前,竟有完成了一場革命之感動。許多熱血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遭受挫折的,彷彿也在那趟的旅行中獲得了療癒。

 

又,在整理這些景點的過程,並未按照旅行順序,也非按照地區,或許是源自我在擔任領隊或導遊時,為了向團員解說歷史的前後順序與來龍去脈,常要互相印證,因此在彙整資料時,便希望循著龍馬的一生來寫,最後再以列表整理。

 

如此一來,讀完這些文字,便也可理解人物之生平。這並非是我獨到的寫法,卻可以說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旅記類型,便也採取這樣的方式了。

 

想寫的歷史旅行題材很多,希望龍馬並非唯一,是為作者之幸。

 

內文試閱

 

自然堂

山口縣 下關市 阿彌陀寺町/高知/五島

 

若你回到今日的長崎,勝海舟當年長駐的「海軍傳習所跡」前方的大馬路,沿著右側步行約五分鐘的巷中,便可找到長崎法務合同廳舍。有心的人或許會留意到,就在廳舍大樓前,有一座正坐著彈月琴的女性銅像,寫著「阿龍與月琴」,旁邊還有一座石碑與說明牌,碑上寫著「勝海舟、坂本龍馬故緣之地」小曾根邸之跡。這正是龍馬來長崎創辦社中時,找到的幾位投資人與生意夥伴——小曾根乾堂的舊居,也算是龍馬在長崎的「基地」之一。為什麼在這裡會有阿龍的銅像呢?

 

從慶應二年(一八六六)元月,龍馬在京都的寺田屋被襲擊負傷,同年三、四月間,帶著阿龍到鹿兒島養傷、旅行,一直待到六月初,才離開鹿兒島。在這段期間,龍馬失去了十多名夥伴。

 

他的同鄉老友——饅頭屋的近藤長次郎因故切腹;以及遇上暴風而在長崎五島列島附近觸礁沈沒的「巨浪號」(Wild Wave),龜山社中的十二名夥伴殉難,包括也是同鄉的優秀青年,池內藏太。

 

在龍馬所有的夥伴裡,長次郎的老家和他的最近;而且早於龍馬拜在勝海舟門下,一路從海軍塾跟隨到龜山社中。長次郎有知識、有商業頭腦,還能說一點英文。但由於他在替社中買船的過程,私下向哥拉巴提出要求,希望能到英國去。此舉被社員發現後,認為他以公濟私,強迫他切腹謝罪。龍馬聞訊,痛悔不已,說他若在,絕不讓長次郎白白犧牲。

 

根據說明牌,長次郎切腹的地點,就在小曾根邸內的梅花書屋,後來也葬在他們家位於皓台寺的墓園,可見小曾根家對他的欣賞與重視。

 

五島列島上,則有龍馬為巨浪號的夥伴們立的墓,後來此地也立了龍馬的雕像。我曾動念前往,只是從長崎到五島,無法當天來回,必須過夜,當下時間有限,在長崎港的渡輪碼頭徘徊一會,還是只能先拍下時刻表,想著未來有機會再去,這也是極少數我尚未能完成的龍馬史跡巡禮。港內另一頭,停泊著作為遊覽船的「觀光丸」複製品,彷彿仍在提醒著我,不要忘了這個約定。

 

龍馬在乘船離開鹿兒島之後,曾分別去拜過他們的墓,但似乎也沒時間悲傷。因為幾乎在同時,幕府發起「第二次長州征討」,又被稱為「四境戰爭」,兵分四路圍剿長州。龍馬將薩摩的「櫻島丸」,改名為「乙丑丸」,作為長州海軍而參戰。此役幕府戰敗,年輕的將軍家茂,病死在大阪城,年僅二十一歲。天意與時勢,似乎不站在幕府,而站在薩、長這邊。第二次長州征伐之後,幕府內部自亂陣腳,直到十二月,才確認由德川慶喜,接任第十五代將軍,而他也將是「末代將軍」。

 

龍馬從六月,直到隔年(一八六七)四月,便以長崎與下關兩地為中心,忙碌奔走。一方面執行社中業務,與長州的高杉晉作、桂小五郎,以及薩摩的五代友厚,都密切往來。甚至引起了土佐的後藤象二郎之注意。

 

由於龍馬奔走於國事,無法帶著妻子同行,阿龍因而有段時間寄住在長崎的小曾根家,為了排遣寂寞,乾脆專注於學習念想已久的月琴,後來又隨著龍馬,來到下關的伊藤助太夫家。這小曾根與伊藤都是豪商,再加上以前資助過龍馬、支持高杉晉作的白石正一郎,形成了薩、長之間,綿密的通商(包括軍火)脈絡。

 

許多去過福岡的遊客或旅人,或許都曾搭電車前往小倉,再到門司港欣賞海景,以及美麗的驛舍(車站)與明治時代的紅磚建築群,或搭船過海到對岸的下關唐戶市場,步行去參觀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的史跡「春帆樓」(日清講和紀念館);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伊藤助太夫家「本陣伊藤邸跡」,就在這知名歷史觀光景點的下方?

 

我也是在某次前往春帆樓的隨意小旅行中,意外發現這塊牌子,上面不僅寫著「龍馬與下關」,還放上了據稱是阿龍年輕時的相片。但根據近年專家考證,這張廣為人知的相片,很可能是誤植,現存的阿龍相片僅有晚年容貌比較可信;只是像中女子美麗,符合一般對阿龍之想像,人們也就繼續當真。

 

倒是龍馬自己,的確在此地留下他為數不多、流傳到後世的相片之一,像中有三人,左右兩側分別是伊藤助太夫與其佣人,龍馬以悠閒的姿勢坐在中間。據稱龍馬夫婦在下關度過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他們住的房舍名為「自然堂」,也成為與龍馬有關之店家或場地愛用的名稱。

 

這是龍馬生命中,最後的幸福時光。

 

 

作者序

 

◆序章

坂本城

前進高知

 

◆第一部 年少歲月

高知

龍馬出生地

鏡川與才谷屋

高知的食與酒

山內容堂與日根野道場

松陰與齊彬

從土佐到江戶

藩邸與道場

培里與黑船

二十歲的龍馬像

佐久間象山砲術塾

黑船再度來航

坂本家墓園

武市半平太宅邸

勝海舟誕生地

海軍傳習所

土佐藩中屋敷

尼古拉堂

 

◆第二部 激動的幕末

西鄉隆盛

篤姬

松下村塾

產寧坂

高知城

傳馬町牢屋敷

櫻田門

土佐勤王黨

劍術詮議

五台山

桂濱

高知城歷史博物館

脫藩之道

寺田屋

阿龍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勝海舟

龍馬飛翔之地

土佐藩邸

奔走募資

薩英戰爭

新選組成立

神戶海軍操練所

 

◆第三部 海援翔天

立山奉行所

熊本城

池田屋

五条樂園

萩城

蛤御門

結婚式場

城下町長府

高杉晉作

二度脫藩

武市半平太之死

薩摩群像

風頭公園

龜山社中

大浦慶

哥拉巴園

花月

薩長同盟

寺田屋遭難

 

◆第四部 時代的門扉

薩摩養傷

霧島溫泉

高千穗峰

自然堂

平安神宮

清風亭

晉作之死

鞆之浦

夕顏丸

酢屋

最後歸鄉 

龍馬紀念館

大政奉還

近江路

龍馬之墓

 

◆尾韻

 

澤村惣之丞之墓

信樂寺

魂歸北海道

 

參考書目

附錄 坂本龍馬年表

書籍代號:0ELE0059

商品條碼EAN:9786263143128

ISBN:9786263143128

印刷:彩色

頁數:288

裝訂:平裝

您可能也感興趣

選了此商品的人,也選